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不应成为课改的盲点_第1页
农村教育不应成为课改的盲点_第2页
农村教育不应成为课改的盲点_第3页
农村教育不应成为课改的盲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课改中,我们应给予农村教育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教育,办好 农村学校, 是直接关系到我国总人口的 70以上众多农民的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 习需求的一件大事;是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从根本上解决农 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 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农民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我们给予农村教育 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以及更好地对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进行必要的指导。 一、在课改中要给予农村教育以高度的关注 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 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但我 国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城乡教育差距还比较大,甚至有扩大 的趋势, 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就拿我们接履桥镇来说吧,全镇共 有镇中学一所,完全小学三所,学生总数约 2500 人,多媒体教室 2 个,各种功能教室 9 个,且配置不全,电脑约 150 台,且绝大多数都是配置低,无法用来教学,计算机教学无 法实施;音体美专业教师极缺)。我国 800 万农村教师, 承担着 6 600 万农村中小学生的 教育,肩负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并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神圣使 命。农村教育不仅仅是一条向城市现代化输送优质人才资源的流水线,更是中国农村现代化 历史进程的动力源和加速器。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 更需要全面提升农村教育的基础 设施,全方位优化农村教师的素质结构,从根本上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最大限度地优 化教育效果。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农村优秀教师的先进模范事迹 ,在全 社会形成尊师重教、关心支持农村教育的良好氛围。 关注 800 万农村教师的生存和生活, 是确保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呆在城市宽敞明亮 的教学楼里,难以知道农村教师跋山涉水去上课的艰辛 ;坐在电脑前享受网络 信息沟通带来 的快乐时, 体会不到农村教师捉襟见肘在危房里给孩子上课时不安的心情。百年大计, 教育 为本。发展农村教育,不仅能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有利于实 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 而且有助于积累国民经济增长的后劲。 二、在课改中要给予农村教育以大力的支持 财力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教育对口支援制度。 要认真落实“在国务院领导下, 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 ”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 体制,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坚持为“三农” 服务的方向,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进“三教 统筹” 和“农科教” 结合;建立资助贫困学生就学制度,保障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 育的权利; 要深化农村教育教学改革 ,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为在全国全面普及九年义 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而不懈努力。广泛动员国家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社 会团体和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 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和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特别是具有音体美 专业资格的教师。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地(市) 、县教育行政 部门要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单方面的管理体制改革依然难解农村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之结,“小马拉大车” 的局面没有完全改变。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应当从教育内外两个方面,围绕“保工资、保运转、 保危改”进而“促发展”的目标,坚持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地区、分类别、按比例合理负担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方针,构建 “以地方政府负责为主, 以中央和省级扶持为辅 ,实施分级管理、 重点保障”的新体制。在税费改革中,确保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 并力争有所提高,把对城市教育的过热投资转向农村教育的广阔天地。 三、在课改中要多给予农村教育以课程资源开发的指导 在许多地方的农村学校, 教师们普遍认为: 新课程只是换了一本新教材而已,至于课怎样 上、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如何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等, 这一切是“换汤不换药”。我是一个最基层的农村教育的管理工作人员,经常到一所管辖 的农村学校的图书馆查看,结果发现学校里有关教育方面的学术着作少得可怜, 甚至连新的 教育类杂志也难觅得几本。再看看老师们的办公桌上,除了厚厚的作业本、教参书、 教案书、 试卷题库外,最多不过是一两本实践经验介绍类期刊杂志。农村教育成为了课改的盲点, 农 村学校成为课改的弃儿。 为了启动农村现代化历史进程和农村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历史性转轨, 农村师资队伍的建 设刻不容缓。眼下农村教师对于本次课改的热情的确说不上高涨。但新课程的理论有助于 提升教师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理论和实践水平,激发教师的思维活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 判。作为教研管理部门,要更多地 “走下去”,走进农村教育的第一线,因地制宜地为农村课程 资源的开发提供指导,为农村教师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使农村教师把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契机,加快步伐走进新课程 ,用学术的眼光看教育 ,用学术的思维做教育,将教育视为 科学和艺术,将教育做成尖端和精品。 农村教育应当提出课程设计的新原则: 即以社会主义市场为基本导向,坚持现代教育的 基本品位, 完善课程结构,扩大学校教育的服务功能。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农 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行“ 农科教结合”和“ 三教统筹”的有效 载体。地方政府要根据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示范场所、科技推广基 地等多种资源,鼓励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指导教师, 指导和支持农村 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劳动实践和勤工俭学活动。 各地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推进农 村教育改革试验,创造出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教育规律、具有农村特色的 办学新典型、新经验。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 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 ,要紧密联系农村实 际, 突出农村特色。把经济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目前, 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已完 成了多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并紧密结合当地主流经济的校本教材,开发出数十多个系列的课 程资源,形成了许多既育人又致富的劳动实践基地。在我市课程改革实验区, 广大师生用他 们的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重点校能开 ,普通校也能开;城里学校能开,农村校照样能开,而且 能开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