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公开课教案_第1页
《祝福》公开课教案_第2页
《祝福》公开课教案_第3页
《祝福》公开课教案_第4页
《祝福》公开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祝福教案 【教学目的】 1 把握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2.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分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分析,剖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从而把握小说的 深刻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西方的童话世界,在一个圣诞节狂欢的夜晚,寒冷的街道弥漫着烤鸭的香味,她手捧 火柴微弱的温暖,在美丽的梦境中飞去了天堂,这个人是卖火柴的小女孩。 在东方鲁迅先生的笔下,在同样充满着节日欢快的气氛中,她带着对鬼魂的恐惧,寂然地死去, 这个人是祥林嫂。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祝福中的主人公,在这篇小说里作者给我们讲述了祥林嫂一 生的悲惨遭遇,怎样悲惨的一生呢?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来了解人物的命运。 二、故事情节简介 速读课文,列出本文的情节提纲. 先小组谈论,后全班交流 情节 内容 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倒叙 开端 祥林嫂来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集人间最悲惨的事情于一身,这种种巨大的苦痛并非寻常的女 人都能挺得住的。她苦苦挣扎着,煎熬着,渴望用自己勤恳的劳动换取一种最起码的“人”的生活。 尽管如此,这“最能活”也“最想活”的祥林嫂最终沦为乞丐,在祝福之夜,惨死街头。这个结局 让人悲痛,发人深思,请同学们认真思考:究竟谁应对祥林嫂的死负责任? 三、探求祥林嫂悲剧的根源 1、寻找凶手:凶手可能是哪些人 主人:鲁四老爷、四婶 亲人:婆婆、大伯 众人:柳妈、其他群众 2、查找证据(回归文本) 鲁四老爷、四婶(残忍冷酷) 表现:初次见面“皱了皱眉” ,讨厌她是个寡妇;祥林嫂被婆家抢回,他持支持的态度;祥林嫂再到 鲁镇,他说她“败坏风俗” 、 “不干不净” ;捐过门槛后仍然不让她参加祝福,使她遭受了精神上的打 击;最后将她赶出了家门,沦为乞丐而死去。就是祥林嫂死了,他还骂她是个“谬种” 。是他在精神 上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路。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地说。 (祥林嫂生存的希望再次被无情的打破,陷入绝 望,精神崩溃,成为行尸走肉。 ) 结语: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讲理学” ,认为女子应该守节。他歧视祥林嫂,说明他 是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四婶是依附、从属于鲁四 老爷的,她是鲁四老爷意志的忠实执行者。 婆婆、大伯(自私冷酷、唯利是图) 表现:婆婆强行卖她,逼她改嫁;大伯收屋赶她 结语: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没有独立的人格的,她们“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一旦无 夫无子可从,她们也就没有活路可走了。 柳妈 、其他人(麻木冷漠) A 柳妈 表现:让祥林嫂“索性撞个死,就好了” ;宣扬“地狱之说” ,是“阎王锯身”的传播者;把 祥林嫂头上的伤疤一事传播出去,供他人谈笑。 结语:她受封建思想毒害很深,尊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不仅自己相信地狱之说, 还把这一思想灌输给祥林嫂,试图以捐门槛的方式解救祥林嫂。尽管她的动机是善良的,但客观上 不自觉的充当了封建礼教的杀人工具。 B 其他群众 表现:“笑容却冷冷的了” ;“特意寻来”听故事, “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 ;“一听 到就厌烦得头痛”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 结语: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冷漠。这 种愚昧麻木虽然不是病,但是和病一样能杀人,祥林嫂这样一个没有任何病症的人,就是这样被杀 死的。 鲁迅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写出了同一阶级之间的隔膜,写出了那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关系,鲁 镇人与祥林嫂同命运,但可悲的是同命运不能同呼吸。对于祥林嫂的悲痛,他们并不是真心同情她, 而是把它当节目看,用她的痛苦填补自己空虚的生活,把她的故事作为无聊生活的一种佐料,同类 相欺更让人痛心,这正是那个社会的悲哀。 3、祥林嫂自身的弱点:愚昧、迷信、不觉悟 表现:她的出逃,她的以死反抗再嫁,都只是为了守住所谓的“贞节” ;她努力洗清自己的罪名,试 图改变生活状况,却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捐门槛这一迷信活动上;她一遍遍重复“我真傻,真 的”只看到了狼吃阿毛,只会怪罪命运,却没有认识到封建思想对自己的戕害。这是何等愚昧! 4、死因总结 由此观之,无论是鲁四老爷、四婶、婆婆、大伯、柳妈等人对祥林嫂的残害,还是祥林嫂自身的 原因,归根结底是封建思想这把无形的刀子凶残的杀害了祥林嫂。 四:主题归纳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揭露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鲁镇只是当时 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祥林嫂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残害祥林嫂的也 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封建思想,是封建思想赖以生存的封建制度。许寿裳说祝福的主题: “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 五、拓展延伸 根据祝福的内容,为祥林嫂写一篇小传 第 3 页 共 6 页 祝福说课稿 一、说教材 祝福是人教版高一下册教材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重点是小说的学习。小说是以刻 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很多同学 在学习小说时兴趣很大,但是兴趣点集中在故事情节。因此,在小说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初 步鉴赏文学作品,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 祝福是一篇典型的传统小说,它是大文豪鲁迅先生写于 1924 年 2 月的一篇思想内涵深沉博大、 艺术形式已臻完美的传世名作。无论是情节,人物还是环境,在这篇文章中都有非常形象生动的描 写。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学会分析小说三要素,品味语言,提高小说的鉴赏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的释义及注音;明白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塑造、小说环境、 悲剧原因等课文重点。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分析小说三要素方法鉴赏小说,提高小说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写作主题,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到封建思想与封建礼教的 吃人本质。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2、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与小说主题 四、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因此,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认为要想方设法引 导学生积极思维,既要学会独立思考,又要学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我的具体方法是: 1、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 2、自主探究法:提出问题让学生整理答案 3、点拨法:通过点拨,拓展思路 4、归纳总结法:根据大家的集思广益,得出问题答案 五、说学法 我认为做一百道题不如掌握一个方法。对于学习,掌握学法尤为重要。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主要是 1、讨论法(通过讨论思考,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2、质疑法(改变“老师讲学生听 “的模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3、让学生养成分段、做笔记习惯。 六、说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播放电影祥林嫂中主人公初到鲁镇和其悲惨结局的片段,激发大家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情况,对文中重点词语进行注音与释义。 3、对鲁迅及其作品进行介绍。 4、挑选几位同学说出故事梗概。要求:a)能够整体把握故事情节;b)能够从具体细节分析、不 带个人感情。 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等方式,对文章进行分段,得 出本文线索提纲: 序幕: 鲁镇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 被卖改嫁 高潮: 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5、布置学生课后细读课文,注意主要人物的语言、肖像、对话描写、环境描写;为第二课时的人物 分析,环境分析作预习。 第二课时 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分析人物性格和分析小说环境的方法。 1、以祥林嫂为主,鲁四老爷、四婶、祥林嫂的婆婆、柳妈、 “我”等其他人物的分析,结合练习 3 的分析句段进行。主要采用教师提示、提问、学生小组讨论的方法。 要求:a) 、人物分析以课文内容为基础。一定要引导学生在仔细品味课文的基础上进行。 b) 、作者 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是通过情节(特别是细节描写)完成的。c) 、小说环境也是为了塑造人物而刻画 的。 示范分析肖像描写(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细节描写): 问: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它的眼睛。 ” 现在我们就在文中找眼睛。 看谁最厉害,能够找全,分析全。 肖像描写:找眼睛 论特点 初到鲁镇顺着眼(善良、安分) 再到鲁镇 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讲阿毛故事直着眼,瞪着眼 (精神有些麻木) 捐门槛分外有神(又有希望) 不让祝福失神 (再受打击) 行乞眼珠间或一轮(麻木) 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一丝希望) 2、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描写 (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细节描写) 与我对话灵魂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 对大家讲阿毛麻木、空虚 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3、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行动描写(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细节描写) 反对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门槛) 怀疑灵魂问 4、环境分析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环境描写的作用 揭示悲剧的社会根源性和预示悲剧的必然性 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人物形象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 5 页 共 6 页 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5、总结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卖)守家不成(丧夫失子)守命不成(赎身行乞) ,是一个不幸的 女人。 祥林嫂这个善良的劳动妇女被毁灭了,她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6、布置学生课后思考,为下一节的课堂讨论作准备: a)作者安排祥林嫂遭受挫折的时间都发生在春天或临近春天(A、 (春上死了丈夫) ,逃到鲁镇 做工。B、 (新年刚过) ,被婆婆卖到贺家坳。C、 (春天) (过年时) 阿毛被吃。D、死去。春天是 美好的季节,给人无限的生机和希望,但给祥林嫂的却只是打击与绝望。鲁迅先生巧妙的安排有什 么含义? b)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c)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第三课时(讨论课) 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目的是:理解作品的主题, 总结阅读小说的方法。 1、讨论(先分小组讨论、再师生交流) a)作者安排祥林嫂遭受挫折的时间都发生在春天或临近春天,这样安排有什么含 义? 小结:春天是美好的季节,给人无限的生机和希望,但给祥林嫂的却只是打击与绝望。鲁迅先生巧 妙的安排更加突出了祥林嫂的悲剧性。 b)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 小结: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祥林嫂却 在这样的氛围中倒毙在雪地上,把悲剧性的情节安排在喜庆的大背景下,更显其悲哀,更令人思索。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死刚好发生在宝玉娶宝钗之时呢? 从以上分析看出,作品就是在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题目用祝福而不用祥林嫂 ,通过标 题,形成对比,增加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c) “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提示:从小说情节分析、总结入手,为什么做工?为什么改嫁?为什么捐门槛?为什么行乞? 罪魁祸首是封建制度。 ) 2、总结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即“三要素方法”(理清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命运理解环境描写的 含义理解主题) 七、布置作业 1、在小说中的人物中选择一个做性格分析。 (300 字左右) 2、展开联想,假如祥林嫂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八、说板书 环境分析: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环境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