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第五章_第1页
中国医学史第五章_第2页
中国医学史第五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宋金元医学 社会背景: 1、北宋社会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出现具有世界意义的三大发明。 2、重视医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 ”之说。 3、同哲学流派的长期争论,促使医学的流派的出现和论争。 “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 分于金元” 。 第一节 医政设施的进步 1.设翰林医官院(宋) (1082 年改称医官局) 掌管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 2.开设国家药局 御药院:保管国内外进献的珍贵药品,供帝王使用 尚药局(宋) 最高药政机关 惠民局(宋) 经营药物制剂与售卖 广惠司(元) 元代医疗机构,多修制御用的回回药物,后在其属下设有回回药物院 3.医学教育 太医局(宋) 太医院(元) 专司医学教育 意义:医学教育的兴起,促进了医药学的发展 第二节 古医籍整理与研究 校正医书局(1057) 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后陆续出版。如素问 、 伤寒论 、 脉经 、 外台秘要 、 金匮要略 、 金匮玉函经 、 针灸甲乙丙 、 诸病源 候论 、 千金要方 、 千金翼方等。后人评述:“上对祖宗,下对子孙” 。 对古医籍的研究注解伤寒论 ,金成无己 1144 年撰,现存全面注解伤寒论最 早的专著。 第三节 方书和药物学的发展 一、方书: 1、 太平圣惠方宋王怀隐等编著,载方 16834 首。 2、 圣济总录宋曹宗孝等编写,载方近 20000 首 3、 和剂局方裴宗元、陈师文等编写,载方 297 首,为该局的制剂规范,世界最早 的国家药局方之一。所收多为常用有效方剂,如藿香正气散、四君子汤等。 4、个人: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苏轼、沈括苏沈良方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 张锐鸡峰普济方 二、药物学的发展: 1、 本草图经宋苏颂主编,绘制药图 933 幅,我国第一部刻版药物图谱。 于 1061 年完成,该书重点讨论了药物的来源和鉴别,把辨药和用药结合起来,还收藏了大 量单方验方 2、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宋唐慎微著载药 1558 种,新增药物 476 种。宋代药物学最 高成就,上下流传五百年,一直为本草学之范本。(简称) 3、 本草衍义宋寇宗奭撰,载药 460 种。重视对中药药理临床观察,提出气味新说。 4、 珍珠囊金张元素著。对药物归经学说和脏腑标本用药式,有重要发展。 5、 饮善正要元忽思慧撰。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疗法的专著。 6、 宝庆本草折衷陈衍,字万卿,是民间节要性本草的代表著作。 7、 蒙古秘史蒙医马奶酒疗法 临症各科的突出成就 病因病机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无择) 著,进一步阐述 “三因致病说” 。 (三因:内、 外、不内外因) 诊断学 崔氏脉诀崔嘉彦撰,以四言歌诀的形式论述脉学,便于习诵,颇为后人重视。 (亦称崔真人脉诀 、 紫虚脉诀 ) 察病指南宋施发撰,以脉诊为主,创制 33 种脉象图,切于实用,为现存较早的 诊断学专著。 敖氏伤寒金镜录元杜本撰,我国现存第一部图文并茂的舌诊专著。各种舌象绘成 36 种图谱,图下有文字说明。对舌诊的发展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针灸学 “针灸铜人” 王惟一 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研制并著 使教学形象化、经络穴位排列规范化,提高针灸操作理论水平,中国针灸史上里程碑。 针灸资生经宋王执中著,明确提出“同身寸”法,公认的针灸取穴标准,一直 沿用至今;论述辨证取穴,因证配穴;对前人成就进行了全面系统总结,对后世针灸学有 重要影响。 十四经发挥 元滑寿撰,把任、督二脉提升到与十二经脉等同地位而成十四经 脉;倡导循经取穴。 标幽赋元窦默著,适宜初学 备急灸法闻人耆年著于 1226 年,为讨论常见急性病证灸治疗法是专著 子午流注针经 、 流注指微赋何若愚,论述子午流注 内科 十药神书元葛可久撰,创制药方十首,治肺痨专书。 宋太医局专设有“风科” , 圣济总录专题讨论“诸风”的辩证论治 张锐鸡峰普济方 ,水肿病 董汲脚气治法总要 李杲脾胃论内科脾胃专书 外伤科 外科精要陈自明著,标志外、伤科的确立。 卫济宝书宋东轩居士增注,最早记载“癌”字。 (又名外科痈疽方 ) 世医得效方元危亦林撰,悬吊复位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妇产科 十产论宋杨子建撰,转胎手法是异常胎位转位术的最早记载。 妇人大全良方宋陈自明著,成就最大。妇科分调经、从疾、求嗣三门;产科分 胎教、候胎、妊娠、难产、产后五门,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妇产科专著。 儿科 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著,系统论述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生理上“五脏六腑, 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病理上“易虚易实” 、 “易寒易热” ) ,和治疗法则(以“柔润”为原 则,反对痛击、大下、和蛮补) ,创制儿科专用方剂(如五味异功散、六味地黄丸等) 幼幼新书宋刘方著,岭南医家,记载虎口三关指纹察验法,至今仍被儿科临床 沿用 法医学 洗冤集录宋宋慈著,法医学专著。自 13-19 世纪末成为处理死伤狱断案的法典 和依据。 解剖学 主要图著: 欧希范五脏图 存真图 第五节 金元医家的创新 “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金代著名医学家(河间人,又称刘河间,河间学派创始人) ,著素问玄机原病 式 、 宣明论方 ,倡导“火热论” ,强调“六气皆从火化” ,临证善用寒凉药物,故后世称 之为“寒凉派” 张从正金代著名医学家(字子和) 。著儒门事亲 ,倡导“攻邪论” ,反对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