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课内文段阅读题选编_第1页
七年级下学期课内文段阅读题选编_第2页
七年级下学期课内文段阅读题选编_第3页
七年级下学期课内文段阅读题选编_第4页
七年级下学期课内文段阅读题选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学期课内文段阅读题选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阅读课文第二段答题。 1、这段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这段中有许多动词运用很精炼传神,找出一例做简要赏析。 3、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4、结合文段内容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文段开头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 6、理解填空:文段的景物描写层次十分鲜明, “不必说”侧重于事物的_的描写, 其描写顺序是_, “也不必说”侧重事物的_的描写其描写顺序是 _。这两个“不必说”是对百草园_的描写, “单是”则是 _性的描写。 答案:1、找蜈蚣 按斑蝥 拔何首乌 摘覆盆子 2、如“伏”字,既写出了黄蜂体形的肥胖, 有写出了了娇憨可爱的形象;如“窜”简洁形象的表现了云雀的轻捷迅疾,突出了孩子的美 好向往。 3、略 4、我是一个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热爱自然的少年。 5、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现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对自然美景的浓厚兴趣。 6、静态;由低到高;动态;由高到低;整体;局部 (二)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用一支短棒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些秕谷, 棒上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_,便罩住了。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 走到中间去。 1、上文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的作用。 2、文段详写了冬天在百草园的活动捕鸟,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写了捕鸟的情况?写这 些有什么作用? 3、文段中心是冬天雪后捕鸟的乐趣,却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这是什么写法? 4、文中写“我“和闰土的父亲同样的捕鸟方法,收获却不同,仔细品味词句,说说鲁迅先生 为什么会在三十年后还记得“得失的缘由”? 答案:1、支撒系牵拉 2、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收获、经验、冬天的百草园依然乐趣 无穷。 3、以百草园的无味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4、捕鸟之事一直是“我“的记忆中的乐事,闰土父亲说“我“太“性急“而少得的话给“我“启迪: 遇事要沉着镇定,所以难以忘怀(言之成理即可) 。 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阅读“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答题。 1、找出文段中暗示爸爸即将去世的句子。 2、选文末尾说,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虽然“爸爸的花儿落了” ,但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4、成长中的你,对于长大怀有的是向往之情还是惧怕之心呢?并说说理由。 答案:1、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 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 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2、 “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 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 静” 。 3、对。在爸爸爱的浇灌和孕育下,虽“花落”但“果熟” , “我”的成长, “我”的 坚强,是对他最好的报答。 4、略 (二)阅读“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的毛病。他递给我,看着我 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 ”答题 1选文中父亲对我管教严体现在哪些方面? 2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 3选文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成长有什么影响? 4 “爸爸气急了,竟用鸡毛掸子打了我,爸爸的这种教育方法你是怎么看的? 5迟到事件后, “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 。是什么使“我” 的变化这么大?如果你是作者此时你最想对“爸爸”说的话是什么? 6课文题目取名为“爸爸的花儿落了”有什么丰富含义? 7文中写爸爸给我穿夹袄的一连串动作,这些动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爸爸 什么样的感情? 8联系全文说说爸爸是个怎样的人?爸爸在“我”的生活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1、 不许我乘车上学;不许“我”逃学、打“我” 。2、回忆自己因赖床不起爱爸 爸的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3、 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 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他表面严厉中双有无限的关爱,关心“我”的冷暖和苦乐。爸爸 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4、略 5、父爱。 略。6、题目一语双关,一是实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垂落,二是象征爱 花的爸爸的辞世。文章以此为题含而不露,哀而不伤。7、动作描写,表达了爸爸在严厉的 父爱中饱含绵绵的父爱情意。8、爸爸表面严厉,内心却充满爱;鼓励孩子要坚强,懂得怎 样教育子女;很重感情,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之情的人。 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从爸爸那里,我也学会了坚强,懂得了做一个正直的、爱国的人。 (三)阅读“韩主任已经上台了。他很正经的说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 答题 1请你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长大了”的内涵,用一组排比句来表达。 2语段中哪一句话体现了英子此时矛盾与不舍的情怀? 3英子为何要这么多次的重复家人要她做大人的叮嘱? 4爸爸教英子去寄钱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5本段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从记叙的顺序看,它属于插叙,简要分析它在此的作 用。 6 “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 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7 “爸爸也拿我当大人。 ”这句话中的“也”照应了上文的哪些内容? 8 “蒲公英”在文中具有特殊作用,你能试着说说吗? 答案:1、长大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承担义务与责任;长大了,是不是就表明你不再有更多 的修正下任性;长大了,是不是就得提醒自己冷静与沉着。 2、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 3、因为英子的父亲已去世,暗示英子要帮助妈妈承担起教育弟弟妹妹的责任。 4、闯练。 (培养英子自强自立,让英子早日成熟起来。 ) 5、呼应文章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写出了大人们对“我”的期望,尤其是爸爸对“我”的教 育,同时也暗示了人微言轻家里的老大,在爸爸去世后, “我”必须像个大人一样挑起重担。 6、害怕长大,对小学生活的无限留恋。 7、照应前文宋妈、兰姨娘、蹲在草里的人都说过“我”长大了。 8、烘托了英子的喜悦之情。 最后一课训练题 (一)阅读“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 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答题 1、 “这可怜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 子里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可怜”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2、把字帖想象成国旗表达了什么感情?反复将“法兰西”和“阿尔萨斯”连在一起出现有 什么含义? 3、赏析划线句“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 答案:1、表现了喊麦尔老师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和对最后一节法语课的珍视,也表现了小弗 朗士同情老师最后一课的良苦用心。 “可怜”一词表现了“我”对老师的理解和同情。 爱国之情;法兰西是祖国,阿尔萨斯是家乡,阿尔萨斯永远属于祖国,热爱法语就是热爱祖 国和家乡。 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语言比作钥匙,形象的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只要牢记本民 族的语言,就能团结人民,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赶走入侵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二)阅读“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散学了你们走吧”答题 1、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和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2、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 3、如果将结尾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喊法兰西万岁好不好?你是怎样理解他呆在那儿话也不说 的举动? 答案:1、钟声宣告最后一节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育要代替法语,用这些声音烘托了韩 麦尔先生内心的痛苦和悲愤。2、表现了我对韩麦尔先生的崇敬之情。3、不好,此时韩麦尔 先生内心无比痛苦,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用无声的描写更能突出他内心的痛苦和悲愤。 邓稼先训练题 (一)阅读课文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答题。 1文中举了“文革”时期,邓稼先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 员,表现了他出色的口才,请你站在邓稼先的角度,结合当时情况,说一句劝说的话。 2文章第三部分中为什么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根据本部分内容,概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4文中作者说“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 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 ”作者这样的看法是否有道理,就 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符合人物身份,当时情况,合理流畅即可。 2这样更能突出中国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祖国满腔热忱与兢兢业业的科学探索精神,以及中 国人在面对自己国家事务时,表现出了更加可贵的优秀品质,让人再次感念邓稼先之伟大。 3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具有纯朴的农民气质,而奥 本海默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物。 4有道理,作者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也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邓稼先的气质与品格与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有着渊远的联系,所以他离不开中国这块土壤,奥本海默亦是如此。 (二)阅读第五部分“我不能走”答题。 1、本文段主要叙述了邓稼先的一件什么事?表现邓稼先什么精神? 2、标题“我不能走”有什么表达作用? 3、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4、最后问什么要补充“我”父亲喜欢五四时代的那首歌? 答案:1、一次实验出现意外,他坚持不愿离开。表现了他献身国防,无私奉献的精神。 2、坚忍不拔的性格和身先士卒、乐于奉献的精神。 3、写出了环境的恶劣,衬托人物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 4、写出了父亲在中华民族任人宰割时希望中华振兴,也写出我的爱国之情受到了父亲的影 响。 社戏训练题 阅读第 22 段30 段答题(月还没有落不如及早睡得好,各自回去了) 1、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里满被红霞罩住了” ,句中“回望”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罩”字如何理解? 2、赏析划线句“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 3、文中塑造了几个个性鲜明的童年伙伴形象,请联系课文以“我喜欢,因为 他 ”的句式点评。 4、这部分介绍了归航偷豆的经历,作者在结尾说“再也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 ,真的是那 夜的豆好吃吗?结合文章主旨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 “回望”表现了我留恋、依依不舍的心情;“罩”通过视觉表现了戏台如梦似幻的 情景,与来时的情形照应,也表现了我对戏台的向往留恋。 2、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船行之快,突出小伙伴们划船技艺高超和心情愉悦。 3、双喜:胆大心细,聪明伶俐,思维周密,勇担责任;阿发:憨厚纯朴,真诚无 私 4、那夜的豆并不好吃,作者之所以多年之后还记得那夜的豆和戏,是因为它们是童年天真 烂漫自由快乐的生活的标志,作者以此表现自己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以及对美好自由幸福生 活的向往。 伟大的悲剧训练题 阅读“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在世界面前为 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答题。 1文中划线的“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 求的。 ”一句中的“这一事业”指的是什么? 2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 3文中加点的“癫狂” “夺眶而出” “毛骨悚然” “耀武扬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4 “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 还是斯科特的观点?为什么? 答案:1第一个发现南极点。 2是诚实守信的品格,使他接受了这个任务。坦然面 对成功与失败的崇高境界。 3渲染了斯科特一行当时极度绝望的心情。 4这是斯科特 的观点。作者为他们立传本身就说明作者对他们的肯定态度,而且作者的一处处评论也表明 了对他们的肯定态度。 斑羚飞渡训练题 阅读下列选段,完成 17 题。 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 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 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班羚调换位置。 它们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 绝大部分老班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岸的山峰。只有 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斑羚踩上自己的 背,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 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 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在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 舌头。 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 偶数,恰恰是奇教。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 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 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侨。 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1段(1)作者描写了自己的心理活动,其用意是什么? 2段(4)中两个“我没想到”“我更没想到”连用好吗?为什么? 3请从选文中找出一句最能体现的“斑羚”精神的话: 4选问中两处描写了彩虹,请把有关的描写用“”划出来并谈谈这样描写彩虹的作用。 5设想一下,假如你是当时的狩猎者之一,看到斑羚飞渡的壮举,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6品读选文后,再阅读下面两段资料,你有什么发现呢?说说你的理解。 藏羚羊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西藏等高原地 带。喜群居生活,性怯懦机警,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中学生知识画报) 近几年来,武警官兵为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打响了艰苦的保护战如今,在可可 西里的青藏公路沿线,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成群结队,不时向过路车辆鸣叫相迎,挥蹄 致意。(中国国防报) 答案:1、作者对老斑羚是否会全体献身表示怀疑,但事实证明,老斑羚没有贪生怕死,由 此更突出作者对他们的敬意。 2、好。使意思层层递进。突出了“我”对斑羚绝境求生时所 表现出的智慧和献身精神由衷心的敬佩,及对老斑羚死亡的痛惜。3、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 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在机会。 4、(1) 烘托了斑羚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壮美。(2)渲染出了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5、 略。 6、选文是写因狩猎队的追赶,斑羚被迫飞渡。而资料一是说明羚羊的特点、习性等。 二是说明近年来人们重视保护动物,很多珍贵动物群扩大了。 名著导读 童年 1.童年是 (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 它讲述的是 (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 19 世纪 七八十年代 (国家)下层的生活状况。 (2)请你用几个词语概括童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阿廖沙 : 外祖父: 外祖母: 2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你干吗要这样做?” “她拿胡萝卜打你嘛” “你是为了我吗?原来是这么回事!你瞧我把你这块废料塞到炉底下喂老鼠,你就知道 了!你算什么保护者啊,一个小泡泡儿,一戳就破!你看我告诉外祖父他不打掉你一层 皮才怪呢!到顶楼念书去吧” 她整天不理我,到晚上,在没有祈祷以前,她在床沿上坐下,教训了我几句永志不忘的 话:“阿廖莎,亲爱的孩子,你要记住:不要管大人的事!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 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 (1)上文选自 写的小说 。 (2) “她整天不理我”的“她”是谁?“她”是个怎样的人? _ _ 鲁滨逊漂流记 1.简介:鲁滨逊飘流记 的作者丹尼尔笛福被称为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在 这部作品中,作者热情洋溢地赞颂了鲁滨逊不畏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实干精神。他 既是一个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冒险家,又是一个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实干家。 英国青年鲁滨逊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从小喜欢 航海 ,曾 三次 离家到南美各地旅 行。一日他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家人,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他航行到过 伦敦 , 到过 非洲 ,还到过 巴西 ,途中曾被海盗劫持 做过奴隶 ,但最后终于化险为夷。在一次去往 非洲的航行中,不幸遇上 大风暴 ,整条船在海上不幸罹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 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 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 启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 28 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 牲畜,生产水稻和小 麦 ,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 圣经 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劳动,他 盖起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 羊,用兽皮制作衣物 。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 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 。后来他搭救了一个 土 人,称他为“星期五” ,把他收作仆人。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 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一直到第 28 个 年头一艘英国船来 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 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逊收 回他 巴西庄园 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 鲁滨逊的故事颂扬了劳动,颂扬了人与自然的斗争精神,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志气,有 毅力,勇于创造,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问题 1.鲁滨逊是哪个国家的? 英国人. 2.鲁滨逊在荒岛上渡过了多少年? 28 年. 3.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谁? 丹尼尔笛福. 4.作者丹尼尔笛福是哪个国家的? 英国人 5. 鲁滨逊认为荒岛上可分两季: 旱季和雨季 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根据什么来写这本书的? 根据一些航海家和流亡者的记载 7. 这部小说用(第一人)人称按(时间)顺序来叙述。 8. 鲁滨逊给那个野人起的名字是? 星期五 9. 鲁滨逊给那个野人根据什么起名字? (时间) 救“星期五“时候正好是星期五,. 10.书中的主人公曾经在哪个国家做过烟草生意而发财? 巴西 11.主人公救野人时,野人还有父亲吗? 有 12. 鲁滨逊教会鹦鹉说 波儿 13.主人公救野人时,野人吃什么食物? 人肉 14. 在中,鲁滨逊被留在了谁的家里做奴隶 海盗船长 15.在孤岛上有什么与他做伴? 答:一只狗,两只猫,一只鸟,一些书。 16.他找到几本什么书? 祈祷书和圣经 17. 主人公的鸟会说话么? 会 18.他刚刚到岛上时思考了哪些问题? 生存问题 物质问题 精神问题 19. 鲁滨逊在逃亡时,把一个小孩留了下来,那个小孩叫什么名字 佐立 20.他的衣服是什么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