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_第1页
仪器仪表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_第2页
仪器仪表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_第3页
仪器仪表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_第4页
仪器仪表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 (试行) 领域名称:仪器仪表工程 430104 领域名称:仪器仪表工程 领域代码:430104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2010 年 5 月 仪器仪表工程目录 1 前言 2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覆盖范围 2.1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定义 2.2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特征 3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学习基础 3.2 工学学科基础 4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培养目标 5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知识结构 5.1 基础知识 5.2 专门知识, 5.3 人文知识 5.4 工具性知识 6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能力要求 6.1 获取知识能力 6.2 应用知识能力 6.3 工程实践能力 6.4 开拓创新能力 6.5 组织协调能力 7.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素质要求 8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学位论文 8.1 选题要求 8.2 形式要求 8.3 内容要求 8.4 质量要求 9 学位授予 1 培养特色 2 培养方式 3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5 论文工作 6 学位申请与授予 1 培养特色 2 培养年限及方式 3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4 导师职责 5 论文工作 6 学位申请与授予 附录三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发展方向 1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地位 2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发展特点 3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科技和产业的发展趋势 展开 1 前言 2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覆盖范围 2.1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定义 2.2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特征 3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学习基础 3.2 工学学科基础 4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培养目标 5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知识结构 5.1 基础知识 5.2 专门知识, 5.3 人文知识 5.4 工具性知识 6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能力要求 6.1 获取知识能力 6.2 应用知识能力 6.3 工程实践能力 6.4 开拓创新能力 6.5 组织协调能力 7.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素质要求 8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学位论文 8.1 选题要求 8.2 形式要求 8.3 内容要求 8.4 质量要求 9 学位授予 1 培养特色 2 培养方式 3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5 论文工作 6 学位申请与授予 1 培养特色 2 培养年限及方式 3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4 导师职责 5 论文工作 6 学位申请与授予 附录三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发展方向 1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地位 2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发展特点 3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科技和产业的发展趋势 展开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 (试行) 领域名称:仪器仪表工程 领域 代码:430104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2010 年 5 月 前 言 本标准由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 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仪器仪表工程领域教育协作组领域学位标准研究课题组起草。 本标 准由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工程硕士专业 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解释。 目 录 1 前言. 1 2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覆盖范围. 1 2.1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定义 . 1 2.2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特征. 1 3 仪器仪表工程 领域学习基础. 1 3.1 理学学科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1 3.2 工学学科基 础. 1 3.3 人文学科基础:哲学、经济学、法学、汉语、外国语、管理学等. 2 4 仪 器仪表工程领域培养目标. 2 5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知识结构. 2 5.1 基础知识. 2 5.2 专门知识,. 2 5.3 人文知识. 2 5.4 工具性知识. 2 6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能力 要求. 3 6.1 获取知识能力. 3 6.2 应用知识能力. 3 6.3 工程实践能力. 3 6.4 开拓创新能力. 3 6.5 组织协调能力. 3 7.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素质要求. 3 8 仪器 仪表工程领域学位论文. 3 8.1 选题要求. 3 8.2 形式要求. 4 8.3 内容要求. 4 8.4 质量要求. 5 9 学位授予. 5 附录一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要 点. 7 1 培养特点. 7 2 培养方式. 7 3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7 4 仪器仪表工 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工程实践. 8 5 论文工作. 8 6 学位申请与授予. 11 附录二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要点. 12 1 培养特色. 12 2 培养年 限及方式. 12 3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12 4 导师职责. 13 5 论文工作. 14 6 学位申请与授予. 17 附录三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发展方向. 17 1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 地位. 17 2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发展特点 . 19 3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科技和产业的发展 趋势. 21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编辑本段 1 前言 仪器仪表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是与本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 为明确仪器仪表工程领 域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保证培养质量,促进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对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 士培养工作具有共性的专业学位标准提出了基本要求,是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 的指导性文件。 各培养单位应参照本标准,并根据各自特点和企业需求,制定出更为 详尽、更具特色的培养方案和实施办法。编辑本段 2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覆盖范围 2.1 仪器 仪表工程领域定义 仪器仪表工程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口径宽、覆盖面广,以信息获取为目标的工 程领域。 2.2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特征 仪器仪表专业的学科特征:仪器科学与技术是以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计 算机技术为主,并与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光电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综合学科。它包括两个 二级学科,即精密仪器及机械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仪器仪表领域的技术特征:仪 器仪表工程领域涉及:产品研制、工艺开发、装备设计、技术改造、质量控制、计量测试、 企业管理、新装置建设、项目规划、引进装置消化吸收、工程可行性研究等。随着仪器仪 表领域的技术发展,新型传感器及信息获取、过程测控系统、装备及集成技术、微系统测 量控制仪器仪表及制造技术、新型计量测试仪器及计量基准研究等逐渐成为本领域的重要 技术发展趋势。 仪器仪表领域的行业特征: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行业覆盖范围包括: 科学仪器、分析仪器、光学仪器、试验机、实验室仪器、工业自动化仪表、信息技术电测 仪器、通用和专用自动测试系统、医疗仪器等行业。编辑本段 3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学习基 础 3.1 理学学科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3.2 工学学科基础 测控技术与仪器、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量技术、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机电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3.3 人文学科基 础:哲学、经济学、法学、汉语、外国语、管理学等 与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相对 应的本科专业有:测控技术与仪器。攻读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应该 学习过上述大学本科的基础与专业课程,掌握基础与专业课程的重要内容。编辑本段 4 仪 器仪表工程领域培养目标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 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在思想方 面,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 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在业务方面,应掌握仪器仪 表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解决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 问题或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 管理的能力。了解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解决仪器仪表工程领域 工程问题必要的实验、分析、检测或计算的方法和技术;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顺利阅 读本领域的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编辑本段 5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知识结构 5.1 基础知识 通过高等工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课程学习,提高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的 能力,能够运用数学语言,物理方法描述工程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运用必要 的计算软件,进行科学与工程的分析和计算,重点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5.2 专门知识, 通过学习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组成、设计、制造、控制、维护及发展前沿,掌握本 领域系统的专门知识。通过实际应用,掌握必要的试验、分析、测试、计量或计算的方法 和技术,掌握各种标准及安全生产的知识。 5.3 人文知识 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管理科学等人文社科知识,培养工程硕士 的人文精神、哲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程实践。 5.4 工具性知识 外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定的翻译写作能力和基本的听说交际能力,以 适应在本学科研究中查阅国外文献和进行对外交流的需要。 计算机:在大学本科的基 础上有所提高,能对企业研究、开发和工程设计中的问题建立模型与进行计算。编辑本段 6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能力要求 6.1 获取知识能力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要求具有从书本、课堂、媒体、期刊、报告、计算机网 络等一切可能的途径快速获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并善于自学、总结与归纳,从而不断 获取新的知识。 6.2 应用知识能力 通过实际应用,掌握必要的试验、分析、测试、维护、制造、计量或计算的方法和技 术,尤其是掌握对系统或者构成系统的部件、设备、环节等进行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 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的能力。具有在各种环境、场合下,主动、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技 术见解和技术建议的能力。具有撰写科技论文、技术总结、提出专利申请与撰写申请书的 能力。 6.3 工程实践能力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具备从研发、生产和管理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能够进行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解决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工程实际问 题。 6.4 开拓创新能力 能在企业技术发展中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创新试验、创新开发和科学研究。 6.5 组织协调能力 能组织与领导企业科技开发项目,具备在企业科技开发项目进展过程中分析问题与解 决问题的能力及协调联络、技术洽谈和国际交流的能力。编辑本段 7.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素 质要求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具有科学精 神,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能用可持 续发展的观点、综合分析的方法来处理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生产实践问题,具有终身学习 的专业素质,富有合作精神。 具有事业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和工 程伦理规范,能够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和环境适应能力,善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 败。 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所撰写的学位论文或学术报告都应该是在仪器仪表工程领 域的某一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果的独立工作的真实反映,任何捏造数据或剽窃他人成果的行 为都是绝对不允许的。编辑本段 8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学位论文 8.1 选题要求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仪器仪表生产实际或具有 明确的仪器仪表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社会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选题要有一定 的技术难度,达到硕士层次的知识水平,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或创新性;论文要有足够的独 立完成的工作量,具体可在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l 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 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l 仪器仪表工程设计与实施; l 技术攻关、技术改 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l 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的研制与开发; l 引进、 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8.2 形式要求 仪器仪表工程硕士论文形式鼓励多样化,可以是研究论文,也可以是工程设计等其它 多种形式。无论采取何种形式, 论文(设计) 必须按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 论文的编写格式 (GB/T 7713-1987) 、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 7714-2005)和本 领域现行的所有国家标准等有关规定撰写。一般而言,应具备下列基本要素: (1) 封 面:题目作者导师; (2) 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3) 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 (4)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5) 国内外文献综述; (6) 论文主题部分:研究内容方 案设计分析计算实验研究、研究成果等;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必要的附录(包括成果证书 设计图纸程序源代码发表论文等); (10) 致谢。 8.3 内容要求 研究类学位论文包括: (1) 文献综述。要求反映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动态,引 出并论述自己要研究的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 理论分析。要求说明采用的分析 方法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经过自己改进的,对自己所确定的问题要下定论,并从理论上进行 阐述或推导。 (3) 实验。对定论进行实验,要说明实验装置方式、手段、结果等。没有 实验的,要对实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4) 计算。理论计算要与实验结果或实际资料进 行比较。 (5) 成果分析及评价。 (6) 结论。结论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逻辑发 展.结论必须完整、准确、鲜明。结论不是成果的罗列,而是在理论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经 过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的过程而形成的总观点。 (7) 展望。 工程设计类和 产品(含软件) 开发类学位论文应包括: (1) 文献综述; (2) 工程设计或产品开发 背景; (3) 设计及开发思路; (4) 主要设计成果或所开发产品的性能、特点介绍; (5) 设计或开发中的技术创新内容,主要介绍自己的工作; (6) 工程效益及产品 市场前景; (7) 结论; (8) 展望。 8.4 质量要求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位论文的水平是工程硕士培养 质量的集中体现。仪器仪表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应对选题所涉及的仪器仪表工程技术问题或 研究课题的国内外进展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技术先进,有一定难度;内容充实,工 作量饱满;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先进技术与科学方法,深入分析或解决了仪器 仪表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的问题;论文格式规范,条理清楚,表达准确;论文成果具有工 程性、先进性、实用性,社会评价好(已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获奖、获得专利、通过鉴定、 应用于工程实际等) 。编辑本段 9 学位授予 非全日制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 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工作,提出学位申请,通 过论文答辩,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定达到培养目标,可被授予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 全日制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 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格式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 室制定,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证书由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同意的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 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颁发。 附录一: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要点 附录二:仪器仪表工程领域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要点 附录三: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发 展方向 附录一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要点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属同 一层次,但不同规格,培养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要 树立科学质量观,要突出工 程硕士的特色. 为规范和推进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开展,现提出仪器 仪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点,供各培养单位参考。各培养单 位在制定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对同为全日制硕士学位 教育,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应区别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突出“应用型”人才 培养。 (2)对同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应区别于非全 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应加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训练,突出培养研究生面向 应用的研究开发能力。 1 培养特色 (1) 仪器仪表工程硕士是与仪器仪表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侧重于面 向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培养应用型开发型、复合型人才。 (2)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全日 制工程硕士生源大部分来自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优秀应届本科生或在职人员。 (3) 采取全日制在校学习的方式,学制一般为 2 年。 (4) 各培养单位可在统一的 学位标准下,根据自己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应课程。 (5) 学位论文选题直 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强调论文的应用效果和实用价值。 (6) 学位论文(设计)由学校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硕士生导师与工程单位企业选派的责任心强的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联合指导。 2 培养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课程学习和 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取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 合的方式,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 1 年。 3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 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培 养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体系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基础英语课程、 高等工程数学、计算机应用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前沿技术讲座、经济类 选修课、管理类选修课、法律类选修课、信息检索等。总学分不能低于 32,其中必修课 20 学分,选修课 12 学分。 根据工程单位的特点及需求,各培养单位可以根据有关规定 自行设置课程,自设课程必须包括: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少于 2 学分,要求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2)一门外国语。不少于 5 学分,要求比较熟练地阅 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工程数学类课程,不少于 3 学分; (4)基础理论 课和专业课,一般为三至四门,不少于 6 学分,要求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 识; (5)工程实践环节、领域选修课,不少于 12 学分; (6)前沿技术讲座, 不少于 1 学分; (7)信息检索,不少于 1 学分。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 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数字化测试技术、传感器与测试技术、高等电子线路、光电测试技 术、现代控制工程、精密仪器现代设计方法、图像处理与图像测量、智能仪器设计基础、 动态测量与建模、可靠性技术及其应用、现代非电量检测技术等。 为配合仪器仪表工 程领域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的需求,建议各培养单位除开设以上课程外,增开“测量控制 与仪器仪表现代系统集成技术(60 学时) ”和“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 (60 学时) ”两门课程。4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工程实践 工程实践注 重培养研究生了解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现实技术水平及企业运作的管理方式,通过参加实际 课题的研究或企业的具体工作,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工程中技术问题及管理问题的 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工程实践结束后,研究生应提交实践报告,报 告内容包括实践学习计划,实习进度及完成情况。由实践单位负责人和导师对研究生的实 践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合格后可计工程实践环节学分。 鼓励研究生将工程实践与 学位论文研究相结合。 5 论文工作 (1)论文选题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课题应具有明确的工程 实际或工程技术背景及应用价值,可涉及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系统的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 发,管理与决策等,特别是针对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的新系统、新产品、新工艺、 新技术、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的研发,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要有一定 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与创新性。建议从以下方面选取: l 新系统、新产 品、新工艺、新技术或新软件的研发 l 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l 企业的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l 工程管理项目 l 仪器仪表工程 工程领域设计与实施项目 l 仪器仪表工程工程领域应用基础性研究项目 工程硕 士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工作。一般应在第二学期结束 前确定论文(设计)题目,并作好资料和实验(设计)准备工作。 (2)开题报告 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应按本领域的学位标准要求进行选题并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 要求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 进行开题报告前,工程硕士研究生要通过广泛地阅读相 关资料对选题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写出与学位论文紧密相关的文献综述。综 述的内容包括: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尚需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问题和内容等。 各培养 单位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要有统一的要求,内容包括:题目、课题来源、 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进度安排及学分完成情况等。当研 究的课题是一个集体项目时,需要在开题报告中说明本人在其中承担的内容和估计工作量。 开题报告中要列出准备中期检查的计划内容和时间安排。 (3)中期研究(设计) 报告 在学位论文工作中期,培养学校要组织 3-5 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老师参加中期 检查。查过程包括:听取工程硕士研究生汇报课题进展情况、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 问题的能力、后阶段工作技术问题的预测和拟采用的技术路线以及课题结束日期的计划等。 中期检查小组要根据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中期报告写出评语,并给出具体的考核成绩。考核 成绩包括通过和不通过两种。对于未通过中期检查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要帮助其 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研究措施和要求。 (4)论文(设计)答辩 1)申请 答辩条件:从正式录取工程硕士的年级算起,一般应在 2.5 年以上,5 年以内;按本领域培 养方案的要求完成规定的学分(必修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 ;完成学位论文。 2)本 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分别经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审阅,认为其达到工程硕士学 位论文标准后,可申请论文答辩。 3)论文评阅:论文应聘请至少两位具有教授、副 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一位应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论文作者的导师不能 作为论文评阅人。 4)答辩委员会组成:答辩委员会一般由 35 位具有教授、副教授 或相当职称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其中至少有 1 位专家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学校 和企业导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和秘书。 (5)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论文 形式要求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工程研究论文, 论文应包括以下部分: (1)中英文论文题目 (2)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3)诚信与知识产权声明 (4)课题的来源、意义、目标、内容、技术路线与论文结 构 (5)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6)论文主体部分:研发基础、问题描述、系统 分析、算法研究、计算方法、仿真方法、实验方法、方案设计、工程实现、仿真结果、实 验结果、分析比较等 (7)论文总结与创新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必要的附录 2)论文内容要求 论文前言应对论文背景及工作内容作简要说 明。 论文的文献综述应对课题所涉及工程技术问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由此提出论文工作的技术路线。 论文要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 术手段对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论文成果有先 进性和应用性。 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对一些来源于大型研究课题和大型工 程项目设计的论文,因其研究人员或设计者不止 1 人,在论文中允许引用他人工作成果 (必须注明) ,但论文主要内容应为本人独立承担完成的部分。 论文工作量饱满,至 少有一学年的论文工作时间。 论文写作要概念清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文字通顺、 版式规范。 对工程设计类论文,要求设计方案先进可行,数据准确,设计符合相应行 业标准,技术文档齐全,设计结果有实施印证或通过专家评估。 对技术研究或技术改 造类论文,要求结合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严密论证,科学实验,客观分析结果,论文成 果具有科学性与先进性。 论文的参考文献应是与本论文内容相关的,并在论文中引用 的国内外科技文献,且要求内容比较全面、新颖并有足够的数量。 (6)论文质量评 审权重(供参考) 选题 10 文献综述 10 理论与技术的综合运用水平 15 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20 成果成效 15 工作量 20 写作 10 6 学位申请与授予 (1)完成工程硕士的学分要求; (2)完成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各个环节要求; (3)通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4)通过各级学位委员会的审查; (5)公 示 1 个月无异议。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 会审核,授予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格式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证书由经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同意的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颁发。 附录二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要点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属同一层次,但 不同规格,培养本领域工程硕士要树立科学质量观,要突出工程硕士的特色。 1 培养特色 (1) 仪器仪表工程硕士是与仪器仪表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侧重于面 向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 采取在职学习,进校不离岗的学习 方式; (3)生源绝大部分来源于本领域相关单位; (4) 各培养单位可在统一的学位 标准下,根据自己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应课程; (5) 学位论文选题直接来 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强调论文的应用效果和实用价值; (6) 学位 论文(设计) 由学校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硕士生导师与工程单位企业选派的责任心强的具有 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联合指导。 2 培养年限及方式 仪器仪表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年限一般为 3 年,课程成绩有效时间为 5 年。学生在校学习 时间累计不少于 6 个月,或在校企共建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一年。前 1 年半主要是课程学习阶段,后 1 年半主要是论文工作阶段; 3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 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培 养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体系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基础英语课程、 高等工程数学、计算机应用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前沿技术讲座、经济类 选修课、管理类选修课、法律类选修课、信息检索等。总学分不能低于 32,其中必修课 20 学分,选修课 12 学分。 根据工程单位的特点及需求,各培养单位可以根据有关规定 自行设置课程,自设课程必须包括: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少于 2 学分,要求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2)一门外国语。不少于 5 学分,要求比较熟练地阅 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工程数学类课程,不少于 3 学分; (4)基础理论 课和专业课,一般为三至四门,不少于 6 学分,要求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 识; (5)工程实践环节、领域选修课,不少于 12 学分; (6)前沿技术讲座, 不少于 1 学分; (7)信息检索,不少于 1 学分。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 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数字化测试技术、传感器与测试技术、高等电子线路、光电测试技 术、现代控制工程、精密仪器现代设计方法、图像处理与图像测量、智能仪器设计基础、 动态测量与建模、可靠性技术及其应用、现代非电量检测技术等。 为配合仪器仪表工 程领域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的需求,建议各培养单位除开设以上课程外,增开“测量控制 与仪器仪表现代系统集成技术(60 学时) ”和“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 (60 学时) ”两门课程。 4 导师职责 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两位导师都必须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 即学校导师,也称第一导师;另一位导师原则上要求来自研 究生所在的单位,称为企业导师或第二导师。学校导师由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并且 具有工程经验的教师担任。学校导师应在工程硕士入学一年内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 企业导师一般由工程硕士研究生所在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具有博士学位的 人员担任。企业导师应在工程硕士入学后一年内确定。 学校导师(第一导师) 负有工程 硕士研究生指导的主要责任。其主要职责包括: (1)关心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 (2)指导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 (3)与企业导师共同商议、指导研究生选择工程硕 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 (4)指导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并进行阶段性的检查与考 核,负责组织实施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考核; (5) 指导研究生撰写学 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组织实施学位论文答辩,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严把论文质量关。 企业导师(第二导师)配合学校导师指导工程硕士研究生,其主要职责有 : (1) 关心工程硕 士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帮助研究生落实完成学位论文所需要的时间; (2) 推荐或提 供单位可供选择的工程研究(或设计) 课题; (3)指导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 (4) 协助学校导师指导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把握学位论文中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5) 防 止学位论文中泄露涉及企业技术机密的资料和数据,以免对企业造成利益损害。防范学术 不端行为,严把论文质量关。 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学校可以决定是否采取论文 指导小组的方式对学生给予指导。 5 论文工作 (1)论文选题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课题应来源于企业,或 有明确的工程实际或工程技术背景及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也可以是某 一个大项目中的子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 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具有先进性、实用性与创新性。建议从以下方面选取: l 新系统、新产品、新工艺、 新技术或新软件的研发 l 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l 企业的 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l 工程管理项目 l 仪器仪表工程工程领 域设计与实施项目 l 仪器仪表工程工程领域应用基础性研究项目 工程硕士研究 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工作。一般应在第二学期结束前确定 论文(设计)题目,并作好资料和实验(设计)准备工作。 (2)开题报告 工程 硕士的学位论文应按本领域的学位标准要求进行选题并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要求 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 进行开题报告前,工程硕士研究生要通过广泛地阅读相关资 料对选题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写出与学位论文紧密相关的文献综述。综述的 内容包括: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尚需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问题和内容等。 各培养单位 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要有统一的要求,内容包括:题目、课题来源、文献 综述、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进度安排及学分完成情况等。当研究的 课题是一个集体项目时,需要在开题报告中说明本人在其中承担的内容和估计工作量。 开题报告中要列出准备中期检查的计划内容和时间安排。 (3)中期研究(设计)报 告 在学位论文工作中期,培养学校要组织 3-5 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老师参加中期检 查。查过程包括:听取工程硕士研究生汇报课题进展情况、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 题的能力、后阶段工作技术问题的预测和拟采用的技术路线以及课题结束日期的计划等。 中期检查小组要根据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中期报告写出评语,并给出具体的考核成绩。考核 成绩包括通过和不通过两种。对于未通过中期检查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要帮助其 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研究措施和要求。 (4)论文(设计)答辩 1)申请 答辩条件:从正式录取工程硕士的年级算起,一般应在 2.5 年以上,5 年以内;按本领域培 养方案的要求完成规定的学分(必修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 ;完成学位论文。 2)本 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分别经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审阅,认为其达到工程硕士学 位论文标准后,可申请论文答辩。 3)论文评阅:论文应聘请至少两位具有教授、副 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一位应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论文作者的导师不能 作为论文评阅人。 4)答辩委员会组成:答辩委员会一般由 35 位具有教授、副教授 或相当职称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其中至少有 1 位专家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学校 和企业导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和秘书。 (5)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论文 形式要求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工程研究论文, 论文应包括以下部分: l 中英文论文题目 l 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l 诚信与 知识产权声明 l 课题的来源、意义、目标、内容、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l 国内 外文献资料综述 l 论文主体部分:研发基础、问题描述、系统分析、算法研究、计算 方法、仿真方法、实验方法、方案设计、工程实现、仿真结果、实验结果、分析比较等 l 论文总结与创新结论 l 参考文献 l 致谢 l 必要的附录 2)论文内容 要求 l 论文前言应对论文背景及工作内容作简要说明。 l 论文的文献综述应对 课题所涉及工程技术问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由此提出论文工作的技术路 线。 l 论文要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对涉及的工程技术 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论文成果有先进性和应用性。 l 论 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对一些来源于大型研究课题和大型工程项目设计的论文,因 其研究人员或设计者不止 1 人,在论文中允许引用他人工作成果(必须注明) ,但论文主要 内容应为本人独立承担完成的部分。 l 论文工作量饱满,至少有一学年的论文工作时 间。 l 论文写作要概念清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文字通顺、版式规范。 l 对工程设计类论文,要求设计方案先进可行,数据准确,设计符合相应行业标准,技术文 档齐全,设计结果有实施印证或通过专家评估。 l 对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类论文,要 求结合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严密论证,科学实验,客观分析结果,论文成果具有科学性 与先进性。 l 论文的参考文献应是与本论文内容相关的,并在论文中引用的国内外科 技文献,且要求内容比较全面、新颖并有足够的数量。 (6)论文质量评审权重(供 参考) 选题 10 文献综述 10 理论与技术的综合运用水平 15 技 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20 成果成效 15 工作量 20 写作 10 6 学位申请与授予 (1)完成工程硕士的学分要求; (2)完成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各个环节要求; (3)通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4)通过各级学位委员会的审查; (5)公 示 1 个月无异议。 满足以上条件达到培养目标的学位申请者,可授予仪器仪表工程领 域工程硕士学位。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格式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学位 获得者的学位证书由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同意的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 位授予单位颁发。编辑本段附录三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发展方向 1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地位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技 术。仪器仪表在学科分类上属于“信息获取”技术的范畴,它与信息传输技术和信息处理 技术共同构成当代信息科学技术的三大组成部分。如何获得自然界的信息,是人类在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信息获取”是“信息传输” 、 “信息处理” 工作的重要基础,而仪器仪表则是人类获得自然界信息的工具,是对物质世界的信息进行 测量与控制的基础手段和设备,因此仪器仪表是信息产业的源头和组成部分。高度发展的 仪器仪表科学技术,成为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1)发展仪器科学已成为国家 的一项战略措施 现代仪器仪表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仪器仪表制造水平反映出国家的文明程度。为此,世界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和支持仪器仪 表的发展,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制定各自的发展战略并锁定目标,有专门的 投入,以加速原创性仪器的发明、发展、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发达国家中的科学仪器的发 展,已从自发状态转入到有意识、有目标的政府行为上来。 (2)仪器技术是信息技 术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明确指出:“发展高新技术,信息技术是关键,信息技术包括测 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测量技术是关键和基础。 ”而测量技术则是仪器技术中的 一项重要内容,所以说仪器技术是信息技术。 (3)仪器技术是信息技术中的源头技 术 信息技术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三部分内容。其中,信息获取是靠仪 器来实现的。仪器中的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就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具体器件。如果不能获 取信息,或信息获取不准确,那么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传输都是毫无意义的。因而,信息 获取是信息技术的基础,是信息处理、信息传输的前提。仪器是获取信息的工具,起着不 可或缺的信息源的作用,没有仪器是不可能进人信息时代的。因而,仪器技术是信息技术 中“信息获取-信息处理- 信息传输”的源头技术,也是信息技术中的关键技术。 (4)仪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代测试仪器是 以电磁感应基本定律为基础的模拟指针式仪表。当 50 年代出现了电子管、60 年代出现晶 体管时,便产生了以电子管或晶体管为基础的第二代测试仪器分立元件式仪表。70 年 代出现了集成电路,产生了以集成电路芯片为基础的第三代仪器数字式仪表。随着微 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微处理器的普及,80 年代以微处理器为中心的第四代仪器智能式仪 表迅速普及。现在,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测试技术与计算机深层次的结 合正引起测试仪器领域里一场新的革命,一种全新的仪器结构概念导致新一代仪器虚 拟仪器的出现,进而产生集成仪器,再由单台仪器子系统向多台仪器组成的大的测试系统 方向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如航天、遥感、生物工程、医疗、环保、新材料等的研究发展 以及各类基础科学实验工作,无一不直接依靠仪器来完成。现代仪器技术是知识创新和技 术创新的基础,电子显微镜、质谱技术、CT 断层扫描仪、J 射线物质结构分析仪、光学相 衬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等先进仪器的诞生对人类的科学研究产生了划时代的作用。纵 观人类科技发展史不难看出,科技重大成就的获得和科学新领域的开辟往往是以测试仪器 和测试技术方法上的突破为先导的。 仪器科学与技术在当今我国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 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最初作为测量器具的仪器在促进科技和生产发展的同时,在现代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推动下,已成为完整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作为测量和测试技术集 中体现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当今我国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仪器仪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 、科学研究的“先行官” 、军事上的“战斗力” 、国民活动 中的“物化法官”已广为人们所理解。 实际上,随着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规模不断 向高、大、精、尖发展,人类活动的规模和深度不断扩大和深入,人类已不可能通过自己 的感觉、思维和体能器官直接观测和操作工具使之达到既定的目标,仪器科学与技术的内 涵就是专门研究、开发、制造、应用各类仪器以使人的感觉、思维和体能器官得以延伸的 科学技术学科,从而使人类具有更强的感知和操作工具的能力来面对客观物质世界,能以 最佳或接近最佳的方式发展生产力、进行科学研究、预防和诊疗疾病及从事社会活动。 2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发展特点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作为工程性学科,有关仪器运行、应用的理论研究、新技术、新 器件、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集中体现在新型仪器仪表及相关的传感器、元器件和 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中,科技研究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日前,根据国际发展潮流 和我国现状,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主要组成包括:工业自动化测控技术及工业自动化仪表 与系统;科学测试、分析技术及科学仪器;人体诊疗技术及医疗仪器;信息计测技术及电 测仪器(主要是电子测量仪器和电工测量仪器,包括仪表校验装置和计量基准) ;专用检测 技木及各类专用测量仪器,相关传感器、元器件、材料及技术。 根据仪器科学与技术 学科的内涵和组成,目前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科技和产业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产品种类多样化 据不完全的统计,我国仪器科技产品如:工业自动化仪表及控 制系统、科学仪器、电工测量仪器及其他各类测量仪器仪表已发展到 13 大类,145 小类, 800 多个系列,16000 多个产品品种;属信息技术电测仪器有 20 大类,2000 多个产品品种; 属医疗仪器也有 23 大类,2000 多个产品品种;相关传感器、元器件及材料的产品品种更 是不胜枚举。 (2)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适应性要求高 信息技术的要素包括 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而各行各业的信息获取正是靠仪器科技装备来实 现的。如果获取的信息不准确、不稳定、不可靠,都会使随后的存储、处理、传输毫无意 义,甚至产生错误,造成巨大损失。加上很多部门对仪器科技装备获取信息是要求 24 小时 连续,长年不懈,这就对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提出特别高的要求。此外,仪器科技装备 几乎运行于地球及其外层空间的任何地点,很多时候是需在有毒、强腐蚀、有爆炸危险或 失重、高速的状态下进行监测、监控任务,因此对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很高。 (3)技术指标和功能不断提高 就如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一 样,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提高科技研究水平及其相关仪器的技术指标和功能上的追求是 无止境的,测控技术及其相关仪器的技术指标水平是一个国家仪器科学与技术水平的量化 标志。以扩大检测范围指标来说,如电压从纳伏至百万伏;电阻从超导至 1014;谐波测 量到 51 次,加速度为 10-4-104g;频率测量至 1012 Hz;压力测量至 108Pa 等;温度测量 从接近绝对零度至 108C 等。以提高测量精度指标来说,工业参数测量提高至 0.02%以上, 航空航天参数测量达到 0.05 %以上,计量精度和科学仪器达到的精度更是与时俱进。以提 高测量的灵敏度来说更是向单个粒子、分子、原子级发展。提高测量速度(响应速度) ,静 态 0.1-0.02 ms,动态为 1s。提高可靠性,一般要求为(2-5)104h,高可靠要求 2.5105 h。稳定性(年变化)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