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确使用熟语”专题教案 一、解读考纲 “正确使用熟语”是从 2004 年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 增加的一项内容。熟语是语言中常用而定型的短语或句子。 “短语”指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句子”指谚语和格 言。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熟 语纳入考试范围,体现了高考语文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 特点。多年来,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仅限于成语,每年都有 1 题,分值 3 分,从历年试题来看,它都是以选择题型出现, 但从高考统计来看,得分情况并不理想。 二、熟语丰富多彩的生活语言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 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 (约定俗成)、谚语(口耳相传)、歇后语(巧设悬念)、 惯用语(语义双层、双关)等。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 1结构上的稳固性,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如“明日黄 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 2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 去解释,如“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之 意,使用中与“周瑜”“黄盖”无关。 来源: 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以谚语、歇后语、 惯用语为主,大多总结了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经验或 对自然的认识,往往诙谐生动,含蓄隽永,极具生活的情 趣性。 2来自书面语言,包括古代各种著作(神话传说、寓言故 事、历史著作、诗文、小说等),这类熟语以成语为多, 一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于艺术表现力。 三、考试方式预测 1、作为选择题中的错别字选项出现。 例: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004 全国卷甲) A、梦魇 春风和煦 不可或缺 有志者事竞成 B、置喙 如日中天 轻歌曼舞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忤逆 毛骨耸然 拭目以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什物 荆棘丛生 天随人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应选 B 项。项书写全部正确。项“有志者事竟成” 应为“有志者事竟成”;项“毛骨耸然”应为“毛骨悚 然”;项“天随人愿”应为“天遂人愿”) 2、成语、熟语的互换使用。 例: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 成语(92 年三南卷) 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 当即驳回。(吹毛求疵) “豪强”和“官家”,历来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 (沆瀣一气) 本人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 有何妨?(直言不讳) 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正是蚕食鲸吞 的时候。(贪得无厌) 3、作为语言综合运用题出现,写一段话,要求用到某个成 语、熟语。 例: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 熟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可),答在序号后面。(2004 全国卷丁) 庄山林说完了,转过身去喝水。可王杏花偏偏有个 的习惯,就又追问了一句:“这个消息究 竟是从哪里来的?” 打破沙锅问(纹)到底 追根究底 4、作为名言名句默写形式出现。(略) 5、最常见的考察方式选择题。 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05 年浙 江卷) A、“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 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B、我们的某些规章制度还不很健全,有的“聪明人”便打 起了擦边球,以此谋取私利。 C、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 写手之一。 D、周末,我和同桌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 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正确选项 B。擦边球:比喻做在规定的界限边缘而不违反 规定的事。高山仰止:比喻道德高尚,令人无法企及。屈 指可数:形容寥寥无几,与“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矛盾。 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解答这道题可以从分析这些成 语内部的词或语素开始,还要看在句中的具体语言环境。 ) 总结:正确运用成语(熟语)首先要在平时苦下功夫,要 懂得一些基本知识,以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出处、 感情色彩,同时还要注意它在使用中的变通情况。成语 (熟语)运用的背后,蕴含的是一个人的语言文化修养, 因此,高考中考查成语(熟语)运用的这道题也就不仅仅 是一道纯粹的知识性题目。高考正是要通过这一道题考查 考生综合的语言修养, 从 92 年到 05 年连续十二年都设置 了这道题。 四、高考真题回顾成语篇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97 年全国 高考题)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 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 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 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 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解析答案为 B。B 句中“不孚众望”是“不使人信服”的 意思,符合句意,使用恰当;值得注意的是,“孚”字不 同于“负”字,如果换成“不负众望”,在原语境中就属 于使用不正确了。A 句中“一位”与表示“众多”的“莘莘” 前后矛盾;C 句中“趋之若鹜”为贬义词,用在“艺术爱好 者”身上不恰当;D 项中“万人空巷”是指“人都聚集在一 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因其中有“人们都从巷子里走出 来”的意思,并不像 D 中“在家里守着荧屏”,故而词义 与句意不合。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98 年全国 试题) 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 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 B 球队望其项背。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 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 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D、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 是否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解析答案是 D 项。A 项中的“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 得上,而这里应当说成“难以望其项背”,或“望尘莫及” 才能强调“其它甲 B 球队”财力远远不如“成都球 队”。B 项中的“处心积虑”多表贬义,在 B 句中不当,可 用“殚精竭虑”。C 项中的“火中取栗”典出法国拉封登 的寓言,比喻冒着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 无所得。这里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正好用反了,应改为 “坐收渔利”才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99 年全国 试题)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 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 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望的增长,原本趋于滞 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解析答案是 A 项。该题涉及的四个成语中有三个属于使 用对象错误,“美轮美奂”常用来形容建筑高大华美, “炙手可热”往往是说权势很盛,“一牢永逸”往往是说 在较为重大的事情上,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 再费事了,而 B 项说“花鸟虫兽、人物形象”“美仑美奂” ,C 项说“彩电”“炙手可热”,D 项说“局势”“一劳永 逸”,均有“张冠李戴”之嫌,联系对象不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00 年全 国试题) A、古人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 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味”图片展,将伪科学暴 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 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 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解析答案是 B。“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不能用来形 容古人刻苦学习的楷模,故 A 项使用对象不当。C 项“洗心 革面”是比喻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洗心”指清 除邪恶的心思,“革面”指改变旧的面目。刊物决心“继 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没有指人悔改之意,故适用对 象不当。“左右逢源”有两种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 手,顺利无阻,属褒义;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现 在以贬义用法较常见。D 项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的 “说”,显然两种意思都不恰当。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001 年全 国试题)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 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 里要别人照顾,也仍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 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 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解析答案是 B 项。A 项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 紧急,抢险队必须迅速赶到,而“安步当车”的意思是 “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显然与句意不符。C 项是 说摊前人很多,产品供不应求,说明人们均争着购买鲜花, 而“车水马龙”是说车多得像流水,马多得像游龙,常用 来表示人车往来不绝或形容繁华的情景,显然是不恰当的。 D 项中的“蓬荜生辉”是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 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这 个词只能出自自己的口,不能出自他人之口,否则,就有 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意思,可见,用在此处是不恰当的。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02 全国) A、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 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 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的冒 出来了。 C、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 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 口皆碑。 D、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 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 鼓,没有太大动作。 解析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A 项。这句话中“光怪陆离”的 意思是“光彩奇异,色泽繁杂,形容奇形怪状,各式各样” 。B 句中“雨后春笋(般地)”的意思是“春天下雨后竹笋 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可见该成语主要 用于褒义。C 句中的“有口皆碑”,从通常解释的意思看是 “比喻人人称赞”。使用“有口皆碑”这个成语还需要两 个条件:一是被称赞的好人好事必须是“特出(特别出众) 的”,是需要建立“功德丰碑”来长久颂扬的;二是被称 赞的好人好事一般是应该经过较长时间验证的,是被普遍 肯定的。而“机关作风的变化”显然不具备这两个条件, 一则这件事情本身远远达不到“建碑”来“歌功颂德”的 程度,二则这件事情尚未实现,也不是已经被普遍肯定的 事情。所以这里就不能用“有口皆碑”。此处如非用成语 的话,可以考虑改用“有目共睹”。D 句中“偃旗息鼓”的 意思是“放倒军旗,停止击鼓,指停止战斗或停止行动”, 而从本句表达的意思看,“几家汽车大厂”实际上还没有 开始采取行动(即价格变化的“动作”),当然也就谈不 到“停止行动”了;另外“偃旗息鼓”是一种短暂的甚至 是瞬间的动作行为,也不可能“一直”。此处如改用“按 兵不动”似乎更加符合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03 全国 )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 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 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 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 男性会难免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 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 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解析D。“如数家珍”像是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 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文中不合语境,老 王家的老旧钟表是作为老王的“宝贝”来看等待的,本来 就是“家珍”,用“如”不对。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04 江苏) 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 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 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 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 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解析B。在劫难逃: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 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 玲珑剔透:玲珑:精巧细致;剔透:孔穴明晰。形容器物 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稍纵即逝:纵: 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 很容易过去。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五、规律探寻 一 考感情色彩 无所不为(1995)半斤八两(1995)趋之若骛(1997)处 心积虑(1998) 1、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 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 事都干。) 2、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 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八两:即半斤。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现多含 贬义) 3、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 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象 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4、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 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老虎。形容蓄谋已久。 ) 点拨 从感情色彩上看,成语有褒、中、贬之分。因此,我们 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 夸奖的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用贬义成语,否则, 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其他的例子 1、自从中国颁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 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比喻 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2、沙河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 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 人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 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3、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 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4、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伟大旗手,而且 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 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 人。) 二 考适用对象 巧夺天工(1992)美轮美奂(1999)汗牛充栋(2000)洗 心革面(2000) 1、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 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 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2、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 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轮:高大; 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3、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 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书 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 4、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 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 貌。比喻彻底悔改。) 点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和范围,如把握不准,就会 扩大使用的范围或误作它用,造成张冠李戴的错误。 其他的例子 1、金碧辉煌的落日映在空中,十分好看。(碧:翠绿色。 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2、这些女孩平均年龄只有 22 岁,正值豆蔻年华,却已成 为名副其实的校花。(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3、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 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4、老张一家三代,十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 案齐眉。(举案齐眉:后汉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送饭时, 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高高的。后人用来形容夫妻相敬。 ) 5、中国男子体操队在世界锦标赛中技压群芳,荣获冠军. 6、蒲松龄到了 70 多岁才考中秀才,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写 出了聊斋志异。(崭:突出;露:显露。头上的角已 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7、小刘是我青梅竹马的朋友,我们俩常像亲兄弟一样在一 起聊天。(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 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 密无间。) 8、本书可能不无作者一些见解乃至来自历史沧桑的若干体 验,读者果能有所得,我等未瞎说一气就心安了,至于方 家不吝赐教,更是我等敬谢不敏的。(敬谢不敏:表示推 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谦辞。不敏:没有才能。表示推辞 做某事的客气话,这里这样说,等于是拒绝别人赐教,不 合语境。) 另外一些常见的成语 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 的意见或好作品。谦辞。 鼎力相助 :书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 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蓬门荜户 的省略)。也说蓬荜增辉。 比翼齐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 共同前进。 劳燕分飞:古乐府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 后世用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 琴瑟调和:比喻夫妻恩爱。 倚马可待:比喻文章写得快。专门用来形容文思敏捷的成 语有:倚马千言、一气呵成、神来之笔、生花之笔等。 三 考望文生义 差强人意(1993)不刊之论(1993)首当其冲(1995)万 人空巷(1997)望其项背(1998) 1、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 是差强人意吗?(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2、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 堪称不刊之论。(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 言论。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 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 攻击或遭到灾难。) 4、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 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 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5、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 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 B 球队望其项背。 (项:颈的后部。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 点拨 成语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有的成语出自典故,有的 成语中还含有生僻的古义,如果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容易 望文生义,甚至风马牛不相及,使用时如不仔细辨析,极 易出错。 其他的例子 1、现在不少大款,认为钱是自己赚来的,怎么花谁也管不 了,常常挥金如土,一饭千金,他们还觉得这才叫有派, 这才叫潇洒。(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2、他挪用了两万多元公款,虽然有错,但毕竟罪不容诛。 (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 3、七月流火,早晚穿一件汗衫都热得受不了。 4、入夏以来,长江、黑龙江流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 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五天刮 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5、近年来,由于纸价上涨,报纸杂志竞相提价,学子们惊 呼:洛阳纸贵今又来!(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6、他久假不归,一走就是半年多。(假:借;归:归还。 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 还。) 7、在这些具体而微的指示之下,从局长、股长到一般经办 人员,都只是市长操纵着的工具。(具体:各部分已大体 具备;微:微小。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 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另外一些常见的成语 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 不讲道理。 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奇文共赏:新奇的文章共同欣赏(语见晋陶潜移居诗: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现多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 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 一点,表示删去)。 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地一笑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下里即乡里,巴人 指巴蜀的人民,表明做歌曲的人和地方),后来泛指通俗 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四 考双重含义 灯红酒绿(1992)苦心孤诣(1993)想入非非(1995)淋 漓尽致(2000) 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灯光酒 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2、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并在社会上享有这么高的知名度, 是他苦心孤诣地经营的结果。(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 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 3、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 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非非: 原为佛家语,表示虚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 去了。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 4、“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 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淋漓:形容湿淋淋往 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或说 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点拨 有些成语有双重意义,如果只知其一,以偏概全,就会 误用。 另外一些常见的成语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稳扎稳打:稳当而有把握地打击敌人。比喻有把握、有步 骤地工作。 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 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力透纸背: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 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形 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 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呼风唤雨:旧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 的伟大力量。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 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 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五、考近义混用 应接不暇(1996)目不暇接(1996) 1、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 物,令人_。 2、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_。 应接不暇: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 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点拨 汉语中的近义成语比比皆是,因而在运用时,要注重近 义成语的辨析工作。通过辨明其细微的差异,达到准确贴 切运用的目的。 其他的例子 请在横线上填入等量齐观、一视同仁: 1、他是把贫富、贵践、智愚、贤不肖、是非、大小,都一 律 。 2、她父亲思想开明,对女儿和独生子 ,并无重 男轻女的思想。 等量齐观: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 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 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另要注意“不约而同”和“不谋而合”,前者多形容人的 相同动作,后者多指见解、主张、思想相同。 “息息相关”和“休戚相关”,前者多形容人与社会关系 密切,后者多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等。 六、其他的一些常见错误 语义重复 1、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 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 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2、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生灵: 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 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3、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有名,可一拿到大地方,就显 得相形见绌了。(形:对照;绌:不够,不足。和同类的 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4、他一大早就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若:好象;悬河: 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 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5、张成同志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 坚守党的秘密。(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形容受 伤很重。) 6、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的苦衷。(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便说出口的原因或事情。) 7、李小红从痛苦中苏醒过来,老板对她不仅没有半点怜悯 之心,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予以摧残。(厉:猛烈。指比 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8、为使广大莘莘学子早日受益,我公司决定在江苏各县内 设独家连锁店推广机构。 自相矛盾 1、新兴商城才开张,鸿运百货大厦又敲响了锣鼓,两家商 店形成了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2、只要有缘木求鱼的精神,就能攀登一座座科学高峰,获 得一项项科学成果。(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 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3、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领袖,本可以把革命进行到底,但 结果却半途而废,功败垂成,真令人惋惜。(垂:接近, 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功能混乱 1、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 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 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2、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司 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3、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 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漠:冷淡。态度冷淡, 毫不关心。) 4、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 自负的人。(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 自己。形容自卑。) 形近混淆 如:“唇亡齿寒”和“唇齿相依”都比喻关系密切,互相 依存。前者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跟着遭难; 后者强调相互依存。 再如:“比比皆是”和“俯拾皆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 多,到处都是。异:“比比皆是”的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 是人,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俯拾皆是”的对象 只能是物,并且是能捡拾的较小的东西,侧重表示容易得 到。“比比皆是”的“是”后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短语, 而“俯拾皆是”则可以。 七、熟语篇 1使用熟语应弄清熟语的意思。 很多熟语不能只从字面去理解它的意义。如“三只手”指 的是小偷。“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是指临时想办法。 弄清意义,是判断熟语使用正误非常重要的一步。 例 1:下列熟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经到了这地步,还有什么办法?一不做,二不休,我 打算拼一拼了。 B、丁是丁,卯是卯,事情都已定局,你还留在这里干什么? 快走人吧! C、开倒车,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过去的 希特勒就是这样。 D、当时你就没有看出来,他已经是腊月里的萝卜冻 (动)了心,否则怎么会有今天这样的美事。 分析:B“丁是丁,卯是卯”的意思是形容做事真认真,毫 不马虎。很显然,这里没有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 公共安全科学导论
- 动物医学课程旁听指南
- 《临时调整》课件
- 《化妆的艺术与技巧》课件
- 《Katie De Sousa》上篇:精彩纷呈的课件展示
- 《卧室衣柜规划》课件
- 《术后镇痛管理策略》课件
- 粉末活动策划方案
- 《心脏骤停、复苏》课件
- 矿山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及预防措施
- 校长在初三二模教学质量分析会上讲话明确差距,对症下药,多方联动,分类推进,奋战60天
- 民事起诉状(劳动争议纠纷)
- 酒店前台挂账管理制度
- 船舶ABS规范培训
- 2025标准装修合同范本
- 2025年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招聘(7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植物生理学(齐鲁师范学院)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齐鲁师范学院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 全等三角形七大模型 知识梳理+练习 (含解析)
- 指导肾性贫血患者自我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课件
- 202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英语真题(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