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_第1页
3.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_第2页
3.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_第3页
3.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_第4页
3.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专题检测卷(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5分,共 60分) 1.(2012南昌模拟)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 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 ”黄仁宇评价的是( ) A.孔子“仁”的思想 B.孟子的“性善说”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陆九渊的“心学” 2.(2012河南高考模拟)荀子大略有这样的记载:“天之生民,非为君也,以为民也,故古者 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差爵禄,非以尊大夫而已。 ”表明荀子认为政权统治的合法性在 于( ) A.保民而王 B.天下为公 C.人民主权 D.君权神授 3.(2012南昌模拟)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一书中提到“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 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 。对于“教义之浸淫”起关键作用的是( ) A.董仲舒创立新儒学 B.汉武帝实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隋炀帝创科举制 D.明太祖行八股取士 4.(2012汕头三模)开元十年(722 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 ,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 完成了御注道德经 ,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金刚经 。唐玄宗的这一做法( ) 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 C.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 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 5.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 “格物” “格心”的认识论, “成贤成圣”的境界论, “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6.(2012惠州三调)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 业发达的景德镇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 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 )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经世致用” C.“工商皆本”D.“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7.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 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 “平等”思想 8.(2012汕尾一模)张岱年教授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 17、18 世纪也 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关于二者的表述,不正 确的是( ) A.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包含着对传统儒学的扬弃 B.欧洲启蒙思想为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C.二者都提出了对未来社会政治制度的建构 D.二者都体现出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9.(2012金华调研)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 。他们主张的 共同点是( ) A.倾向于相对主义 B.忽视道德的追求 C.强调人类的理性 D.认为人生而平等 10.(2012潍坊模拟)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 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 中心主题。 ”这说明当时的文艺巨匠( ) A.否认超自然力量的决定作用 B.采取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C.认可天主教文化的本质属性 D.运用理性批判宗教思想体系 11.(2012广东冲刺模拟)哲学家罗素认为, “16世纪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时代,但在科学 上则是一个不毛的时代!”他的观点主要依据是( ) A.文艺复兴在科学成就上毫无建树 B.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在文艺领域 C.文艺复兴承认宗教神权思想存在 D.文艺复兴没有崇尚思想的科学化 12.(2012江门调研)某著作写道:“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 ,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 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 ”该著作是( ) A.社会契约论 B.论法的精神 C.理想国 D.纯粹理性批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第 13题 20分,第 14题 20分,共 40分) 13.经世致用的思想为明清之际思想家所提出,对近现代思想解放起到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 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 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卷九守令 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 考正得失,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别有肇域志一编,则考索之余,合图经而成者。 清史稿卷四八儒林二顾炎武 材料二 清初之儒,皆讲“致用” ,所谓“经世之务”是也。(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辩。其 第 3 页 共 7 页 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 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 。而后此梁启超、谭 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钞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材料三 夫利用厚生,崇实际而薄虚玄,本吾国初民之俗;而今日之社会制度,人心思想,悉自周、 汉两代而来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 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 陈独秀敬告青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的政治主张和治学理念并予以简要评价。(8 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此等论调”指的是什么。阐述“此等论调”与“民权共和之说” 的关系。(6 分) (3)材料三中“改弦而更张”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思想解放的历史 趋势。(6 分) 14.(2012长春模拟)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格拉底还说:“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好 的,凡认识这些事的人决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也绝不可能把它们付诸实践, 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好的事, 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 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 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 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 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 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 称义” “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 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 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 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 睦相处。 ”在政治方面卢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 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 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 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该观点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历史背景?(4 分) (2)材料二中的“个人主义”指的是什么思想?据材料二,概括解决“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有何重 要意义。(4 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 并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5 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3 分) (5)综合以上材料,用关键词概括指出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4 分) 第 5 页 共 7 页 答案解析 1.【解析】选 B。提取材料中关 键信息“ 慈悲为怀”“ 悲天悯人出自人的天性” ,可判断这是评价孟子的 “性善说”。 2.【解析】选 A。材料的大意是:上天 创造了人民,不是为了君主,而是为了人民,建国列官职、在敬百姓的 基础上实行。这就体现了荀子重视人民、 “保民而王”的思想。 3.【解析】选 B。作者认为中国封建 专制制度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封建思想作 为支撑,这种封建 专制思想确立即是在汉代,故选 B 项。 4.【解析】选 C。材料中描述了唐朝 时不断颁布对儒家 经典的释文作品,唐玄宗这一做法有利于弘扬儒学, 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 5.【解析】选 D。 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理学思想的影响,宋明理学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旨在规范人们 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稳定统治秩序,不仅仅在于提高个人修养,所以 D 项符合题意,其他 三项的说法均是片面的。 6.【解析】选 C。本题考查明末清初活 跃的儒家思想。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清 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 进了 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的产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工商业的地位日益重要,故当时人们宣传“ 工商皆本 ”, 以此来反对重农抑商。当时的时代发展要求是要顺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 C。 7.【解析】选 C。本题考查明清思想活 跃的局面。从材料的 时间信息明清之际可排除 A、D 两项,此时的李 贽、黄宗羲、顾炎武等人虽然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但他们并未脱离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故 选择 C 项。 8.【解析】选 C。本题主要是考 查对中国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理解。明清之 际的进步思想 没有摆脱儒学范畴,是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但并没有 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欧 洲的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并提出了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思想, 对未来社会提出了构想,为资产阶级革 命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工作。 【方法归纳】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的异同 相同点:这两种思想分别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制度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深刻批判,即都是反封建的。 不同点: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尚未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没有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新政权方案,对中国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有限;而法国启蒙思想彻底批判了封建制度与封建神学, 提出了“三权 分立” 等资产阶级 国家政治蓝图, 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9.【解析】选 C。本题考查智者学派和 苏格拉底思想主 张的共同点。根据所学,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 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都强调人的价值和理性,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本质。不同点:智者学派 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在社会道德观上,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而 苏格拉底则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据 此本题选 C 项。 10.【解析】选 B。材料描述了在文 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画家等人仍然以“神圣的东西” 为主题,说 明文艺巨匠采取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11.【解析】选 B。14-16 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文 艺复兴的成就体现在文学三杰和艺术三杰,但也促 进了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故 A 项不正确,这一时期主要成就在文艺领域。 12.【解析】选 A。本题考查 启蒙思想。材料中“ 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 正当的”,说明在统治者和人民之间形成了一种契约 关系,属于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内容。 13.【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思想对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第(1)题中顾炎武的主张需要从材料中提取, 而其评价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第(2)题由梁启超的分析可见,是黄宗羲的批判君主专制学说,为近代思 想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第(3)题结合陈独秀的分析, “今日”等可知,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而近代思 想解放的趋势是不断深化的过程。 答案:(1)政治主 张: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的“众治” 主张。(2 分)治学理念: 第 7 页 共 7 页 注重实学,考察源流,审名辨实(在著书过程中经常 实地考察,并随身携 带书籍,随时对历史地理和典故 进行核实)。 (2 分)评价:对封建专制的切中要害的批评,反映出 变革封建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顾炎 武“众治”的主张蕴含着进 步、民主的思想;其思想中依然保留着较强的封建皇权意识; 顾炎武探索 出了一条相对客观的治学方法来扭转学风,遂开清朝考据之学风。(4 分) (2)指的是批判君主专制,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