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到苗乡的大学生志愿者_第1页
“嫁”到苗乡的大学生志愿者_第2页
“嫁”到苗乡的大学生志愿者_第3页
“嫁”到苗乡的大学生志愿者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嫁”到苗乡的大学生志愿者 榕江教育局 王炳真 2008.5.8. 他是一个造船厂长的孩子,家里的独生子;他是目前在贵州的支教志愿者 中居住最边远、所处自然条件最差的一个 2005 年,在同学、老师和家人的不理解中,从繁华的江苏沿海老家来到偏 僻的贵州省榕江县月亮山区计划乡任教;2007 年支教期满,其他大学生志愿者 都走了,他却留了下来,还申请到计划乡最边远的学校污讲小学。如今, 他已经在污讲娶了当地的一个苗族女孩为妻,在那里安家 他就是大学生志愿者陈晓明。 在不理解声中赴苗乡支教 榕江县计划乡是贵州省的一百个极贫乡之一,因为偏远、落后,加上这里 的学生基础差,工作难开展,就是本县的教师也不想去,去了也想办法调出来。 可是,家住江苏盐城,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时年 24 岁的陈晓明,2005 年 他却来到这里支教。现在他这样清淡地描述了他为何来苗乡任教 “我原来在南京读书的时候,就想做一名合格的药剂师,直到实习,我才 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在繁华而又急躁的都市,我想去寻找我心中的天堂。可是, 当时我并不知道国家的西部计划。有个同学到我们寝室来搞宣传,当时我潜意 识中立刻闪过一道光亮,我想,也许只有到西部,我才能活出自我来。我立刻 报了名,并与当时实习单位的总经理说我不想签那个合同。总经理问为什么, 我说我要去西部。他惊讶了半天,问我是不是吃错了药。岂但是他,我的同学 也纷纷劝我回头是岸,我的班主任反复开导着我 陈晓明继续说 “因为我是一个独生子,当得知我要来西部支教,父母也特别反对,尤其 是我的母亲表示坚决反对。但我没有告诉父母我具体来西部的时间,直到我上 了火车,我才打电话告诉了他们,他们情绪很激动,但是木已成舟,他们也无 可奈何 陈晓明就是这样来到谁都不愿去的榕江县计划乡中心校初中部支教。 三个月学会苗语 计划乡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水族、土家族等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乡,少 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 99%,这里人们交流几乎全部用苗族语言苗语。加上 这里人们使用的语言多是用榕江方言,普通话人们都很少听懂,来这里英语过 六级的陈晓明,成为了一名英语教师。由于学生基础太差,普通话不懂,英语 更是一窍不通。为了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更好地与这里的乡亲、自己的学生 交流、上好课,陈晓明主动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在学校与学生学习苗语; 深入农户与老人交流,用拼音将苗语记下来,有事没事就背记。也许是学习语 言的天才吧,没想到一个月下来他居然能说很多了。三个月过后,他基本学会 了苗族的日常用语。来到计划中学的第二个学期,他不仅能用苗语同乡亲们交 流,还将苗语引入英语课堂辅助教学。创造性地实行了“普通话、英语、榕江 话、苗语”的“四语”教学,原来学生最不爱上的英语课,现在逐步有了兴趣, 因而,学生的英语成绩也逐步有了提高。 他选择留下来且到更偏远的学校 榕江人都说,地处月亮山的计划乡是榕江的“西藏”。可是到了计划,人 们则说计划的“西藏”是在月亮山顶峰腰的污讲。 横跨黔东南榕江、从江及黔南的三都、荔波四县的月亮山,由千米以上山 峰 80 余座组成,面积 300 多平方公里,终年云雾缭绕。污讲是摆王村的一个寨 子,在月亮山顶峰腰上,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云雾缭绕之中。摆王村是个大 村,各自然寨分散在月亮山顶峰周围,全村都是苗族。摆王组和污讲组的苗族 被称为“红苗”,其他寨子都是“黑苗”。 原来只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其实到污讲的路,也不那么好走。 从计划乡政府所在地走到污讲要 10 个小时,从邻乡的水尾水族乡政府所在地拉 机到污讲也要 6 个小时,而且又窄又弯的山路。曾经有一个上级工作人员来看 陈晓明,但回去的时候失足摔下 17 多米高的山崖,险些送命;一个记者来采访 陈晓明,回去走不了,是群众将她背回去的 因为污讲在摆王村相对居中的位置,因而学校就建在污讲。污讲小学虽是 一所片区中心校,但只有一幢两层木楼,6 间教室。教师办公室就挤在二楼教 室中间的一间小屋里。几乎没有什么教学设备,学校操场原来是真正的水泥地, 没有硬化,现在才正在硬化。硬化的水泥要从县城榕江拉来。15 元 1 包的水泥 从榕江拉到这里价格已达到 70 元,运费要高出物价的若干倍。 污讲因为偏远人们称之为“计划的西藏”也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陈 晓明支教一年后,就是申请来到榕江最偏僻的,至今没通公路的污讲小学,继 续他的支教生涯。 在迷茫中他选择了离开 “刚去的时候,因为不习惯那里的饮食和天气,所以过得相当压抑。白天 上课,面对的是一群听不懂普通话的小孩,他们天生害羞胆小,平时遇到难题 也不敢问,有些同学到了六年级甚至连名字都不会写。幸好我在加两学过苗语, 用苗汉双语教学,并在日常生活中用苗语与他们交流沟通,很快学生就信任了 我,喜欢上了我。而那时候,和我一起到计划乡执教的三名志愿者回我家乡江 苏,并找到了收入并不低的工作。就这样,每周放假的时候,我面对着大山, 仔细拷问自己:我是不是疯了?我把我的青春花在也许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的 山娃子身上,值得吗?有时候夜晚,我一个人躺在深山的草窝里,望着满天星 斗,想念故乡的亲人,特别是我的母亲,要知道当初我来西部她是坚决反对的, 上次送我到车站,她尽力装出很高兴的样子,而当车开动时,我看到了她在偷 偷地抹眼泪就在这深深的思念和无边的孤独中,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我选 择了退缩”在谈到后来如何选择离开污讲时,陈晓明说。 于是,在一个学期还没结束,陈晓明偷偷地溜走了。那天早上,他很早起 床,打点好行李,然后沿着山坡走了下去。没想到那些五年级的孩子们早就知 道他要走,已经等候着他。他的学生对他说:“陈老师,你走好”。陈晓 明骗了他的学生:“我还回来的,真的”学生们都哭了。决心已定的陈晓 明没理会他们,径直离开 在大山的呼唤中他又坚定地走了回来 离开污讲,陈晓明很快回到了江苏老家。陈晓明说:“走在充满着浑浊气 体的大街上,我感觉到自己比以往更是孤独。在家中,我无所事事地看电视, 3 我父亲帮我找了一家公司上班,可我不感兴趣。”。就在孤独与寂寞中,陈晓 明接到他的学生打来电话。他们说很想他,叫他快点过来,因为开学了,别的 老师都到了,而他们的语文至今仍没有开课。还有的学生告诉陈晓明,说今年 他们班有 10 个人语文考试及格了。而陈晓明没来的时候,他们一个都不及格。 听到这个消息后,陈晓明思想很矛盾,在陈晓明的脑海里此时只有“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这两个词组,但最终陈晓明选择回去,回到孩子们中间。 这一次回去,陈晓明独自一人徒步从计划乡政府所在地加两去污讲。在茫 茫月亮山林海中陈晓明迷路了,在大山里转了十几个小时,从早上走到晚上都 没有到。在疲惫与无助中,陈晓明给校长打了求救电话。校长立即召集人去寻 找陈晓明。当陈晓明出现在污讲时,村民和师生都打着火把站在村口等待着 他 当看见眼前这一幕时,陈晓明流泪了。历经这件事,陈晓明说:“自己回 来,用一颗字概括就是值!”。 苗乡感动了他 “污讲村民勤劳、善良让我深深感动,这是我想继续留在污讲的原因,我 已经离不开这个地方了。”陈晓明说。 陈晓明接着说:“月亮山人大多是文盲,甚至不能用汉语与人交流。一辈 子就锁在深山里,过着贫困、乏味的日子。这里的孩子们最需要的不仅是金钱, 而是知识,大山里,最缺少的不是富足的生活,而是师资,是良好的教育环境。 ” 虽然陈晓明支教已经结束,没有了经费来源,只有乡政府每月按代课教师 象征地发给他 300 块钱的工资,他每天就同学生一样,每餐吃 5 毛钱的饭 1 毛 钱的菜,在月亮山苗乡污讲小学继续着他的支教生涯,但他并不因为物质 的匮乏而失去继续支教信念。他想,“现在我所能做的和所要做的就是教好每 一个孩子,让这里的孩子有文化,将来有出息了回来建设月亮山!”。于是, 他更加努力地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一些听不懂普通话的人都能够听懂, 而且有的学生讲得挺好。不知不觉间,陈晓明发现自己有一种充实感。很快, 一个学期过去,及格的人数变为 16 个。他说:“学生经常来办公室向他请教问 题,有时候,听到孩子们议论他,说只有陈老师上课最好,陈老师最好 玩时,我感到幸福无比。”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个学生问陈晓明:“陈老师,你能教我们英语吗? ”“能呀!”陈晓明这样回答他的学生。自从那以后,陈晓明把那些英语爱好 者召集起来,每天给他们补半个小时的课。虽然他们学得并不好,但是陈晓明 还是很耐心的指导他们。 “前学期我所执教的六年级学生语文考试及格人数是 18 个,进步速度很慢, 但是令我欣慰的是,我的一名学生写的作文在凯里市文联办的杂志苗岭上 发表了,且文章一个字也没有改动”陈晓明高兴地向我们介绍。 他感动了苗乡感动了贵州 大学生志愿者陈晓明到偏僻的月亮山污讲小学支教安贫乐道的事迹在当地 传开后,经媒体宣传,在贵州高原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纷纷向贫困的污讲小学 学生捐资捐物。榕江在县城学校教师纷纷申请到偏远乡镇支教,乡镇学校的老 师又纷纷走到更偏僻的村教学点支教2008 年 4 月 12 日,陈晓明与当地的 一个苗族女孩结婚,举办婚礼,污讲苗寨的父老乡亲们倾寨而出,前来祝贺。 一个赶十多里山路从临近寨子前来向陈晓明道贺的老大娘说:“陈老师就是我 们苗家人的孩子,不管路多远我们也要来。”这也道出了这里乡亲的心声。在 他简朴的婚礼上,我们看到他那所谓的新房,也只大约有 4 平方米,只有一铺 床,没有任何家具,更谈不上电器。但近日贵州正在进行的“大山的脊梁 感动贵州的教师们”评选活动中,人们对他的推荐签名却一个接连一个 没有结束的结尾 采访结束,我们即将离开,计划乡中心校校长吴勇告诉我们 陈晓明的岳父准备出木料给陈晓明在这里修一幢房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