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 第二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试题(含解析)苏教版.doc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学案(含解析)(打包10套)苏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学案(含解析)(打包10套)苏教版.rar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 第二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试题(含解析)苏教版.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 第三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试题(含解析)苏教版.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 第一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试题(含解析)苏教版.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 第4讲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学案(含解析)苏教版.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 第3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学案(含解析)苏教版.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 第2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学案(含解析)苏教版.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 第1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学案(含解析)苏教版.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 排查落实练四 常考易错的36个离子方程式书写再落实学案(含解析)苏教版.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 排查落实练二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含解析)苏教版.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 排查落实练三 常考易错的化学基本概念的正误判断学案(含解析)苏教版.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16215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94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25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关 键 词:
步步高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温习 专题 二学案 解析 打包 10 苏教版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学案(含解析)(打包10套)苏教版,步步高,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温习,专题,二学案,解析,打包,10,苏教版
内容简介:
1 排查落实练 三 常考易错的化学基本概念的正误判断 1 是交叉分类法。根 据物质所含分子种类的多少,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这是树状分类法 ( ) 2 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是纯净物,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也是纯净物 ( ) 3 组成混合物的元素一定是一种以上 ( ) 4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所以混合物没有固定的 熔沸点 ( ) 5 金 属氧 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 6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 7 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8 既可以和酸反应,又可以和碱反应的化合物是两性化合物 ( ) 9 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自身 发生电离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 ) 10 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 ) 11 是非电解质 ( ) 12纯水的导电性、 以它们都是弱电解质 ( ) 13 体不导电,熔融的 导电,所以前者是非电解质,而后者是电解质 ( ) 14 H)3、氨水都是弱电解质 ( ) 15 ,所以它是一元强酸 ( ) 16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 ( ) 17向 H)3 胶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逐渐生成红褐色沉淀,当稀硫酸过量,又变成棕黄色溶液,整个过程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 ( ) 18化学反应可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也可分为氧化还 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又可分为放热反 应和吸热反应,还可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还可分为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等 ( ) 19化学变化中常伴随 着 发光、放热和颜色变化,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 20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核 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们是化学变化 ( ) 2 2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发生化学变化 ( ) 22焰色反应有特征颜色出现,所以是化学变化 ( ) 23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以有化 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 24石油的分馏生成了多种沸点不同的物质, 所以分馏是化学变化 ( ) 25 0风化和 ( ) 26电离、电解均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们均是化学变化 ( ) 27水的汽化、液化与煤的气化和液化均属物理变化 ( ) 28电解熔融态 12C 转化为 14C 都属 于化学变化 ( ) 29把饱和 续加热,可以制备 H)3胶体,同样把 e(胶体 ( ) 30 于 水显酸性,是因为 H ( ) 31 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 ) 32碳酸氢钠溶于水,其电离方程式为 a ( ) 33 离方程式都为 = H ( ) 34 H)3、 溶解的部分都能完全电离 ( ) 35复盐是纯净物,而混盐 (如 )是混合物 ( ) 36颜色反应、显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均属化学变化 ( ) 37塑料的老化、橡胶的硫化、石油的裂化、铁铝的钝化、油脂的硬化、苯的硝化、油脂的皂化、酸和醇的酯化均属化学变化 ( ) 38 液和 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 属离子化合物 ( ) 39弱电解质溶液中有溶质分子,但强电解质溶液中没有溶质分子 ( ) 40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在通电 时电解质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 ) 1 排查落实练二 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正误判断 1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其实 质是有电子转移 (得失或偏移 )的反应。其中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 (或电子对偏离 )的反应,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得到电子 (或电子对偏向 )的反应 ( ) 2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有单质参加和生成,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 ) 3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因为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 ) 4有单 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为单质中元素化合价必然 发生变化 ( ) 5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为单质中 元素化合价必然发生变化 ( ) 6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时本身被氧 化,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时本身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 ) 7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一种氧化剂和几种还原剂反应时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和几种氧化剂反应时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 ) 8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一定有强氧化性,如 ;同理,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一定具有强还原性,如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 、 ) 9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时,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 ) 10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 ( ) 11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 ( 12金属元素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 ) 13含氧酸的价态越高,氧化性 一定越强 ( ) 14在原电池中,作负极的金属一定比作正极的金属活泼 ( ) 15不容易得到电子的物质,肯定容易失去电子 ( )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 1向 液中通入 2 = 2( ) 2 液中: 2= ( ) 3铁与稀 2H = ( ) 4 2 6H =2 3 4 ( ) 5 3 4H =2 2 ( ) 6 少量 I 溶液中 : 2I =2 ( ) 7 向 H)2中加入足量的稀 H)2 2H = 2 ( ) 8 H)3溶于氢碘酸 : H)3 3H = 3 ( ) 2 9 于稀 2H = ( ) 10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稀 8H =2 4 ( ) 11 将 4H = 2 ( ) 1 2 用稀 2 证明 2 6H 5=2 5 8 ( ) 13 向 2 4 3=2 26 ( ) 14 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 : 6H 3 = 3 3( ) 三、推导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 实验室可由软锰矿 (主要成分为 备 法如下:软锰矿和过量的固体 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 ( 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 去 缩溶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针状 回答: (1)软锰矿制备 6=高温 3 (2) 4H = 2 2 (3)成 和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85=210 58 2将适量的 e(溶液中,溶液逐渐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又立即变为棕黄色,请写出该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 2 2= 2 4H 3 4H =3 2 研究表明 , 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 应用前景广阔 , 可用 在反应中 , 3, 其中 又是还原剂 , 已知产物中 , 除 , 还有 ,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26=222 解析 e , 设 3 化的氧为 x 依据电子守恒得 : 4 x 6 x, x 1, 即生成 12 2, 反应方程式为 3=12 即 : 26=22。 4 某反 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 x。已知 0.2 e 生成 x,则 x 的化学式 _,试写 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3 答案 58=5444解析 (1)根据电子守恒得: x) 1, x 0,所以 (2)在该氧化还原反应中, 还原产物为 氧化产物为 2作为反应物提供酸性环境,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即可配平 (具体 步骤略 )。 5已知在过量的 液,并加入过量 液立即变 黄,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_。 答案 2 2H =2 析 被氧化成 ,因为 过量,所以 的还原产物只能是 ,而不是为 和 6溶解在水中的 碱性条 件下可以将 氧化成 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4=2H)2,而 I 可以将 H)2还原成 , I 被氧化成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2 2I 4H = 3 7 以将 化成 淀,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H 。 8将 氯酸钠 )按物质的量之比 1 6 混合,在溶液中恰好反应生成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 6 3=6 3 3。 在用 了杀菌消毒外,还能除去水中的 和 。试写出用 生成 22= 2 4H( )。 9尖晶石型锰酸锂 (一种环保绿色能源新型材料。实验室通过下列方法制取:将 1 的物质的量比配料,球磨 3 5 小时,然后升温至 600 750 ,保温 24 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得产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答案 82=600 750 42 解析 因为 电子的只能为 2 价的氧离 子,设生成 x 4 (4 4x, x 12。 10联氨 (航天飞船常用的高能燃料,联氨可以用 尿素 为原料制取,方法是在 化剂存在下,尿素 和次氯酸钠、 液反应生成联氨、一种钠盐和水,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答案 2=2析 在 中, C 的化合价为 2 价,化合价升高 2, 化合价为 4 1 价,它应该被还原成 ,所以另一种钠盐为 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即可配平 (具体过程略 )。 1 排查落实练四 常考易错的 36 个离子方程式书写再 落实 1 a(反 应: 2=H)2 。 2碳酸氢铵溶液和过量 液反应: 2= 2O 3向 浊液中滴 加 液: 2s) (s) 2( 4向 = 5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3 2O=A l( 3 。 6向 液并加热: = 7将过量 2O= 。 8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 2= 2。 9 1 溶液与 1 H) 2溶液等体积混合: 2 2 4=2 H)3 2O。 10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 应: 2= 2 。 11向 2=A l( 。 12用 除废水中的 : =。 13向污水中投放 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 3l(胶体 ) 3H 。 14少量 2 =2 。 15等体积、等浓度的 溶液和 液混合: = 16用 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 2=2 17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H)2 溶液: 2 2 4= 22。 18小苏打与 液混合: = 19将 放入 液中: 22 2=2 3。 20 2S 气体: =2H 。 21等体积、等浓度的 H)2溶液与 2 = 2O。 22铁和过量稀硝酸反应: 4H = 2 23铜溶于稀硝酸: 38H 2 =3 2 4 24用浓盐酸与 4H 2 = 2 。 25用稀 液吸收 22= 26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 2 2=通电 2。 2 27淀粉 碘 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 4I 2=24。 28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 2 = 22=光2。 29将 30 用 22 2H =2 2 31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 34H =3 2 32用 I: 5I 6H =333 u 反应: 2 =2 。 34 2O 的反应: 3=2H 2 35 2O 的反应: 22=4 4 。 36在强碱溶液中 H)3反 应生成 : 3 4 2H)3=3 52 。 1 第 1 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考纲要求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相关概念 1 用分类思想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1)根据反应中有无 电子 转移或元素 化合价 是否发生变化,可以把化学反应划分为 氧化还原 反应和 非氧化还原 反应。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判据是 有无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2 结合实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 实例:在 3=高温 23还原剂; C 元素被氧化, 素被还原; 有氧化性, 有还原性;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1)相关概念 还原剂在反应中表现为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升高 ,实质上 失 电子。还原剂具有 还原性 ,反应时本身被 氧化 ,发生 氧化 反应,得到 氧化 产物。 氧化剂在反应中表现为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降低 ,实质上 得 电子。氧化剂具有 氧化 性,反应时本身被 还原 ,发生 还原 反应,得到 还原 产物。 (2)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常见氧化剂 a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 般被还原为 。 b元素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如浓硫酸,一般被还原为 c过氧化物:如 般被还原为 常见还原剂 a活泼的金属单质:如 般被氧化为 。 b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 般被氧化为 c元素处于低价态的物质:如 般被氧化为 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 还原产物 中间价态 氧化产物 S 度思考 1.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2 2 3=放电 2 3=高温 23 22=2 =高温 2= = 23=点燃 2 2=2 = = 案 2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 “ ” ,错误的划 “” (1)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 (2)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 ) (3)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 ) (4)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 剂 ( ) (5)某元素从游离 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 ) 答案 (1) (2) (3) (4) (5) 3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一定不同吗? 答案 不一定,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种物质,也可能是不同的物质,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也有可能是同一种物质或不同的物质。例如: 2O , 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6 ) = 33, 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3 1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为 1 价 ) ( ) A B 还原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之比为 1 1 答案 D 解析 首先分析四种元素价态的变化: 价态反应前后都是 1 价, B 反应前后都是 3 价, O 反应前后 都是 2 价,变价元素只有 H, 1 价氢被 1 价氢氧化,发生归中反应生成 2 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2= 2 2 2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 A B C D 用 了其强氧化性 答案 C 解析 氧化,氧化产物为 项 A、 B 正确, C 错误;选项 D,确。 反思归纳 解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题的 “ 两个关键 ” (1)要理清知识线索 4 (2)要明确解题的方法思路:找变价、判类型、分升降、定其他。其中 “ 找变价 ” 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特别是不同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考点二 电子转移数目的分析方法 1 有关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 关键是明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找出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以及 1 化剂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或者 1 原剂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例如: 2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 表示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注意事项 箭头必须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 箭头方向表示电 子转移的方向; 在 “ 桥 ” 上标明转移的电子总数。 (2)双线桥法 注意事项 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 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深度思考 下列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5);其中属于歧化反应的是(2),属于归中反应的是 (3),属于部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3)、 (4)、 (5)。 5 特别提醒 对于分解 反应和歧化反应,在标电子转移时用 “ 双线桥 ” 法,而不用 “ 单线桥 ” 法。 题组一 一般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分析 1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 5 种物质: S、 知水是反应产物之一。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_。 (2)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 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 (4)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 0.3 子,则生成水的质量是 _。 答案 (1)2)4)3.6 g 解析 本题为一道开放性试题,可根据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来判断。 常见的氧化剂, 常见的还原剂,则 还原产物, S 为氧化产物。 S 元素由 2 价升高到 0 价, N 元素由 5 价降到 2 价,运用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和观察法可配平化学方程式。由 (3)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当生成 4 2O 时,转移 6 子,所以当转移 0.3 成 0.2 2O,质量为 3.6 g。 题组二 复杂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分析 6 2已知氧化还原反应: 2 2412=2 131212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作氧化剂, 中的铜和碘元素被还原 C每生成 1 12 I 发生氧化反应 D每转移 1.1 子,有 0.2 5被氧化 答案 B 解析 根据以上分析, 是还原产物, A 项错;在 中铜元素、碘元素的化合价均降低,被还原, B 项对;每生成 1 有 11 I 发生氧化反应, C 项错;根据方程式,每转移 22 e ,有 4 I 5被还原,所以当有 1.1 e 转移时,应有0.2 5被还原。 3在硫酸铁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中,有一主要反应: 4= 5 2S,反应结束后,经处理获得单质硫 x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 B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C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x 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中三种金属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 y 原 的总物质的量为 (y x) 案 D 解析 u、 为 2 价, S 为 2 价, , 为氧化剂, 剂, S 为氧化产物, A、 B 错误;生成 x 质硫时转移2x 子, C 错误;生成 x 质硫,则参加反应的 的物质的量为 2x 成 n() 12x n() 52x 液中剩余 n() y 12x 52x (y 3x) 原 的总物质的量 n() (y x) 反思归纳 7 走好关键第一步 正确标出元素化合价 正确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 ,其前提是确定物质中各元素 (特别是变价元素 )的化合价。基本方法是先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借助化合价口诀来记忆:一价氢、钾、钠、氟、氯、溴、碘、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说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近几年高考中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判断 u 2 2 S 2 e 6 3 3 3 2 M 5 C 3 2 N 3 u 1 H 1 (8 n) i 4 N 3 考点三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规律 1 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 (1)氧化性是指 得电子 的性质 (或能力 );还原性是指 失电子 的性质 (或能力 )。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 难易 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 多 少 无关。如: e =, 3e =,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 还原性强。 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 只有 氧化性 ,如 、 低价态 只有 还原性 ,如金属单质、 、 等;中间价态 既有 氧化性 又有 还原性 ,如、 S、 2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 氧化剂 (氧化性 )还原剂 (还原性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 原产物。 (2)根据反应条件和产物价态高低进行判断 与同一物质反应,一般越易进行,则其氧化性或还原性就 越强 。如 冷水剧烈反应, 热水反应, 水加热反应也不明显,所以还原性: g金属单质 2反应, 2暗处剧烈反应并爆炸, 2光照剧烈反应并爆炸, 2加热到 500 才能发生反应, 2在不断加热的条件下才缓慢发生反应,且为可逆反应,故氧化性: 2。 8 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 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一般条件越 低 ,氧化剂的氧化性 越强 ,如: 4 )= 216 )=225 8上述反应条件的不同,可判断氧化性: 当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不相同,可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进行判断:氧化产物的价态 越高 ,则氧化剂的氧化性 越强 ,如 23=点燃 2e S= 氧化性 S。 深度思考 1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具有强氧化性?试举例说明。 答案 不一定,如在 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在 7 价,事实上 氧化性比 强氧化性;再如浓硫酸和 元素均为 6 价,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而 有,元素均为 5 价,但 2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 “ ” ,错误的划 “” (1)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 解析 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发生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如 2发生反应需要点燃或光照。 (2)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 )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性越强,相应单质越活泼 ( ) 答案 (1) (2) (3) 题组一 依据方程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1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 2=2 由此可以确定 、 、 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 、 、 B 、 、 C 、 、 D 、 、 答案 A 解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强。由方程式可知,还原性: ; 。 9 2铊 (与氰化钾 (列为 A 级危险品。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 2= 2, =, 2=3,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题组二 依据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3已知 , 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 36=24 = 6 )=2 3 2 2I =2 案 A 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 , 氧化性 : 氧化剂 氧化产物 , 可判断 B 中 2; C 中D 中 这些结论与题给信息一致。对于 A,由于 I 的还原性强于 ,所以 ,而不应先氧化 。 4已知 I 、 、 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 I 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 A 2 2=2 4H B 2=2 =2 2 =2 2H 答案 C 解析 A 项,还原性 ,符合题意; B 项,还原性 I ,符合题意; C 项,还原性 题意矛盾; D 项,还原性 ,符合题意。 反思归纳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规律及应用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 10 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应用: (1)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弱的物质,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弱的物质; (2)比较物质间氧化性 (或还原性 )的强弱或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在一定条件下是否发生反应。 题组三 外界条件影响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5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 1)由于浓度不同而 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_。 (2)由于温度不同而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_。 (3)氧化还原反应不受浓度、温度影响的是 _。 答案 (1) (2) (3) 解析 浓 热继续反应, 稀 O。 浓 温下钝化,加热继续反应, 稀 应生成 2。 6 (1)100 2 1的浓盐酸与足量的 成的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 0.3 什么? (2)将一 投入稀 观察到反应现象,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的 到溶液由无色逐渐变蓝并有少量气泡产生,为什么? 答案 (1)浓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的 .3 浓度小时还原性弱,不再被 (2) 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铜,生成 使溶液呈蓝色,而自身被还原为 反思归纳 根据影响因素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的方法 (1)浓度:同一种物质浓度越大,氧化性 (或还原性 )越强。如氧化性:浓 原性:浓 (2)温度: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3)酸碱性:同一种物质,所处环境酸 (碱 )性越强其氧化性 (还原性 )越强。如 考点四 氧化还原反应三条规律 的应用 1 反应先后规律的思维模型 11 同一氧化剂与含多 种还原剂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是 还原性最强的物质; 同一还原剂与含多种氧化剂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 氧化性最强的物质。 2 价态归中规律思维模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 “ 高价低价 中间 价 ” ,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如反应 6 )=3 3,转移的电子数为 5,而非 6。 3 歧化反应规律思维模型 “ 中间价 高 价 低 价 ” 。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 (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 )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 = 深度思考 1 往 种离子先被氧化?若改为 答案 由于还原性 I ,所以往 液中通入少量 先被氧化的是;向 先被氧化的是 I 。 2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 “ ” ,错误的划 “” (1)向浓 2S 气体, 1 硫酸转移电子数可能是 6可能是 2 ) 解析 ) 3=4S 42 ) = S 2一反应中 1 一反应中转移 2 (2)1 a(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 2 ( ) 解析 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 a(反应,转移电子数应为 12 题组一 先后规律的应用 1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22=22 2=2 216 )=225 8某溶液中含有 、 和 I ,要除去 I 而不氧化 和 ,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 ) A B C D 案 C 解析 本题是寻找一种氧化剂,其氧化性应大于 小于 的氧化性 (也可等于 的氧化性 )。由 知氧化性 原性 I ;由 知氧化性,还原性 ;由 知氧化性 原性 ;由此推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2,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I 。所以l 、 及 I , 及 I , 。 2向含有 a x 列各项为通 中不正确的是 ( ) A x =2 2 B x =2 C x a,2 2 2=2 4 D x 4 3=22 6 答案 B 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知, ,然后再氧化 。 x ,只能发生反应 2 =2 2, A 项正确;当 x 完全氧化后,又能氧化 r ,故 B 错误; x a 时, 后又能氧化 a , C 正确; x , 、 完全氧化, D 正确。 题组二 价态归中规律、歧化反应规律的应用 3已知 G、 Q、 X、 Y、 Z 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 (未配平 ): G Q Q 通电 X Y G Q Z Q X 五种化合物中 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 13 A G、 Y、 Q、 Z、 X B X、 Z、 Q、 G、 Y C X、 Z、 Q、 Y、 G D G、 Q、 Y、 Z、 X 答案 A 解析 由 得出 Q 中价态高于 G,因为 G 必介于 Q 和 1 价的 间, 1 价为氯元素的最低价;将该结论引用到 , Y 介于 Q 与 G 之间,故有 Q 价态高于 Y, Y 价态高于 G;分析 : 的 H 化合 价降低,则 Q 中的氯元素转变为 X 中的氯元素,化合价必升高,则得出 X 价态高于 Q;最后分析 : Z 介于 Q、 X 之间,则 X 价态高于 Z,Z 价态高于 Q。 4 L、 M、 R、 P、 Q 分别代表五种含不同化合价的氮元素的物质。 A、 B 分别代表两种含不同化合价的氯元素的物质 (每种物质中氮或氯元素的化合价只有一种 )。又知物质 M 中的氮元素化合价要比物质 Q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低。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会发生如下的转化(关系式未配平 ): P A Q B L M L M R B A 1)若五种含氮元素的物质中,有一种是硝酸,则硝酸是 _,理由是 _。 (2)反应 必须在催化剂 (铂、氧化铁等 )作用下,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方能发生,此反应在化工生产上有重要用途,据此推断在同温同压下,若物质 R 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则 _。 (3)某同学写出下面三个含氮的物质相互转换的关系式: P P Q L Q 中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 _, 理由是 _。 答案 (1)P P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 (2) (3) 氮元素价态: Q M 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M 与 L 反应,不可能生成氮元素价态比 M、 L 都高的物质 Q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分析各反应中元素的价态变化情况。突破口是先确定 A、 (1)由反应 B A 应后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则反应后氯元素化合价必定降低,故氯 元素化合价 BA。再由 可知,反应后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则氮元素化合价必降低,故氮元素化合价 PQ。 由反应 可知,反应后氧元素化合价降低,则反应后氮元素化合价必升高,故氮元素化合价 ML。 由反应 可知,该反应为氮元素化合价的 “ 归中 ” 反应,由于化合价 ML, R 处于 M、L 之间,则 MRL。又因为已知氮的化合价 RL。由于其中一种物质是硝酸,硝酸中氮的化合价是最高价态,则在上述物质中 P 是硝酸。 14 (2)根据题给的信息及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且 L 中氮元素是其中最低价态,由反应 可知, L 分子中含有氢元素,因此 反应是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 L 是 M 是 因为 R 中氮元素价态在 L、 M 之间, R 的密度又比空气小,故 R 为 (3)对于题中判断三个反应是否能够进行的问题,也得从氮元素化合价相对高低去分析。由于氮元素的化合价 PQMRL,反应 是歧化反应,一种反应产物中氮的化合价大于 4,另一种反应产物中氮的化合价小于 4,故 Q 中氮的化合价小于 4,但应比 于氮化合价 QML,因此反应 不可能实现。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1 (山东高考组合题 )下列组合判断正确的是 ( ) 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 化剂 (2009山东理综, 10A) 浓 温下能与 生剧烈反应 (2009山东理综, 13C 改编 ) 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2012山东理综, 7A) 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2012山东理综, 12A) 稀 明 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2012山东理综, 12C) A 不正确 B 正确 C 正确, 不正确 D 均不正确 答案 D 解析 可作还原剂,如 反应; 浓硫酸和 应需加热;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 (高考组合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2009天津理综, 1A) (2012天津理综, 2C) 1 (2010福建理综, 7C) 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 (2008北京理综, 8B) 2A B C D 答案 A 解析 , 反应, 1 e ; ,有的阴离子还有氧化性,如 ,有的阴离子在一定条件下还有强氧化性,如 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很强。 3 (广东高考组合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因为 具有氧化性,所以用 液可以鉴别 (2013广东理综, 10B) B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012广东理综, 10C) 15 C 2012广东理综, 10A) D实验室用 H)2制备 2012广东理综, 10D) 答案 D 解析 A 项, 与 反应生成 显血红色,与 的氧化性无关; B 项,工业上合成氨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氧化还原 反应; C 项, 2O 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 (2013上海, 18 改编 )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 102 16。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生成 准状况 ) B有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被还原的 N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案 C 解析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当生成 16 2,则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 多 14 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0 氧化的 N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30 2 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生成 2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氧化的 N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此, C 正确, A、 B、 D 错误。 5 (2013上海, 16)已知氧化性 。 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 的 a、 b、 c、 d、 e、 f 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 ) A 2 4 3 2 2 6 B 0 2 1 0 1 2 C 2 0 1 2 0 2 D 2 2 2 2 1 4 答案 B 解析 。 A 项, C 项, D 项, 6 (2012安徽理综, 7)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储氢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 B 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C储氢过程中, D释氢过程中,每消耗 0.1 2O 放出 的 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时应特别注意:未说明状况无法由物质的量计算气体的体积,这是选择 16 题常出现的陷阱之一。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A 项错误;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另外酸根中含有共价键, B 项正确;储氢过程中, 元素由 0 价升到 1 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4 价降到 2 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C 项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释氢过程中,每消耗 0.1 2O 会生成 0.1 2,若为标准状况,则 ,题中未说明状况,则体积数值不能确定, D 项错误。 7 (2010安徽理综, 7)亚氨基锂 (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N 的化合价是 1 B该反应中 C 和 H 的离子半径相等 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 答案 B 解析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 知,在 N 的化合价为 3 价, 1 价, H 为 1 价,而在 化合价为 1 价, H 的化合价为 1 价,在 的化合价为 1 价,故 的化合价一部分由 0 价升高到1 价,一部分由 0 价降低到 1 价,即 A 错, B 正确; 半径应小于 H 的半径, C 错;钢瓶储氢的原理是利用加压, 把氢液化而储存在钢瓶中,故 D 也不正确。 8 2008山东理综, 28(1)(3)黄铜矿 (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 (1)冶炼铜的反应为 821=高温 84216 e 的化合价为 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_(填元素符号 )。 (3)过二硫酸钾 (有强氧化性,可将 I 氧化为 2I =2 过改变反应途径, 、 均可催化上述反应。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对上述反应催化的过程: _、 _(不必配平 )。 答案 (1)O (3)2 2I =2 2 2=2 2 解析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情况判断出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 8222 21=高温 8 42 O 2 232 16 S 417 O 的化合价都降低了,被还原 。 (3)因为 有氧化性,与 I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 2I =2,生成的 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又可与 发生反应 2=2 2。 练出高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 一定强 D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B 解析 在反应 2=,氯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A 项错;稀有气体元素稳定性强,既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 C 项错;同素异形体间的反应,如 2=3D 项错。 2下列实验中,颜色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 A往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盐酸,溶液变红 B饱和 C向 液,生成的沉淀由白 色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D 液褪色 答案 C 解析 向 液,首先得到白色沉淀 H)2, H)2迅速与空气中的 e(。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根据反应 =通电 可推出 还原性比 B在反应 2=H)2 2中,水作氧化剂 C反应 3=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 1 D因 2的氧化性,所以置换反应 2=2 发生 答案 B 解析 A 项中电解过程是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根据电解方程式来判断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错误; B 项中发生氢元素的归中反应,水中的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作氧化剂,正确; C 项中氮元素发生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 2,错误; D 项中碘单质将 5 价的氯元素还原为氯气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学案(含解析)(打包10套)苏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16215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