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道美学之我见 艺术是人生的修养手段之一,而艺术最高境界的达到,却有待 于人格自身的不断完成,对儒家而言,是由“下学而上达”的无限 向上的人生修养透入到无限的艺术修养中,才可以做到。儒家主张 入世,所以其美学思想是和现实、人世、社会紧密相连的;道家主 张出世,所以其美学思想是远离尘世,追求自然、自由的。它们的 根本差别在于,儒家美学是伦理学美学,儒家注重探讨人格美,提 出美与善的关系,完善人格美的概念;道家美学是哲学美学,它所 提出的“道”的概念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它所提倡的“自然无为” 的自然美是超越功利的审美观。 作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意识形态 儒家,是由孔子开创的。 儒家推崇伦理化的自然,通过自然的人化,把宇宙纳入人心,使自 然物象得以人格化、情感化、伦理化,并强调个体内在伦理道德的 充实性,从而达到精神的无限扩张和升华,由此确立美。孔子从他 的“仁”学出发,总结、概括和发展了前人关于“五味”、“五色” 、“五声”的美和美与善的关系问题的论断,第一次深刻地解释了 美与善的关系、审美与艺术的社会作用等问题。“仁”在道德境界 追求上等同于“善”,但它也有形而上的意义-“仁”的精神本 质是等同于宇宙精神的。“仁”所包涵的宇宙精神以其宗教意义为 母体而得以孕育,以“礼”的途径加以实现。礼是周初人们祭神时 形成的一种仪式,在以后的发展中,形成了以“仁”为标准的道德 规范。礼在实现的过程中,是规范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质胜文则 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他把外在形式的美称之 为“文”,把内在道德的善称之为“质”。“文质彬彬”正说明儒 家把道德规范性与艺术的表现性的和谐统一作为礼的基本性格,体 现了“美”与“善”的统一。 儒家为人生而艺术的精神,唐以前是通过诗经的系统而发 展,自唐起,更通过韩愈们所奠基的古文运动的系统而发展。同时, 为人生而艺术及为艺术而艺术,只是相对的便宜性的分别。最后应 当指出的是,孔子通过音乐所呈现出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最高境界, 即是善与美的彻底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对于目前的艺术风气而言, 诚有“犹河汉而无极也”之感;但就人类艺术正常发展的前途而言, 它将像天体中的一颗恒星一样,永远会保持其光辉于不坠。 道家的美学思想主体说来便是美与真的统一、技与道的统一、 对自然美的追求、为艺术而艺术几个方面。 老庄的哲学思想是“道”,如“悟道”、“观道”和“体道”, 我们先对道的观念加以说明。“道”原本由我国先秦时代哲学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提出,后由庄子得以继承与发展,后又经过名 家的补充与丰富,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一套富含丰富的美学思想的道 家理论体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 始;有名,万物之母”在老子看来,道是产生万物又管驶万物 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可以说是道是先天地而生的世界万物的本原, 是无形无声,独立于整个自然界之外又永远不变的绝对精神,即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 以为天下母”,其过程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万物后,又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而蕴涵于天地万物自身当中, 它普遍存在,无间不入,无所不包。老子认为,道虽然存在于天地 万物之中,但它不同于可感觉的具体事物,故“道之为物,惟恍惟 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悉,其中有物”。同时,也说明 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搏之不得,是不能用靠感官去体验,也难 于用普通字眼来表示的那种构成天地万物共同本质的东西。老庄所 谓的道,本质上是最高的艺术精神,首先引起疑问的是,艺术精神 不能离开美,不能离开乐(给人的一种快感),而艺术品的创造也 离不开“巧”,进一步去探寻,就不难发现,老庄因矫当时由贵族 文化的腐烂而来的虚伪、奢侈、巧饰之弊,因而否定世俗浮薄之美, 否定世俗纯感官性的乐,轻视世俗矜心着意之巧;同时他们也提出 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大美”的主张,去追求一种纯朴淡泊 的人生;要从矜心着意的小巧,更一步追求“惊若鬼神”的、与造 化同工的大巧。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 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老子否定世俗美,追求本质的、 根源的、绝对的大美。老子所追求的“致虚极,守静笃”而来的还 纯返朴的人生,也为尝不可以理解为本质的美、根源的美 。 在道家看来,真正的美不是世俗人们所追求的感官声色的愉快 享受或权势欲望的恣意满足,也不是儒家虚伪的仁义道德的实现, 而是一种同自然无为的“道”合为一体、超越人世的利害得失、在 精神上不为任何外物所奴役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在绝对自由的境界 的追求上,老庄与许多西方的美学家,却有着共同的见地。如海德 梅格尔认为“心境愈自由,愈能得到美的享受”;卡西勒也认为 “艺术是给我们以用其他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内面的自由”;黑格尔 的美学讲义中,指明美或艺术,作为可以从压迫、危机中回复 人的生命力的东西,并作为主体的自由的希求,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道家的美学思想都以“自然美”为轴心而展开的,而 儒家的美学思想是围绕伦理美而展开的。论语雍也:子 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宋代朱熹释之 曰:“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又似于水,故乐与水;仁者安于 义理而厚重不迂,有似于山,故乐山。”“知者”之所以会乐与水, “仁者”之所以会乐与山,那是因为山水的品行与“知者”“乐者” 得品质具有“异质同构”的关系,“知者”机敏,出世灵活,同水 一样具有川流不息的“动”的特点,“仁者”稳重、处事泰然,同 山一样具有阔大宽厚、魏然不动的“静”的特点。孔子对山水的欣 赏,是从道德角度的欣赏。与其说他是醉心于自然山水本身,不如 说他是由眼前的山水引起的一种道德品质的联想,是对实现理想人 格的一种渴望。自然美的事物之所以能成为审美对象,是因为它符 合审美主体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总之,儒家美学思想是紧紧围绕出世的,无论是人格美、艺术 美还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重庆工信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新版
- 2026年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贵州工程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
- 收纳服务升级方案
- 初中语文 七年级《四季美景》单元作业设计《春》《雨的四季》《济南的冬天》
- 施工方案序号规则
-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李朝青
- 工业数据安全保障方案
- 教培机构兼职劳务合同范本
- 2023版个人征信模板简版(可编辑-带水印)
-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时练(同步练习)(共24课)
- 工程结算表格实用文档
- 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直接打印版
- 德语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安理工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