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_第1页
1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_第2页
1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_第3页
1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_第4页
1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 王治 马萌萌 (兰州商学院 730020) 内容摘要: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被世界各国誉为 “社会稳压器 ”,是一个涉及民生的重 要问题。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本文 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历史沿革出发,对个人所得税进 行了剖析,指出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在税制模式、税 率设计 、 课税范围、免征额扣除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税制模式 税率 完善 引言 顾名思义,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 征收的一种税,目前,全球约有 140 个国家开征个人 所得税,其已成为 39 个国家的主体税种,在欧美发达 国家,该税种取得的收入更是占到税收总收入的近一 半。 1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始创于清末宣统年间的所得税 章程 。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经济体制的限制,直 至 1980 年 9 月我国才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随后国家 对个人所得税进行了五次修改:1993 年 10 月对个人所 得税进行了第一次修改,将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 节税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进行了“三税合一” ,建立了 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度;1999 年进行了第二次修改主 要是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2006 年 1 月将工资、薪金、所得扣除额由 800 元提高为 1600 元;2007 年 8 月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按 5%的比 例税率征收;同年 12 月进一步对工资、薪金所得扣除 2 额提高至 2000 元。 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显示,个人所得税由 1994 年的 72.7 亿元增长达到 2007 年的 3185 亿元,占税收收入 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1994 年的 1.43%、0.15%上升 至 2007 年的 6.44%、1.29%,日趋成为中央财政收入的 重要来源。 2但是,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起步较晚, 发展尚不成熟,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课税对 象增加和计征范围扩展,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的滞后 性和弊端逐步显现出来。因此,对个人所得税的理论 研究和实证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税制模式不科学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选择了分类所得税制模式,实行 分类定率、分项扣除、分项征收,适应了我国当时个 人收入水平低,收入来源单一和容易实现源泉扣缴征 收的实际情况。但时过境迁,分项计征已无法适应当 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且落后于国际惯例。一方面, 分类所得税制不能全面衡量纳税人真实纳税能力,使 得所得来源多且综合收入高的纳税人少缴税或不缴税, 而所得来源少且收入相对集中的纳税人反而要多缴税, 在总体上难以实现税负公平,从而与个人所得税调节 收入、公平分配的职能目标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另一 方面分类所得税制容易使纳税人钻税法空子,逃避纳 税,造成税款流失。由于分类所得税制是按照不同税 目分别设计税率和费用扣除额,在实际工作中,纳税 人往往会有意将自己的收入在不同税目之间互相转换, 多次进行扣除费用,已达到少缴甚至不缴税费的目的。 (二)税率设计不合理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区分不同项目适用于 5%-35%和 5%-45%两种超额累进税率和 20%的比例税率。即对工资、 薪金适用 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的 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 得适用 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其他所得适用 20%的 比例税率;对劳务报酬和稿酬所得在实行比例税率的 基础上加成或减征。分析其规定,存在如下问题:第 一,税率设计不公平。一方面体现在对同一性质所得, 适用不同税率,实行区别对待。即对同属劳动所得的 工资、薪金和劳动报酬所适用的税率分别为 5%-45%的 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和 20%的比例税率,这与税收公平原 则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体现在对资本所得轻征税,劳 动所得重征税。 3即对资本所得适用 20%的比例税率, 而对劳动所得最高税率却达到 45%,这与国家鼓励诚实 劳动、勤劳致富的政策相抵触。第二,工资、薪金所 得超额累进税率级次过多,边际税过高。工资、薪金 所得级次 9 级,最高税率达到 45%,然而,我国的现实 是长期以来大部分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5%-10%的 两档税率,使得 20%以上的税率长久来形同虚设。 (三)课税范围过窄 我国个人所得税采取正列举方式确定征收范围,凡是 没有列举的项目一般不能征税,导致我国现行个人所 得税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狭窄。在实际生活中,下列 人所得并未纳入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第一,从事农、 林、牧、渔产业中的高收入者的所得未纳入征税范围。 近些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 高,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加大,农业中的种植业、养 殖业、捕捞业的经营收入不断增加,从事农、林、牧、 渔产业的个人形成了一定比例的高收入群体,但个人 所得税未将其纳入应税范围。第二,对从事职业炒股、 炒房等个人所得未纳入征税范围。近年来,从事职业 4 的炒股、炒房等个人不断增多,该项资本所得理应纳 入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否则与平等纳税的原则相 饽。第三,附加福利尚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范围。现 行个人所得税主要是对合法所得和可以通过货币表现 的,由雇主发放给纳税人附加福利征税,对大量以实 物形式发放的附加福利则未征税。据统计,目前我国 职工工资以外的附加福利收入约占工资总额的 15%左右, 4还不包括职工没有拿到,却受益匪浅的那部分“暗 补” 。 (四)免征额扣除额额偏低 个人所得税实施以来,工资、薪金的免征额尽管从 1980 年的 800 元提高至 2008 年的 2000 元,但与 1980 年相比,我国人均收入提高了 50 多倍,物价也提高了 几十倍,而在经历了 28 年后,免征额却仅提高了 2.5 倍。 5不但无法符合我国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也没 有考虑到不同家庭在赡养老人子女和用于住房、保险、 医疗方面的支出情况,不利于调节贫富差距。2000 元 的免征额使纳税人绝大部分是低收入者,使个人所得 税在分配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上的作用并不突出,显 然 2000 元的免征额过低。 二、完善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对策 (一)选择合理的税制模式 税制模式是整个个人所得税的基础,采取何种形式的 税制模式决定着个人所得税其他税制要素和征管形式 的设计。目前,世界上有三类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 其中混合个人所得税制最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同时 也被世界各国普遍适用。因此在考虑我国实际情况, 并迎合国际趋势的同时,我国税制模式应以混合税制 模式为宜。然而,在选择了混合的税制模式面临的第 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进行“混合” ,即混合的对象有哪些? 有的学者主张以劳动和资本为划分标准的“二元所得 税制” ; 6有的学者主张以收入所得的性质不同分为 劳动、经营、其他所得的“三元所得税制 ”。 7 笔者 认为, “二元所得税制”过于笼统简化, “三元所得税 制”在具体的征管方面又显繁琐。因此笔者认为,应 将税目归并为四类:第一类为工薪所得。即工资、薪 金所得,以体现对勤劳致富的鼓励,降级税收征管成 本;第二类为劳务所得。包括劳务所得、稿酬所得, 以解决同是劳动所得而费用扣除和税率不同的问题; 第三类为经营所得。包括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特许权使用费 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及个人独资企 业所得和合伙企业所得,以便统一扣除成本、费用和 损失,避免重复扣除;第四类为其他所得。包括利息、 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及接受捐赠所得和遗产 所得。这样划分既便于实现差别课税,采用不同的税 率课征,利于解决税收征管中的税源流失,又利于实 现公平税负,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二)重新合理设计税率 将个人所得税税目归并为四类之后,税率也应作相应 调整,将其归并为四类:即对工薪所得以每月应税收 入额减除免征额,为应纳税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 税率,采用分别为 5%、10%、20%、30%、40%的超额累 进税率;对劳务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由 20%提高至 30%,实行按月综合征收;对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 进税率,采用分别为 5%、10%、20%、30%、40%的超额 累进税率,以每一纳税年度的各项收入总额,减除成 本、费用和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税所得额,实行按年综 合征收;对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由 20%提高至 30%,分项按月(年)分类征收,不作任何扣除,以改 6 变税率设计上资本所得轻征税,劳动所得重征税的不 公现状。做到税率设计中,在体现公平税负的同时, 也达到减少税率级次,降低边际税率的要求。 (三)拓宽税基,扩大课税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个人所得由单一向多元化, 相对集中向分散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个人收入额 来源渠道增多,收入结构日益复杂,虽然个人所得税 法规定所有居民和非居民纳税人都必须照章缴纳个人 所得税,但许多新出现的所得种类无法征税,造成很 多“真空地带” ,形成另一种类型的的不公平。因此扩 大税基才是建立个人所得税的理想状态。应采取排除 法对课程范围予以规定,即除了个人所得税法明确的 免征范围外的全部收入均属于课征范围,特别是将前 文中提到的三项未纳入个人所得税的个人所得纳入征 税范围。 (四)合理确定免征额费用扣除 关于费用扣除,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各 界人士呼吁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有学者建议提高 至 5000 元,有学者建议提高至 8000 元;也有学者建 议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所存在的差异实行不同的免 征额,发达地区提高至 8000 元,落后地区提高至 5000 元;有学者则建议全国实行统一的标准。笔者同意提 高免征额至 5000 元,且全国实行统一标准的建议。之 所以主张提高至 5000 元,首先,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 增多,考虑到纳税人的婚姻、赡养老人方面的支出在 增加。其次,考虑到纳税人维持家庭及本人的教育培 训费用支出也在增加。最后,根据消费物价指数的增 长,我国人均收入在不断提高。之所以主张全国实行 统一的标准,一方面有利于人才在经济发达和落后域 间合理流动;另一方面防止区域间无休止的竞赛,造 成中央难以维权的尴尬处境。 参考文献: 1谢海蓉.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J.辽 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72-74 2王红晓.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8):1-323 3马克和.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几点思考J.税务研究, 2003,(3):1-4 4周尽谦.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报,2009,(3):167-168 5郭常春.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完善J.山西财政税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