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的学习法,素读经典_第1页
一个简单的学习法,素读经典_第2页
一个简单的学习法,素读经典_第3页
一个简单的学习法,素读经典_第4页
一个简单的学习法,素读经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素读经典 “经典”这个词,本身就给人一种威严和神圣不可侵犯 的感觉,那么何谓之“经典”呢? 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 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 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尤其是那些重 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单称为“经”,如老子、论 语、圣经、金刚经。有些甚至被称为经中之经,位居群经 之首,比如中国的易经 ,佛家的心经等,就有此 殊荣。 什么是“ 素读” “素读”是指在阅读或观赏时不加以任何个人的偏见或喜 恶,平和地完成,以更好的悟出原作者的思想和诉求!素 读是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不追求投入理解, 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 目的。 早在 1978 年 3 月,吕叔湘先生就在人民日报上 撰文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程度严重。 “十年的时间,2700 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 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语文教学中两个切近的 问题 ) 在 1995 年人民日报上一篇名为大学生的汉语怎 么了的文章也指出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时至今日,一个学期,我们的教研员,学校领导,老师, 家长和学生几乎全民皆兵,费尽心计,却奈何不了一本只 有三十篇课文的语文课本,绝大多数学生学得苦不堪言, 这怎么得了呢! 当代的语文教学出现问题后,遭殃的是学生。反观旧 时只要有机会进私塾的童子,两三年功夫,就可吟诗作对, 出口成章,挥豪成文。而在那时,读书时提倡的正是素读。 朱自清先生早已看到抛弃“素读”经典的问题的严重性。 他在经典常谈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 在文化。 ”因此,他提出:“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 废止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 应有接触的义务。 ”一股脑儿反对读经,走极端,弃之如敝 履,造成文化的断层,这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这 却是五四运动未曾解决好的问题。 ” 今天我们不能不审慎地思考这个问题, “经”原来是文明 的结晶,杂文生命根底的道理,不读经,中国人的理性架 空了,一个没有自我文化的名族,总有再大的本事,终究 不能为世人所尊重。 足见,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接受本国经典的训 练是必须的义务。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血。 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光是朗读文字,跟读一年之后, 约可认得三千字;两年后,可有一般大学生的国文程度; 三年者等同于大学中文系学生的程度,至于全然展现成果, 约得学习十年之后才能检视。 经典的意义是博大精深的, 老师对其讲解,很容易误导学生对经典的理解片面化,会 妨碍将来可能有的丰富而深刻的体会。 我们在孩童时期就需要接受国学素读经典的教育了, 儿童经过正确的引导,在记忆力最好的时期,熟读背诵历 史上的智慧精华经典,那就可能再生命中渐渐产生影 响力,等到长大,理解力增进了,他十五岁会懂一些,二 十岁会再多懂一些,三十岁懂的又不一样了随着人生 经历的增长,对经典内涵会有更多的了解,伴着生命体验 的丰富,对传统智慧将有更深的领悟,这就是经典之所以 为经典的源头活水。 “素读” 对我们本民族的优秀人才有过怎样的影响呢? 远的不说,单是 20 世纪前半叶的那一代文化人,哪一个 不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钱穆 9 岁就熟背“三国” ,除把“四 书”全部“吃”到肚子里外,还背熟了 朱子章句集 ;更令 人不敢想象的是,他后来还能背史记史学大师就 是这样锻造出来的呀!现在又有谁能像茅盾一样把红楼 梦倒背如流、像鲁迅一样在幼小时期就背下了纲鉴? 倘若不是有确凿的文字记载,谁能相信辜鸿铭竟然把 37 部莎士比亚戏剧全部背诵下来?而杨振宁在初入中学 时背诵过整本孟子 (背诵也是有技巧的,育心的 137 学习法就是简单的 诵读,读多了自然可以背诵,而不是一开始就要求背诵, 这无形中就给予一种压力。 ) 南怀瑾先生也不止一次袒露自己的心得:“我们以前 读书是这样读的,会背来的不要讲理由,老师说读啊, 我们就开始吟唱了结果几十年过去了,还装在脑子里。 ” 在这些中国历史上的优秀人才心中,早在他们“素读”的 时候就已在不知不觉中埋下了智慧的种子。 “这种不求理 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这是我们现 在最需要的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 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 读。 ” 我们知道一个人只要掌握 2400 个常用字就可自行阅 读。可是,我们现在要用六年的时间才让学生学完 2500 多个汉字,按六年的语文课时计算,平均每天识字才一个 多点,这在任何一个语系的学习里都是不可能有学习成就 的。最可惜的是,六年后,一个人的阅读兴趣培养期已经 错过了,再补就为时已晚了。而古代私塾的“素读”,不追 求讲解的精深透彻,学生有足够的诵读时间,在反复的朗 读中自悟自得。那时选用的教材都是三字经 弟子规 百家姓 千字文 千家诗 声律启蒙 笠翁对韵 唐诗三百首等韵文或诗词,每个汉字都是置于具体的 语言环境中,学童在大量的诵读中不知不觉地熟知了文字 的音、形、义,无须独立识字。经口诵心唯的训练,一两 年时间就可以认识大量的汉字。为早期的拓展阅读和写作 提供了条件。运用累积式学习法一篇千字文不用一个 月学生就可背得滚瓜烂熟,文中只有 6 个字是重复使用过 一次的。也就是说,不用一个月背熟它,基本能认 990 多 个汉字,而四字一词的千字文每一句都是有具体意境 可帮助记忆的,背熟了终生难忘。 “素读” 经典的训练,贵在坚持,难以速成。我们每天 坚持 30 分钟阅读,巧妙的运用 137 学习法,坚持五六年, 奇迹就发生了。我们可以想象,如此“素读”之后,我们的 人文素养、处事待人、品性修为都将有着巨大的变化。 我们的学习群:100958772 如何学习国学经典,如何更好的培养孩子阅读好习惯,为了孩子, 家长必看: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