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的运用研究_第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的运用研究_第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的运用研究_第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的运用研究_第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的运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德育实践中 的运用研究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 民族、一个地方的文化积淀,其传承方 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传承价值极为重 要,因而在小学德育实践活动中融入非 物质文化的因素就具有一定的价值。通 过寻找、了解、亲近家乡古文化,增进 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唤起学生热爱家乡 文化从而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可以丰 富学生的社会实 活动,创新教师的 教育理念。 中国论文网 /9/view-13009939.htm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小学德育; 实践;创新 非物质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代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代相传下来的宝贵遗产,它是我国各地 区、各民族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 的显 现。它传统的知识、精美的外表、精湛 的手工技艺、有趣的民俗活动等各种表 现形式足以吸引小学生去亲近、探究。 德育实践活动借助家乡的本土文化,使 得德育有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研 究天地。让本土文化走进德育课堂,可 以让学生在亲自开掘、整理、利用本土 文化资源的过程中,锻造学生优秀品格, 让学生在自觉参与中、在活动体验中熏 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升华道德 境界。 湖南省邵阳市位于湘西南,是一 座有着两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 文化底蕴丰厚,民族风情文化多样,入 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共 有十项,分别是:富有漫主义神韵的 “宝庆竹刻”,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芬芳的 “滩头年画”,堪称英雄史诗的 “花瑶挑 花”,融合各种民间艺术的“ 邵阳布袋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具有淳朴、自然特色的“蓝印花布” , 以诙谐、活泼、清新为表现形式的“邵 阳花鼓戏”,阳刚之气与温柔之美完美 结合的“祁剧 ”,民俗浓郁、风格独特的 “绥宁苗族“四八”姑娘节”,高亢嘹亮、 独具一格的“ 瑶族呜哇山歌 ”,堪称民族 文化艺术奇葩的“ 城步吊龙 ”。如此丰富 的文化瑰宝,为创新德育,丰富实践活 动提供了有利的资源,学生在探索体验 式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经历、感悟, 从而引发自我教育,提升学生德育修养。 一、了解德育现状,找准“非遗” 与德育的契合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教育是 一项专门的具有特殊性的教育工作。 ”这 项工作放在学校称之为德育,德育是人 类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学校教 育的根本,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是学校 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意大利伟 大诗人但丁更是说出了“ 道德 ”对于一个 人的重要性,他说:“ 道德常常能填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远远填补不了道 德的缺陷。 ” 然而,我们可以很不乐观地说, 如今的学生最大的缺陷往往就是道德。 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家庭、学校教育 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轻德育,以至于 无数人感慨如今的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 是不堪重任的一代。而德与才的孰重孰 轻,坊间一度流传着这样几句话:有德 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 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如果追 溯,早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就曾给出了最 为精辟的论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 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 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 这种“ 重才智轻德育 ”的思想在湖 南省邵阳市龙须塘小学(以下简称“我 校”)是否也普遍存在呢?我在全体教 师和部分学生中进行了一次德育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老师在思想 上明白德育的重要性,但一旦将德育与 智育放在同一天平上衡量,大部分老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都会向智育一方倾斜。受老师与家长的 影响,作为一个思想还未成熟的小学生 来说,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可想而 知了。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虽然离不开 因为经济的发展太过迅速而导致人们道 德观、价值观滑坡,城市文化低俗化等, 但是,更不容忽视的是,学校德育严重 脱离现实生活,德育形式单一,德育内 容体系不科学不合理,只重视知识灌输 形式化、说教化,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忽视学生个体特征和情感体验等也 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 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 过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寻找、了解、亲近 家乡的文化遗产,切身感受文化遗产的 魅力,引导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家 乡的人文历史,了解家乡的优秀传统文 化,从而更加敬佩、欣赏、珍惜先辈留 下的文化遗产,增强崇尚知识、怀念家 乡、传承文明、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学生有了情感,有了爱,良好的品行就 容易形成,因为“ 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 素是爱 ” 裴斯泰洛齐(瑞士) 。 爱是德育教育和“ 非遗” 最好的切合点。 二、开展体验教育,感受家乡文 化遗产魅力 “生活性 ”是小学品德课程的基本 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基本的特点也 是“生活性”,它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 活生产方式。早在 18 世纪,卢梭就倡 导:“教育必须听听生命的发言。 ”让教 育对象在实践中认知,在认知的过程中 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在体验 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 这种教育方式称之为体验教育。 “了解 ”是产生“喜爱”的前提,为 了让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喜爱,我校开 展的第一项实践活动就是“了解家乡的 文化遗产”,带领学生参观家乡的博物 馆。博物馆精美大气的装潢,内容丰富、 种类繁多的展品带给孩子们新奇的感受; 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从古到今历史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变迁的展示,让人顿时有穿越感,带给 孩子们极大的震撼与喜悦!如此近距离、 真实地感受是课堂里用语言说教无法替 代的,在这样的体验中,学生的情感很 容易就被激发出来,那种对家乡灿烂文 化的自豪感,让孩子们一下子就产生主 动去了解、探究的愿望。 当孩子们有了这种愿望后,我们 组织课题组的孩子们去寻找家乡的古文 化。我们来到湖南省隆回县滩头镇寻找 美丽的滩头年画,感受年画艳丽、鲜明、 别具“辣”味又喜气洋洋的魅力;隆回虎 形山上心灵手巧的花瑶挑花女,在土布 上徒手挑制出的奇巧构思,布局均衡对 称、结构严整、色彩黑白分明的图案, 带给孩子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孩子们由 衷感叹,原来我们的身边竟有如此神奇 的东西!在了解了制作过程的复杂及技 艺水平要求的高难度后,孩子们心里的 “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感受家乡文化 遗产魅力的同时,学生自主进行主题活 动的能力提高了,师生的道德修养得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提升,激发了学生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热 爱和认同感,陶冶了情操,增强民族自 豪感和自尊心。教师在引导和帮助学生, 以及与学生的互动中,他们的教学观念 也得以改变,教育方式有所创新。 三、守护古城文明,净化道德品 行 “传承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 的特点,由于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 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 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脆弱的部分, 因而“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这 些文化瑰宝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 正是因为有了传承,才能让几百年、上 千年后今天的我们感受它们的魅力。然 而,经过我们的调查及实地考察,一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即将失传的困境。 目前,湖南省邵阳市滩头年画作坊只剩 下两家,每年只生产少量的年画,年产 量不到 5 万张;技艺较高的艺人也仅两 三人,其中一人已去世,一人年事已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且重病缠身,仅剩的一人俨然已经成为 了滩头年画的旗帜;1986 年,湖南省邵 阳市最后一家蓝印花布印染厂在邵阳县 五丰铺镇倒闭了, “衣被天下 ”的邵阳蓝 印花布已濒临灭绝,现在存世的老艺人 也屈指可数。 一种文化的消失,代表的是一个 民族个性、民族特征的消亡,保护家乡 的古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 校的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家乡灿烂的 文化遗产有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爱上 了这种神奇的文化,当了解到这种神奇 即将消亡时,他们有了深深的惋惜和强 烈的不舍。 学校教育是“ 非遗”传承发展的有 效平台,我校组织的第二项实践活动就 是带领这些课题组的孩子,写出调查报 告,编辑主题手抄报,撰写广播稿,等 等,在全校进行宣传,倡导全体师生参 与到保护家乡古文化的活动中来。在活 动中,学生在大量查找资料,动手编辑 手抄报,撰写文字,与老师同学交流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等活动中,学会了崇尚知识;学会了与 他人合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懂得 了文明、守序;增强了热爱家乡、守护 文明的情感。在文化的熏陶下,学生的 心灵被净化,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自我 教育,改掉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总之,在实践体验中让学生完善 品德,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与品德养成具 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诚如苏霍姆林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