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2)班上学期写作训练(二)_第1页
九(2)班上学期写作训练(二)_第2页
九(2)班上学期写作训练(二)_第3页
九(2)班上学期写作训练(二)_第4页
九(2)班上学期写作训练(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江中学九(2)班上学期写作训练 第二单元 【教材原题】: 本单元四篇小说都出自文学大师之手。学习后,你一定有许多心得 和体会,课后你一定会选读他们的其他作品,对作者的人生经历也有一 定的了解。设想写这四篇小说的几位文学大师还健在,请你给你敬仰的 一位大师写一封信,谈谈对他的作品、思想、生活经历、人生哲学等方 面的理解和感悟。信中可以交流,可以讨论,也可以质疑争辩,内容不 限,但应该着重抓住一两个方面真实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表 达手法不拘,但应该符合书信格式,注意说话得体。 【指点迷津】: 本题写作是学会根据交际目的,运用书信恰当得体地表达思想,交 流感情。内容上要求比较宽泛,表现形式上也没有过多限制,同学们可 以大胆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悟,推动课内课外阅读和探究,在大 师的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在人格提升过程中加速语文素养的提高。写 作中应该抓住确有感悟的一两点,尽可能深入具体;在表现形式上,一 要注意书信的格式,二要注意称呼语气、用词造句的得体性,交流讨论 应该真挚坦率,探讨争辩应该有理有据,无论怎样都应该表现对大师的 人格精神的崇敬之情。 【范文解读】: 尊敬的莫泊桑先生: 您好! 我是您的一位忠实读者,冒昧写信给您,是想与您交流一下对您作 品的 认识您是在学习课文我的叔叔于勒的时候。在文中,您塑造了 于勒这样一个改邪归正的“花花公子” 和菲利普这个贪慕虚荣的伪君子,以 及虚伪贪婪的菲利普夫人等人物形象,通过一对亲兄弟之间的恩怨情仇 ,揭示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 从您的作品中,我感到您是 一个充满正义感、爱憎分明又富有同情心的人。您的作品,不少是对上 2 流社会达官贵人们糜烂生活的讽刺,对当时社会道德风尚丑恶的无情揭 露。我想这大概与您特殊的生活经历有关吧。您参加过普法战争,体验 过战争的残酷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您曾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 中生活,对他们的为人有很深的了解。同时,您对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 的悲惨命运给予了深刻的同情。对追求虚荣和享乐的恶劣风气的憎恨, 对世态炎凉的嘲讽,对劳苦大众的同情,自然而又鲜明地融入您的作品 中。 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当菲利普夫妇发现于勒沉沦到如此境地时 ,不是帮他而是惊恐不安。从这一副丑恶嘴脸可以看出您对他们无比的 蔑视和讽刺。然而对于于勒,从“满是皱痕”“衣服褴褛”“狼狈不堪”等词语 中又可以看出您的同情。作品中似乎句句都没有涉及社会,却在字里行 间无不透露着社会的冷漠。 从您的文章中,我还能看出您还是一个不失理性的人。您不会感情用 事,您的眼光独到而全面。项链中,您讽刺了玛蒂尔德这样一个爱 慕虚荣、追求享乐的人,但您并没有否定她为人的闪光点,您仍对她诚 实的品格和奋斗的精神作了肯定。这样的人物更有真实感,更能拉近您 与读者的距离,使您的作品更具有现实感,更具有人情味。 此外,我发现您很善于用心理分析和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这 也是我喜欢您作品的原因之一。我没有耐心读长篇大论,相反,我更喜 欢您的短篇。虽然篇幅不长,但每一篇都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主人公形象 。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您的笔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通过他们的言行举 止,我似乎立即就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只通过似乎不在意的几个细节描 写,一个鲜活的人便跃然纸上。您不愧是文学大师,令我不得不折服。 以上是我读了您的作品而不自觉产生的一些想法。很高兴能与您交流 ,不知道您是否同意我的看法。 再次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的学生:朱翠 婷 2011 年 9 月 29 日 评析:怎样与大师进行精神对话?本文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本文不是像 一般作文那样,简单地复述课文,罗列资料,而是力图穿透作品,把握 作品中大师的思想人格,再由思想人格去整体认识作品的精神内涵,从 3 而获得精神对话的空间。信中“您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爱憎分明又富有 同情心的人” “还是一个不失理性的人” “很善于用心理分析和细节描写 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这几处关键句,既表达了对大师作品的独特感悟, 也使全信有了动人的亮色。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希望您能收到我这封微不足道的信。 我很喜欢您的作品,特别是孔乙己和故乡。这些作品都充分地表现出 您对封建社会的无比的憎恨,对于人们受封建思想毒害而感到悲伤。您在作品中为 读者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比如穷酸迂腐而又善良悲惨的孔乙己,冷酷狠 毒的丁举人,自私刻薄的“豆腐西施“,憔悴麻木的闰土老兄等等,他们给罪恶的封 建思想带来了重重地打击,给读者的思想带来了新的革命。 您的反封建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感情我极为认同,我也很赞赏你那颗强烈得有些 偏执的愤世嫉俗之心。对你提出“医人不如医心“这个观点感到惊讶与佩服! 您倡导了新文学革命运动,而且是一个立场坚定的新民主主义者。虽然文学革 命之路很不好走,一不小心就会被逮捕,甚至被杀头,但先生您却义无反顾地坚持 走下去了,一点悔意也没有,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您连自 己的生命也不顾了。记得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讲述了一个受迫害 的“狂人 “无论看什么书都写着 “吃人“两个血红大字等等,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吃 人的本质,这篇小说还是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不论是语言还是思想,都堪称“伟大 “!为 五四文坛带来了一场雷雨,为许多文人带来了勇气,为读者的思想带来了革命 性的解放!这是多么让人兴奋的事啊! 您最让我敬佩的一点,是您不但注重文学创作、翻译等工作,还很注重培养中 国的下一代,关心青年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您经常接见一些学生团体,与学生们 一起交流问题,参加学生们组织的活动等。由此看出,您是多么注重青年人,希望 他们多接受新事物,多吸收先进的思想,在祖国危难之际,能够伸出巨手,为中国 的崛起做出贡献! 鲁迅先生,我以前看过您的一封信,是你写给一个大学生的回信,那种语气是 多么温和,多么朴实和平易啊!跟读您的文章不同,许多人都说,与你交谈,一点 紧张感都没有,因为您和蔼可亲,并且很幽默,在笑声中,他们能学到许多东西。 好了, 就说到这了 ,真希望您能回信。 4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陈宇曦 2011 年 9 月 29 日 敬爱的老舍先生: 您好! 我是您的一位忠实读者,看了您骆驼祥子里的一段在烈日了暴风雨下 后竟被祥子的命运牵扯得难以入睡,于是向同学们借了一本骆驼祥子 ,细细品 读后,才发现您的文笔精彩至极。 您的文字时常让我沉思许久,继而为您的联想力和创造力叫绝。 我非常喜欢您书中的景物描写,我常常思考那些人人都见过的景物怎么在您的 笔下就另显一般颜色,另具一般情趣呢?如: 黑云开始显出疲乏来,绵软无力地打着不甚红的闪。一会儿,四边的云裂开, 黑的云峰镶上金黄的边,一些白敢在云下奔走,闪到南边去,曳着几声不甚响亮的 雷。 每每读到此处,都好像自己已飘飘忽忽羽化而登仙了。 您的描写中有关动词的运用,也总让我恍然大悟,好像透彻心肺的感觉。就像 那“曳”字,让我产生一串串的联想,留下满口余香。非常简单的一个动词,用在另 处见不到它的妙处,可您突破常规的用法总使它熠熠生辉,仿佛插着翅膀的精灵, 插下无尽的魔法金粉。再如: 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 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 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以上那些动词激发的思想火花岂“痛快”二字所能表达。这些词写出了大雨的恣 肆,写出了祥子悲惨的命运。我曾挖空主思企图找一些词替换而不影响其表达,可 我苦苦搜寻的词安在您的句子中怎么就那么逊色呢? 您的比喻也令人叫绝,我记得您把灯光下的小雪粒比作万颗金砂,开始让我觉 得耳目一新,细细体味一番,更觉妙不可言。 我也喜欢您对人物的刻画,您笔下的人物都各具特色,找不出哪儿有“双胞胎” 人物。 不仅是您的文笔让我佩服,您的思想也让我为之倾倒。 您总是以您物有的笔调来表现北京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您理解旧时代被侮辱 被损害者的心灵。难怪您被称作“人民艺术家”。您在不同的处境甚至被压抑的情况 下,犹能回眸历史足亦,触笔人世沧桑,尽展民族的荣辱与悲哀,在眷恋憎恨与同 情的矛盾交织中,进行最为痛苦的反思与追问。这正是您的伟大之处,也是我十分 敬仰您的主要原因。 在文学这条道路上,我会沿着您的足迹追寻,您是我心中的灯塔,是我理想的 5 航标。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陈慧 2011 年 9 月 29 日 叶圣陶老先生: 近来一向可好? 相信你也不是一个喜欢过多礼节的人,所以在这里也就不称你为您了,希望你 不要介意。今天给你写信,是想向你汇报一下自己的读书感受,请多多指教。 小学时曾拜读过你的绿绿的爬山虎 ,此文给我一种清新而富于朝气的感觉。 如今上中学了,我再一次领教了老先生你多变的文采。相较于绿绿的爬山虎 , 多收了三五斗显得更为朴实而厚重。小说反映了旧中国二三十年代的农民走投 无路、农村经济濒于崩溃的社会现实。迥异于一般小说情节的“特别制造“-与现实 相差甚远,这篇小说完全取材于现实生活,就相当于一部电视记录片。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辛亥革命之后的旧中国,江浙水乡农民“丰收成灾“ 的悲惨 生活。文中,作者并没有着重于描写某一个人,而是截取了一群穷苦农民的三个生 活片段:米行粜米;街上购物;河边抱怨。米行粜米主要从劳资双方的对话中刻画 出鲜明的人物个性;街上购物则是通过第三者的眼光来审视这悲苦人群;河边抱怨 是通过农民的喝酒发泄来表达出他们的反抗与无奈。在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旧 毡帽朋友们的心情从一开始的满怀希望到最后的绝望愤懑,以及与投机商家的冷漠 无情和唯利是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同时,你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洋货充斥市 场的现象。帝国侵略者不仅以战争的形式侵略中国,瓜分中国土地,他们还与旧中 国的官僚资本相互勾结,把本已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贫苦农民逼向绝境,可以说,他 们在经济上的侵略和掠夺同样触目惊心! 小说末尾,你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种故事也正在各处市镇上表演着,真是平 常而又平常的“,多么巧妙的语言!多么深刻的思想!整篇小说的主题因此得到了深 化。同时也让我内心深处感到一种深广的凄凉,但当时竟没有人会对这种现象感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