自生能力与利率市场化改革_第1页
自生能力与利率市场化改革_第2页
自生能力与利率市场化改革_第3页
自生能力与利率市场化改革_第4页
自生能力与利率市场化改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自生能力与利率市场化改革 摘要: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发展中 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的金融改革。改革 前的利率管制催生了大量没有自生能力 的企业和比较脆弱的金融系统,因此利 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序非常重要。结合韩 国的利率改革经验,文章认为,首先要 恢复企业的自生能力和银行系统的自生 能力,然后再进行放松商业银行的利率 管制。否则,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实际 利率大幅上升的可能性增加,经济的系 统性风险增加。 中国论文网 /3/view-12785299.htm 关键词:自生能力;利率管制; 道德风险;利率市场化;经验 一、 引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 的现象,金融抑制给经济带来了很多弊 端,包括压低储蓄收益,扭曲利率信号, 恶化收入分配等。随着经济的发展,金 融抑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因此如何从 金融抑制到金融自由化是发展中国家面 临的一个重要的政策难题。过快抑或过 早的金融自由化改革都会引起经济危机。 比如,东南亚等国(泰国,马来西亚等) 在短期内,放开金融管制,实现了利率 市场化,汇率自由浮动和资本项目自由 化等三大重要改革,但是金融自由化改 革并没有带给人们期待的繁荣而是金融 危机。普遍认为(如 Hellmann、Murdork & Stigliz,2000) 过快的金融自由化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 重要原因。很显然,如何避免金融改革 导致的经济波动是金融改革的基本要求。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过程中 重要步骤。同样,利率市场化改革远非 没有风险。韩国曾经经历过利率市场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改革的失败。其主要表现是利率市场化 改革之后实际利率大幅上升。可见,成 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并不容易。而实际 利率为什么会大幅上升,在何种条件下 会大幅上升,操作步骤如何影响利率市 场化后的利率波动等这些问题都是都是 摆在决策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从历史经 验,出发本文试图讨论利率市场化之后 实际利率可能大幅上升的机制及其影响。 学术界对于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 验的研究比较多,大部分研究是在描述 和归纳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如 Thurbon,2001 ;Kwon, 2007; 阎素 仙、陶建新,2002;张东奎,2012) , 本文从企业和银行的自生能力出发,考 虑利率市场化与自生能力的关系,并试 图分析利率市场化的可能路径。我们发 现,利率市场化失败的经济体在利率市 场化之前都经历经济衰退或者高速通胀 等不同形式的宏观金融不稳定(如韩国) 。与此同时,长期经历金融抑制的经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体在短期内实施金融自由化也往往失败 (如东南亚国家和拉美) 。这是因为, 长期金融抑制催生了大量没有自生能力 的企业和银行,一旦短期内快速实施利 率市场化,市场竞争会使得没有自生能 力的企业遭遇困境进而难以偿还债务, 于是对银行的违约风险提高,经济不确 定性增强,进而实际利率上升。我们将 金融抑制导致的企业缺乏自生能力与金 融自由化出现的可能风险联系起来。对 于我们理解利率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发展 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余下部分将这样安排。第二 部分讨论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大幅波动的 可能条件及其危害,第三部分简述韩国 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及其利率的波动情况, 第四部分是结论。 二、 利率市场化、自生能力和 利率的波动 首先作为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 化改革必须考虑到,利率管制会催生何 种结构性特征,并且还应该考虑这些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构特征对于利率市场化意味着什么。利 率管制可以看成是一种价格管制,价格 管制之后必然出现信贷配给(如图 1 所 示) 。为了得到稀缺的贷款,贷款者必 然会采取其他手段竞争,包括寻租,同 时由于利率管制银行系统存在固定的利 差,银行的竞争受到了限制,银行的系 统的效率比较低。我们将信贷配给的可 能方式分为下列几种: (1)政府指令性配给。政府根 据自己的发展战略或者其他考虑,将贷 款优先配给给政府偏好的企业。比如韩 国在朴正熙时代,将廉价的贷款优先配 给执行政府出口导向战略的企业;而在 中国,银行贷款大部分流向了国有企业。 (2)企业家自己竞争。企业家 通过行贿等手段获得贷款。这种区分是 重要的,这影响了企业家对待贷款的态 度。如果是政府指令性分配,则政府支 持的企业得到廉价的贷款,这种扭曲会 带来企业投资决策上的扭曲,甚至导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预算约束会软化。伴随的结果是资本使 用的效率低下,企业的自生能力较差。 比如,韩国政府对贷款的指令性计划导 致的结果是,大财团过度借款的现象十 分普遍。大财团的自生能力低下,在开 放竞争的环境下就会遇到问题。如果贷 款是企业家自己竞争获得的,经过长期 重复博弈,他们付出的代价 将利率市 场化条件下的利率成本相差不大,于是 企业会珍视动用其他手段获得的稀缺的 贷款。企业的资本使用效率应该比第一 种情况要高。 另一方面,由于银行系统缺乏竞 争,银行系统的效率也比较低。由于发 展中国家进行利率管制的最重要的目的 是服务政府的发展战略,因此发展中国 家的利率管制会产生两个主要后果: (1)存在大量自生能力差的受政府支 持的企业;(2)存在自生能力差的银 行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利率市场化 之后,一旦实际利率大幅上升的话,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先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将会遇到经营困 难,进而出现大量的企业破产倒闭现象。 大量的贷款流向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 这些企业在利率市场化之后违约风险提 高,进而传导到没有自生能力的银行系 统,银行系统的呆坏账比例会提高,银 行系统也会遇到危机,这会加剧经济不 稳定。 因此,如果我们假设存在两部门: 政府支持的部门和不被政府支持的部门, 而且政府支持的部门效率低于不被政府 支持的部门。于是我们可以勾画出利率 市场化之后实际利率大幅上升的可能机 制: 利率管制导致大量政府支持的企 业没有自生能力,同时银行系统缺乏竞 争而效率低下;在没有治理企业和银行 自生能力的情况下,一旦利率市场化之 后,高效率部门和效率低的部门竞争稀 缺的银行贷款,这种竞争会抬高市场均 衡利率。利率的上升使得没有自生能力 的企业的违约风险提高,由于银行主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贷款流向了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因此 企业的违约风险传导到银行系统,银行 系统的风险也随之提高,经济的不确定 性提高,实际利率进一步上升。 而且实际利率进一步上升不仅可能导致 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大量破产,也可能 进一步加剧银行系统的危机。因为实际 利率大幅上升,根据(Stiglitz & Weiss, 1981)信贷配给理论,企业的 道德风险会提高会使得银行的呆坏账比 例提高。除此之外,银行系统的道德风 险也可能提高。根据麦金农(麦金农, 1997)的观点,如果宏观经济不稳定 (实际汇率的波动,预料之外的通胀或 者通货紧缩等) ,非银行的借款人所考 虑的投资项目的实际回报中的收益部分 的波动越来越大(但是平均值没有任何 变化) 。任何一种风险类型中的投资项 目的预期回报是正相关。即,所有项目 将会受到不良宏观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 如图 1 所示,如果银行本身不具有道德 风险,则在适度的监管下,银行会厌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风险,R2 利润曲线下移到 R1,此时银 行的最优利率是 i1 在这种情况,宏观经 济不稳定就可能将较低的实际利率和更 加严格的信贷分配给银行系统。 如果商业银行为私人所有,而且 政府监管不力,或者政府或明或暗的提 供了存款保险。此时,如果宏观经济不 稳定,则意味着一旦遭遇损失,因为存 款保险的存在银行承担的损失大大降低, 同时一旦成功将获得很高的回报。因此 R2 上移到 R3,因此银行最优的实际利 率是 i3,银行具有发放高利率贷款的动 机。因此在均衡时,实际利率会进一步 上升。 因此,如果利率管制导致的企业 和银行的自生能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 解决之前,由于存在高效率部门和没有 自生能力的企业部门的竞争,因此利率 市场化之后,市场均衡利率会提高,利 率的提高增加了大量没有自生能力企业 的违约风险,这种风险传导到银行系统, 经济的不确定性升高,实际利率进一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上升。面临较高的实际利率,企业和银 行的道德风险提高,实际利率有可能进 一步上升,经济的衰退的可能性也随之 升高。 三、 韩国的经验:企业和银行 系统的自生能力 在第二部分我们已经看到了,发 展中国家为了执行某种发展战略而实施 利率管制,利率管制带来的后果是大量 被政府支持的企业和银行缺乏自生能力, 于是银行系统和被政府支持的企业在利 率市场化之后经营风险可能会大幅上升, 从而导致利率的上升,进而可能出现经 济衰退。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从企业和 银行的自生能力出发分析韩国的利率市 场化改革经验。 1. 韩国首次利率市场化过程。 1952 年韩国颁布了利率限制法案从 法律上确定了利率管制和贷款配给的制 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具有明 显歧视性的政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 从朴正熙时代结束开始,韩国的经济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策从强烈的政府干预转向逐步自由化。 自由化首先从贸易领域开始,随后金融 领域的自由化也起步。利率市场化改革 始于 1981 年。表 1 概括了韩国第一次 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步骤。 这些措施基本延续了先发展非银 行金融市场再调利率的思路,其目的是 为了提高企业通过其他渠道融资的能力 以减轻企业对银行的过度依赖。到了 1988 年,韩国政府允许商业银行除了政 策性贷款之外的所有贷款利率和两年期 以上的存款利率都可以参照贴现率自行 确定。至此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步骤已经 完成了。 2. 改革前的企业自生能力和银行 系统自生能力。根据我们在第二部分的 分析,企业的自生能力和银行的自生能 力很大程度上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因 此,我们有必要看看改革前后韩国的自 生能力。根据数据可得性,我们选用的 指标主要是负债率。 从图 2 可以看出,韩国的企业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管是制造业还是所有行业的企业的平均 负债水平都比较高。从 1962 年开始, 负债水平一直在上升到 1970 年以后稳 定在 300%左右。 我们再看看韩国在利率改革前的 宏观形势,1980 到 1997 年金融危机之 前,韩元呈现升值的趋势,而且在 1986 年到 1990 年经常项目顺差增速大幅下 降。同时在 1988 年1990 年经历了通 胀上升到 10%左右局面。而在 1988 年1990 年间 GDP 增速下滑,因此, 在调整利率的关键时候出现了通胀上升 和产出增速下滑的不良局面。可见,在 调整利率管制的前宏观形势已经出现了 恶化的征兆,在经济衰退的时候,高负 债的企业面临较大的压力而且此时放开 利率,必然导致利率的上升,因为经济 的不确定性提高了,整个经济系统风险 上升。 四、 经验和教训:利率市场化 的可能的路径 从韩国的经验来看,从企业自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能力和金融系统的自生能力是利率市场 化的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而企业自生能 力和金融系统的自生能力的培养和增强 绝不是短期就能够完成的,因此,利率 市场化改革应该是渐进的。为了培养企 业和金融系统的自生能力,一个国家应 该首先选择培养企业的自生能力。因为 商品的流动远比资本的流动要小,资本 的流动速度过快必然导致放开金融系统 的风险比放开商品市场的风险要大。因 此开放经常账户是经济自由化的第一步。 开放经常账户使得国内企业在开放和竞 争的环境下接受国际和国内市场两重考 验。如果经济体能够在这种情况下经历 较长期间的稳定的实质性的增长,则经 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经济体必然存在大 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也就是存在 大量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企业的自生 能力的培养和增强的目标基本实现,然 后经济体应该考虑如何增强金融系统的 自生能力。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金 融系统天生脆弱,一方面因为很多金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中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来, 同时由于政府为了制定的战略目标实施 了普遍的金融抑制。金融抑制抑制了金 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因此增强银行系统 的自生能力可以分两条路走:先发展非 银行金融中介,提高银行系统的外部竞 争压力,进而降低企业对银行系统的依 赖;然后在引入银行系统内部的竞争, 比如放开利率管制,而这是利率市场化 的关键步骤。 需要谨记的是,上述过程不管是 培养企业的自生能力还是培养银行系统 的自生能力,都会被不稳定的宏观经济 所打断。因此维持宏观经济稳定是整个 过程需要确保的前提。另外还需要强调 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对金融系统尤其 是银行系统的监管不能松懈。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有必要反思 一下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根据本文的分 析,我们认为目前为止,中国的利率市 场化道路基本上是对的。首先,中国经 济经历了长达 30 年的高速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