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1章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课件(打包4套)鲁科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132页)
编号:116214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9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25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步步高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温习
常用
经常使用
物理量
物质
物资
课件
打包
鲁科
- 资源描述:
-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1章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课件(打包4套)鲁科版,步步高,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温习,常用,经常使用,物理量,物质,物资,课件,打包,鲁科
- 内容简介:
-
第 1讲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第 1章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 化学 鲁科版 考纲要求 1. 知道摩尔 (m o l ) 、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 2. 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 ( 原子、分子、离子等 ) 数目、物质的质量、气体体积 ( 标准状况 ) 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 能正确解答阿伏加德罗常数及阿伏加德罗定律与物质的组成、结构及重要反应综合应用题。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考点三 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 用的六个陷阱 考点二 气体摩尔体积 阿伏加 德罗定律 考点一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考点四 常考的定量实验 气 体体积、质量的测定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练出高分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考点一 I 1 物质的量 (1 ) 物质的量 ( n ) 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 的物理量,单位为 。 (2 ) 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方法: 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摩尔 ( (3 ) 阿伏加德罗常数 ( 0 0 1 2 k g 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数值约为 ,单位为 。 公式: 摩尔质量 (1 ) 摩尔质量是 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是 。公式: M (2 ) 数值:以 为单位时,任何粒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该粒子的 。 12C 1023 1 单位物质的量 g1 g1 相对分子 (原子 )质量 1 1 m N aC l 和 1 m H C l 所含的粒子数相同吗? 答案 不相同。因为 N aC l 是离子化合物,组成微粒是 而 H 共价化合物,组成微粒是 H 子。 2 阿伏加德罗常数 ( N A ) 与 6. 02 10 23 完全相同吗? 答案 不相同。 6 1023是个纯数值没有任何物理意义,而阿伏加德罗常数 ( N A ) 是指 1 m o l 任何微粒所含的粒子数,它与 0 . 0 1 2 k 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数值上约为 6 . 0 2 1023。 深 度 思 考 3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 “ ” ,错误的划 “” (1 ) 1 m o l 任何物质都含有 6 . 0 2 1023个分子 ( ) (2 ) 1 m o l 水中含有 2 m o l 氢和 1 m o l 氧 ( ) (3 )N a 摩尔质量为 4 0 g ( ) (4 ) 1 m o l ( ) (5 ) 氖气的摩尔质量 ( 单位 g m o l 1) 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 ) (6 ) 2 m o l 摩尔质量是 1 m o l 摩尔质量的 2 倍 ( ) 摩尔质量与相对 原子 ( 分子 ) 质量的易混 点 (1 ) 相对原子 ( 分子 ) 质量与摩尔质量 ( 以 g 为单位时 ) 不是同一个物理量,单位不同,只是在数值上相等。 (2 ) 摩尔质量的单位为 g m o l 1,相对原子 ( 分子 ) 质量的单位为 1 。 易 错 警 示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题组一 有关分子 ( 或特定组合 ) 中微粒数的计算 1 标准状况下有 0 . 1 1 2 L 水 0 . 5 N A 个 HC l 分子 2 5 . 6 g 气体 0 . 2 m o l 氨气 2 m o l 氦气 6 1023个白磷分子,所含原子个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2 计算或判断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的粒子数目 (1 ) 含 0 .4 m o l A l 2 (S O 4 ) 3 的溶液中,含 _ _ _ _ _ _ _ _ m o l 4 , 的物质的量 _ _ _ _ _ _ _ _ 0 .8 m o l ( 填 “ ” 、“ ” 或 “ ” ) 。 解析 n (4 ) 3 n A l 2 (S O 4 ) 3 3 0 . 4 m o l 1 .2 m o l ,0.4 m o l A l 2 ( ) 3 中含有 0 .8 m o l A ,由于在溶液中 水解,故 的物质的量小于 0 .8 m o l 。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 2 ) 1 L 0 m o l L 1的 C 溶液中 , n ( C ) _ _ _ _ _ _ _ _ 0 m o l , n ( C O O) _ _ _ _ _ _ _ _ 0 m o l ,n ( H 2 O ) _ _ _ _ _ _ _ _ 0 . 1 m o l ( 填 “ 大于 ”“ 小于 ” 或 “ 等于 ” ) 。 小于 小于 大于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题组二 突破质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换算 3 最近材料科学家研究发现了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 5 K 下呈现超导性。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3 5 C O 。若用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试计算 g 该晶体中含氧原子数 _ ,氢原子的物质的量 _ _ _m 解析 晶体的摩尔质量为 122 g m 1, n g m 1 0.1 m 故氧原子数目 (2 N A A , n (H) 0.1 m 2 0 m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4 某氯原子的质量是 a g ,12C 原子的质量是 b g ,用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 a / b m g 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 /( m o l 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 a g 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 7 m o l A B C D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答案 C 解析 中摩尔质量的单位错误; 由于该氯原子的质量是 a g ,故 a g 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 17 , 错。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有关微粒数目比较的思维方法 思 维 建 模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气体摩尔体积 阿伏加德罗定律 1 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 ) 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大小 ( 物质的本性 ) 。 (2 )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距离的大小 ( 由温度与压强共同决定 ) 。 (3 ) 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多少 ( 物质的量的大小 ) 。 2 气体摩尔体积 (1 ) 含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 ,标准状况下, 。 1 考点二 I ( 2 ) 相关计算 基本表达式 : 与 气体质量的关系 :与气体分子数的关系 :3 ) 影响因素 : 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决定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应用 (1) 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 的任何气体,含有 数目的分子 ( 或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 。 (2)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 可通过 及 n 结论 相同 条件 公式 语言叙述 T 、 p 相同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体积 相同 n 1n 2V 1V 2 T 、 V 相同 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其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T 、 p 相同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 ( 或相对分子质量 ) 成正比 p 1p 2n 1n 2 1 2M 1M 2 1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 “ ” ,错误的划 “” (1) 在标准状况下, 1 2与 1 ( ) (2) 在标准状况下, 1 体的体积约是 2 2 . 4 L ,在非标准状况下, 1 体的体积则一定不是 2 2 . 4 L ( ) (3) 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 2的分子个数相同,原子个数也相同 ( ) (4) 若把 ( 3 ) 中的 断结果是 ( ) 深 度 思 考 2 由阿伏加德罗常数 ( N A ) 和一个水分子的质量 ( m 水 ) 、一个水分子的体积 ( V 水 ) 不能确定的物理量是 。 1 摩尔水的质量 1 摩尔水蒸气的质量 1 摩尔水蒸气的体积 解析 、 中, 1 摩尔水或水蒸气的质量都为 m 水 N A ; 中,水蒸气分子间间距比分子直径大的多,仅由题给条件不能确定 1 摩尔水蒸气的体积。 特别提醒 (1 )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是气体,其适用条件是三个 “ 同 ” ,即在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条件下,才有分子数相等这一结论,但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等。 (2 ) 阿伏加德罗定律既适用于单一气体,也适用于混合气体。 (3 ) 气体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而和分子大小无关。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解析 题组一 以 “ 物质的量 ” 为中心 的计算 1 设 果 a g 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 p ,则 b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V ( L) 是 ( ) . 4 . 4 . 4 . 4 题组二 1 2 3 4 解法一 公式法: 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 o l, 双原子分子的摩尔质量 a o lm o l 1, 解析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题组一 以 “ 物质的量 ” 为中心 的计算 1 设 果 a g 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 p ,则 b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V ( L) 是 ( ) . 4 . 4 . 4 . 4 b g 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b m o l 1 2 2 . 4 L m o l 12 2 . 4 L 。 解析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题组一 以 “ 物质的量 ” 为中心 的计算 1 设 果 a g 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 p ,则 b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V ( L) 是 ( ) . 4 . 4 . 4 . 4 比例法: 同种气体其分子数与质量成正比,设 b g 气体的分子数为 N a g p b g N 解析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题组一 以 “ 物质的量 ” 为中心 的计算 1 设 果 a g 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 p ,则 b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V ( L) 是 ( ) . 4 . 4 . 4 . 4 以 “ 物质的量 ” 为中心 的计算 1 设 果 a g 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 p ,则 b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V ( L) 是 ( ) . 4 . 4 . 4 . 4 N 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所以 b . 4 L 。 D 解析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2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M g m o l 1, 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 V L 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X 。则 ) A V L 该气体的质量 ( 以 g 为单位 ) B 1 L 该气体的质量 ( 以 g 为单位 ) C 1 m o l 该气体的体积 ( 以 L 为单位 ) D 1 L 该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 X 除以 N A 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 然后乘以 M 表示其质量;最后除以 V 为 1 B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题组二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的应用 3 同温同压下, x g 甲气体和 y g 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x y 等于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B x y 等于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 C x y 等于同温同压下甲与乙的密度之比 D y x 等于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压强之比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解析 A 项,由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则 x g 甲气体和 y g 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即,推出: x y M 甲 M 乙 ,故正确; B 项,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1 1 ,而 x 与 不正确;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C 项,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为质量比,故正确; D 项,等质量的甲、乙压强之比为 p 乙 n 1 n 2 M 乙 M 甲 y x ,故正确。 答案 B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4 在一定条件下, m g N 2O( g ) ,按要求填空。 ( 1 ) 若所得混合气体对 d ,则混合气体 的物质的量为 。 3的摩尔质量为 ( 用含 m 、 d 的代数式表示 ) 。 ( 2 ) 所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折合成标准状况为 g L 1,则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 ( 3 ) 在该条件下,所得 g ) 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a % 、 b % 、 c % ,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为 。 m2 d m o l 6 d g m o l 1 2 2 . 4 g m o l 1 17 a % 44 b % 18 c %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求气体的摩尔质量 M 的常用方法 (1 ) 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 : M 2 2 . 4 ( g m o l 1) ; (2 ) 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 ( D 1/ 2) : D ; (3 ) 根据物质的质量 ( m ) 和物质的量 ( n ) : M m / n ; (4 ) 根据一定质量 ( m ) 的物质中微粒数目 ( N ) 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 : M m / N ; 反 思 归 纳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5 ) 对于混合气体,求其平均摩尔质量,上述计算式仍然成立;还可以用下式计算: M M 1 a % M 2 b % M 3 c % , a % 、 b % 、 c % 指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 ( 或体积分数 ) 。 反 思 归 纳 题组一 题组二 1 2 3 4 考点三 I 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的六个陷阱 1 2 3 4 5 6 题组一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 1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1 ) 2 L C A ( ) (2 ) 常温下 1 1 . 2 L 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 0 A( ) (3 ) 标准状况下, 2 2 . 4 L 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 19 ( ) (4 ) 常温常压下, 2 2 . 4 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 ( ) (2 0 1 2 新课标全国卷, 9 D ) 1 2 3 4 5 6 题组二 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1 ) 常温常压下, 3 . 2 g . 2 ) (2 ) 标准状况下, 1 8 g 含的氧原子数目为 ( ) (3 ) 常温常压下, 9 2 g N 2 ( ) (2 0 1 2 新课标全国卷, 9 C ) 1 2 3 4 5 6 题组三 物质的微观结构 3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1 ) 2 8 g 聚乙烯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 4 ( ) (2 ) 3 0 g 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 4 ( ) (3 ) 标准状况下, 2 2 . 4 L 氦气与 2 2 . 4 L 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 2 ( ) (4 ) 1 8 g 含的电子数为 10 ( ) (5 ) 1 m o l N ( ) (6 ) 1 m o l N a 4固体中含有阳离子数为 2 ( ) 1 2 3 4 5 6 1 只给出物质的体积,而不指明物质的状态,或者标准状况下物质的状态不为气体。所以求解时,一要看是否为标准状况下,不为标准状况无法直接用 2 2 . 4 L m o l 1(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 ) 求 n ;二要看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否为气态,若不为气态也无法由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得 n ,如 C C 、液溴、烷、苯等常作为命题的干扰因素迷惑学生。 1 2 3 4 5 6 突 破 陷 阱 2 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正确判断,误以为无法求解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实质上,此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3 此类题型要求同学们对物质的微观构成要非常熟悉,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数 ( 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 ) 及离子数、电荷数、化学键之间的关系。常涉及稀有气体 单原子分子, 3、 8 1 2 3 4 5 6 突 破 陷 阱 题组四 电解质溶液中忽视体积或溶剂 4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1 ) 1 L 0 . 1 m o l L 1液中的分子数小于0 A ( ) (2 )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 a C l , KC l 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 2 ( ) (3 ) 0 .1 m o l L 1的 N a 离子的数目之和为 0 . 2 ( ) (4 ) 2 5 时, 13 的 1 B a (2溶液中含有的目为 0 . 2 ( ) 1 2 3 4 5 6 题组五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与 “ 隐含反应 ” 5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1 ) 2 m o l S m o l 合物的分子数为 2 ( ) (2 ) 标准状况下, 2 2 . 4 L N A( ) (3 ) 1 0 0 g 1 7 % 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 A ( ) 1 2 3 4 5 6 (4 ) 标准状况下, 0 . 1 m o l C l 2 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 . 1 N A ( ) (5 ) 0 3 .0 m o l L 1的 溶液中含有 的 的数目为 0 . 3 N A ( ) 1 2 3 4 5 6 题组六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 6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1 ) 5 .6 g 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 A ( ) (2 ) 0 .1 m o l Z n 与含 0 .1 m o l H C l 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 A ( ) (3 ) 1 m o l N a 与足量 成 移的电子数为 ( ) 1 2 3 4 5 6 (4 ) 1 m o l N a 2 O 2 与足量 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 ( ) (5 ) 向 F 溶液中通入适量 ,当有 1 m o l F 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 N A ( ) (6 ) 1 m o l C l 2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 2 N A ( ) 1 2 3 4 5 6 4 突破此类题目的陷阱,关键在于审题: (1 ) 是否有弱离子的水解; (2 ) 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 (3 ) 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 1的 c (H) 0 .1 m o l L 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 0 . 0 5 m o l L 1的 B a (溶液, c ( 0 .1 m o l L 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 1 2 3 4 5 6 突 破 陷 阱 5 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注意一些 “ 隐含反应 ” ,如: (1 ) 2 3压催化剂2 N )C C l HC l O (3 )N 2O 2 3 4 5 6 突 破 陷 阱 6 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的判断是一类典型的“ 陷阱 ” ,突破 “ 陷阱 ” 的关键是: (1 )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如 e 、 反应, a 应, 作还原剂。 2O 反应, 作还原剂,而 1 2 3 4 5 6 突 破 陷 阱 (2 ) 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 3反应, 足,生成 , 量,生成 。 (3 ) 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 uC S 反应生成 (4 ) 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 如向 F 先氧化 I,再氧化 ,所以上述题 ( 5 ) 中转移的电子数目大于 1 2 3 4 5 6 突 破 陷 阱 常考的定量实验 气体体积、质量的测定 定量实验中常测定 3 种数据:温度、质量和体积。 温度 用温度计测量 质量固体 用天平称量液体 在器皿中用天平称量气体 用天平称出吸收装置吸收气体前后的质量后求差值体积液体 用量筒、滴定管或容量瓶气体 用各种组合仪器 见下面讲解 考点四 I 1 气体体积的测定装置 既可通过测量气体排出的液体体积来确定气体的 体积 ( 二者体积值相等 ) ,也可直接测量收集的气体体积。 测量气体体积的常用方法 (1 ) 直接测量法。如图 A 、 B 、 C 、 D 、 E 均是直接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测量前 A 装置可先通过调整左右两管的高度使左管 ( 有刻度 ) 充满液体,且两管液面相平。装置 B 测量收集气体体积时,应先将气体冷却至室温,再慢慢将量筒下移,使量筒内外的液面高度相同,再读取体积。 C 装置则是直接将一种反应物置于倒置的漏斗中,另一反应物置于水槽中,二者反应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可以直接测量。 装置 D :用于测量混合气体中被吸收 ( 或不被吸收 ) 的气体的体积数。读数时,球形容器和量气管液面相平,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被反应管吸收后剩余气体的体积。 装置 E :直接测量固液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注意应恢复至室温后,读取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 一般适合滴加液体量比较少的气体体积测量 ) 。 ( 2 ) 间接测量法。如 F 装置是通过测量气体排出的液体体积来确定气体体积。读数时,应先冷却至室温,再上下移动量筒,使量筒中液面和广口瓶内的液面相平后再读数。 2 气体质量的测量装置 气体质量的测量一般是用吸收剂将气体吸收,然后再称量。常见的吸收装置: 在利用 B 、 C 装置测定气体的质量时,要防止空气中的相关气体的干扰。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题组一 气体体积的测定 1 为了测定已部分变质的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 Q 为弹性良好的气球,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放入其中,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安装好仪器,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硫酸滴入气球中。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Q 内发生反应生成 种气体,其中的反应有 个氧化还原反应。 (2 ) 为测定反应时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 ( 填 “ 、 “ 或 “ ,下同 ) ,打开 。 (3 ) 当上述反应停止时,将 后先打开 缓缓打开 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4 )b 中装的固体试剂是 , 请写出 缓缓打开K 1 的理由 。 (5 ) 实验结束时,量筒 中有 x m L 水,量筒 中收集到 y m L 气体,则过氧化钠的纯度是 ( 用含 x 、 y 的式子表示,上述体积均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 。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解析 变质的 样品与稀 硫 酸 接 触 后 发 生 反 应 : 2 N = 2 N 2 = 因而 Q 内产生气体,其中的反应有 1 个为氧化还原反应。 测定 2 的纯度,可通过直接测定 和 O 2 的体积,然后经换算求出。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将稀 H 2 加入气球前,关闭 K 1 和 K 2 ,打开 K 3 ,反应结束时气球膨胀的体积与量筒 中所接收的水的体积相等,此为 与 O 2 的体积之和。 待气球中反应完全后,关闭 K 3 ,打开 K 2 ,再缓缓打开 K 1 ,此时气球渐瘪,气体会经干燥管 b 进入量筒 , 被干燥管中的吸收剂吸收,量筒 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即为 O 2 的体积。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由题意可知, 和 O 2 的总体积为 x m L , O 2 的体积为 y m L ,故 的体积为 ( x y ) m L ,可知 O 2与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y ( x y ) ,则 O 2的纯度为 w (N a 2 O 2 ) 2 y 782 y 78 106 x y 1 0 0 % 78 x 25 y 1 0 0 % 。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答案 (1 ) 2 1 (2 )K 1 、 K 2 K 3 (3 ) 气球 Q 慢慢变小,气体进入量筒 中 (4 ) 碱石灰 控制气体的流速,使 被充分吸收 (5 )78 x 25 y 1 0 0 %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题组二 气体质量的测定 2 有一含 N a C l 、 1 0 N a 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 C 、 D 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 ) 加热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操作方法为 。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2 ) 装置 A 、 C 、 D 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 A ,C , D 。 (3 ) 若将 A 装置换成盛放 N a 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 a C l 的含量将 ( 填 “ 偏高 ” 、 “ 偏低 ” 或 “ 无影响 ” ,下同 ) ;若 B 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则测定结果中 N a 3的含量将 ;若撤去 E 装置,则测得 1 0 含量将 。 (4 ) 若样品质量为 w g ,反应后 C 、 D 增加的质量分别为 由此可知混合物中 N a 3的质量分数为 ( 用含 w 、 。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解析 (2 )A 、 C 、 D 都是 U 形管,不能盛液体试剂,只能盛固体试剂。 A 处试剂必须能同时吸收 和水蒸气,故 A 处盛的是碱石灰; C 、 D 两处分别吸收水蒸气和 ,故 C 处可盛无水硫酸铜 ( 或无水 C a C l 2 、 P 2 O 5等 ) , D 处可盛碱石灰。 (3 ) 若 A 装置盛放 N 溶液只吸收 ,不吸收水蒸气,则混合物中产生水蒸气的 1 0 H 2 O 和 N O 3的总质量在计算中会增大,因此测得的 N aC l 的含量会偏低; 若 B 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则水蒸气总质量减小, 1 0 H 2 O 和 N a 3 的总质量在计算中会减小,但是 N a 3 的质量是根据 的质量进行计算,所以测得的 N a 3 的含量不受影响;若撤去 E 装置,则 D 装置可吸收来自外界空气中的 ,使得 N a 3 的质量在计算中会增大,故测得的 1 0 H 2 O 的含量会偏低。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4 )N O 3 的质量分数:m 2 g m o l 1 2 8 4 g m o l 1 w g 1 0 0 % 4 2 0 0 m 211 w% 。 答案 (1 ) 除去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关闭 b ,打开 a ,缓缓通入空气,直至 a 处出来的空气不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止 (2 ) 碱石灰 无水硫酸铜 ( 或无水 C a C 碱石灰 (3 ) 偏低 无影响 偏低 (4 )4 2 0 0 w%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全国卷 、 高考题调研 各省市高考题调研 1 2 全国卷 、 高考题调研 各省市高考题调研 1 (2 0 1 3 新课标全国卷 , 9) 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1 . 0 L 1 .0 m o l L 1的 N a A l 1 2 g 石墨烯 ( 单层石墨 ) 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 0C 2 5 时 13 的 N a O H 溶液中含有 数目为 0 . 1 1 m o l 的羟基与 1 m o l 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 9 全国卷 、 高考题调研 各省市高考题调研 解析 A 项忽视了 N aA 溶液中的水,错; B 项中每个碳原子被 3 个六元环共用,则每个六元环占有的碳原子数 1 13 6 2 个, 1 2 g 石墨烯含六元环的物质的量1 2 g m o l 1 0 . 5 m o l ,正确; C 项没有告诉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错; D 项中 是 10 电子微粒,所含电子数为 10 N 0 ,错。 答案 B 1 2 全国卷 、 高考题调研 各省市高考题调研 2 ( 2 0 1 2 新课标全国卷, 9) 用 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分子总数为 2 8 g 乙烯和环丁烷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2 常温常压下, 9 2 g N 2 常温常压下, 2 2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 全国卷 、 高考题调研 各省市高考题调研 解析 一定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为 2 2. 4 L m 1 的条件是在标准状况下。 A 项中 1 个 和 1 个 分子中都含有 2 个氧原子,故分子总数为 N A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 N A ; B 项中乙烯 (C 2 H 4 ) 和环丁烷 (C 4 H 8 ) 的最简式均为, 2 8 g 混合气体中含 的物质的量为 2 m o l ,故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2 N A ; 1 2 全国卷 、 高考题调研 各省市高考题调研 C 项中 和 N 2 O 4 的最简式均为 , 9 2 g 混合气体中含 的物质的量为 2 m o l ,故含有原子的总数为 2 3 N A 6 N A ; D 项中提到气体的体积,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 2 2 m o l 1进行计算,故常温常压下,不能代入2 2 . 4 L m o l 1计算 的物质的量。 1 2 答案 D 全国卷 、 高考题调研 各省市高考题调研 1 2 3 4 全国卷 、 高考题调研 各省市高考题调研 1 ( 2 0 1 3 上海, 15) 知 3g ,则该混合物 ( ) A 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a /7 1) 所含碳氢键数目为 C 燃烧时消耗的 3 .6 a / 1 4 L D 所含原子总数为 1 4 解析 1 2 3 4 全国卷 、 高考题调研 各省市高考题调研 1 ( 2 0 1 3 上海, 15) 知 3g ,则该混合物 ( ) A 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a /7 1) 所含碳氢键数目为 C 燃烧时消耗的 3 .6 a / 1 4 L D 所含原子总数为 1 4 解析 1 个 C 2 H 4 分子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6 对,碳氢键数目为 4 个, 1 个 C 3 H 6 分子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9对,碳氢键数目为 6 个,则A 错误 ( 应该为 3 / 1 4 ) ; B C 项没有说明氧气的状态; D 项含原子总数为 3 / 14 ,因此选 B 。 1 2 3 4 全国卷 、 高考题调研 各省市高考题调研 2 ( 2 0 1 3 江苏, 7) 设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 L 1 m o l L 1的 N a C l O 溶液中含有 C l O的数目为 7 8 g 苯含有 C = C 双键的数目为 3 常温常压下, 1 4 g 由 O 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标准状况下, 6 . 7 2 L N 3 4 全国卷 、 高考题调研 各省市高考题调研 答案 C 解析 A 项,由于 C l O 水解, C l O 数目小于 N A ,错误; B 项,苯分子中无碳碳双键,错误; C 项, N 2 和 摩尔质量均为 2 8 g m o l 1,均为双原子分子, 1 4 g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 . 5 m o l ,原子数为 N A ,正确; D 项,由反应 3 H 2 O = = 2 H N O 3 知,3 m o l N O 2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2 N A ,则 0 .3 m o l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0 . 2 N A ,错误。 1 2 3 4 全国卷 、 高考题调研 各省市高考题调研 3 ( 2 0 1 3 大纲全国卷, 8) 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 两种气体1214 ( ) A 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 B 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 C 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 D 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 解析 1 2 3 4 全国卷 、 高考题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