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疾病的起因及预防_第1页
乳房疾病的起因及预防_第2页
乳房疾病的起因及预防_第3页
乳房疾病的起因及预防_第4页
乳房疾病的起因及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各种乳腺疾病不同程度地困扰着广大女性。据 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会新增 200 万患病人数,有 50 万人死于乳腺癌,而中 国占到了 20 万,是世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在一些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北京、 上海、广州、深圳等,平均每 5 个人里会有 4 个是乳腺增生,每 5 个增生就会 有 1 个癌变。可以这么说,每 13 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乳腺癌。 中国乳腺增生 的发病率达 80%以上,乳腺增生的转癌率为 20%,乳腺癌是由乳腺增生发展成的, 就像宫颈癌是由妇科炎症发展成的一样,所以说,乳腺癌不是一天长成的,乳 腺增生是乳腺癌的前期,只要您没有增生就没有机会患乳腺癌。增生就像一枚 定时炸弹,根据体质的不同,有人三年变成乳腺癌,有人十年变成乳腺癌。真 正远离乳腺癌的方法就是治疗乳腺增生 乳腺疾病与年龄 20 岁:当心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一般以 18-25 岁的青年女性居 多,一般疼痛感不明显,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通常增长速度比较慢,大部分 是在检查中发现的。 30 岁:当心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既非肿瘤,亦非炎症,而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 性变化,以乳房疼痛和肿块为主要特征,随月经周期而发作,一般以中年女性 居多,乳腺增生占妇女总数的 40%左右,乳腺增生癌变率为 12.9-21.9%,比一 般妇女患乳腺癌机会高 3 倍左右。 40 岁:当心乳腺癌。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的最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乳腺癌的高发年龄 是 40-60 岁,乳腺癌患者有 14 万左右。具有发病率增高、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 势。乳腺癌的发生与乳腺增生的癌变有直接关系,长期的吸烟、酗酒,不规律 饮食的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 乳腺病三大症状 一、 乳房疼痛 疼痛发生在哺乳期,呈胀痛或搏动性痛,兼有红、肿、热现象,患处变硬,且 先期出现乳头皲裂,这多是乳腺炎。 若一侧乳房呈间歇性弥漫性钝痛、串 痛,或局限性隐痛、刺痛,且与月经周期和情绪变化有关联者,要考虑乳腺上 皮增生病。乳腺癌晚期因病灶侵击神经,也可出现乳房剧痛。 二、乳内肿块 双乳内同时或相继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型结节样肿块,无粘连,多为乳腺囊 性增生病;如肿块呈结节状,质较硬,与皮肤粘连,边界不清,可能是乳房结 核;乳内单个或 23 个小肿块,界限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大,无疼痛,生 长慢者,多是乳腺纤维腺瘤;乳内单个肿块,与乳头皮肤不粘连,无疼痛,质 地坚硬,界限不清楚,移动度小,生长快者,这是早期乳腺癌特征; 继续发 展,兼有乳头内陷,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且有疼痛者,则多进入晚期。 三、 乳头溢液 乳头溢出无色透明液体,多见于更年期、绝经期妇女或乳腺增生 患者; 乳白色液体,多系非病理的乳汁潴留;黄绿色稠厚脓性液体,多为乳腺 导管扩张症合并慢性炎症;血性液体,多见于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癌 乳腺增生自我检查的方法 年轻女性应经常自我检查,通过自我检查对乳腺疾病的发现起着决定作用,女 性朋友了解一些乳房自我检查的知识尤为重要。自我检查时间应在月经之后的 一周两周进行。 乳腺增生自我检查方法如下: 1、 站在镜子前双手下垂或双手叉腰,仔细观察双侧乳腺是否大小对称,皮肤 及乳头是否有凹陷或湿疹,有无红肿,有无不正常突起等。 2、 左手上举或叉腰,用右手检查左乳,以指腹轻压乳房,触摸是否有硬块, 由乳头开始做环状顺时针方向检查,触摸时手掌要平伸,四指并拢,用食指、 中指、无名指的末端指腹按顺序轻扪乳房的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区域,最 后是乳房中间的乳头及乳晕区。检查时不可用手指抓捏乳腺组织,否则会把抓 捏到的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 如发现乳腺内肿物或出现乳头溢液等情况及时就 医,避免耽误病情。 乳腺疾病形成的原因 1 情志( 爱发火或长期压抑) 2 饮食(高脂低纤) 3 内分泌紊乱(月经 终止妊娠 性生活 避孕药) 4 不当的内衣 5 激素(食用激素类食品或药品 使用含激素的护肤品) 6 遗传 7 缺乏运动 常见的乳房疾病 乳腺炎 : 乳腺炎是指乳腺组织的急性感染。患者表现为乳房胀痛,乳内 出现明显肿块,体检可见乳房肿大,皮肤潮红,而且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并出 现寒战高热。主要是因为乳汁淤积、细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初产妇, 产后 24 周左右,常在乳头皲裂后发生。症见乳房红肿、疼痛、有硬结 并伴有发 烧、寒战 乳腺纤维瘤 : 是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中年妇女。由乳腺和纤维结缔组 织异常增生而形成。患者一般无任何症状,月经过后也不消失。肿块好发于乳 房外上部,表面光滑,质地坚硬,边界清楚,无压痛,有移动感,癌变机会较 少。 乳腺导管乳头瘤 : 肿瘤长在乳腺管内,体小而质软,疼痛不明显,乳头 有血性分泌物流出。此病易恶变为乳头癌。 乳腺增生瘤 : 肿块可见于一侧或双侧乳房。患者在月经前一周感到乳房 胀满肿瘤,睡眠差,肿块外形不规则,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月经来潮 后消失。 乳腺增生:(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 生理性增生:其原因是由于性腺激素分泌旺盛及变化波动较大的缘故,以 明显周期性乳房胀痛为待征,月经后疼痛自行消失。疼痛以乳房局部为主。 病理性增生: (1)一期小叶增生: 为乳腺增生的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经前期乳房胀 痛、不适。严重的可延至肩背及腋下。乳房局部可大小不一的米粒状结节,经 后结节缩小,但不会完全消退。 (2)二期乳腺腺病:也称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乳房内的乳腺小叶和乳腺管 均有扩张及腺体周围组织增生。对这类增生病的治疗,应以软坚散结为主。 (3)三期囊性增生病:它以乳管上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病变,乳房内出现的 肿块多为弥漫性增厚,有部分患者呈局限性表现,且呈椭圆形的囊状物居多, 此增生癌变率 70%。 (4)乳腺囊肿:它是乳腺导管增生和上皮细胞组织增生粘连在一期起 , 长时间大量细胞坏死形成肿块,癌变率 90%。 乳腺癌: 乳癌最早的表现是患乳出现单发的、无痛性并呈进行性生长的小 肿块。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最多见,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因多无自 觉症状,肿块常是病人在无意中(如洗澡、更衣)发现的。 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乳头溢液。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 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出现一系列体征。如: 肿瘤表面皮肤凹 陷;邻近乳头的癌肿可将乳头牵向癌肿方向;乳头内陷等。癌肿较大者,可使整 个乳房组织收缩,肿块明显凸出。癌肿继续增长,形成所谓“桔皮样”改变。 这些都是乳腺癌的重要体征。 乳癌发展至晚期,表面皮肤受侵犯,可出现皮肤硬结,甚者皮肤破溃形成 溃疡。癌肿向深层侵犯,可侵入胸筋膜、胸肌,致使肿块固定于胸壁而不易推 动。 乳癌的淋巴转移多表现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初为散在、无痛、质硬, 数目较少,可被推动;以后肿大的淋巴结数目增多,互相粘连成团,与皮肤或腋 窝深部组织粘连而固定。少数病人可出现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死于乳房疾病的名人 姚贝娜 2015 年 1 月 16 日中国著名女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去世,令喜欢她 的歌迷朋友痛心不已。很多人都喜欢姚贝娜,不仅是她的歌声能击中你的心, 更可贵的是她面对乳腺癌时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今天小编整理出来几位 受乳腺癌折磨过的名人,让我们以此警戒并用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去预防乳腺癌! 陈晓旭中国大陆女演员,1965 年 10 月 29 日出生于辽宁鞍山。1984 年参演 央视电视剧红楼梦并在该剧中饰演林黛玉一角 。1991 年开始从台前转至 幕后,弃演从商创立了自己的广告公司。1999 年皈依佛法,学佛 7 年。2006 年 5 月,被查出罹患乳腺癌。2007 年 2 月 23 日,在长春百国兴隆寺出家,法 号释妙真。2007 年 5 月 13 日 6 时 57 分隐患乳腺癌在深圳病逝,享年 41 岁。 阿桑(Judy)本名黄嬿璘,1975 年 2 月 28 日出生于台湾省云林县,中国台 湾流行乐女歌手。2003 年,阿桑因演唱偶像剧蔷薇之恋片尾曲叶子而 正式出道歌坛;同年,阿桑还凭借首张个人专辑受了点伤获得第十五届台湾 金曲奖最佳演唱新人奖提名。2005 年,阿桑发行第二张专辑寂寞在唱歌 。 2009 年 4 月 6 日早上 8 点 30 分,阿桑因乳腺癌在新北市新店区慈济医院病逝, 终年 34 岁。 叶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文工团任独唱演员,并担任第九届全国 青年委员和北京市青年委员,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并于 2000 年 12 月被 评为国家二级演员。 叶凡 2003 年查出患乳腺癌,当时做了保乳手术,2007 年乳腺癌复发。2007 年 3 月 18 日进入广州友好医院治疗后,发现癌细胞已扩 散到肝、肺、骨头、腰椎、背等全身,2007 年 11 月 27 日零点十分在该医院去 世,终年 37 岁。 哪些人容易得乳腺癌 随着现代女性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环境因素的变化,一些新的女性生理特点相应 出现,这为乳腺癌的发病提供了温床,以下十种人易得乳腺癌: 第一种人:乳腺增生多年不愈 乳腺增生有四种怪脾气:一是乳房出现边缘不清的肿块;二是经前乳房胀痛, 甚至放射至双肩或背部,有时还很难受;三是有发生癌变的可能,特别是属于囊 性增生 类型的,据说它的癌变率在 0.35%;四是治疗时间长,增生组织对药物 敏感性差,或者说,至今还缺乏特效药治疗。因此,乳腺增生在现代科学发达 的今天还令 众多医生感到棘手,更令许多妇女感到困惑。 第二种人:13 岁前月经初潮或绝经晚 女性月经初潮早(12 岁前来月经),绝经较晚(50 岁以后绝经),经期长(大 于 35 年),都是公认的发病危险因素。统计数据表明,月经初潮年龄每提前 4- 5 岁,患乳腺癌的几率就增加 1 倍;初潮年龄在 13-15 岁以上者,患乳腺癌的机 会要比 12 岁以下者少 20%。绝经期在 55 岁以下者,乳腺癌的发病率则 较低。 绝经年龄大于 55 岁者比绝经年龄小于 45 岁者危险性增加 1 倍左右。 第三种人: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 反复人工流产会使女性患乳腺癌症的可能性大增。一项研究表明,自然流 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 18 岁以前做过人工流产的妇女,比没有做过人 工流产者高 110%。这是因为怀孕妇女每次人工流产后,妊娠被突然中断,体内 激素水平骤然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使得腺泡变小以至消失, 乳腺复原。而这种复原通常是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肿块和发生疼痛,可诱 发乳腺疾病,反复多次的乳腺病变可成为乳腺癌的诱因。 因此,现代女性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提倡晚婚晚育,但也不宜太迟,女 性结婚最好在 28 岁以前。要提倡母乳喂养、合理膳食和加强体育锻炼等科学生 活方式,注意保持心胸开阔,避免抑郁、发怒,维护好身心健康。这些都是预 防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必不可少的。 第四种人:晚婚晚育女性易患乳腺癌 资料表明,从未生育妇女患该病的危险性比已生育妇女高 30%;未哺乳妇女 患该病的危险性比哺乳妇女高 1.5 倍以上! 胸围较大女性更易患乳腺癌 乳腺癌是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在全球范围来说,它的发病率 是最高的,中国的发病率相对来说比较低,但其每年正以 2%-5%的速度增长。 据估算,中国现在每年大概有乳腺癌患者 10 万左右,死亡人数是 4 万-5 万, 所以死亡率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中国乳腺癌的特点是上升比较快,年龄有提 早的趋势。 据了解,中国人乳腺癌发病高峰要比欧美的提早 10-15 年,欧美一般发病 高峰是 56 岁,中国是 45-49 岁。其主要原因是人种的问题。 但乳腺癌年轻化与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也有一定关系,研究表明,高脂肪低 纤维饮食可使乳腺癌发病提高 4 倍以上;一个年轻妇女每周饮酒 3-6 次,每次按 250 毫升的啤酒或 185 毫升的烈性酒计算,其日后患乳腺癌的危险将增加 30%- 60%。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代女性比较晚婚晚育甚至不结婚生育。 有关资料表明,从未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已生育的妇女高 30%; 35 岁以上的妊娠初产者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是 30 岁以下妊娠初产者的 3-4 倍; 未哺乳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哺乳妇女大 1.5 倍以上。 第五种人:未哺乳或哺乳过长 发现:乳房“酒窝“当心乳腺癌 酒窝如果长在脸上,可能会使您更加妩媚动人,可如果乳房上突然长了“酒 窝“,那可能就是得了乳腺癌。大多数乳腺癌并无明显疼痛,在发病早期,约 5%的 人可伴有乳头血性溢液,当肿瘤侵犯皮肤时,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点,称为“ 酒窝征“。 “酒窝征“更偏爱七种女性:一是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特别是母亲或姐妹曾 患过乳腺癌;二是月经初潮早(12 岁以下)、绝经年龄晚(在 55 岁以上)的人;三 是患有某些乳腺良性疾病的人;四是经常接受放射线胸透或拍胸片的人;五是从 未哺乳、从未生育或生育过晚或流产次数多的人;六是乳腺密度高,质地较坚实 的女性;七是腰部以上特别肥胖,腰围与臀围相近的女性。 乳房内肿块是乳腺癌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症状,肿块好发于乳房的外上方, 大小一般在 2 厘米左右,为不规则的球形块。另外,乳房轮廓及弧度和乳头形 状的改变,如双侧乳房不对称、乳头内陷等也是乳腺癌的表现。 所以,女性朋友在自我检查时,要注意两个重点:一是检查的时间应选在 每月月经干净一周后进行,面对镜子,仔细观察双侧乳房外形轮廓是否正常、 对称;大小有无变化(如有无一侧肿胀、萎缩等情况);看双侧乳头是否对称,有 无回缩、上抬、红肿或湿疹样改变;看乳房皮肤有无橘皮样改变,在挤压时有无 局部凹陷。二是平卧于床上,重点检查每侧乳房的外上方有无肿块,因为从大 量乳腺癌病例分析中得出,约 60%的病灶位于乳腺外上方 第六种人: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 有些药物如降压药利血平、吩噻唑等及甾体类药物有增加乳腺癌患病率的 作用。有些保健品、护肤品、化妆品中含有致癌成份。循证医学表明,妇女更 年期激素替代治疗有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因此妇女不能随便补充雌、孕激 素。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能起到软化作用的化学品。它被普遍应用于玩具、食 品包装材料、医用血袋和胶管、乙烯地板和壁纸、清洁剂、润滑油、个人护理 用品,如指甲油、头发喷雾剂、香皂和洗发液等数百种产品中。 在化妆品中,指甲油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最高,很多化妆品的芳香成分也 含有该物质。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成昌梅教授说,化妆品中的这种物质会通过 女性的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体内,如果过多使用,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 还会危害到她们未来生育的男婴的生殖系统。 第七种人:肥胖或过多摄入脂肪 瑞典和美国科学家最近联合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患有厌食症的年轻 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较低。这说明女性早年的热卡摄入情况对后来乳腺癌 的形成和发展可能有着较大的作用。研究人员同时告诫说,厌食症是一种严重 的心理疾病,可以导致一些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发生。因此,女性不要错误地将 这一研究结果理解成:采取饥饿的办法可以避免患乳腺癌。他们的研究结果只 解释了乳腺癌可能的形成机制。 研究人员对 1965 年至 1998 年期间因患厌食症而住院的 7303 位瑞典女性患 乳腺癌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这些被调查的女性年龄均在 40 岁以下,其中大多数 在 20 岁以前就患有厌食症。 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发现,因厌食症而住院治疗的年轻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 仅是无厌食症女性的一半。研究人员介绍说,过去已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体 重增加是导致乳腺癌发生的成因之一。这些大多根据动物实验所得出的研究结 果显示,大幅限制热卡的摄入能够产生抗衰老的作用,其中包括减少癌症的发 生和延长寿命。 第八种人:精神抑郁,经常生气,心情不好 心情抑郁可能当下高强度的生活压力有关。很多女性养成了饮食结构不合 理、生活习惯不好、生活压力过大等不良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带来抑郁的精 神,长此以往 导致体质酸化,人体机能下降,造成气血不畅、内分泌激素失调、 月经失调等现象从而引起乳腺疾病即乳腺增生。如果不加以干预治疗,有诱发 乳腺癌的可能。 第九种人:反复长期接触各种放射线(多次放射线、电脑、手机等) 电磁辐射。乳腺是对电磁辐射致癌活性较敏感的组织。年轻时为乳腺有丝 分裂活动阶段,对电磁辐射致癌效应最敏感。 第十种人:有乳腺癌家族史除去遗传原因和环境因素 英国科学家日前的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乳腺癌患者都是因为基因遗传而 致病的。 剑桥大学的科学家近日在英国癌症研究所年会上发表报告称,他们发现如 果人体的 BRCA1 和 BRCA2 两个基因发生变异,就会使罹患乳腺癌的几率提高到 70%到 80%。不过,他们发现,这两个基因变异的病例只占到所有乳腺癌患者的 5%,其他因为遗传而患乳腺癌的妇女则是因为更复杂的基因组合而患病的。 目前,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正在进行一项总额为 170 万英镑(约合 330 万美元)的 项目,寻找导致乳腺癌的复杂遗传因素。科学家估计,可能是 10 多个基因不确 定的多种组合,增加了一个人罹患乳腺癌的几率。 如何预防乳腺癌 1. 降低食盐摄入,放弃高盐食品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提倡每人每日食盐量少于 6 克,而实际调查发现平 均摄入量在 20 克以上。 彻底清理厨房、电视对面的沙发和茶几、办公室抽屉,把辣酱、榨菜、腌 菜、香肠、薯片、虾条、麻辣豆腐干、即食汤料这些高盐食品请出去。 2. 早晚一杯牛奶 乳房的形状主要由脂肪含量决定,良好的营养状况有益于乳房的发育和形 态维护。500 克牛奶能够提供 1517 克优质蛋白和 600 毫克的钙。研究发现, 女性每日食用两份低脂乳制品,可以降低更年期之前患乳腺癌的几率。 每天喝两杯牛奶,既能够保证基本的营养需要,又有利于乳房健康。 3. 每天喝 3 杯白开水 在人体新陈代谢中,水起到调节体温和酸碱平衡,运输氧、营养素、代-谢 -产物,参与生化反应等多种作用。虽然水存在于各种食物和饮料中,额外饮用 适量的白开水可以保证机体对水的需要。 每人对水的需要差别较大,建议每天保证三杯水,早上起床后一杯、午饭 前一杯、下班前一杯。外出或锻炼的时候带一个水瓶,随时补充。 4. 多吃新鲜蔬菜色拉 新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能够有效地抗氧化, 帮助肌体抵御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各种疾病。 低盐、低脂、低糖的蔬菜色拉,适宜作为三餐食物,也适宜作为两餐之间 的点心。 5. 粗粮细粮搭配食用 古人云,“五谷为养”,是指吃五谷杂粮对健康有利。粗粮含有丰富的纤 维素,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肌体排毒,还可以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 度,延迟饭后葡萄糖吸收。 建议每天吃一点粗粮,比如应酬饭局中点一屉田园杂蒸,或者下班回家煮 一碗杂豆粥作为晚餐。 6. 每天食用豆制品 大豆中含有的植物异黄酮能够抑制肿瘤生长,防止癌症,尤其是乳腺癌。 每餐吃一点豆制品,比如豆腐、豆浆,会对乳房健康非常有益。 7. 坚果、种子类作为零食 坚果类食物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可起到抗癌的效果。而且,坚果和种子 食品可增加人体对维生素 E 的摄入,而摄入丰富的维生素 E 能让乳-房组织更富 有弹性。 马上在购物清单上加上你喜欢的坚果,但要记得选择不加盐炒制的哦。 8. 每周吃一次海带 海带和紫菜之所以具有缓解乳腺增生的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碘, 可促使卵巢滤泡黄体化,使内分泌失调得到调整,降低女性患乳腺增生的风险。 研究发现,日本乳腺癌发病率低与日本传统饮食中海带的食用有关。 每周吃一两次次用海带制作的菜肴,比如海带汤、凉拌海带、红烧海带等。 9. 戒烟、戒酒 烟草、酒精对身体的危害严重,与多种癌症和慢性-病的发生有关。研究发 现每天喝酒的女性,乳腺癌风险增加 10.6%,每日纯酒精饮用量超过 20 毫升的 女性,乳腺癌风险是其它人的 1.5 倍。减少摄入量是降低风险的最佳措施之一。 乳房保健与营养 1018 岁(青春期):加强钙和铁的摄取 这一时期应当重点加强钙和铁的摄取。在青春期,骨骼的成长与骨质的密度主 要在这个阶段形成,所以对钙的需求比其它年龄段更大。铁是合成身体血红素 与肌红素的必要物质,女孩子的月经每个月都会造成铁质流失,所以女性更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