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大型体育赛事塑造张家口城市品牌形象_第1页
依托大型体育赛事塑造张家口城市品牌形象_第2页
依托大型体育赛事塑造张家口城市品牌形象_第3页
依托大型体育赛事塑造张家口城市品牌形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冰雪之都” 依托大型体育赛事塑造张家口城市品牌形象 摘 要:大型体育赛事往往成为举办城市甚至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契机。体育 赛事对举办地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品牌形象、城市文化都带来巨大 的影响。本文引入张家口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对张家口冬 奥会承办和体育赛事品牌形象塑造进行分析,结合张家口城市发展实际,指出 了张家口在利用赛事推广和营销城市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张家口;冬奥会;城市品牌形象 Ice-Snow City Building Zhangjiakous City Brand Image through the Large-Scale Sporting Events Xu Yiwei University of Warsaw Abstract: The large-scale sporting events often become the opportunities of the host city and even a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a country. The sporting events will have a tremendous impact on the hosting city for its construc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ity image and urban cul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Zhangjiakous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unique location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osting the Winter Olympic Games and building the city brand image. Then based on Zhangjiakous practice,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o be met are summarized. Keywords: The Large-scale sporting events; Zhangjiakou; Winter Olympic Games; the City Brand Image 体育运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它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普及壮大。随着 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体育事业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 是城市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1随着国家与地区之间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日益激烈, 人们越来越重视以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来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 力。每一次大型体育赛事,都会带来主办城市的国际地位和品牌形象的重大飞跃。 2伴随 着 2008 年的中国北京奥运会,2010 年的中国广州亚运会等的举办,体育赛事品牌形象塑 造城市形象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和水品。全方位构建体育赛事品牌形象,已成为塑造和 提升主办城市形象,树立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一把利器。 3张家口市历史悠久,早在原 始社会末期,黄帝部落联盟“与蚩尤战于涿野之郡” ,而“邑涿鹿之阿” (建都于今涿鹿县 矾山镇古城附近的“黄帝城” ) ,开创了中华文明史。2022 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雪上项目 承办地-崇礼县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滑雪场,被誉为东方达沃斯。张家口筹办、承办冬奥 会的过程,有助于吸引世界各种媒体的关注,向外界展示张家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 会开放、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城市形象,其后续效应不可估量。 一、冬奥会是提升张家口城市形象的重要契机 张家口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河北省省内城市差距较大。它所管辖的 13 个县,其中有 10 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包括 2022 冬奥会雪上项目承办地崇礼县。在国家实施中国农村 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年) ,张家口占全省扶贫开发重点村和贫困人口总量的 19%和 19.3%。 4因此,张家口迫切需要一些城市营销的有力工具来树立起对外具有吸引力、感召 力、亲和力,对内有规范力、凝聚力、推动力的良好城市形象来拉动经济发展。而举办一 次作为城市传播重要载体之一的大型体育赛事则是一次良好的契机。冬奥会作为世界级体 育赛事,它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会受到世界媒体广泛的关注。因此,张家口可以承办冬奥 会为契机,以城市为场所,以文化为内容,通过城市形象的包装宣传推介,将一个融汇历 史与传统、体现文明和谐,充满活力与进取精神的城市展现在世界面前。 二、张家口城市的独特优势及品牌发展理念 张家口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以崇礼县为例,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占监测天数的 90%以 上。冬季平均气温12,降雪早、积雪厚、存雪期长,被誉为“华北地区最理想的天然 滑雪区域” 。云顶、万龙、多乐美地、长城岭和正在建设的太舞、古杨树滑雪场,是国内滑 雪区域最集中、滑雪设施最完善、服务最优越的滑雪目的地。申奥成功后,充分发挥京张 联合申奥这一巨大优势,以创建“世界知名冰雪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 逐步打造以崇礼县为核心,连接赤城县、沽源县、张北县等相邻地区的滑雪大区,带动华 北 2-3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现旅游、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打造旅游产 业的“黄金三带” ,即以坝头草原天路为主体的中国最美风景带,以泥河湾、三祖、元中都、 民俗等为主题的历史文化旅游带,以滑雪、温泉、葡萄(酒)品游为重点的休闲体验带。 促进京津的文化资源与我市的多元文化资源开发相结合,大力引进京津的文化产业基地转 移项目,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张家口市文化发展档次和水平,推进文 化产业化进程。依托冰雪旅游、葡萄酒品游、温泉疗养、森林氧吧、草原风情等特色资源, 瞄准京津高端人群,重点吸引驻京总部和机构在张家口建立培训中心、会展中心、疗养基 地,大力发展高端休闲产业。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对接行动,按照区域共建、资源共享、市 场共拓、产品共创、互利共赢为原则,主动加强与京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知名旅游企业、 大型文化体育企业之间的对接合作,推动张家口环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全面发行,实现区域 旅游资源、产品、信息、客源和利益共享,全力打造京津冀大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三、张家口发展体育赛事品牌城市战略面临的问题 3 国内体育赛事品牌形象的塑造比较成功的例子是北京,2008 年,在中国北京奥运会视 觉形象的构建上以中国元素来感受中国文化风情,感知北京。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就是 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 5北京奥运会标志为中国印,吉祥物为福娃,核心 图形源于中国传统符号祥云的核心延展图形,借助北京奥运会向世界人民展示出一个和谐 中国、文明中国的国家形象。 6但是,真正有意识地运用体育赛事打造城市品牌的做法在 我国不多见。虽然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联合战略在包括北京在内的一部分城市开始有了实 践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从整体上和全国范围看,对于这种战略的认识和实践还处于初 级阶段的早期。于张家口这个塞外山城,运用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品牌则面临着更多挑战。 首先,我国城市化发展程度不够高,在城市品牌塑造和宣传方面意识不强,而且缺乏 对于城市品牌合理准确的定位和科学的规划,对于城市品牌所能产生的城市效应维护和后 期整合不够。 其次,由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看,目前国内和国外没有利用体育赛事来塑造城市 品牌的成功案例,而且考虑到张家口城市发展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与世界上其他提 升城市品牌的城市差距较大,很难找到一条适合的道路。 最后,从近年来举办过大型体育赛事的城市来看,并没有达到宣传城市、塑造品牌、 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目的。而有研究表明,仅有著名赛事本身是不够的,要想达到 塑造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品牌的目的,主办城市系统的现代营销手段是否有效运用,包括 利用申办、赛事准备、赛事举办以及赛事结束后的各种时机充分将赛事的正面与积极的因 素与城市形象紧密结合起来,并借助现代传媒等手段广泛宣传与推广,是品牌联合起来成 功实施的必要条件。 7而此次冬奥会的举办是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赛前、赛中以及赛 后的各种媒体营销手段更多地关注北京而忽视张家口。 结论 作为体现当今城市软实力的一个载体,城市形象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大型体育赛事是 一种特殊的、重要的城市宣传资源,它能为赛事举办城市带来大量游客,提高城市知名度 和美誉度。然而体育赛事城市形象已成为向世界传递城市文化与人文理念的重要途径。就 张家口而言,给自己塑造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既是一项持续不断的投资,也是一场没有 终结的竞争。 8虽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但是随着张家口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城市 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借着冬奥会难得的契机,合理规划,结合张家口城市发展实际准确定 位城市的品牌形象和核心文化内涵,并形成鲜明的特色,使得张家口与冬奥会的联合能够 相得益彰,互相促进,让张家口在全国甚至世界舞台上展示其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尚山江:体育赛事类视觉形象设计的革新2014 索契冬奥会视觉形象设计分析J,装 饰,2014(4): 131-132。 2 温朝霞,何胜男:2010 年亚运会与广州城市形象的提升J,探求,2010(5):21. 3 韩冬:浅谈品牌精准化色彩营销J,中国品牌,2011(12):87-88 。 4 毕树广,边玉花,陶小平:冀西北贫困成因及完善补偿机制的研究基于京张生态等合 作中问题的调查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0,26(8): 203-105。 5 汤凌洁:感性工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