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农村现在什么样2_第1页
俄罗斯农村现在什么样2_第2页
俄罗斯农村现在什么样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俄罗斯“三农问题”挺难办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2007 年 6 月 29 日 作者: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丁飞 数万村庄荒废 农民看不起病 在俄罗斯,农业是仅次于工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部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一直 是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中国人的印象里,昔日电影中的苏联农民总是在热火朝天地工作,一台台大型收割 机在广袤的土地上来回耕耘。如今,随着很多俄罗斯村落的逐渐消失,这样的场景已经很 难看到了。俄罗斯 2006 年人口调查数据表明,在俄罗斯 15.5 万个村庄中,有 1.3 万个已经 废弃,3.5 万个村庄的居民人数不足 10 人。 “三农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俄罗斯高层的关注。 日前, 世界新闻报记者驱车莫斯科郊外,亲眼目睹了俄罗斯一个普通村子的现状。 年轻人进城打工 村子面临被除名 开车到离莫斯科大环以外 200 公里左右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掩映在大片森林中的克利 洛夫卡( 音) 村庄。 村子的左边是大片被耕种的土地,不远处还有几个鱼塘。有人在悠闲地钓鱼。右边则 杂草丛生,无人打理。通向村子的公路因为年久失修,路面坑坑洼洼,记者乘坐的车子底 盘不时发出与地面摩擦的声响,尽管车速很低,但车子过处仍然尘土飞扬。 走进小村,记者看到这里的房子大多是纯木质结构,新建的房子以砖木混建为主。每 户家庭中都有一个小院落,院落里有的鲜花盛开,有的则人去屋空,蜘蛛网爬满屋檐。在 一户有些破旧的院落中,记者见到了 60 岁左右的娜塔莎。她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在这个村 子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亲眼目睹了它的兴衰历程。 以前,和周边其他的村子相比,克利洛夫卡村算是规模较大、相对富裕的。苏联解体 后,政府对原来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进行了改组,实现土地私有化。自上世纪 90 年代起, 政府逐年削减用于发展农业的预算资金,农村的生产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老化严重。曾 经依靠政府投入进行生产的农民们,也一下子无所适从起来。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大幅度提 高,加上销售价格低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离开村子,去城市寻求更好的出路。大面 积的耕地都被荒废了,收入也大幅减少。不过,最近两年情况有了一些改善。村里来了一 群做鱼塘生意的人,每个周末都有很多城里人来钓鱼。经济状况的好转使得一些年轻人回 到了村子。现在,这个村子又有了兴旺的迹象。 娜塔莎告诉记者,离克利洛夫卡不远的地方还有个村子,村子里已只剩下几个无依无 靠的老人,平时就靠土豆和面包等最基本食品维持生活,村子也随时有被除名的可能。 村民不愿进城看病 半数以上生活贫困 娜塔莎还告诉记者,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是生病。在农村,医院 (准确地说应该是医护室)医疗设备一般都比较简陋,疗效好的药品数量不足或者根本没有。 村民如果要去城里看病,一则路途远,二则花费昂贵,而且要长时间排队等候。现在,俄 罗斯国家医疗系统向病人提供的免费医疗只涉及基本的医疗服务,免费药品也逐年减少, 2 如果病人需要作大手术,或进行长期治疗,就不能指望医疗保险了。村子里的人生病一般 不去医院,如果是感冒之类的小毛病,蒸桑拿是他们的常用疗法。 记者随后走访了附近的几个村落,感觉俄罗斯农村贫困的现象还很严重,农村的基础 设施建设也比较落后,硬路面的公路很少,已有的公路也大多年久失修。据俄罗斯媒体报 道,俄境内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农民生活在赤贫之中,农村人口就业率仅为 68%左右,远低 于城市。 不过,只要是稍具规模的村庄,都能看到金灿灿的教堂“洋葱头”屋顶。不管这个村庄 是现代化的,还是破旧不堪的,教堂都修建得高大壮观。有人告诉记者,不论是耕种的季 节,还是生病的时候,农民们都习惯去教堂祈祷。 普京重视“三农问题” 投入巨资保护粮价 俄罗斯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加上地理和气候条件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农业总体发展水 平不高,在国民经济中属于薄弱环节。但农业的重要地位仍然不言而喻,在俄罗斯,农业 是仅次于工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部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一直是原苏联和俄罗斯经 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稳定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的利益,俄罗斯政府近年来下了不少决心。普京总统上 台后,对农业更加重视。俄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鼓励使用新型农业机械装备,并提 供贷款贴息。政府还成立了统一国家保险公司,为农业收成提供保险。据悉,今后俄罗斯 对农业的扶持将可占到国家预算的 10%。据俄罗斯媒体 6 月 15 日报道,俄罗斯 2008 年至 2012 年发展本国农业的国家项目联邦预算金额预计为 5603.1 亿卢布(约 217 亿美元) 。其中, 2008 年为 761.12 亿卢布,此后逐年增加。 为了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从 2005 年起,俄政府每年拨款 60 亿卢布保护粮价。去 年底,普京还签署了俄罗斯联邦农业发展法 ,规定政府采取“国家采购干预”和“国家商 品干预”的方式来调节国内农产品市场,稳定农产品价格。俄各政府部门还保证向农产品生 产者提供不少于采购合同总价值 50%的预付款,供应畜牧产品的农户更可获得政府补贴。 为保障国家采购任务的完成,政府协助农户购买防病虫害的药物,购买良种和播种设备, 建设水库和农产品深加工车间等。 俄罗斯政府还鼓励开展科技进步活动。西伯利亚农业科学院分院成立以来,十分重视 农作物和牲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并培育了一批新品种、新品系。可以想见,随着 俄政府对农业重视程度的增加,农民的日子有望越来越好过。 新闻现场:俄汉子押地换贷款 弗拉基米尔也是克利洛夫卡村的“老人”了。他告诉记者,现在的俄罗斯农民负担还是 比较重的。 虽然种植农作物基本上是机械化,省了很多劳力,但投入的成本也很高。他种植的主 要农作物是白菜和土豆,因为没什么积蓄,他不得不抵押土地以获得银行贷款,好在利息 的 2/3 可以由政府来补贴。弗拉基米尔介绍说,现在农村中,像他这样贷款投资农业生产 的人还有不少。另外,由于农村的教学资源不稳定,镇上的学校不是很理想,弗拉基米尔 把 2 个孩子都送到了城里去读书。这也是一笔不能省的开销。 尽管感觉负担比较重,但人到中年的弗拉基米尔很乐观,相信自己很快就会还完贷款, 一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他说,虽然不能像有钱人那样去国外度假,但是我们可以在乡村 看到美丽的风景,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3 “这里有商店吗?” 因为在村子里一直没看到商店,记者忍不住好奇地询问。名叫娜塔 莎的老妇告诉记者,商店是有的,只不过是流动商店。流动商店每个月都会不定期前来, 向村民们出售肉制品和药品。 另外,村子里的很多家庭都有车,年轻人在城里工作,或者做农产品经营,车子是必 不可少的工具。如果流动商店不能满足需要,他们会开车到离村子 10 公里远的镇上,买回 两三周或者一个月的生活用品。 娜塔莎现在靠自己在屋前园后的地里种些蔬菜维持生计。夏天的时候,她会去森林里 采一些蘑菇,有时候还会搭顺风车去镇上或者城里卖菜,以补贴家用。 记者手记:感受俄农村淳朴的民风 克利洛夫卡村的路不仅坑坑洼洼,而且相当狭窄,仅能容一辆车通行。当记者在一个 路口倒车准备掉头时,发现车轮不断打滑。记者赶紧下车查看,发现由于路面坑洞过多, 倒车时,后车尾已被路边的土堆托起,保险杠也有被拉断的危险。 正当记者不知如何移开车子时,七八个吹着口哨的村民到了记者跟前。这些人有男有 女,3 个男人未穿上衣,露出了突起坚实的肌肉。记者心里不免有一丝紧张。因为在莫斯 科市里,记者有时也会看到一些身上挂金属链,手臂上有刺青的年轻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