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b1综合练习题_第1页
中国古代文b1综合练习题_第2页
中国古代文b1综合练习题_第3页
中国古代文b1综合练习题_第4页
中国古代文b1综合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 B1)综合练习题 韩传达编写 第一编 先秦文学 一、填空题 1所谓“先秦”,即秦 朝统一之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就是所谓“ 先秦文学”。 2教材认为,春秋时期的文学,保留到今天的主要有诗经里的部分“ 小雅 ”、“国风 ”,尚书里的某 些作品。以及国语里的部分资料。 3教材指出,战国时期的文学,从中原地区来说主要是散文,而当时的散文又主要包括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即 诸子散文)两大类。 4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主要代表作有国语、左传 、 战国策等。 5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主要代表有论语 、 墨子 、 老子 、 孟子 、 庄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吕氏春秋 等 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或稍后大约五六百年间的 305 篇诗歌作品。 7诗经,当时人叫它 诗 或诗三百 ,到汉代,它作为儒家的经典地位被确定下来,成为诗经。 8教材认为,诗经的“风 ”、“ 雅”、“颂”是一种音乐的分类,由音乐而得名。 9汉代,传诗的共有四家:鲁诗的传人是鲁人申培,齐诗的传人是齐人辕固 ,韩婴所传为韩诗, 毛亨所传为毛诗;前三家诗逐渐亡佚,只有毛亨所传的诗流传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 10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的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11.诗经关雎首章前四句是“关关雎鸠,在河水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2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诗的第一章是:“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为勿思?” 13.战国时期的散文主要包括两大类:哲理散文(即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14教材认为,战国时期历史散文中的 和 ,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当作古代文章的典范。 15教材认为,战国时期哲理散文(即诸子散文)中的 和 ,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当作古代 文章的典范。 16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散文集是尚书,国语则是一部按国别记载的史书,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而战 国策则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历史史料汇编。 17孟子提出的重要文艺见解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 18.逍遥游和鱼我所欲也章的作者分别是战国时期的散文家庄子和孟子。 19.天时不如地利章和养生主的作者分别是孟子和庄子。 20与左传同为解释春秋的有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和糓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后人把它们合称为 “春秋三传”。 21.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分别出自先秦史书左传和 战国策。 2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和孤愤分别出自论语和韩非子。 23.先秦诸子散文中,最有文采的两部著作应当是孟子和庄子 。 24先秦历史散文中,最有文采的两部著作应当是左传和战国策。 25.先秦诸子书中,保存有大量寓言故事的是孟子 、庄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 26.汉代文学家王逸认为屈原的作品有离骚、 九歌(11 篇)、九章(9 篇)、天问、远游、 卜居、渔父,共 25 篇。但学者一般对后三篇的作者或文体有所疑问,却多肯定招魂是屈原所作。 27.屈原最长的两首政治抒情诗是离骚和九章。 28战国时期楚国两位伟大诗人屈原的两部代表性的组诗是离骚和九章。 2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两句诗出自伟大诗人屈原的名作离骚。 30教材提到的屈宋楚辞作品中,其篇名源于古代传说中的乐歌名称的有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九辩。 31.先秦楚辞作家中与屈原并称的是宋玉 ,他的代表作是九辩 。 32九歌和九辩的作者分别是屈原和宋玉。 33战国时期两位最重要的诗人是屈原和宋玉。 34根据你的理解,先秦时期最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学家应当是先秦诸子中的散文家左秋明和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 35.先秦时期,最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学家是战国时期的散文家左秋明和诗人屈原 。 二、默写和填句题 1默写诗经周南 关雎 。 关关雎(j)鸠(ji) ,在河之洲。窈(yo )窕(tio )淑女,君子好(ho)逑。 参差荇(x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寐(m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zh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m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之。 2默写诗经周南 芣苢( f y) 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1。采采芣苢,薄言有之2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3。采采芣苢,薄言捋之4。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5。采采芣苢,薄言襭之6。 3默写诗经邶风静女诗。 静女其姝(sh) ,俟 (s)我于城隅 (y)。爱而不见,搔首踟(ch)蹰(ch)。 静女其娈(lun),贻(y)我彤(tng)管。彤管有炜(wi) ,说 (yu)怿(y)女(r)美。 自牧归(ku)荑(t),洵(xn)美且异。匪(fi)女(r) 之为美,美人之贻。 4默写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诗。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5默写诗经秦风蒹葭诗。 蒹葭(jin ji )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洄(hu)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i ) 。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 。 6填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脩 我戈矛。与子同仇。 ”(诗经秦风无衣 ) 7填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 也 。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章 ) 8. 填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章 ) 9. 填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养生主 ) 10.默写九歌国殇 “出不入兮往不反”以下七句: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11.默写九章橘颂第一段(即从“后皇嘉树”至“姱而不丑兮” ) 。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阛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可任兮。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12. 填句: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九 章 橘颂 ) 三、简答题 1关于诗经的结集,汉代有所谓“采诗”的说法。请简述“采诗说”。 诗经中的哪部分的诗主要是采集来的? 2什么是诗经的“风、雅、颂”? 3什么是诗经的“赋、比、兴”? 4什么是“四家诗” ?简述“ 四家诗 ”的传习情况。 5什么是毛诗和毛诗序? 6简述战国时期的文学概况。 7什么是先秦历史散文?简述其中的代表作。 8什么是先秦诸子散文?简述其中的代表作。 9什么是“楚辞” ? 10简述“楚辞” 产生所受到的影响。 11简述屈原的创作概况。 12简述宋玉的创作概况及其代表作的思想内容。 四、分析论述题 1试述诗经的思想内容。 2 诗经的“怨刺诗” 是怎样产生的?它主要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3试举例论述诗经的婚姻爱情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4试举例论述诗经的战争徭役诗的思想内容。 5试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6试论诗经的现实主义。 7举例论述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8试论诗经在语言和句式上的特点及其影响。 9试论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0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诗经关雎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11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诗经静女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12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诗经氓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13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诗经硕鼠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14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诗经蒹葭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14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诗经溱洧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16试论左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17试以左传对战争的描写为例,论述左传的叙事成就。 18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左传的曹刿论战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19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左传的展喜犒师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20试论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21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战国策的邹忌讽齐王纳谏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上册) 22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战国策的冯谖客孟尝君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上册) 23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论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 学作品选上册) 24试论孟子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5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孟子的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 品选上册) 27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章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 册) 28试论庄子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9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庄子的逍遥游 (节录)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上册) 30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庄子的养生主 (节录)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上册) 31试论屈原作品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32试论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 33试论屈原作品的浪漫主义精神。 34屈原是怎样发展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的? 35试论屈原及其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35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屈原离骚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36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屈原九歌湘夫人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37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屈原九歌国殇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38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屈原九章橘颂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第二编 汉代文学 一、填空题 1西汉初期的文学形式主要是哲理文和政论文 。 2西汉初期的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散 文;汉代诗坛最重要的诗歌是汉代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 。 3西汉初期,政论文的代表作家贾谊的政论文代表作是治安策和过秦论 。 4. 西汉初期,另一政论文的代表作家晁错的政论文代表作是论贵粟疏 和守边劝农疏等。 5贾谊著名的骚体赋代表作是吊屈原赋 和鹏鸟赋 。 6汉武帝时期,散文和辞赋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尤其是 的历史散文和 的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更 是高标独树,成为了各自领域中不可企及的典范。 7.西汉初期,给辞赋开拓出一种新局面的是著名赋家 的 ;这汉赋发展史上带有转折性的作品,它的文章结 构形成了叫做“七” 的一种文体。 8贾谊著名的骚体赋代表作是吊屈原赋 和鹏鸟赋 。 9汉武帝时最重要的赋家是司马相如,其最著名的大赋的代表作是子虚赋和上林赋。 10东汉时期最有名的历史散文家是班固,最有名的辞赋家是两都赋的作者班固和二京赋的作者张衡 。 11东汉前期文学创作仍主要是散文和辞赋,而这一时期散文和辞赋的代表作家都是班固,他的散文著作是与史 记并称的汉书 。 12 甘泉赋 、 羽猎赋 、 长杨赋和河东赋的作者是西汉后期著名的辞赋家扬雄。 13班固是东汉时期杰出的辞赋家,他的赋作两都赋 结构宏伟,铺陈绚丽,在辞赋史上只有张衡的二京赋 可以与之相媲美。 14东汉后期,比较突出的是抒情小赋的兴起,这一时期著名的抒情小赋是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 赋 。 15东汉后期,比较突出的是抒情小赋的兴起,著名的抒情小赋除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外, 随后的名作还有弥衡的鹦鹉赋和王粲的登楼赋 。 16.东汉中期的赋家张衡的辞赋代表作是京都的大赋 和抒情的 ,后者是魏晋时期流行的“抒情小赋 ” 的先驱。 17西汉初期,政论文的代表作家是贾谊和晁错,他们的政论文代表作分别是过秦论 、 治安策 、 论积贮疏 和论贵粟疏 、 守边劝农疏等。 19西汉初期,著名的政论散文家是过秦论的作者贾谊和论贵粟疏的作者晃错。 20贾谊的政论文除著名的过秦论外,重要的还有论积贮疏 (治安策 )和 、 谏立淮南诸子疏 等。 21晁错的政论文著名的有守边劝农疏 、 论贵粟疏 、 贤良文学对策 、 言兵事疏 、 论削藩疏等。 22西汉后期的论说文作家,教材提到的有刘向 、王充 、刘歆等。 23汉代的论说文主要分为哲理文和政论文两大类。 24王充敢于向当时处于独尊地位的儒家经典挑战,揭露今文经学的僵化、腐朽和虚伪,这方面最有战斗性的是 论衡里的问孔和刺孟 两篇。 25.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写过一篇著名的论文论六家要旨 ,对先秦诸子中的一些思想家进行了综合评价。 26 论六家要指和报任安书的作者分别是西汉的司马谈和司马迁。 27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还有著名的书信体散文 和著名的辞赋 。 28 史记的体例分为本纪、世家、列传 、书、表五个部分。 29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赞扬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 30著名的鸿门宴一节文字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的 一文。 31著名的苏武传一文出自东汉史学家 的 一书。 32写出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的西汉史学家是 。 33写出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的东汉史学家是 。 34汉代两位最伟大历史散文作家分别是西汉的 和东汉的 。 35两汉时期,两位最伟大的历史散文作家分别是 和 。 36汉代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宋朝人 所编的 的相和歌辞 、 鼓吹曲辞和杂曲歌辞里。 37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 ,题目为 。 38我国古代最长的民间叙事诗 ,最早见于徐陵编纂的 。 39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 和 。 40 大风歌和垓下歌的作者分别是 和 。 41西汉初,著名的楚歌作品有项羽的 和刘邦的 。 42汉武帝刘彻的楚歌体作品,教材提到的有 和 二首。 43 四愁诗的作者是 汉时期的 。 44除班固的咏史外,较早的文人五言诗还有张衡的 和秦嘉的 。 45五言乐府诗董娇娆和羽林郎的作者分别是 的 。46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代 编 纂的 。 47梁代诗评家 在 一书中赞扬古诗十九首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48.我国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 ,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是 。 二、默写(每句 1 分,10 分) 1默写汉乐府民歌上邪 。 2默写汉乐府民歌江南 。 3填句:“ , 。 ,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汉代民歌上山采蘼芜 ) 4填句:“江南可采莲,莲叶河田田。鱼戏莲叶间 , 。 , 。 ”(汉代民歌江南 ) 5默写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 6默写古诗十九首的“涉江采芙蓉”。 7默写古诗十九首的“行行重行行”。 8填句:“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 。 , 。此物何所贵,路远莫致之。 ”(古诗十九首其 九) 三、简答题 1汉代最盛行的文学样式是辞赋,为什么教材认为,两汉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散文? 2为什么说枚乘的七发是汉赋发展史上一篇带有转折性的作品? 3简述西汉初期政论文的概况。 4简述汉代历史散文的概况。 5简述史记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6什么是乐府和乐府诗? 7简述五言诗的发展概况。 8简述班固咏史内容及其在诗歌史上的意义。 9简述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10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性。 四、分析论述题(两题任选一题;20 分) 1试论述汉代散体大赋的发展概况。 2试论司马迁生平与他写作史记的关系。 3试论司马迁史记中所表现的批判性与民主性。 4鲁迅为什么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 5举例说明史记文章的抒情性。 6试分析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李广的形象。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7试析汉书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8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汉书苏武传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9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比较史记和汉书的异同。 10试分析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11试分析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征。 12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汉代民歌上山采蘼芜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13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汉代民歌东门行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14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汉代民歌孔雀东南飞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15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性。 16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古诗十九首的行行重行行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上册) 17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古诗十九首的涉江采芙蓉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上册) 18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上册) (2006.6.11 已校)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填空题 1教材指出,魏晋南北朝文学,一般是指 (填帝王名号)初平元年(190)到 (填帝王名号)开皇九年 (589)这 400 年间的文学。 2教材认为,建安诗歌基本继承了 和汉代 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楚辞”、 古诗十九首的抒情传统,在 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的崭新风貌。 3教材认为,建安诗歌基本继承了诗经 、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和“ ”、 的抒情传统,同时接受汉 末抒情小赋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的崭新风貌。 4建安诗歌,以“三曹” 、 “ ”和女诗人 为其代表作家。 5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评建安文学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 概而多气也。 ”建安文学的这一特征,被后人称为“ ” ( “建安风力” )或“ ”。 6关于“风骨”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教材认为, “风骨”的“风”和“骨”分别主要是指作品的 和 。 7所谓“三曹”是指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 和 ,他们都是建安文学中卓有成就的诗人。 8 “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和“ 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的评论分别出自钟嵘的 和敖陶孙的 。 9建安时期,七言诗燕歌行二首和五言诗赠从弟二首的作者分别是 和 。 10建安时期并称“曹刘” 的诗人是 和 。 11建安时期的名诗七哀诗 (西京乱无象)和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的作者分别是建安七子中的 和 。 12建安时期的名诗饮马长城窟行和驾出北郭门行的作者分别是建安七子中的 和 。 13建安时期惟一的女诗人是 ,她的带有自传性的五言诗代表作是 。 14建安时期,除了“三曹” 、 “七子”和蔡琰等主要作家之外,还有鹦鹉赋的作者 和出师表的作者 等。 15建安时期,女诗人 的代表作是五言长诗 。 16女诗人蔡琰的诗歌作品除五言悲愤诗外,尚有骚体的 基本可以认为是后人伪托,但琴曲歌辞 是否是蔡琰所作尚有争论。 17曹魏正始时期,玄学的兴起,出现了“竹林七贤”的文人团体,其代表人物是诗人 和 。 18正始诗人阮籍和嵇康的诗歌代表作分别是 八十二首 十八首。 19西晋太康时期,文学繁荣,作家众多,但形式主义文风日趋严重,当时诗坛主流派文风的代表诗人是 和 。 20西晋太康时期,所谓“二陆”是指 和陆云兄弟;所谓“两潘”则是指 和他的侄儿 。 21西晋太康时期,左思的诗歌代表作是 八首,最有名气的辞赋代表作是 。 22 悼亡诗 (荏苒冬春谢)的作者是 ;赴洛道中作 (远游越山川)的作者是 。 23西晋太康诗坛最有成就的诗人是 ,其代表性诗作是 八首。 24两晋时期的最有成就的诗人是西晋的 和东晋的 。 25西晋灭亡和东晋草创之际,出现了一位坚持抵抗少数民族入侵的爱国诗人 ,他的最有名的一首洋溢着爱国 主义热情的诗作是 。 26 扶风歌 (朝发广莫门)的作者是 ;游仙诗十四首的作者是 。 27西晋末年,清谈玄理之风大盛,浸入了诗坛,遂产生了“平典似道德论”的玄言诗,玄言诗的代表诗人是 和 。 28清谈玄理的玄言诗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直到东晋末年 的田园诗和 的山水诗的出现,才给东晋诗坛注 入了新鲜的活力。 29清谈玄理的玄言诗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直到东晋末年 的田园诗和 的山水诗的出现,才给诗坛注入了 新鲜的活力。 30陶渊明的创作除了诗文之外,辞赋也很有成就,他的辞赋代表作有著名的 、 和感事不遇赋 等。 31教材认为, 和 是南朝文学的两种主要样式。 32谢灵运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完成了由 诗到 诗的转变。 33谢灵运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完成了由 诗到 诗的转变。 34.南朝刘宋元嘉时期的山水诗的代表诗人是所谓“元嘉三大家”,具体指 、 和鲍照三位诗人。 35齐武帝永明年间,由于声韵学的发展,诗人沈约等人把汉语的四声用于诗歌的声律,确立了讲究四声、避免病 累的 说,开创了一种特别讲究声律的新体诗,这种新体诗亦称“ 体”。 36南朝齐与梁初是“永明体”新体诗的形成和繁荣时期,最重要的新体诗代表作家是 和 。 37鲍照诗歌最有名的代表作是 十八首,而他的辞赋则以 最负盛名。 38教材认为, 文是和 文相对而言的,它是散文发展的一种特殊形态。 39庾信诗歌的代表作是 二十八首,他的最具代表性的赋作是 。 40南朝和北朝乐府民歌内容有别,风格各异,但它们共同构成了 、汉 民歌之后民歌创作的又一次高 潮。 41南朝民歌的吴歌和西曲歌的主要产生地区分别是 和 一带。 42南朝宋的赋家首推 ,他的赋作以 最负盛名, 43谢惠连和谢庄是南朝宋知名的赋家,他们的赋作,前者以 最著名,后者则以 最著名。 44江淹两篇最著名的辞赋代表作是 和 。 45书札体散文登大雷岸与妹书的作者是 ;与宋元思书的作者是 。 46.北魏及东魏、西魏时期,北朝文学相对繁荣, 、邢邵和 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诗文作家,号称“北地三才”。 47北朝文学,在散文领域出现了郦道元 、扬衒之 和颜之推颜氏家训的散文名作。 48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可以分为两类:即 小说和 小说。 4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可以分为两类:即以 为代表的志怪小说和以 为代表的轶事小说。 50你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应该是 ;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则是 。 二、默写和填句题 1默写曹操诗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 2填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 ,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 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 3填句:“ , ; ,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曹植野田黄雀行 ) 4默写左思咏史八首其二(郁郁涧底松) 5默写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三(种豆南山下) 。 6默写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五(结庐在人境) 。 7默写鲍照诗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四(泻水置平地) 。 8默写庾信诗拟咏怀二十八首其二十六(萧条亭障远) 。 9默写北朝乐府民歌敕勒川 。 10填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 ,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 ; , 。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三、简答题 1.根据教材的论述,谈谈什么是“建安风骨”。 2.请简要说明曹丕在诗歌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 3.建安七子是哪些人?简述他们的代表性的诗歌创作。 4你认为胡笳十八拍是蔡琰的作品吗?为什么? 5教材指出:“曹魏后期,以正始文学最具特色。 ”为什么?(提示: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上作简要分析) 6简述太康文学的概况。 7钟嵘诗品为什么称赞刘琨的诗“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 8举例说明郭璞的诗“乃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钟嵘诗品 )? 9简要说明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 10简述谢灵运在诗歌史上的贡献。 11简述鲍照对诗体发展的重要贡献。 12简述沈约和谢脁在诗歌史上的贡献和成就。 13简述新体诗(永明体)的形成和其在诗歌史上的意义。 14简析庾信拟咏怀二十八首的思想内容。 15简要说明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 16简述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7简述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8简述北朝散文的概况。 19简述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 20简述南北朝小说对后世的影响。 四、分析论述题 1试举例论述建安文学的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色。 2试举例论述什么是“建安风骨”? 3为什么鲁迅说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提示:从诗歌和散文两方面说明) 4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曹操诗蒿里行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5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曹操诗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或观沧海 )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 文学作品选上册) 6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曹丕诗燕歌行 (秋风萧索天气凉)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选上册) 7曹植前后期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8钟嵘诗品为什么说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9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曹植诗野田黄雀行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10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王粲七哀诗 (西京乱无象)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上册) 11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蔡琰五言悲愤诗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12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诸葛亮出师表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13试分析左思咏史诗八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14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左思咏史八首其四(济济京城内)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 品选上册) 15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刘琨扶风歌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16试论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17试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18试论述陶渊明“田园诗” 的思想内容。 19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陶渊明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精卫衔微木)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 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20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陶渊明诗归园田居五首(少无适俗韵)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 学作品选上册) 21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陶渊明诗杂诗十二首其二(白日沦西阿)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 文学作品选上册) 22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陶渊明诗桃花源记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23就陶渊明的田园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的成就,谈谈他们的诗歌创作在改变玄言诗风气方面 的作用。 24结合庾信的经历和创作,试论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 25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南朝民歌西洲曲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26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北朝民歌木兰诗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27试从艺术上分析陶宏景的著名散文答谢中书书 。 (原文见中央电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28就本学期学习的内容,谈谈建安风骨对魏晋南北朝的影响。 第四编 唐代文学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唐代文学的分期,历来习惯采用初唐、 、 、晚唐的划分方法。 2教材认为,从唐高祖到睿宗为初唐;从唐玄宗到肃宗为 ;从唐代宗到敬宗为 ;从唐文宗到唐朝灭亡为 晚唐。 3从 到 (填皇帝的庙号或姓名)的初唐时期是由六朝文学向唐代文学的过渡时期。 4唐代文学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是从 到 (填皇帝的庙号或姓名)的盛唐时期。 5唐代文学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是从 到 (填皇帝的庙号或姓名)的中唐时期。 6从 (填皇帝的庙号或姓名)到唐朝灭亡的 唐时期是唐代文学相对衰微的时期。 7作为一代文学的唐诗,作家作品众多,据全唐诗及其补遗统计,唐诗有近 位作家, 首作品,数量 远远超过前此历代诗歌之总和。 8唐文一如唐诗,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全唐文共一千卷,收录了 多位作家的 多篇文章。 9唐代的小说有长足的发展,这就是“ ”小说的出现,唐代的这种小说源于六朝的 小说。 10 “唐诗”之外,唐代还出现了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诗体 。它原称“ 词”,是配合音乐歌唱的诗歌。这种 新诗体到了宋代极其繁荣,成为宋代主要文学样式之一。 11教材认为,隋朝最著名的诗人是 。教材举其诗 、 人日思归为其代表作。 12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是隋朝诗人 的 诗中的名句,历来为人称道。 13初唐诗人 和 的诗歌创作成就主要是使律诗进一步定型规范化,并得到时人的认可。 14初唐时期所谓的“文章四友”是指诗人李峤、苏味道、崔融和 。其中以 的成就最高。 15 “初唐四杰”是指初唐时期的 、杨炯、卢照邻和 四位著名的诗人。 1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 露重飞难进,风多易响沉 ”分别是初唐诗人 和 的名句。 17王勃滕王阁诗的最后四句是“ ,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8 “初唐四杰”的文章多是赋体骈文,王勃和骆宾王的赋体骈文代表作分别是 和 。 19 的 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联是出自他的骈文名作 。 20 , ; 的名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一联是出自他的骈文名作 ;这两句就连武则天读后也称赞 不已。 21初唐时期,诗人 ,在革除六朝余风,确立盛唐之音的过程中,起着比“初唐四杰”更为重要的作用,他在著 名的 一文中,大力提倡“汉魏风骨”和“ 正始之音” ,准确地概括他们的最主要的特色是:“ 风骨”与“兴寄”。 22初唐时期的陈子昂在他著名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一文中,大力提倡“ 风骨”和“ 之音”,准确地 概括它们的最主要的特色是:“风骨”与“ 兴寄”。 23初唐时期,诗人陈子昂,在革除六朝余风,确立盛唐之音的过程中,起着比“初唐四杰”更为重要的作用,他在 著名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一文中,大力提倡“汉魏风骨”和“正始之音”,准确地概括它们的最主要的特色是: “ ”与“ ”。 24陈子昂的是很少近体,他大量写作五言 体,尤以 三十八首为代表作。 25盛唐诗坛,李白、杜甫之外,诗坛最重要的有两派:一是 诗派,二是 诗派。 26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最重要的代表诗人是 和 等。 27盛唐时期,边塞诗派最重要的代表诗人是 和 等。 28王维著名的送元二使安西诗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 ” 29孟浩然的名作过故人庄诗的后四句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 ” 30岑参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前四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 ” 31岑参的绝句名作逢入京使诗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 ” 32岑参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前四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 ” 33高适的绝句名作别董大诗是:“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 , 。 ” 34王昌龄的七绝名作出塞诗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 ” 35王昌龄的七绝名作芙蓉楼送辛渐诗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 ” 36王之涣的七绝名作凉州词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云万仞山。 , 。 ” 37王之涣的五绝名作登鹳雀楼诗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 ” 38教材认为,李白祖籍陇西 (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 ,生于中亚的 (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附 近) 。 39教材认为,李白童年时,就随家迁居蜀中绵州 县,即今四川省的 市。 40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 ” 4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偏舟。 ”这四句诗出自唐朝诗人 的名作 诗。 42名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 的 诗。 43杜甫的七律登高的前四句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 ” 44教材认为,杜甫对后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 方面,其次是在 方面。 45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是中唐诗人 在 一诗中对李白和杜甫的崇高评价。 46教材认为,分别登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高峰的唐代诗人是 和 。 47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两个最重要的代表性诗人是 和 。 48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共约有 170 余首,其中 十首和 五十首是代表作。 49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首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是 和 。 50白居易的名作赋得古原草送别前四句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 ” 51对新乐府运动做出贡献的,在白居易之前有元结、顾况、戴叔伦等人,与白居易同时的有 、李绅、 、 王建等人。 52.元稹的诗作除乐府诗外,抒情诗的佳作有悼念亡妻的 三首,历来和潘岳的同一题材作品 三首并 称。 53可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并提的 的长诗 ,借宫边老人的所见所闻,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败国。 54唐贞元至元和年间,在 、 的大力倡导和一大批作家的大力支持下,掀起了一次影响广泛的散文革新运 动,文学史上称之为“古文运动”。 55 “唐宋八大家” 是指唐宋的八位著名散文家,其中在唐代的两位作家是著名的古文家 和 。 56在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上,韩愈继承了屈原发愤抒情和司马迁“ ”的观点,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 ” 的文学观点。 57韩愈、柳宗元在文体问题上,都坚决反对 体文,提倡 体文。 58柳宗元的寓言文章内容丰富,寓意深远,代表作有 (三篇) 、 、 罴说 、 鞭贾等。 59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大多写于永州,教材认为,其山水游记文以“ ”(八篇)和 为最佳。 60白居易的散文作品著名的有与元九书 、 养竹记 、 、 冷泉亭记 、 三游洞序 、 等杂记。 61 “唐宋八大家” 在唐代的两家是 和 。 62教材指出,中唐诗歌流派大约有以下几派:一是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 诗派,简称“元白诗派”;二是以 韩愈、孟郊为代表的“ 诗派”;三是以韦应物、刘长卿为主的大历诗人和柳宗元;四是不以派称,较多继承盛唐 之风者,如李益、刘禹锡等人。 63教材指出,活跃在唐大历年间诗坛的主要人物是 、 、 “大历十才子”和李益等。 64韦应物的著名绝句滁州西涧诗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 ” 65李益的七言绝句名篇夜上受降城闻笛诗:“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 ” 66韩愈的七言律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后四句是:“ ?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67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出自 的 诗。 68. 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诗的前四句是:“ ,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苈墙。 ” 69柳宗元的江雪诗是:“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70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中唐诗人 的 诗。 71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中唐诗人 的 诗。 72教材认为,晚唐文坛最杰出的古文家是 ,最杰出的骈文家是 。 73晚唐写讽时刺世的小品文的作家以 、 、罗隐等为代表。 74晚唐最优秀的诗人是时称“小李杜”的 和 。 75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绝句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 ” 76杜牧的赤壁诗是:“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77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著名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前四句是:“ , 。 , 。 ” 78李商隐的绝句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 ” 79聂夷中伤田家诗的前四句是:“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 。 ” 80杜荀鹤的山中寡妇诗的后四句是:“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 。 ” 81晚唐时期,论诗提倡含蓄蕴藉的韵味,又提倡清远醇美的意境,追求“味外之旨”、 “韵外之致”、 “象外之象”、 “景 外之景”的诗论家是 。 82教材认为,晚唐时期的小品文作家以 , 、罗隐等为代表。 83中唐时期是唐传奇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传奇作家多,作品多。沈既济的任氏传 枕中记 、白行简的 、元稹的莺莺传 、陈鸿的长恨歌传 、蒋防的 、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 、李朝威的柳毅传 等,为其代表作。 84蒋防的传奇霍小玉传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 和 。 85元代白朴的杂剧梧桐雨 、清代洪昇的传奇剧本长生殿均取材于唐代作家 的传奇小说 。 86白居易的忆江南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能不忆江南?” 87相传 (平林漠漠烟如织) 、 (箫声咽)词的作者是诗人李白。 88晚唐时期,以诗的创作成就并称“温李”的诗人是温庭筠和 ;以词的创作成就并称“温韦”的词人是温庭筠和 。 89李煜的名作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词的下阕是:“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 ,天上人间。 ” 90李煜的名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词的下阕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 ” 二、默写和填句题(每句 1 分,共 10 分) 1默写骆宾王在狱咏蝉 。 2默写骆宾王登幽州台歌 。 3填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 。 , 。 ”(骆宾王在狱咏蝉 ) 4填句:“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 。 , 。 ” (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5默写杜甫七律登高 。 6默写贺知章咏柳 、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 7默写孟浩然宿建德江 。 8默写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9填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