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点击_第1页
三国演义人物点击_第2页
三国演义人物点击_第3页
三国演义人物点击_第4页
三国演义人物点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演义人物点击诸葛亮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中学 吴志伟 身份概述 诸葛亮(181 年234 年) ,复姓诸葛,名亮,字孔 明,号卧龙(也作伏龙) ,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 县)人。常执鹅毛羽扇。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 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 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 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 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 年) 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死后被追谥为忠武侯,故后世 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外貌刻画 “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选自第三十八回) 形象简述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为泰山郡丞,早卒,诸葛亮与兄 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尝好为梁父吟 。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 冈,因自号卧龙先生。因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对其陈说“隆中 对策” ,阐明“联吴抗曹”以图三分天下的政治主张,为刘备所赞赏, 随即出山辅佐刘备。诸葛亮初出茅庐,即“火烧新野” ,以数千人马 杀退曹操十万大军,首战告捷;其后,曹操率百万之师大举南下, 为共同抗曹,诸葛亮出使东吴。 “舌战群儒”驳倒了投降派的论述, “草船借箭”化解了周瑜的刁难,再“借东风”帮助周瑜“火烧赤 壁” ,大败曹军;之后,诸葛亮借机取南郡,袭荆州,夺襄阳,站稳 2 了脚跟;刘备称帝后,诸葛亮任丞相;刘备伐吴失败后,于白帝城 托孤于诸葛亮;后主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诸 葛亮率军南征, “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上出师表 ,挥师北伐。 一出祁山,因错用马谡,误失街亭,不得不设“空城计”化险为夷, 为正军法“挥泪斩马谡” ;三出祁山,夺取武都、阴平;五出祁山, “陇上妆神” ,割麦于上邽,令司马懿掘营自守,有“畏蜀如畏虎” 之讥。建邸阁屯粮,造“木牛流马”运送。于木门伏杀北魏名将张 郃;六出祁山,积劳成疾, “星落五丈原” 。 诸葛亮最突出的形象特征是“忠”与“智” 。 其一,诸葛亮忠君爱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臣良相的典 范。诸葛亮原本隐居于隆中,因有感于刘备的三顾之恩,故而出山 辅佐。自此始终如一追随刘备,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东征西讨,为蜀汉政权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后主刘禅继位之 后,诸葛亮更是竭力辅佐。作为丞相,诸葛亮知人善任,法纪严明, 竭智尽忠,尽职尽责, “罚二十以上皆亲己” 。直至积劳成疾, “星落 五丈原” 。他是忠贞、济世、敬业、至功的理想人格的典范。 其二,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智谋过人,有经天纬地之才, 鬼神莫测之术,是智慧的化身。当年徐庶走马荐诸葛亮,称“以某 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管、乐殆不及此人” ; 其后司马徽再荐诸葛亮,称其“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 年之张子房” ,可见诸葛亮之才高; “隆中对策” , “未出茅庐,已知 三分天下” , “联吴抗曹”的政治策略使原无立锥之地的刘备占据 3 荆州,立稳脚跟;“火烧新野” ,可见其用兵如神;“舌战群儒” , 可见其长于辞令;“设坛借东风” ,借天时令百万曹军灰飞烟灭; “火烧藤甲兵” ,借地利重创南越蛮人,可见其奇门遁甲之术“陇上 妆神” 、 “禳星祈寿”可见其有夺天造地化之法;巧设“空城计” ,可 见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七擒孟获” ,可见其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历史评价 (西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 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 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 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 终于邦域 之内,咸畏 而爱之,刑政虽峻 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 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 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晋)袁准袁子: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 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 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死至今数十年, 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诸葛亮有焉。 (三国)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 间自有卧龙、凤雏。 ” (三国)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4 (三国)孙权:“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 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 ”“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 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 ” (三国)孟获:“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 (三国)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三国)司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 ”“亮虑多决少。 ”“亮志大而不 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 矣。 ” (三国)刘禅:“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 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 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 朕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 不朽。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 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晋)司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唐)王勃:“于是诸葛适在军中,向令帷幄有谋,军容宿练,包左 车之际,运田单之奇,曹悬兵数千,夜行三百。轴重不相继,声援不 相闻,可不一战而禽也?坐以十万之众,而无一矢之备,何异驱犬羊 之群,饵豺虎之口?故知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斯言近矣。 ” (宋)陈亮:“孔明之治蜀,王者之治也。 ”“孔明,伊周之徒也。 ” (清)康熙帝:“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 葛亮能如此耳。 ” 5 (清)赵藩: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 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孙中山:“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并 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 ” 钱穆:“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 重点情节 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简评:周瑜嫉贤妒能,欲害孔明,相约三日内造羽箭十万支, 否则军法从事。孔明借江上大雾,假袭曹营,得羽箭,令周瑜叹服。 此巧借天时之举,足见其学识之渊博,神机妙算;利用曹操多疑的 性格,足见其计谋之巧妙,智慧过人。 巧借东风(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简评:赤壁大战在即,主帅周瑜却为曹军据北岸,而冬季皆为 北风,火攻之计难以奏效所困扰。孔明识天时,知三日后即起东风, 于是假言自己能借东风,设台祝祷,于战事得以顺利开始时摆脱周 瑜追兵,全身而退。可见诸葛亮识天时、知人心、重大局,既见其 军事家之谋略,又见其政治家之胸怀。 七擒孟获(第九十回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简评:诸葛亮欲北伐中原,可南方蛮族兴兵作乱,为蜀汉江山 社稷,必须平定南方。于是诸葛亮巧设计谋,七擒孟获,屡擒屡放, 终令孟获口服心服,从此南方永无战事。战后诸葛亮对众人解释不 驻一兵一卒的理由,更是令人折服。七战七捷,见其谋略过人;以 6 服其心而化解战事,更见其政治家的胸怀和远见卓识,令人叹服。 巧设空城(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简评:马谡傲慢轻敌,导致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此时城中无 兵无将,可谓岌岌可危。诸葛亮凭借对司马懿处事谨慎、性格多疑 的了解,铤而走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