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书杰:中国节水灌溉市场现状_第1页
丁书杰:中国节水灌溉市场现状_第2页
丁书杰:中国节水灌溉市场现状_第3页
丁书杰:中国节水灌溉市场现状_第4页
丁书杰:中国节水灌溉市场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丁书杰:中国节水灌溉市场现状 根据 2011 年一号文件以及全国节水灌溉发展十二五 规划等政策,到 2015 年,全国的新增高效节 水灌溉面积将至少要达到 5000 万亩,力争 1 亿亩。2012 年 6 月 21 日,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住建部印 发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 年)。规划要求,到 2020 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 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争取 5 年内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5000 万亩,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 0.53 以上。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十二五”规划提出,到 2015 年,完成 190 处大型、800 处重点 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启动实施 1500 处一般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据相关市场预测,如果 以每亩推广喷灌和微灌等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及运营维护投资 1000-1500 元来推算,完成新增 4000 万亩高 效节水灌溉面积目标,预示着 5 年内国内节水灌溉业拉动的新增投资总额可高达 400 亿至 600 亿元。目前 国内 434 处大型灌区和 1800 处中型灌区的灌溉面积分别为 2.4 亿亩和 2.3 亿亩,如果到 2020 年完成大中 型灌区全部续建配套及实现高效节水改造任务,则预示着 10 年内国内农田节水灌溉市场规模将达到 5000 亿元以上。 尽管市场前景可期,但行业仍须打破限制行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灌区和中小农田水利 用于输配水的渠道及引水工程等基础设施老化或配套不到位,导致众多小型灌排工程“卡脖子”和灌区 “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据悉,中央财政针对此问题将安排至少 800 亿元,同时,国家将从全国小型农田 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中每年安排 50 亿元,两项投入均用于发展喷灌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此外, 涉及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还将从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 10%全国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提取。预计“十 二五”期间,全国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财政资金将达 1000 亿元以上。 然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的“不给力”及中央财政资金落实难的问题也一直是国内水利发展的“顽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全国平均配套资金到位率约 50%,中部平均不到 30%, 西部落实配套资金的比例更低,影响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目前,水利部正会同财 政部、发改委等部门加紧研究一系列确保资金落实到位的配套政策,对于资金缺口问题,则考虑充分调动 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例如,农户购买节水灌溉的设备和材料享受 30%的农机具购置补贴,推广节水灌溉还 可享受一定的中央财政贴息贷款等。相信政府机构的保驾护航将保证节水灌溉行业的健康发展。 大田喷灌技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目前一种较先进的节水灌溉方法,是目前节水灌溉的核心战略思想。在 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采用最多的是这种方法,如美国全国农业灌溉面积中 50%采用喷灌方式。 (专家 QQ 咨询:1059634139) 喷灌技术具有一些较其它节水灌溉方式的特点 : 1、 省水。渠灌浇地亩次平均用水 100 立方米左右,山区最高达到 150 立方米,而喷灌田亩次用水 25 立方 米左右,节水率高达 75%,在地势不平的贫水山区节水效果更明显。 2、 省地增产。渠灌 1.5 米小畦土地复种率不足 60%,喷灌田平渠去埂 ,土地复种率达到 90%以上;常年每 亩两熟可增产 300 公斤左右。 3、 适应范围广。对土地平整要求不高,地形复杂的山岗缓坡也可喷灌;不仅可以用于灌溉农作物,也可用 于灌溉园林草地、花卉,还可以用于喷洒肥料、农药等。 4、 省时。轮浇一次地需要 15 天左右,建成喷灌田只用 4 天普浇一遍,省时 2/3。 5、 省工、省钱。喷灌示范村成立 34 人专业服务队,农户只管交水费,不用出人工浇地。 6、改善土壤结构。渠灌浇地超量过多,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喷灌可以人工控制墒情,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 性能,使土壤松活,适宜作物种子破土出苗;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免低湿、高温干热风的危害。 7、有利于推行机械化作业。缩短三夏、三秋耕作时间,为小麦、夏玉米适时播种争取时间,形成作物完全 成熟的良性循环;喷灌田小麦机收后立即抢种玉米,及时适量补墒,可提前出苗 10 多天。 8、喷施药肥,提高有效利用率。传统方法施肥,喷药不均匀,有效利用率 30%左右,使用喷灌喷施药肥均匀, 有效利用率可提高到 70%以上。从喷灌与畦灌相比较的一些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喷灌的多方面的明显优势: 省水 50%左右,增加耕地面积 7%20%,节省 50%的劳力。大田作物增产 20%30%,蔬菜增产 50%100%, 小麦灌溉定额由 400 立方米/亩降到 168 立方米/亩,增产 30%。 喷灌系统的分类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动力机、水泵、渠道系统及喷头等部分。按照喷灌系统的主 要组成部分在灌溉季节中可移动的程度,可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类。 1、 固定式喷灌系统。水泵和动力机构成固定的泵站,干管和支管多是埋在地下的,喷头装在固定的竖管 上。亩投资高,但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占地少等。 2、 半固定式喷灌系统。水泵、动力机和干管做成固定的,支管做成移动的。单位面积投资远低于固定 式喷灌系统。 3、 移动式喷灌系统。田间仅布置水源,而动力机、水泵、干管、支管和喷头都是可以移动的。设备利 用率高,投资少,但是移动机组和管道劳动强度大,占地面积较大。 喷头产品:喷头的种类很多,按工作压力大小,可分为高压、中压、低压三类;按照喷头的喷水特性,可分为 散水式(微喷头) 和射流式( 摇臂式);从材料上可分为金属和工程塑料的,用工程塑料如聚甲醛等制成的摇臂式 喷头,因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而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按照喷头喷嘴口径,喷头又可分为不同口径的品种, 一般喷嘴越大的射程越远。 (专家 QQ 咨询:1059634139) 不同形式的节水灌溉工程所用设备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更多的是特性, 故设备往往是围绕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开发和配套的,形成各自的体系。当前市场上需求程材料设备、管道 输水工程式材料设备等到。 (一)喷灌设备 我国目前生产的喷灌设备主要是大、中、小、轻型 喷灌机、喷灌用水泵、喷灌用地埋管道和地面移动管道、喷头、附属设备等。据统计,截止到 1997 年底, 我国喷灌工程面积已达 1900 万亩,其中约 75 %采用轻、小型喷灌机,大中型喷灌机的喷灌面积约占 10 %, 半固定管道式喷灌约占 15 %左右。 1 喷灌机 (1)大型喷灌机。目前我国生产的大型喷灌机主要 有 DYP-415 型电动圆形喷灌机,塔架为 10 跨,系统长度 415m,一个作业点的控制面积为 60k 平方米。 此外还有 DPP-400 型平移式喷灌机,塔架为 10 跨,系统长度 356m,双侧配置,控制面积 120h 平方米。 大型喷灌机的自动化程度和作业效率高、单机控制面积大,亩投资较低(200-400 元 /亩) ,适用于要求机 械化程度高的规模化农业发展节水灌溉的需要。 我国的大型喷灌机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应用经历了 20 多年的努力,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也有上千台的设备保有量,但产业发展举步艰难。其原因是方 方面面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不适合国情”的一个原因。大型喷灌机是机电一体化的大型机具,要求较好 的产业基础和综合配套能力,从单项技术到集成技术,再到产品需要实现巨大的跨越。我国大型奔灌机产 品的主要差距是能耗高,抗风性能差,整机重量大,专用零部件配套能力不足,防锈蚀工艺落后、系列短 等。这些差距大多集中在产业化开发的五一节上,并非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技术与经济、企业与市场相 互影响的结果。 据悉,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已实现了对上述大型喷灌机生产企业的控股,并确定 在开拓大型喷灌机市场的同时,进行大型喷灌机的产业开发,形成 2500 台的年生产能力,可为每年发展 200 万亩大田作物的节水灌溉工程式提供优质产品。 (2)卷盘式喷灌机。我国目前批量秤的卷盘式 喷灌机有 JP40、 JP50、JP65、JP75 和 JP90 系列产品,其有较大提高, 1998 年下半年投放市场后,已销售 300 多台,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为发展产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卷盘式喷灌机因结构的限制,供 水管道和水涡轮上的水头损失较大,单喷头配置时入机压力较高,能耗偏大。但该机型机动性好,适应性 强,对于补充灌溉单机的 JP75 型卷盘式喷灌机有效喷洒长度为 300m,有效喷洒幅度 5060m,喷洒流量 18-27 立方米/h,单机控制面积达 250 亩,亩投资 300 元左右。 卷盘式喷灌机曾于 1980 年由原机械 工业部立项并组织研制,但由于技术上的明显差距等原因,至 1997 年并未形成批量生产。该类产品的主 要差距是 PE 管、大型喷头等到关键部件技术不过关,产品制造工艺落后,机具笨重等。中国灌排技术开 发公司已确定了卷盘式喷灌机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改造方向,计划 1999 年达到 1000 台的年生产供应能力, 并组织大型喷头的技术攻关和 PE 供水管的协作攻关,完善生产制造的工艺装备和检测手段,力争尽快形 成规模生产,进口设备。 (3)轻、小型喷灌机。轻、小型喷灌机使用最多的为手抬式和手推式的机 组,是当前我国喷灌机具的主力军。我国轻、小型喷灌机已形成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其中年生产能力在 万台以上的生产企业有萧山水泵总厂、新昌喷灌机厂、金坛喷灌机厂、新郑喷灌机厂、太原喷灌公司等十 余家,其中萧山水泵总厂的年生产能力已达 10 万台。估计仅这些已具有规模的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就可达 30 万台。 轻、小型喷灌机组机动灵活,使用方便,亩投资低,适合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业 经营规模,这是它应用广泛的主要原因。但是,这种机型的生产制造分散,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企业虽小,但包括机、泵、秋、头,它的质量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喷灌设备的总体水平。1991 年原机 电部进行的喷灌行业产品质量评比表明,产品总的合格率仅为 57 %,这种质量状况实际上也代表了轻、 小型喷灌机的质量状况。造成质量不稳的原因:一是企业质量管理不善,缺乏长远考虑,没有真正树立质 量是企业生命线的发展战略;二是技术上、装备上没有形成专业化生产的格局,生产工艺落后,缺少专用 加工设备,缺少必要的检测手段。 2 喷灌专用水泵 我国目前生产的喷灌专用水泵主要是 1982 年 农机部下达任务研制的 50BPZ、65BPZ、80BPZ 等 8 种型号的自吸泵和 65BP、80BP 两种型号的非自吸泵, 以及这些专用水泵的变型泵。喷灌专用水泵多是与轻、小型喷灌贡配套使用,基本上由喷灌机生产企业组 织生产制造,其中金坛喷灌机厂的年生产能力已达 8 万台。 从 1991 年行业质量评比情况看,喷灌专 用水泵的产品性能指标有 40%45%优于当时国内生产的一般农用水泵。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也有所提高, 如萧山水泵总厂的铸件成品率到 1994 年已提高到 86%。但从整体上看仍存在工艺落后,质量不稳的问题, 还没有形成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除喷灌专用水泵外,喷灌工程还广泛使用 QJ 系列井用潜水电泵等 通用水泵,这类产品供应充分,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些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能力的企业, 如泰丰潜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是明显的,突出反映在铸造水平上。 3 管道 (1)地埋固 定管道。我国喷灌工程的地埋固定管道一般命名使用硬质聚氯乙烯管、改性聚丙烯管、钢丝网水泥管、钢 筋混凝土管、铸铁管等,这些管材均可满足喷灌工程的技术要求。其中范围限,塑料管供货充足,管件配 套齐全,施工安装方便,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的规模优势难以形成市场优势。 管道式喷灌工 程中的管道投资占材料设备费的 70%80% ,降低管材的费用一直是发展喷灌的关键所在。一个发展提高 管道的利用率,例如发展机组式喷灌,移动管道式喷灌,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开发复合型管材,充分发挥不 同材质的机械性能,如钢丝网水泥管。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基于树脂的复合型管材倍 受人们的关注。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新近组建的颈硕新型管材公司最近开发了加筋 PE 塑料管的生产技 术和生产装备。这种管材具有耐压能力高、重量轻、耐腐蚀、水力性能好、价格低等优点。与 1.0MPa 级 的管材比较,新管材的成本仅为一般 PvC 管的 50%65%,是其理想的替代产品。 (2)地面移动管 道。我国地面移动管道主要使用带有快速接头的薄壁铝合金管和塑料软管。其中的薄壁铝管的生产工艺经 历了冷拔、焊接、挤压三个阶段,已达到铝材生产的先进水平。挤村铝合金管较冷拔管的成品率高得多, 而机械性能又优于焊接管。 移动铝管除管除外,还要配上快速接头,才能成为移动管道。快速接头及其他附件一般是由喷灌 机厂生产并成套供应移动管道式喷灌系统,职太原市喷灌集团公司生产的 TPL 型喷灌管道系列,规格从 50 到 102,配套完整,年生产能力可供发展 100 万亩喷灌的需要。 地面移动管道中的塑料软管, 我国也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如金坛喷灌机厂的维塑管年生产能力达 100 万 m,泰州市喷灌机厂的涂塑软管 年生产能力达 200 万 m 。 由于市场不规范,优质难以优价,不具备条件的小厂生产的移动管道质量 难以保证。 4.喷头 目前我国生产和使用最多的是 PY1、PY2 铝合金摇臂式喷头以及 PYS 塑料喷 头,凡生产喷灌机的企业几乎都生产喷头。我国喷头的生产能力充足,但产品档次不高,使用寿命短,品 种单调。1987 年投放市场的 ZY 系列喷头和最近投放市场的 DY 系列喷头引进国外生产线,以锌基合金和 铜为主要材料制造,性能好,但价格较贵。在 PYS 塑料喷头基础上开发研制的 PYS2 系列喷头主要部件 采用耐磨防腐金属镶嵌新工艺,提高了产品性能使用寿命,其性能价格比利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在大型喷头的开发制造上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致使卷盘式喷灌机整机性能不佳,不得不依靠进口 喷头配套。 (二)微灌设备 我国目前生产的微灌设备主要有过滤器、施肥器等首部枢纽设备、 管材和连接件、滴灌管(带) 、微喷头、渗灌管等。据统计到 1997 年底我国微灌面积已达 200 万亩,主要 用于果树和设施农业作物的灌溉。 1.首部枢纽设备 目前我国批量生产的首部枢纽设备主要有北 京通捷机电设备公司的离心过滤器、砂石过滤器、叠片过滤器、网式过滤器、施肥装置,目前生产的过滤 器如适当组合,基本上可以满足不同灌溉水质的过滤要求。另据了解,通捷机电设备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 增加,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品种规模,目前技术改造,计划到 2000 年达到年生 产 4000 台过滤器,2000 台施肥设备的能力,口径从 25150,单台(套)过滤能力 3120 立方米 /h,过滤精度达到 250 目,可满足年发展 10 万亩微灌工程的配套需要。 微灌首部过滤设备是保证系 统正常工作的关键,今后应进一步增加品种,开发新过滤材料(如特殊发泡材料等) ,形成规模化的专业 生产,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应该说影响微灌首部枢纽正常工作的主要因素,并不完全是目前 的产品规格和质量,设计上对过滤重视不够,施工中没有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使用中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 往往是造成微灌系统堵塞的主要原因。 水肥同步精确供给被以色列专家认为是微灌得以快速发展的 主要原因。我国目前的施肥及配套设备在性能、操作性、配套性等方面尚有不小的差距,形式比较单一, 使用中的问题也不少。今后应加大产品开发的力度,对生产应用也应加强示范和指导。 2.管材和联接 件 微灌用管材大多是低密度聚乙烯管(LDPE) ,规格从 480mm,市场货源充足。LDPE 管材加工 简单,利润率不高,技术条件好的企业不愿加工生产,小企业加工的管材质量不稳。联接件的问题则更大, 为追求价廉和方便,施工中往往采用内插式的管接头,降低了联接处管材的耐压能力,管材本身也极易变 形,造成漏水。 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能提请用户尽量选择正规企业的定型产品,特别应注意联接件 的形式与质量。 3.灌水器 滴灌灌水器的发展趋势是灌水器与毛管一体化的滴灌管(带) ,我国目 前批量生产的滴灌管有内镶式滴灌管、管上补偿式滴灌管、迷宫式滴灌带、双上孔滴灌带、普通滴灌带等。 配套完整,使用较好的是绿源塑料联合公司生产的“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产品内镶式滴灌管,目前已 形成为每年发展 10 万亩滴灌工程配套的生产能力。除滴灌管外,微管式滴头、大流量滴头、补偿式滴头 等也有生产和应用。 微喷头的种类很多,我国早期多生产和应用折射式喷头和缝隙式喷头虽早有产 品,但质量尚不能符合 SL67-94 的要求,目前国内不少商家代理国外的这类产品。 渗灌在我国有悠 久的历史,但到 90 年代初为止并没有形成产业,更没有产品面市。后随着国外渗灌管进入我国,人们才 开始考虑现代渗灌的概念,我国有几个橡塑企业已着手开发不同材质的渗灌管。国内外对于渗灌技术素有 不同的评价,笔者去法国考察时也向原来生产渗灌管的企业了解有关情况,得到的回答是“转入地下的意 义不大,目前已不生产” 。笔者认为渗灌确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技术而言应该占有一席之地,问题是合格 的渗灌管的技术含量绝不在第五代滴灌管这下,国内产品和部分国外产品都还不含量。中国灌溉排水技术 开发培训中心对国内外渗灌管的测试结果证实了上述认识。渗灌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与滴灌一样必须严格 按技术要求进行,这也是发展渗灌必须面对的问题。 微灌设备的技术含量高于其他节水灌溉设备, 高的技术会计师集中在灌水器上。这是因为微灌设备均是微量出流,流道细小,加工技术要求高;另外微 灌属精确灌溉,对灌水器的性能要求也高。就总体而言,我国生产的微灌灌水器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在 品种、规模、性能、质量、耐久性等方面均有明显差距。降低微灌材料设备的价格无疑有利于大面积推广 微灌,但低价格不应以牺牲产品性能和质量为代价。据悉,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正在开发经济型内镶式 滴灌管,它是通过减薄壁厚(由目前的 0.60.8mm 减至 0.20.4mm) ,增加科技含量,实现降低成本的, 这种思路值得提倡。 4.自动控制设备 实现精确灌溉自动控制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这类设备我国 虽有研制,但并没有形成产品,今后应引导这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我国微灌设备的配套能力和总体水平。 (三)渠道防渗新材料和施工机械 1.防渗膜料 膜料防渗具有防渗性能好,适应变形能力强、 施工简便、造价低等优点,应用广泛,我国在 60 年代中期已将膜料用于渠道防渗,但当时没有专用的防 渗膜料。目前我国生产的防渗膜料在抗穿刺、抗老化、增加与土的磨擦系数方面均有改进,特别是近几年 生产的宽幅高密度线性低密度以及高充填合金聚乙烯膜料,其抗拉、抗撕裂性能均有大幅度提高。还开发 出一布一膜、二布一膜等复合型土工膜料,但价格稍高。例如泰山塑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防渗膜料幅宽 310cm, 厚度 0.11.5mm,年生产土工膜料的能力达到 500 万平方米。膜料防渗前景广阔,今后应加强 跨行业合作,进一步开发新型膜料,以适应渠道防渗因条件不同而提出的不同要求。 2.渠道防渗施工 机械 U 型防渗渠道施工机械的生产制造和应用已有一定的规模,保证了 U 形防渗渠道的大面积推广。 目前生产的成套设备包括 KU 系列基槽开挖机、D 系列小型 U 形渠道浇筑机、QJ 系列可变断面(U 形、 矩形、梯形)混凝土渠道浇筑机等等。山东省高密市亚盛大水利机械厂开发的 LZY 系列混凝土构件成型 机和 WS 型全自动砌块成型机,以普通材料拌合的干硬性混凝土,快速成型生产各种断面的混凝土防渗砌 块,实现了工厂化批量生产,提高了衬砌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从产业化发展渠道防渗的角度看,中、 小型渠道的混凝土防渗衬砌应选择“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现场装配”的方向。 (四)低压管 道输水设备 “七五”期间原国家科委和水利部针对井灌区节水的需要组织了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的攻 关研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生产和应用的管材主要有薄壁 PVC 管、双壁波纹管、素混凝土预 制管以及现浇管等。其中薄壁 PVC 管的生产已广泛扩散,产品供应充分,但质量参差不齐。有一些地区 出现了生产并使用再生塑料管的极不规范的作法,产生的后果不难想象,规范低压管材的市场已成为当务 之急。双壁波纹管的公称压力有 0.2MPa 和 0.4MPa 两档次,作为井灌区输水之用,耐压能力无法充分发 挥,而价格又嫌太贵,作为喷灌之用,耐压能力尚不够,因此目前在节水灌溉中应用不多,有些生产企业 的加工设备已停机。今后随着渠灌区大规模管道输水技术的应用,双壁波纹管当有一席之地。素混凝土预 制管的主要生产技术在于制管机的开发,目前小批量生产的制机技术上已有很大改进,预制管的生产没有 太大的问题。但是混凝土管不便长距离运输、生产的技术含量又不高,难以形成大规模生产的格局,基本 上是就地使用就地生产。混凝土现场浇注成形技术,在大口径管道制造上有明显优势,在小口径管道制造 上优势不明显,而且管道质量也难以保证,但在低压管道输出水技术发展初期,因价格便宜,种类现浇管 道曾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出水口是井灌区农民从低压管道输水系统向地里放水的装置,因技术含量 不高,产品定位偏低,尚不具备大批量产业化生产的条件,目前大多由县水利局或乡水管站结合自身建设 节水灌溉工程的需要,自行组织加工或委托加工。 闸管系统是低压管道输水工程的田间配套设施, 国外有硬闸管和软闸管两类产品。目前软闸管系统已通过“94.8”项目,引进国外技术在国内组织试生产, 希望能对完善低压管道输水系统发挥作用。 管道输水是提高输水效率,合理利用自然水头,减少占 地、减少水体被污染的有效措施,在国外普遍应用(有管道化的提法) ,而且配套完整,相关产业也很发 达。我国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是在 80 年代初节水灌溉任务紧迫,但投入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在井灌区发 展起来的,因此,技术定位偏低,系统定位靠下,难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也制约了管道输 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今后随着水资源统一管理,灌区供水多元化的实现,管道输水技术及相 关产业应有一个大的发展。 节水灌溉材料设备来源于生产它们的企业,企业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品的状况。 1.生 产规模小 据对 46 家节水灌溉专用材料设备生产企业的表明,固定资产没有超过亿元的,年产值达到 亿元的仅 3 家,一般均为几千万元,少的为几百万元。实际上不少企业的产品中节水灌溉专用材料设备仅 占一部分或少部分。生产规模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严重制约了节水灌溉材料设备产品的更新和质量的 提高。 2.专业化程度低 我国的节水灌溉专用材料设备生产企业不少是在原有生产领域的基础上, 部分转产节水灌溉材料设备的,故绝大多数不是专业厂,产品结构复杂,关联性不强。这种状况决定了生 产组织形式是以通用设备、普通工艺实现的小批量生产,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生产成本难降低。 3.生 产技术装备落后 走进节水灌溉生产企业,往往看到的是 70 年代、60 年代、甚至 50 年代的生产设备, 这些设备有的是当年建厂时的设备,有有是从大企业淘汰设备中低价转让来的,生产技术装备的落后也往 往决定了生产工艺的落后。 4.缺乏行业龙头企业的作用 在现代工业中,小而分散的加工生产并 不一定意味着落后,关键是要有龙头企业发挥主机厂的作用,小企业应围绕龙头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 三、节水灌溉材料设备的发展方向 节水灌溉所需材料设备涉及的范围很大,有不少是通用 的建筑材料和机电设备,也有一定的专用材料设备,其发展方向主要取向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 求的变化。本文在节水灌溉材料设备现状综述中已对各主要设备的改进方向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