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丝焊缝出问题_第1页
不让一丝焊缝出问题_第2页
不让一丝焊缝出问题_第3页
不让一丝焊缝出问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让一丝焊缝出问题 由六冶公司总承包建设的某铝加工生产线,在顺利投产两年后,2014年被授予国家建设 工程质量最高奖 鲁班奖。近日,笔者走进这家企业,走进那群曾经奉献了全部激情和智慧的 六冶建设者,和他们一起分享那段激情燃烧的时光,和他们一道回味熔铸精品工程的梦想与荣光。 没有经验可借鉴的工程 该铝加工生产线总投资约60亿元,由六冶公司承建。其中热连轧生产线工程总投资约25 亿元。 承建这样一项施工项目,无形之中对六冶公司参建人员是种压力,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董建伟,六冶机电该工程项目部经理。这位已经年过四十的中年汉子,尽管承接过不少大工 程,但当说起这个项目的鏖战历程,他依然心绪难平。 “省市领导盯着,外籍专家盯着,甲方现场盯着。全部完成需要两年工期的项目,却要压缩 近一半的工期,而且要高质量地完成,工程的难度、工期、质量和技术复杂程度,都是没有先例 可以借鉴的。 ”董建伟这样告诉笔者。 2011年4月,项目正式开工。承建主体工程土建任务的是六冶金属结构厂。该厂以大型装备制 造和安装为主营业务,以前没有承接过如此大规模、高难度、严要求的土建工程。整个工程开挖 土方21万余立方米,浇筑混凝土 7.8万立方米,制作绑扎安装钢筋 5000余吨,螺栓套筒及预埋件 1300余吨。其用钢量之大、浇筑混凝土之多均创国内同类轧机基础之最。如何保证大体积混凝土 浇筑平整光滑无渗漏?土建施工负责人王勇富拿出了他的倔强劲。他带领技术人员反复比对方案, 上百次完善砼配方,在单次混凝土浇筑最大量达8000立方米的三天四夜里,他们日夜盯守在现场, 由于大体积防裂缝方案准备到位,通过采用上下层有机结合、叠层控制的浇捣方法,有效控制了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差和降温梯度,从而将温差控制在20摄氏度以内;对主要设备基础改传统的钢 模板施工为大模板施工,使超长、超宽、超厚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没有产生有害裂缝和渗漏,质 量一次成优。 2012年5月,项目进入安装阶段。甲方对各个工程子项制订的节点计划严苛到近乎残酷的程度。 在六冶人的骨子里从来就没有后退二字,一时间汇聚了近600名作业工人的“大干150 天、确保工 期完”的大会战迅速展开。施工高峰期正值炎炎夏季,项目部每位员工每天工作都在15个小时以 上,中午、晚上送饭到现场,与施工人员同吃同加班,许多员工晚上回到宿舍双脚都是肿的,董 建伟每天手机通话时长达6个小时,及时协调处理解决现场各种施工难题。由于施工过程控制严格, 责任落实到位,六冶担负的每一项目节点都提前实现了甲方的要求,在现场由业主方组织的施工 评比中,六冶公司连续创造了6 个月名列第一的佳绩。一时间,在现场参战的其他单位纷纷到六冶 的工地取经参观,书写了一段六冶人攻坚克难的传奇佳话。到场参观的无论是省市领导还是其他 人员,都对六冶公司科学高效的施工组织给予了高度评价。 “不让一丝焊缝、一根螺栓出现质量问题!” 热连轧机安装极其复杂,地下线路纵横密布,油压管道长达十几公里,几十万个螺栓固定点 需要分毫不差,这样复杂的施工要求,要保证不出任何差错简直是困难重重。 “我们有信心决不让一丝焊缝、一根螺栓出现质量问题!”面对外方专家的担忧,以薛瑾为 首的安装技术团队给出了斩钉截铁的回答。 反复比对施工方案,分解、细化图纸设计350余张,编写了机械设备施工方案 牌坊吊装 方案等38 项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数十次组织专家开展现场施工专项论证,先后编制了136 项施 工技术交底,建立了69项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六冶的项 目管理团队把施工技术准备做到了极致。 采访中,董建伟介绍了这样几个小故事。 该项目热轧生产线施工极为复杂,设备安装要求高。在管道施工中,根据设计图纸及外方安 装手册,要求所有液压管道采取氩弧焊打底施焊。国内外类似的焊接施工出现一点质量问题是很 正常的。2012年 10月份,德国西马克现场专家检查完六冶施工的管道工程后惊讶地发现,上万个 焊接管口,在打压过程中居然没有出现一个漏点!“这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好水平!”德国专家 毫不吝啬地给了六冶最好的评价。 在高低压液压、润滑管道冲洗检测等级中,0级为最高级别,按照标准,6级就达到西马克规 定洁净度要求了。 六冶通过创新性地采用轧机管道循环冲洗工艺,经检测低压系统冲洗等级居然达到了不可思 议的0 级,获得了常人认为不可能达到的高标准,六冶再一次创造了奇迹! 科技创新,变不可能为可能 该项目热连轧机的6片牌坊,每片都重达200吨,要在室内调运安装,既十分危险,又费时费 力,往往成为轧机安装的卡脖子工序。六冶技术团队经过深入研究,自制了“大吨位地空间专用 吊装机具” ,现场吊装牌坊时,只要固定好几个受力点,在电脑控制器上设定好参数,现场仅需6 人就可以稳稳地操作,改变了过去需要调集多台起重设备、近百人一起操作的传统施工模式。外 方专家看到六冶公司如此神奇的吊装过程,都伸出了大拇指。六冶公司自制的这套设备不仅获得 了国家专利,还荣获了当年有色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河南省职工科技创新百项科技成果奖。 项目副经理陈亚男告诉笔者,为了控制大小螺栓套管和预埋件尺寸偏差,他们创新性地使用 光学经纬仪,运用“田”字形控制网测量工法,在框架体系上标注好每一个轴线的位置,螺栓安 装增加一次精调找正工序,从而将预埋件偏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优于西马克标准。 该项目热连轧机组机列线是最长的,机组中心线布置也是最复杂的,设计要求各条中心线平 行度为0.2 毫米。如何保证机组中心线达到设计要求精度成为施工一大难题。为此,项目部成立了 以技术负责人金洪亮为组长的 QC 攻关小组,通过现状调查、同类项目对比、影响精度原因分析等, 大胆创新制订出一套科学可行、有针对性的方案,采购了进口高精度测量机具,经过数次试验和 校正后最终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得测量布线精度由图纸要求的0.2毫米提高到0.05 毫米。 据不完全统计,六冶在该项目施工中,应用了建筑10项新技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