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面剖析硬盘的几种典型故障表现 硬盘做为计算机的外存储器,容量越做越大,但是其稳定性好像却是越来 越不如以前。到现在还有三、四百 MB 的 IDE 接口老硬盘在二手市场上销售, 并且用起来一点问题也没有,只是速度太慢。可新的大容量硬盘呢?速度是快 了许多,就是三天两头的出毛病。 硬盘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硬盘的质量问题,供电不良,病毒破坏,高频干 扰等情况会出现如下的故障现象: 1.硬盘偶尔丢失数据 按理论上说,正常情况下硬盘是不应该丢失数据的。不过因为硬盘工作在 高速状态,周围的电磁干扰随时有可能造成硬盘在读写数据时发生错误。虽然 有可能是 0 写成了 1 或者是 1 被读成了 0,但是我们用户在操作电脑时遇到的 就是文件找不到或者文件被破坏无法正常打开,也就是数据丢失了。这也是我 们的电脑刚才还好好的,重启后就无法进入系统的原因,重装系统就问题解决 了。 不过,最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病毒开始泛滥,也使我们 的电脑变得越来越不安全。有些病毒专门针对某些文件进行破坏,因此如果某 些文件丢失或打不开时,最好先查毒,确定自己的电脑是否感染了病毒,防止 因为病毒造成的损失扩大。如果某一天早晨,当我们打开电脑时发现有些文件 丢失时,最好不要大惊小怪,先对电脑彻底杀毒,同时对电脑的防病毒软件及 时进行升级。 2.硬盘不断有坏道出现 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一是硬盘质量不好,控制芯片的时序错误,造成大 面积坏道出现;二是硬盘的供电不正常,供电电压偏低,造成读盘时定位不准 ,表面上出现大面积的坏道。对于硬盘质量问题造成的坏道,如果在保修期内 还好,可以找商家换一个新的。但是如果过了保修期的话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只能再买新的。 3.硬盘在 BIOS 中有时能找到,有时又找不到 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有: 1)主板的 IDE 控制器有问题; 2)硬盘的接口电路故障或者是硬盘的磁臂控制电路或磁头有问题,无法正 常读取数据; 3)硬盘的供电电压不稳,供电正常时就能找到硬盘,供电偏低时硬盘丢失 ; 4)主机超频,造成硬盘的时钟频率过高,而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5)还有就是硬盘的数据线和硬盘接口有问题及硬盘的电源接口,接触不良 所致。 在这里暂不考怯才痰奶 叽砦螅 鞔优躺柚贸逋坏惹榭觥? 4.硬盘在 BIOS 中能够找到,但是无法正常格式化和使用 这种情况一般是硬盘的接口通讯部分没有问题,而硬盘的控制部分和数据 读写部分有问题。如果硬盘读写时没有异常的响声,但是不能进行格式化,即 使低格时也不断的报错,这种情况一般是硬盘的读写电路部分出了问题,读写 数据的错误率太高所致。 5.硬盘在 BIOS 中能够认到,但是却不能启动系统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有多种: 1)硬盘的 0 磁道出现错误,无法正常读取硬盘的分区信息; 2)硬盘的分区信息被破坏或被人为的加逻辑锁所致; 3)硬盘的控制电路和读写电路错误,造成数据读写错误; 6.硬盘拷贝数据特别慢 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有好几种: 1)硬盘的数据线使用错误,如支持 DMA100 的硬盘使用了 DMA33 的数据 线,造成硬盘的数据传输明显下降; 2)硬盘的数据线方向接错,DMA66、100 和 133 的硬盘数据线是有方向 性的,如果接反了,也能正常读写,只是速度明显下降,有时候慢得让人无法 忍受; 3)硬盘的 DMA 通道被关闭,没有使用 DMA 数据传输方式,而使用传统 的数据块传输方式,致使数据传输率大大下降; 4)硬盘的数据读写电路或接口电路,也有可能是主板的 IDE 接口电路出 现问题,造成数据传输率降低; 5)再有就是硬盘的供电不足或供电电源中的纹波系统过大,这种情况主要 是主机开关电源的功率不足或使用过久后滤波电容失容或漏电所致。 7.硬盘读盘时有异响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都是硬盘的磁臂或磁头出现硬件损坏造成的,如磁臂断 ,磁头脱落或变形错位后,与硬盘的盘面接触产生尖叫的异常响声。出现这种 情况多数都证明硬盘已经寿终正寝了。如果你的硬盘上有重要数据,最好找非 常专业的数据恢复公司,使用特殊的设备来把数据读出来,一般别指望硬盘有 修复的可能。 8.硬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开机 “咣咣”直响 这种情况有的硬盘是一开机就出现这种“咣咣 ”撞墙似的声音直响,有的是 硬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才出现。这种“咣咣” 的声音是硬盘的磁臂在移动时动作 过大,定位异常,造成与外壳碰撞而发出的异响。一般来说出现这种情况硬盘 只能报废,没有修理价值。 9.操作系统提示认到了移动硬盘,但是无法正确安装硬盘的驱动程序,无 法使用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移动硬盘的耗电量大,需要+5V 700MA 以上的电 流,而一般主板的 USB 接口能够提供的电流只有 500MA,供电电流不足,无法 正常驱动硬盘的电机工作,造成无法正确安装移动硬盘的驱动。同时也会听到 移动硬盘连续不断的“哗哗 ”的转到声,并不是正常硬盘转到时 “吱吱”声。 以上几种情况是目前硬盘经常出现的故障,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自 己的硬盘有上述情况下时,如果在保修期内时,应该尽快把自己的数据进行备 份,再把硬盘送经销商处进行更换,因为通常经销商是不负责数据备份的。 随着硬盘容量和转速的迅速增大,硬盘的数据也似乎越来越不保险了。七 八年前一二百兆的小硬盘,虽说速度慢一点,但到现在还能用。现在的硬盘可 说不准,有的硬盘刚买回家一个星期,就开始丢数据,有时整个硬盘的分区都 没了,你说怪不怪。最保险的方法,还是买一个刻录机,随时把自己写的文章 或下载的数据,编写的程序代码刻成光盘,就丢不了啦。 硬盘故障修复十大攻略 一、系统不认硬盘 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 A 盘启动也无法进入 C 盘,使用 CMOS 中的自动 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 IDE 端口上 ,硬盘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或者改换 IDE 口及电 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 ,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如果一条 IDE 硬盘线上接两个硬盘 设备,就要分清楚主从关系。 二、CMOS 引起的故障 CMOS 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 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 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比如 CMOS 中的硬 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 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还有一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 IDE 都支持逻辑 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 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 据, 而又在 CMOS 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 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三、主引导程序引起的启动故障 主引导程序位于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 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 DOS 或其他操作系统。此段程 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驱或光驱启动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修复 此故障的方法较为简单,使用高版本 DOS 的 FDISK 最为方便,当带参数/mbr 运行时,将直接更换(重写) 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实际上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正是 此程序建立的,FDISK.EXE 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盘主引导程序。虽然 DOS 版本 不断更新,但硬盘的主引导程序一直没有变化,从 DOS 3.x 到 Windos 95 的 D OS,只要找到一种 DOS 引导盘启动系统并运行此程序即可修复。 四、分区表错误引发的启动故障 分区表错误是硬盘的严重错误,不同的错误程度会造成不同的损失。如果 是没有活动分区标志,则计算机无法启动。但从软驱或光驱引导系统后可对硬 盘读写,可通过 FDISK 重置活动分区进行修复。 如果是某一分区类型错误,可造成某一分区的丢失。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 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大于 32MB 的基本 DOS 分区值为 06,而扩展 的 DOS 分区值是 05。很多人利用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恢复原 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 分区表中还有其它数据用于记录分区的起始或终止地址。这些数据的损坏 将造成该分区的混乱或丢失,可用的方法是用备份的分区表数据重新写回,或 者从其它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表数据。 恢复的工具可采用 NU 等工具软件,操作非常方便。当然也可采用 DEBUG 进行操作,但操作繁琐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五、分区有效标志错误的故障 在硬盘主引导扇区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其最后的两个字节:“ 55aa”,此字节为扇区的有效标志。当从硬盘、软盘或光盘启动时,将检测这两 个字节,如果存在则认为有硬盘存在,否则将不承认硬盘。此处可用于整个硬 盘的加密技术,可采用 DEBUG 方法进行恢复处理。另外,当 DOS 引导扇区无 引导标志时,系统启动将显示为:“Mmissing Operating System”。方便的方法 是使用下面的 DOS 系统通用的修复方法。 六、DOS 引导系统引起的启动故障 DOS 引导系统主要由 DOS 引导扇区和 DOS 系统文件组成。系统文件主要 包括 IO.SYS、 MSDOS.SYS、COMMAND.COM ,其中 COMMAND.COM 是 DOS 的外壳文件,可用其它的同类文件替换,但缺省状态下是 DOS 启动的必备文件 。在 Windows 95 携带的 DOS 系统中,MSDOS.SYS 是一个文本文件,是启动 Windows 必须的文件,但只启动 DOS 时可不用此文件。 DOS 引导出错时,可 从软盘或光盘引导系统后使用 SYS C:命令传送系统,即可修复故障,包括引导 扇区及系统文件都可自动修复到正常状态。 七、FAT 表引起的读写故障 FAT 表记录着硬盘数据的存储地址,每一个文件都有一组 FAT 链指定其存 放的簇地址。FAT 表的损坏意味着文件内容的丢失。庆幸的是 DOS 系统本身提 供了两个 FAT 表,如果目前使用的 FAT 表损坏,可用第二个进行覆盖修复。但 由于不同规格的磁盘其 FAT 表的长度及第二个 FAT 表的地址也是不固定的,所 以修复时必须正确查找其正确位置,一些工具软件如 NU 等本身具有这样的修 复功能,使用也非常的方便。采用 DEBUG 也可实现这种操作,即采用其 m 命 令把第二个 FAT 表移到第一个表处即可。如果第二个 FAT 表也损坏了,则也无 法把硬盘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文件的数据仍然存放在硬盘的数据区中,可采 用 CHKDSK 或 SCANDISK 命令进行修复,最终得到 *.CHK 文件,这便是丢失 F AT 链的扇区数据。如果是文本文件则可从中提取出完整的或部分的文件内容。 八、目录表损坏引起的引导故障 目录表记录着硬盘中文件的文件名等数据,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该文件的 起始簇号。目录表由于没有自动备份功能,所以如果目录损坏将丢失大量的文 件。一种减少损失的方法也是采用 CHKDSK 或 SCANDISK 程序恢复的方法,从 硬盘中搜索出*.CHK 文件,由于目录表损坏时仅是首簇号丢失,每一个*.CHK 文件即是一个完整的文件,把其改为原来的名字即可恢复大多数文件。 九、误删除分区时数据的恢复 当用 FDISK 删除了硬盘分区之后,表面上是硬盘中的数据已经完全消失, 在未格式化时进入硬盘会显示为无效驱动器。如果了解 FDISK 的工作原理,就 会知道 FDISK 只是重新改写了硬盘的主引导扇区(0 面 0 道 1 扇区) 中的内容, 具体说就是删除了硬盘分区表信息,而硬盘中的任何分区的数据均没有改变。 可仿照上述的分区表错误的修复方法,即想办法恢复分区表数据即可恢复原来 的分区及数据。如果已经对分区格式化,在先恢复分区后,可按下面的方法恢 复分区数据。 十、误格式化硬盘数据的恢复 在 DOS 高版本状态下,FORMAT 格式化操作在缺省状态下都建立了用于恢 复格式化的磁盘信息,实际上是把磁盘的 DOS 引导扇区、FAT 分区表及目录表 的所有内容复制到了磁盘的最后几个扇区中(因为后面的扇区很少使用),而数 据区中的内容根本没有改变。这样通过运行 UNFORMAT 命令即可恢复。另外 D OS 还提供了一个 MIROR 命令用于记录当前磁盘的信息,供格式化或删除之后 的恢复使用,此方法也比较有效。 更换硬盘莫忘更改 BIOS 设置 我用一块长久搁置的主板组装了一台电脑,却遇到了麻烦,颇费了一番周 折才得以解决。现将整个过程整理成文,希望能对广大用户有所启发。 我将电脑的各种配件组装完毕,加电开机。按“Del”键进入 BIOS 设置,由 于只装了一个 10GB 的硬盘,故我仅在主硬盘的参数中进行设置,全部设置完 后保存退出。计算机开始启动,在检测完内存后系统突然失去相应,按 Reset 键再次启动也一样。难道是硬件有问题?我只好打开机箱,重新组装各配件, 更换插槽,都没有解决问题。 经过一番折腾,再次开机进入 BIOS 设置时,无意中看见了从盘的参数是 3.2 GB。此时方恍然大悟!原来,这块主板以前曾经安装过两个硬盘,分别是 8GB 和 3.2GB,后来我升级时将它们淘汰。由于原来的主板 BIOS 参数在主板电池 供电下可以长时间地保存,所以它的主、从硬盘的参数一直保存着。而计算机 在启动时会对系统的主要硬件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系统的 BIOS 设置进 行一一比较,发现不同就会死机或做出相关出错的提示。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解决起来就十分容易了,将从盘设为“None”,保存后重新启动计算机,故障排 除。 硬盘故障提示信息中文含 义 一 硬盘故障提示信息的含义 ()Date error(数据错误) 从软盘或硬盘上读取的数据存在不可修复错误,磁盘上有坏扇区和坏的文 件分配表。 (2)Hard disk configuration error(硬盘配置错误) 硬盘配置不正确,跳线不对,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等。 (3)Hard disk controller failure(硬盘控制器失效) 控制器卡(多功能卡)松动,连线不对,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等。 (4)Hard disk failure(硬盘失效故障) 控制器卡(多功能卡)故障,硬盘配置不正确,跳线不对,硬盘物理故障 。 (5)Hard disk drive read failure(硬盘驱动器读取失效) 控制器卡(多功能卡)松动,硬盘配置不正确,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硬 盘记录数据破坏等。 (6)No boot device available(无引导设备) 系统找不到作为引导设备的软盘或者硬盘。 (7)No boot sector on hard disk drive(硬盘上无引导扇区) 硬盘上引导扇区丢失,感染有病毒或者配置参数不正确。 (8)Non 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非系统盘或者磁盘错误) 作为引导盘的磁盘不是系统盘,不含有系统引导和核心文件,或者磁盘片 本身故障。 (9)Sectornot found(扇区未找到) 系统盘在软盘和硬盘上不能定位给定扇区。 (10)Seek error(搜索错误) 系统在软盘和硬盘上不能定位给定扇区、磁道或磁头。 (11)Reset Failed(硬盘复位失败) 硬盘或硬盘接口的电路故障。 (12)Fatal Error Bad Hard Disk(硬盘致命错误) 硬盘或硬盘接口故障。 (13)No Hard Disk Installed(没有安装硬盘) 没有安装硬盘,但是 CMOS 参数中设置了硬盘。硬盘驱动器号没有接好, 硬盘卡(多功能卡)没有接插好。硬盘驱动器或硬盘卡故障。 (13)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 REPLACE DISK AND PRE SS ANY KEY TO REBOOT CMOS 参数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错误 进入 CMOS 重新设置参数或者是系统 引导程序未装或被损害。 二 硬盘故障的代码见表 代码 代码含义 1700 硬盘系统通过(正常) 1701 不可识别的硬盘系统 1702 硬盘操作超时 1703 硬盘驱动器选择失败 1704 硬盘控制器失败 1705 要找的记录未找到 1706 写操作失败 1707 道信号错 1708 磁头选择信号有错 1709 ECC 检验错 1710 读数据时扇区缓冲器溢出 1711 坏的地址标志 1712 不可识别的错误 1713 数据比较错 1780 硬盘驱动器 C 故障 1781 D 盘故障 1782 硬盘控制器错 1790 C 盘测试错 1791 D 盘测试错 硬盘大敌:环境的恶劣、 错误的分区 时下,随着一浪高过一浪的硬盘降价潮,大容量(80GB 甚至 120GB)、高 转速(7200 rpm)硬盘的优秀性价比对新装机的朋友格外具有亲和力。并且, 现在的新硬盘都加入了 S.M.A.R.T 的自动侦测技术,以便在硬盘发生致命故障 前发出先兆让用户从容地备份重要的数据,有了这个“保护伞” 好像我们使用硬 盘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这都是针对正常使用硬盘的情况而设计的。现实中 ,新手们在硬盘的日常使用中往往存在各种误区,看似种种不经意的操作就可 能严重影响硬盘的寿命,甚至使硬盘突然“牺牲” ,宝贵的文件或数据毁于一旦 。因此,新手朋友们非常有必要了解硬盘操作和使用的种种误区,正确的维护 和管理硬盘,从而使其忠实的为我们“服役” 。 非正常或频繁的开关机是硬盘的大敌 虽然现在的主板和电源都采用了 ATX 的板型设计支持程序软关机,但是软 关机需要关闭一系列正在运行的程序操作,而由于各种操作系统与不同芯片组 和主板的厂商设计之间往往存在兼容性和 BUG,导致 Windows 在执行软关机 的时候经常出现死机。此时,新手经常出现的误操作是强行切断电源,这时工 作中硬盘的复位动作尚未完成,这很可能会使磁头与盘片摩擦而造成硬盘的物 理损伤,如出现不可修复的坏道。 正确做法:如果软关机出现死机故障,应该按下 Reset 键,待系统重启进 入系统后再执行关机操作,虽烦琐一些但是保障了硬盘的安全复位。 另外就是系统出现一些小故障的时候频繁的开关机。比如由于内存或显卡 未插牢而出现电脑开机无显示的时候,好多人就只埋头搞定看到的问题:频繁 开关机,插拔各种板卡,根本没有顾及到一次次按下电源后硬盘的呻吟声 刚刚开机几秒钟,硬盘正在初始化,磁头处于高度的敏感状态,频繁开关机使 硬盘在很短的时间内反复受到的电流的冲击,发生故障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正确做法:排除硬件故障时先拔下硬盘电源线,等故障修复后接回 。 恶劣的工作环境是硬盘的潜在“杀手” 灰尘、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强磁场都对硬盘构成了潜在的威胁。首 先,灰尘对硬盘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在灰尘严重的使用环境中,硬盘很容易吸 附空气中的灰尘并积累在硬盘的内部电路和元器件上,严重影响元器件的散热 ;而灰尘还会吸收水分腐蚀硬盘内部的电子线路,易使硬盘产生各种莫名其妙 的问题。因此必须保持环境卫生,最大限度减少空气中的含尘量,关机后最好 能罩上防尘罩。 其次,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硬盘也会有负面影响。随着硬盘转速的提高, 硬盘自身产生的热量惊人;再加上过于紧张的机内空间、双硬盘或磁盘阵列的 构建,硬盘间的“亲密接触 ”使硬盘散热问题不容忽视。而过低的温度又容易使 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集成电路元件上造成短路。因此,采取购买体积较为宽松 的立式机箱、适当加大两块硬盘的间距甚至加装硬盘散热风扇的措施,使硬盘 保持在 2025是最为适宜的。 第三,过高的湿度会使电子元件表面上吸附一层水膜,氧化腐蚀电子线路 造成数据读写错误;湿度过低又会使硬盘产生大量的静电,导致 CMOS 电路被 烧坏。基于此,如果电脑长期闲置不用时,应定期给系统加电,靠自身的发热 将机内的水蒸气蒸发掉。最后,作为磁介质的硬盘对强磁场非常敏感,因而尽 量不要让硬盘靠近音箱、喇叭、电机和手机等强磁场,以免硬盘所记录的数据 因磁化而损坏。 对分区进行的误操作易使硬盘“早亡” 由于 Windows 版本的不同造成 FAT16、FAT32、NTFS 各种分区格式并存 ,不同的任务和系统使菜鸟们在转换分区格式面前蠢蠢欲动。更为可怕的是现 在 Ghost 和 PQ 分区魔术师等软件能对分区进行随心所欲的操作 调整分区 的大小、格式甚至隐藏分区;于是在没有弄懂一些基本概念前对硬盘的胡乱操 作和不假思索的恢复,往往导致硬盘的分区表无法被任何工具识别。结果只好 低格,如果也不懂行,很可能一块新硬盘就夭折在一位“无知而无畏” 者的手里 。 技巧提示:“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无论是新手还是老鸟,谁都不能保 证自己的操作万无一失,尤其在对硬盘进行敏感操作时请一定先用第三方的软 件或杀毒软件如 KV2004 备份好硬盘的分区表和引导区数据。 修复失去动力的旧硬盘 笔者的系统安装了两块硬盘,都是昆腾的火球系列,型号分别是 CX102 A 和 lct 15,容量分别是 10GB 和 15GB,前一块是购机时买的,后一块是半年 前从单位里淘汰回来的旧硬盘,将之格式化后组成了双硬盘系统,算是废物利 用。 最近,昆腾火球 lct 15 硬盘上的分区频频出现数据无法保存、程序非法死 锁等情况,重新启动后一切恢复正常,但系统运行几分钟后这些故障又会出现 ,看来是硬盘出问题了,该怎么办呢? 常规武器:格式化 这块旧硬盘是昆腾 1999 年出厂的火球十代系列,算来已经用了四年多了 ,出现故障应当说并不奇怪。重新冷启动系统,还好,BIOS 能够顺利识别出硬 盘的型号,看来故障应该不会太严重,有修复好的希望。 不管它,我先将硬盘各个分区中的重要数据转移到别处,然后进行格式化 操作,不料先是进度条老半天迟迟不动,稍后竟然看到图 1 所示的错误信息, 于是转入命令提示符状态进行操作,进度条却长时间停留在 6%处不动,如图 2 所示,难道这块硬盘真的“ 大限”已到? 自动化武器:QDPS 由于这块旧硬盘支持 DPS(Data Protection System,数据保护系统), 因此笔者想到了昆腾硬盘的 QDPS 工具,于是到驱动之家网站下载了昆腾硬盘 专用的 QDPS 软件(/dir28/d11323.htm),希望能 借助这款软件达到自动修复硬盘的目的。 运行 QDPS 后会自动创建一张启动盘,启动系统后,我们首先需要在图 3 选择待修复的磁盘设备,这里键入“1”选择测试 ATA 磁盘设备,选择“2”则测试 SCSI 磁盘设备。接下来会看到一大段英文提示,其实就是告诉你一些帮助信息 而已,我们可以不用去管这些,一直按下空格键直到询问你是否同意时按“Y”键 ,此时 QDPS 会自动检测系统中安装的物理硬盘,并自动进入一个方便的管理 界面。并以 0(第一主盘)、1 (第一从盘)、2(第二主盘)、3(第二从盘) 的顺序显示出来。然后键入数字选择需要修复的硬盘,这里当然是选择“1”啦。 接下来,QDPS 会自动对硬盘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测,主要有 SMART Check (SMART 检测)、RAM Buffer Test(缓存缓冲区测试)、 Drive Diagnostics (驱动器诊断)、Physical Head Test(物理测试)、Random Verify Test( 随机校验测试)、Quick Media Scan(快速介质扫描)等项目,测试的结果是 前面 5 项全部显示为 “PASS”,但最后一项 Quick Media Scan 却显示为“FAILED ”,给出的错误代码为 42E406,并提醒及时备份重要数据。由于这是一个 6 位 的错误代码,说明硬盘产生的是物理坏道,这种坏道对个人用户来说是很难修 复的,看来只能另想其他方法了。 毁灭性武器:低级格式化 笔者查阅了网上的资料,大多介绍说出现这种物理性坏道时,等于说硬盘 已经报废,即使低级格式化也很难修复。但笔者仍不死心,于是再次从驱动之 家下载了昆腾硬盘专用的 DM 软件(/dir58/d23450. htm),反正是死马当活马医呗。 用 DM 先创建一张 PC-DOS 软盘,启动后从主菜单中选择 “(A)dvanced Opt ions”,再在子菜单中选择“(M)aintenance Options”,接着选择“(U)tilities” ,这 里都是按下回车键进行选择,最后会要求用户选择待低格的物理硬盘,注意这 里可不能选择错误,否则硬盘上的数据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在低格之前,DM 会再次要求用户确认待进行的操作,选择“Zero Fill Drive ”,如果希望进一步操作的话需要按下“Alt+C” 组合键才行,这里都是非常显眼 的红色字符,目的当然是为了给用户以清晰的警告含义啦,最后按下“Y”键就可 以开始低级格式化操作了。低级格式化操作的速度较常规的格式化可慢多了, 不幸的是低级格式化操作中仍然报错并中途退出。 超级武器:Disk Genius 难道这块旧硬盘真的“无药可救” 了?笔者仍然不死心,于是下载了 Disk Ge nius(/soft/3506.html),据说这款软件对付硬盘坏道 很有一套,首先制作一张 DOS 启动盘,然后将 Disk Genius 拷贝到软盘中,这 样就做好了一张带有 Disk Genius 软件的工具盘。 用这张工具盘启动系统,在 DOS 提示符下执行 Diskgen.exe 程序,当弹出 主界面窗口后,按下“Alt+D”键激活“硬盘” 菜单加载第二硬盘,这里要注意根据 硬盘的容量正确选择,可千万不能选择错误了。接下来,从“工具” 菜单中选择“ 硬盘表面检测”,系统会提示将坏扇区清单保存到 Badsect.txt 文件中,点击“ 扫 描”按钮,然后会要求用户选择测试方式,按柱面速度最快,但坏扇区清单不够 详细,按扇区扫描时速度最慢,但清单最详细,建议选择后一种,这样可以获 得最完整的坏扇区报告。 在扫描过程中,会有一个进度指示条,如果 Disk Genius 扫描到坏道,我 们会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听起来非常刺耳,扫描结束后会弹出一个对话 框,其中显示了是否有坏扇区、坏扇区数量等信息。重新启动系统,用记事本 打开 Badsect.txt 文件,或者也可以在 DOS 模式下键入“type badsect.txt”命令 查看该文件,在这个文件中可以查看到刚才扫描的结果,请将坏扇区的起始柱 面、结束柱面、扇区数记录下来,等会儿将会用到这些信息。 重新启动系统,再次执行 Diskgen.exe 程序,先在“分区” 菜单中将这块旧 硬盘上所有的分区全部删除,然后选择“新建分区 ”重新分区,这里全部将之创 建为扩展分区,但要注意将坏扇区前后 30MB 左右的空间单独划分为一个区, 具体位置可以参考 Badsect.txt 文件中的数据,这里可能需要重复操作数次,反 正在存盘之前所有分区操作都只是暂时保存在内存中,你尽管操作就是了。 由于是物理坏道,通过软件的方法是很难修复的,因此我们只能将坏道所 在的区域单独划分为一个分区,然后将之隐藏起来,这样就变相达到了修复硬 盘的目的。从“分区”菜单中找到“隐藏” 命令,将包含坏道的分区隐藏起来,然后 重启系统。接下来,再次对这块旧硬盘进行格式化操作,由于坏道已被隐藏, 因此在格式化过程中并未出现什么错误提示,一切正常,而且在进入 Windows 系统再次格式化时也未出现什么错误,至此这块失去“动力” 的旧硬盘总算起死 回生了! 不过为保险起见,笔者再也不敢将重要资料保存在这块旧硬盘上,只是将 其作为临时文件的暂存之地,因为出现物理坏道的硬盘随时都可能会“寿终正寝 ”。 漫谈硬盘彻底损坏后的数据抢救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80G、120G 的硬盘在普通用户中都已经屡见不鲜了。 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硬盘过程中,我们也在承受着硬盘随时也会出错的风险 ,轻则硬盘的数据丢失,重则整个硬盘报废,造成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采用 什么办法,才能解决常见的硬盘数据丢失故障,成为用户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硬盘的分区 对于你手中硬盘来说,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分区了。硬盘分区是否合理直 接影响到以后工作的便利性和数据的安全性。我们最常见到的分区表错误也是 硬盘的最严重错误,不同错误的程度会造成不同的损失。如果是没有活动分区 标志,则计算机无法启动。但从软驱或光驱引导系统后可对硬盘读写,可通过 f disk 重置活动分区可进行修复。如果是某一分区类型错误,会造成某一分区的 丢失。 在一般情况下完成硬盘分区之后,会形成 3 种形式的分区状态;即主分区 、扩展分区和非 DOS 分区。在硬盘中非 DOS 分区(Non-DOS Partition)是一种 特殊的分区形式,它是将硬盘中的一块区域单独划分出来供另一个操作系统使 用,对主分区的操作系统来讲,是一块被划分出去的存储空间。只有非 DOS 分 区内的操作系统才能管理和使用这块存储区域,非 DOS 分区之外的系统一般不 能对该分区内的数据进行访问。 主分区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分区,通常位于硬盘的最前面一块区域中,构 成逻辑 C 磁盘。其中的主引导程序是它的一部分,此段程序主要用于检测硬盘 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 DOS 或其他 操作系统。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区或光区之后可对硬盘进 行读写。 而扩展分区的概念是比较复杂的,极容易造成硬盘分区与逻辑磁盘混淆; 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大于 32mb 的基本 DOS 分 区值为 06,扩展的 DOS 分区值是 05。如果把基本 DOS 分区类型改为 05 则无 法启动系统,并且不能读写其中的数据。如果把 06 改为 DOS 不识别的类型如 efh,则 DOS 认为改分区不是 DOS 分区,当然无法读写。很多人利用此类型值 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分 区表中还有其他数据用于纪录分区的起始或终止地址。这些数据的损坏将造成 该分区的混乱或丢失,一般无法进行手工恢复,唯一的方法是用备份的分区表 数据重新写回,或者从其他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 表数据,否则将导致其他的数据永久的丢失。由于微机操作系统仅仅为分区表 保留了 64 个字节的存储空间,而每个分区的参数占据 16 个字节,所以操作系 统只允许存储 4 个分区的数据,实际使用中 4 个逻辑磁盘往往不能满足需求; 我们常说的硬盘扩展分区,它只是一个指向下一个分区的指针,这种指针结构 将形成一个单向链表。所以一旦单向链表发生问题,将会导致逻辑磁盘的丢失 。 二、硬盘的数据恢复 1、误格式化硬盘数据的恢复 在 DOS 高版本状态下,格式化操作 format 在缺省状态下都建立了用于恢 复格式化的磁盘信息,实际上是把磁盘的 DOS 引导扇区,fat 分区表及目录表 的所有内容复制到了磁盘的最后几个扇区中(因为后面的扇区很少使用),而数 据区中的内容根本没有改变。我们都知道在 DOS 时代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工具 U nFormat,它可以恢复由 Format 命令清除的磁盘。如果用户是在 DOS 下使用 F ormat 命令误格式化了某个分区的话,可以使用该命令试试。不过 UnFormat 只能恢复本地硬盘和软件驱动器,而不能恢复网络驱动器。UnFormat 命令除了 上面的反格式化功能,它还能重新修复和建立硬盘驱动器上的损坏分区表。 但目前 UnFormat 已经显得有点 “力不从心”了,再使用它来恢复格式化后 分区的方法已经有点过时了,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恢复软件来进行数据恢复,比 如使用 Easyrecovery 6.0 和 Finaldata2.0 等恢复软件均可以方便的进行数据恢 复工作。另外 DOS 还提供了一个 miror 命令用于纪录当前的磁盘的信息,供格 式化或删除之后的恢复使用,此方法也比较有效。 2、零磁道损坏时的数据恢复 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区(MBR)在零磁道上。MBR 位于硬盘的 0 磁道 0 柱面 1 扇区,其中存放着硬盘主引导程序和硬盘分区表。在总共 512 字节的硬盘主引 导记录扇区中,446 字节属于硬盘主引导程序, 64 字节属于硬盘分区表(DPT) ,两个字节(55 AA)属于分区结束标志。零磁道一旦受损,将使硬盘的主引导程 序和分区表信息将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硬盘无法引导。0 磁道损坏判断: 系统自检能通过,但启动时,分区丢失或者 C 盘目录丢失,硬盘出现有规律的“ 咯吱咯吱 ”的寻道声,运行 SCANDISK 扫描 C 盘,在第一簇出现一个红色的 “B”,或者 Fdisk 找不到硬盘、DM 死在 0 磁道上,此种情况即为零磁道损坏! 零磁道损坏属于硬盘坏道之一,只不过它的位置相当重要,因而一旦遭到 破坏,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果 0 磁道损坏,按照目前的普通方法是无法使 数据完整恢复的,通常 0 磁道损坏的硬盘,可以通过 PCTOOLS 的 DE 磁盘编辑 器(或者 DiskMan)来使 0 磁道偏转一个扇区,使用 1 磁道来作为 0 磁道来进行 使用。而数据可以通过 Easyrecovery 来按照簇进行恢复,但数据无法保证得到 完全恢复。 3、分区表损坏时的数据修复 硬盘主引导记录(MBR)所在的扇区也是病毒重点攻击的地方,通过破坏主 引导扇区中的 DPT(分区表 ),就可以轻易地损毁硬盘分区信息,达到对资料的 破坏目的。分区表的损坏是分区数据被破坏而使记录被破坏的。所以,我们可 以使用软件来进行修复。 一般情况下,硬盘分区之后,要备份一份分区表至软盘、光盘或者移动存 储活动盘上。在这方面,国内著名的杀毒软件 KV3000 系列和瑞星都提供了完 整的解决方案。但是,对于没有备份分区表的硬盘来说,虽然 KV3000 也提供 了相应的修复方法,不过成功率相对就要低很多了。在恢复分区上,诺顿磁盘 医生 NDD 是绝对强劲的工具,可以自动修复分区丢失等情况,可以抢救软盘坏 区中的数据,强制读出后搬移到其它空白扇区。在硬盘崩溃或异常的情况下, 它可能带给用户一线希望。在出现问题后,用启动盘启动,运行 NDD,选择 Di agnose 进行诊断。 NDD 会对硬盘进行全面扫描,如果有错误的话,它会向你 提示,然后只要根据软件的提示选择修复项目即可,而且这些问题它都能轻轻 松松地解决。 另外,大家非常熟悉的中文磁盘工具 DiskMan,在重建分区表方面具有非 常实用的功能,用于修复分区表的损坏是最合适不过了。如果硬盘分区表被分 区调整软件(或病毒)严重破坏,必将引起硬盘和系统瘫痪的严重后果,而 Disk Man 可通过未被破坏的分区引导记录信息重新建立分区表。只要在菜单的工具 栏中选择“重建分表”,DiskMan 即开始搜索并重建分区。使用过程之中,DiskM an 将首先搜索 0 柱面 0 磁头从 2 扇区开始的隐含扇区,寻找被病毒挪动过的分 区表。紧接着要搜索每个磁头的第一个扇区。整个搜索过程是采用“自动” 或“交 互”两种方式进行。自动方式保留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交互 方式对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都会给出提示,由用户选择是否保留。当采用自动方 式重建的分区表一旦出现不正确的故障时,我们可以采用交互方式重新进行搜 索。 但是,重建分区表功能也不能保证做到百分之百的修复好硬盘分区表。所 以要记住“求谁也不如求自己 ”还是保护好自己的硬盘吧!尽量避免硬件损伤以 及病毒的侵扰,一定要做好分区表的备份工作;如果没有做备份的话,请下载 一个 DISKGEN 软件,然后在工具选项中,选备份分区表,一般默认是备份到软 驱上面的,如果你没有软驱,就要改一下路经,输出到硬盘目录里。然后你应 该把这个备份文件刻录到光盘或者是拷贝到 U 盘里,千万不要放到硬盘里哦, 那样就与没有备份的效果一个样了! 4、误删除之后的数据恢复 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我们最常见的数据恢复就是误删除之后的数据恢复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再向该分区或者磁盘写入信息,因为 刚被删除的文件被恢复的可能性最大。实际上当用 fdisk 删除了硬盘分区之后, 表面现象是硬盘中的数据已经完全消失,在未格式化时进入硬盘会显示无效驱 动器。如果了解 fdisk 的工作原理,就会知道, fdisk 只是重新改写了硬盘的主 引导扇区(0 面 0 道 1 扇区 )中的内容。具体说就是删除了硬盘分区表信息,而 硬盘中的任何分区的数据均没有改变。由于删除与格式化操作对于文件的数据 部分实质上丝毫未动,这样,就给文件恢复提供了可能性。我们只要利用一些 反删除软件(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照分区表来恢复文件的),用户可以轻松地 实现文件恢复的目的。同时误格式化同误删除的恢复方法在使用上基本上没有 大的区别,只要没有用 Fdisk 命令打乱分区的硬盘(利用 FDISK 命令对于 40G 以 内的硬盘进行分区,还是很方便实用的,所有启动盘上都有,主板支持也没有 任何问题),要恢复的文件所占用的簇不被其他文件占用,这样,格式化前的大 部分数据仍是可以被恢复的。而且如果你的 Windows 系统还可以正常使用的话 ,那么最简单的恢复方法就是用 Windows 版 EasyRecovery 软件,它恢复硬盘 数据的功能十分强大,不仅能恢复被从回收站清除的文件,而且还能恢复被格 式化的 FAT16、FAT32 或 NTFS 分区中的文件。 该软件的使用方法十分简单,解压缩安装以后,运行 EasyRecovery,出现 主界面。左侧 4 个功能的按钮以及 2 个软件支持按钮,磁盘诊断可以帮助我们 测试潜在硬件故障、监视并报告潜在驱动器故障、查看驱动器空间使用详细资 料、IDE 硬盘跳线设置、以及分析文件结构和创建可引导的诊断磁盘。而且 6 个功能按钮提供的数据恢复选项功能,对于我们需要的硬盘资料恢复来说至关 重要,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 提供了多种数据恢复选项。其中包括:使用 高级选项自定义数据恢复功能、查找并恢复已删除文件、从一个已格式化的卷 中恢复文件、不以来任何文件系统结构信息进行恢复此软件还可以保存恢复数 据进度以及创建可引导的紧急引导软盘。 实际操作中,我们将选择高级选项自定义数据恢复功能来进行数据恢复操 作,经过扫描系统会显示磁盘驱动器信息,在这里我们选择了恢复资料的硬盘 分区 C 盘,按照提示要求,点击“下一步” 后软件 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 将 自动扫描分区,之后会把所有详细文件信息显示出来,其中包括目前还存在的 和已经被删除的文件。紧接着要选中你想恢复的文件,选择“下一步” 进入到选 择目标位置屏幕,过一会后 EasyRecovery 成功的找回了丢失的文件,这时选择 “取消”退出该工具即可。 以上是当我们遇到硬盘数据丢失后如何进行数据恢复的几种方法,相信这 些对于电脑高手的朋友们来说真的不算什么,但还有不少初学电脑的朋友在为 硬盘数据的丢失而苦恼啊!通过今天简单介绍的几种方法,衷心希望能对大家 有点帮助。 详解硬盘低级格式化(DM 版) 对于一个电脑用户而言,“格式化” 这个词绝对不应该陌生。事实上,当我 们需要安装一个“干净”的操作系统时,往往都会祭出 “格式化”这招“ 杀手锏”,来 彻底清除系统盘上的数据。这个过程通常可以在 DOS 或 Windows 两种环境下 进行:DOS 环境下可采用 Format 命令来实现;而 Windows 中则可以直接在需 要格式化的盘符上单击鼠标右键,然后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格式化” 功能来完 成(如图 1)。相比较而言,后者更容易被普通用户所掌握,且所需耗费的时 间更短。虽然两者的操作方式和格式化所需的时间都有所不同。但它们实际上 都是对硬盘进行同一种操作,那就是清除硬盘上的数据、生成引导区信息、初 始化 FAT 表、标注逻辑坏道等。我们将这些操作统称为“高级格式化” 。 图 1 Windows 下的格式化功能 另一方面,我们经常还会看到或听到“低级格式化 ”这个词,那么它和高级 格式化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容易混淆的概念,下面 进行详细地说明。 高、低级格式化的联系与区别 低级格式化就是将空白的磁盘划分出柱面和磁道,再将磁道划分为若干个 扇区,每个扇区又划分出标识部分 ID、间隔区 GAP 和数据区 DATA 等。可见, 低级格式化是高级格式化之前的一件工作,它只能够在 DOS 环境来完成。而且 低级格式化只能针对一块硬盘而不能支持单独的某一个分区。每块硬盘在出厂 时,已由硬盘生产商进行低级格式化,因此通常使用者无需再进行低级格式化 操作。其实,我们对一张软盘进行的全面格式化就是一种低级格式化。 需要指出的是,低级格式化是一种损耗性操作,其对硬盘寿命有一定的负 面影响。因此,许多硬盘厂商均建议用户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妄” 使此招。当 硬盘受到外部强磁体、强磁场的影响,或因长期使用,硬盘盘片上由低级格式 化划分出来的扇区格式磁性记录部分丢失,从而出现大量“坏扇区” 时,可以通 过低级格式化来重新划分“扇区” 。但是前提是硬盘的盘片没有受到物理性划伤 。 笔者认为,只有在硬盘多次分区均告失败或在高级格式化中发现大量“坏道 ”时,方可通过低级格式化来进行修复。而硬盘的硬性损伤,则是无法通过低级 格式化来修复的。可以想象当一张软盘的盘片表面被划伤之后,还能修复吗? 如何低级格式化硬盘 下面,我们以著名的 DM(Disk Manager)万用版(从网上随便搜索一下 就能找到)为例,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何低级格式化硬盘。由于 DM 是一款 DOS 下使用的软件,所以在使用之前,我们需要制作一张 DOS 启动盘,并将压缩包 中的 DM 程序解压到启动盘上。 图 2 DM 的维护选项 然后,用软盘引导系统进入 DOS 模式。在 A: 下输入 DM/M,即可进入 D M 的主界面。接着将光标移动到“Maintenance Options”上(如图 2),并回车 确认。进入“Maintenance Options”子菜单中后,我们再将光标移到“Utilities”位 置(如图 3),再次回车确认。 图 3 维护选项下的应用子项目 这个时候,DM 会要求你选择一个硬盘(图 4)。如果你的电脑里只有一部 硬盘,那么直接选择就行了。当我们选择好要低级格式化的硬盘之后,回车确 认即可。 图 4 选择要低级格式化的硬盘 完成硬盘的选择之后,我们需要从“Select Utility Option”子菜单中,选择 一个要执行的操作。这里当然要选择“Low Level Format(低级格式化)” (图 5)。由于低级格式化可以“ 不费吹灰之力”地造成硬盘数据丢失,并永不可恢复 (比分区、高级格式化厉害多了),因此 DM 将会弹出一个警告窗口(图 6) ,告诉你 DM 的危险性。为了避免无意之间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护安全培训方式方案课件
- 农业安全知识培训会课件
- 别想欺负我课件
- 内镜护士培训课件
- 内部转岗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人身保险营销方案(3篇)
- 内训会员工心态课件
-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培训
- 2金木水火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 燕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共两课时)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清单
-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件
- 职工医疗互助讲课课件
- 《酒店新员工培训》课件
- 实习动员大会主持词开场白范文
- 小学信息科技《数据与编码-探索生活中的“编码”》教学设计
- GB/T 28619-2024再制造术语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教案集
- DL∕T 5372-2017 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
- DZ/T 0462.3-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3部分:铁、锰、铬、钒、钛(正式版)
- 农村特岗教师聘用合同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