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绿色建筑方面的研究_第1页
关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绿色建筑方面的研究_第2页
关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绿色建筑方面的研究_第3页
关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绿色建筑方面的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绿色建筑方面的研究 前言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两大问题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而这两者又相互紧密联 系,由此带来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 21 世纪巨大的挑战。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而建筑能源 消耗量已占社会能源总耗量的 14 左右:建筑材料的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过 度开采,建筑活动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等。人与自然的关系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于是绿色 建筑这一理论就被提出。因此,发展绿色建筑是极其重要的。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虽然“绿色建筑”是当今全球建筑界最流行的议题,但许多人对“绿色建筑”仍有很深 的误解。有些人将绿色建筑误以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诗歌,或是高科 技科幻世界的“生活容器” ,或是掩饰奢华浪费生活的“赎罪卷” “许多媒体将绿色建筑联 想成一些极其昂贵的商品。如此扭曲绿色建筑的含意,多半是不了解且对地球环境危机的 认知不足。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的不同,国际上对绿色建筑的定义 和内涵是不一样的。在我国,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 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 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 (选自国家标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绿色建筑评 价标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绿色建筑也就是可持续建筑。 二绿色营造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与日俱增,从而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 各种环境问题也接踵而来。在这些环境污染之中,与人类生活环境最直接相关的污染有两 个:一是建筑废弃物的环境污染,二是室内环境污染。因此,建筑产业是一个高污染的产 业。 建筑产业不只在建材生产阶段产生高污染,在建造过程及日后的拆除阶段的废弃物污染也 十分严重。中国目前每年至少要拆除三四千万平方米旧建筑,产生数亿吨建筑废弃物,且 这些废弃物几乎未经任何处理就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是一种很不环保的“黑色建筑” 。 为了减缓建筑环境污染的问题,应该进行“绿色构造” ,即采用对地球污染较小的构造方式 来降低环境的冲击,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使用并推行“钢构造”与“木构造” 。 “钢构造”的轻量化、节约建材、低污染性与高回收率是被誉为绿色构造的理由。钢构 造多适用于小规模住宅,在日本被视为防火、耐震、耐久的高质量住宅。它不但施工迅速, 精度高,且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所以是底层绿色建筑的首选材料之一。 “木构造”可储存大量 CO2,有益于缓和气候温暖化效应,同时是对水污染、建筑耗能、 温室气体排放、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等环境冲击最小的构造。推广木构造建筑,也许 有人担心会招来森林破坏,但有计划的森林管理与消耗木材量,反而有助于森林光合作用。 木构造在居住环境上也是有很大好处的:原木所具有的自然纹理、柔和的色泽、冬暖夏凉 的作用是其他建筑材料所无法取代的,同时木材还有良好的调湿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很大 的好处,而且还可以带给人心里上的温暖、自然、健康的感受。如果能在有计划的地球森 林管理下推广木构造建筑,显然是绿色建筑应该努力的方向。 对于较高层结构的绿色建筑方法是使用高性能混凝土 HPC 来减少混凝土用量。由于传统 的混凝土的强度不足,导致建筑构件断面的面积变大,增加了构造物的自重,从而减少了 室内可用空间面积。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水泥量都比较高,容易产生泌 水(混凝土在运输、振捣、泵送的过程中出现粗骨料下沉,水分上浮的现象)或蜂窝(混 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散,无强度状态)等现象。高性能混凝土增加了建筑使用面积,不仅 仅使得结构设计更加灵活,也提高了建筑的使用功能,故而,是高层绿色建筑合适的建造 材料。 在满足以上要求的情况下,还应提升建筑物的耐久性。提升建筑耐久设计,可以延长建 筑物的使用寿命,进而减少新建建筑物的需求,达到节约地球资源,并减少营建废弃物。 此外, “旧建筑物利用”也是一种“绿色营造” 。它可节省大量结构躯体建材,对于 CO2 与废弃物减少量的效益有很显著的作用。然而,并不是所有建筑物都适合于旧建筑物再利 用,当它结构体的安全性受到威胁时,旧建筑的利用价值将大打折扣,在此条件下,就不 能继续使用旧建筑物,免得“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 除了坚持“绿色构造”外, “绿色施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领域 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首先,就是以工业生产的方式来兴建建筑物,并采用自 动化机器来施工,这样便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建材浪费;其次,以人工覆被来抑制施工 现场的空气污染的发生,且在土方作业阶段加强清扫工地内外的尘土;最后,遵循废弃物 再利用的原则,在平常储存一些旧的建筑材料如旧木材、就瓦片等,以备不时之需,来达 到减少建筑产业废弃物污染,实现可持续环境发展的目的。 “绿色室内装修”则建立在前面的两个基础之上。 “绿色室内装修”在于减少室内装修对 人体“健康性污染”与对地球的“环保性污染” 。许多人都喜欢把室内环境布置的富丽堂皇, 即过渡装潢。而“绿色室内装修”则首先提倡的是不做无谓的装潢。尽量以朴素的结构体 作为室内装潢美学,避免高耗能的装修材料及复杂的多层立体装修,崇尚简约美。其次, 提倡的是使用“绿色建材” ,即使用对地球环境友善且对人体健康无害的建材。例如,藤竹、 再生建材、环保油漆、本土绿色建材等。 南加州瓦斯公司能资中心 ERC 将再生建材、旧建材运用的淋漓尽致,是绿色建筑设计 的典范。它将旧办公厅改建为国家节能及环境信息交换中心,其中采用了四分之三以上的 旧仓库建材。它的外壳节能及环境技术,比加利福尼亚的建筑规范要求高出百分之四十五, 同时获得美国环境保护颁赠的“能源之星” 。它把原来的旧基地的绿化扩至到占整个基地面 积的一半以上,停车场的暗色沥青表面则改为了白色,用来减缓都市热岛效应;人行道及 停车场采用了兼顾保全功能的节能照明方式;采用现行用水量一半的超节水马桶与中水利 用系统,作为最节水的庭院浇灌方式采用双层环保玻璃来降低空调负荷及噪音,并用燃 烧冰水来供应暖气。ERC 不但是再生建材与废弃物减量的设计实例,同时也是绿色建筑设 计的典范。 许多人认为环境污染只是属于营造施工后治理的问题,但从上述看来,并非如此。因此, 建筑环境污染防治必须从其源头开始,由设计阶段的“绿色构造” 、营造阶段的“绿色施工” 到装潢阶段的“绿色室内装修” ,环环相扣,都是建筑环保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彻 底的“绿色营造”体系。 三绿色建筑的隐忧 由于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深刻,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最热门的 议题。许多建筑好像披上“绿色建筑”的大衣,就如同拥有尚方宝剑,锐不可挡。当前是 绿色建筑发展的蓬勃时期,但过分的商业化的绿色建筑评估取向也是危机。 老子曾说;“大道废,有仁义” 。相同的道理,绿色建筑虽然标榜地球环保设计,然而若 是不当的需求,不必要的建设,再好的绿色建筑也是枉然。我们都知道北京属于严重缺水 的城市,人均降雨量不足 300m3,然而,北京国家大剧院却在周边设计一个面积达 35000m2 的露天大湖,再采用新绿色建筑技术,在剧院周边大许多深水井,抽取地下的地 热,通过热交换器为湖水提供热量,以防止这个大水池冬天结冰,这真是一种本末倒置的 做法。故,我们要意识到不建设才是最好的绿色建筑的道理,减少无谓的设施,才是迈向 可持续发展建筑的最高境界。 根据高中生物课的一些知识,我们都知道在生态系统中,当能量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 种形式时是有损失的,有效的能量会越来越少,且低级能量无法逆转为高级能量。这在食 物链金字塔结构之中,就意味着食物链的营养层越多时,其能量的转换效率越低。为了减 少能量转换时的损耗,做有效的方法就是缩短食物链的结构。这个道理在都市建筑方面也 同样行得通,都市规模越大,单位人口所消耗的资源就越多,制造的污染也就更多,低效 率化和浪费化也就越严重。就像香港汇丰银行、上海金茂大厦、吉隆坡双塔一样的高效能 建筑,一旦停电,则整栋楼就陷入瘫痪境地,后果不堪想象。所以,冗长、复杂的建筑系 统,只是徒增能量转换的损失,是不符合绿色建筑的精神的。故而, “越简单”才是越好的 绿色建筑。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打着“可持续发展”的旗号,来填补自己的“欲望” 。例如,在冬天 穿单薄的衣服来享受高温的环境,在夏天却穿长袖盖棉被来吹冷气。尽管科技越来越发达, 但是人们却越来越不习惯于随手关灯、关电视、关冷气,生活越来越日夜颠倒。 现在的都市环境中,常常会有一些张牙舞爪、矫揉造作、不必要的装饰、争奇斗艳的建筑 造型,变得更加丑陋,更加糟蹋地球资源。在 20 世纪初期,近代建筑曾兴起一阵崇尚简朴 的机能主义风潮,理念是抛弃不必要的建筑装饰。我们中国人曾说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无独有偶,奥地利维也纳构成派著名建筑家阿道夫.卢斯也曾说过类似的话“装饰即犯罪” 。 如今,已过去了一个世纪,但是他的理念仍然没有过时,甚至更有磅礴的气势卷土重来, 也就是今天所提到的绿色建筑。简朴的居家最享受,环保的建筑最美丽,这才是绿色建筑 所倡导的简约美。 四总结 如今从太空俯瞰地球的夜景会发现在灯光的照耀下,一切恍如白昼,这表明了现代人们的 生活已经天天是通宵达旦的生活,24 小时营业的商店遍地都是,沉溺网络而睡眠不足的人 也是一把抓, ,不仅使人们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且人际关系更加疏远。如果照此发展下 去,绿色生活和绿色建筑更加是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只有脚踏实地,做到节能、节地、 节水、节材的节约型社会,发挥以柔克刚的自然设计智慧,才能掌握绿色建筑的真谛,惟 有落实于“绿色生活”的绿色建筑,才能真正的阐述出绿色建筑的精神。 参考文献:1 李百战;绿色建筑概论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6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林宪德;绿色建筑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江亿;北京奥运建设与绿色奥运评估体系.2004 年国际可持续建筑中国区会 议论文集,2004 6吴良镛;关于建筑学未来的几点思考(上).建筑学报,1997 7朱颖心;建筑环境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关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绿色建筑方面的研究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摘要:本论文是从绿色建筑的内涵、营造及隐忧三方面写的。绿色营造又从绿色构造、施 工和室内装修来写,希望能够从一开始便重视建筑污染。从绿色建筑现存的一些问题引申 出“不建设”或“越简单”才是绿色建筑的精神。 关键词:绿色建筑 建筑 环境污染 构造 营造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This paper is from the meaning of green building ,construct and hidden prombles three parts to write.Green building is from green 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interior decoration to expound,want to emphasis on building pollution 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