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刑法保护的范围具有广泛性 B.刑罚是最严厉的国家强制方法 C.刑法具有补充性 D.严重侵害法益的行为都是刑法惩罚的对象 2.依我国刑法规定,适用保护管辖原则有一定的条件限制,这些条件中不包括( ) A.所犯之罪必须侵犯了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的利益 B.犯罪人必须年满 18 周岁 C.所犯之罪按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 D.所犯之罪按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处罚 3.我国刑法对国内犯的基本适用原则是( ) A.属人管辖原则 B.保护管辖原则 C.属地管辖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 4.不属于不作为犯罪法律性质义务来源的是( ) A.道德义务 B.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C.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义务 D.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犯罪预备成立条件的是( ) A.主观上为了犯罪 B.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C.事实上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D.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6.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 ) A.故意犯罪 B.实行犯罪 C.犯罪既遂 D.过失犯罪 7.连续犯的特征不包括( ) A.数次行为具有连续性 B.数次行为的性质可以不同 C.数次行为必须触犯同一罪名 D.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故意 8.我国刑罚的一般预防对象不包括( ) A.已经犯罪的人 B.具有犯罪危险的人 C.可能犯罪的人 D.犯罪被害人 9.下列属于刑罚处理方法的是( ) A.训诫 B.赔偿损失 C.赔礼道歉 D.罚金 1O.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 ) A.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1.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原则上是依据犯罪的( ) A.危害程度 B.对象 C.方法、手段 D.同类法益 1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行贿罪的主观方面是( ) A.故意 B.故意,且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2 C.故意,且具有谋利的目的 D.故意,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13.狭义刑法是指( ) A.刑法典 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 D.特别刑法 14.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是( ) A.民主主义与三权分离 B.尊重人权与三权分离 C.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 D.民主主义与人民意志 15.我国刑法第 12 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A.从新兼从轻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 C.从旧兼从新原则 D.从新原则 16.犯罪的本质是( ) A.对社会关系的侵犯 B.对规范的侵犯 C.对法律规范的侵犯 D.对法益的侵犯 17.下列关于危害结果的意义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 B.是区分罪过的标准之一 C.是区分犯罪形态的标准之一 D.是影响量刑轻重的因素之一 18.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故意可以分为( ) A.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B.概括故意与确定故意 C.预谋故意与突发故意 D.事前故意与事后故意 19.特殊共同犯罪就是指( ) A.集团犯罪 B.团伙犯罪 C.犯罪集团 D.聚众犯罪 20.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累犯( ) A.应当加重处罚 B.应当从重处罚 C.可以从重处罚 D.可以加重处罚 21.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如果犯罪较轻的, ( ) A.可以从轻处罚 B.应当从轻处罚 C.可以免除处罚 D.可以减轻处罚 22.从减刑的方法与效果来看,减刑分为两种情况,其中一种是将无期徒刑减为( ) A.有期徒刑 B.拘役 C.管制 D.长期徒刑 23.关于刑罚的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刑罚只能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制定 B.刑罚只能由监狱执行 C.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方法 D.刑罚只能适用于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人或者单位 24.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折抵刑期的刑种是( ) A.无期徒刑 B.有期徒刑 C.拘役 D.管制 25.关于剥夺政治权利如何执行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一般要剥夺政治权利,其刑期与主刑一样,同时执行 B.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从有期徒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执行剥夺政治权 利附加刑 第 3 页( 共 6 页) C.被判处拘役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从拘役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执行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 D.被判处管制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与主刑刑期相等,同时执行 26.审判时怀孕的妇女,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的罪,最高可以判处( ) A.有期徒刑 15 年 B.无期徒刑 C.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D.死刑立即执行 27.下列关于从重处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从重处罚是指应当在犯罪所适用刑罚幅度的中线以上判处 B.从重处罚是在法定刑以上判处刑罚 C.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D.从重处罚是指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 28.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的情形是( ) A.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 B.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C.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D.在缓刑考验期内有其他行为的 29.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 。 朱某为防止其 6 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 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 B.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 C.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 D.朱某之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30.甲贩运鸦片,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 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某抓住汽车的门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 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A.疏忽大意的过失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直接故意 D.间接故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 有二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 错选均无分。 31.国外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刑法具有( ) A.打击犯罪机能 B.行为规制机能 C.法益保护机能 D.自由保障机能 E.预防犯罪机能 32.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主要区别有( ) A.起因条件的内容不同 B.实施的对象不同 C.实施的目的完全不同 D.对行为人自身的限制有些不同 E.对损害限度的要求不同 33.下列犯罪中属于继续犯的有( ) 4 A.盗窃罪 B.重婚罪 C.非法拘禁罪 D.制造毒品罪 E.遗弃罪 34.各国刑法所采用的数罪并罚的原则主要有( ) A.吸收原则 B.并科原则 C.限制加重原则 D.混合原则 E.“先减后并”原则 35.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 ) A.法律主义 B.禁止事后法 C.禁止类推解释 D.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E.明确性 36.属于亲告罪的包括( ) A.强奸罪 B.侵占罪 C.侮辱罪 D.遗弃罪 E.虐待罪 37.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人包括( ) A.教唆犯 B.主犯 C.从犯 D.胁从犯 E.牵连犯 38.依照我国刑法,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 ) A.适用对象限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 B.适用对象限于被判处拘役或者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 C.不是累犯 D.根据犯罪人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E.必须是过失犯罪 39.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是( ) A.故意杀人 B.强奸 C.抢劫 D.贩卖毒品 E.劫持航空器 40.甲因为男友乙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 片)掺入咖啡让乙 喝下。乙在甲的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 发现乙已经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甲大喜过望。对甲的处罚不正确的是( ) A.按既遂犯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 E.应当减轻处罚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41.刑法的溯及力 42.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43.累犯 第 5 页( 共 6 页) 44.身份犯 45.管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46.紧急避险的概念及成立条件。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5 分) 47.试论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异同 刑法总论试题 B 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D 2.B 3.C 4.C 5.C 6.A 7.B 8.A 9.D 10.B 11.D 12.D 13.A 14.C 15.B 16.D 17.B 18.A 19.A 20.B 21.C 22.A 23.B 24.A 25.A 6 26.B 27.C 28.C 29.C 3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31.BCD 32.ABDE 33.BCE 34.ABCD 35.ABCDE 36.BCE 37.ABCD 38.BCD 39.ABCD 40.ABDE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41.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追溯适用效 力,如果具有适用效力,则是有溯及力,否则就是没有溯及力。 42.是指危害行为与威海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43.累犯是指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人,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 情况。 44.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或刑罚加重、减轻的法定事由的犯罪。 45.是指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46.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不得已给另一较小或者同等法益造成损害的行为。 其成立条件包括: (1)法益面临现实危险; (2)危险正在发生; (3)由于不得已而损害另一法益; (4)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5 分) 47.概念不同: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处罚不同: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综合能力笔试题及答案
- 山艺传媒考研真题及答案
- 政治法律笔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冲刺试卷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常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化学文明精神(环保、和谐)培养试题
-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能量守恒试题
- 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模拟试题(二)
- 2025年高考物理“真题精研”把握规律试题(二)
- 安全阀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英语专业导论(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民航安检理论与实务整套教学课件
- 小学《魔方》校本课程纲要
- 《彝家娃娃真幸福》课件
- 舒适护理:床上擦浴
- 浙江金华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医学中心)招聘工作人员(2022年第一批)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23985-2009色漆和清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测定差值法
- 卓乐对刀仪说明书
- 美术学院 本科培养方案 - 清华大学 - Tsinghua University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同步配套教案(全册)
- 教师企业实践鉴定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