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评论文章_第1页
古典文学评论文章_第2页
古典文学评论文章_第3页
古典文学评论文章_第4页
古典文学评论文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文学评论文章红楼梦简析 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以毕生的血泪写就的。脂砚斋说:“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曹雪芹也说:“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第一回)显然,红楼 梦的主题内容是蕴涵着深意的,决非简单可解,。 鲁迅先生曾说过:“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 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全集卷七绛洞花主小引)社会上还有所谓“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贾宝玉”的说法。自 红楼梦出世至今,人们对其主题的认识一直是众说纷纭,有“爱情说”、“爱情婚姻悲剧“大家族心衰说” 、“政治历史说”等等。 但红楼梦肯定是可解的。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分析: (一) 通灵宝玉与叛逆主题贾宝玉的形象 (二) 贾宝玉是红楼梦最中心的人物,也是作者着力最多、寄托最深且贯穿全书的人物形 象。作者突出描写的是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借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寄托对理 想人生的追求。 贾宝玉是贾府里荣国府的嫡派子孙,生长于“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 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第一回)。作为贾府振兴的希望之所系,贾宝玉受 到贾母等家族上层人物的特别宠爱。他本应该为了家族的利益,遵循传统的读书做官、 光宗耀祖的道路,成为一个标准的封建士子和孝子。但他却叛变了,反而成了本阶级的 逆子与破坏者。 作者在第三回中,用两首西江月词来评论贾宝玉的基本品格: 其 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 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三) 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过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 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些词句用反语揭示了贾宝玉思 想品格的突出特点。贾宝玉的思想性格,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厌弃功名仕进。他不爱 读正统的经书,说那是“前人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第十九回) 。但他却爱读西厢记一类的书。他厌弃学习时文八股,说那“不过作后人饵名钓禄 之阶”(第七十三回)。他厌弃科举考试,反对结交权贵,听不得薛宝钗、史湘云有关 “仕途经济之道”的劝告(第三十二回)。 2追求人性自由。他轻视封建伦常和秩序, 追求生活方式的自由,常常打破男女、长幼、嫡庶、贫富、贵贱、主奴关系上的等级名 分。他比较尊重女性,曾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 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第二回)他还认为:“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 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第二十回)他 讲求“赤子之心”,常常以“好色”来对抗“好德”,竟说“德乃天理,色是人欲,人 哪肯把天理好得象人欲似的?” 3追求爱情婚姻自由。他极力抵制封建家族的安排, 自主选择未来的生活伴侣;抵制不成时,以离家出走来维护理想。这种行为极大地冲击 了封建礼教的桎梏。 4梦醒者的苦痛,“多余人”的悲剧。鲁迅先生说:“人生最苦 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坟娜拉走后怎样)贾宝玉看见了许多黑暗,看见许 多美好的东西被毁灭而无力相救,经历了家族的巨大变故,可算是一个有些迷糊的梦醒 者。这使他经常陷入巨大的内心痛苦之中。他在思想上常有超前的闪光,意图走向新生 活;但又离不开富贵的环境,消极而软弱。他既不为新生活所认同,更不为旧势力所容 忍,成了一个“多余人”的形象(俄罗斯文学中的典型)。他感叹“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第一回),只得向佛老哲学寻求解脱办法(第二十一、二十二回), 最后,悬崖撒手,遁入空门。 贾宝玉的艺术形象溶注了曹雪芹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情感。 叛逆者的痛苦有了形象生动的艺术体现。 (四) (二)木石金玉与爱情主题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 无论人们对红楼梦的主题 有怎样的多种解说,但不可否认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故 事,应该是全书的中心线索。第五回中太虚幻境舞女所唱红楼梦曲的“引子”,已 经表白了作者的意图: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 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说明作者是把爱情婚姻悲 剧作为中心来写的。爱情的产生与发展,爱情的人物关系,爱情的社会环境,爱情与婚 姻悲剧发生的原因和悲剧性,可以作为我们打开红楼梦思想内涵奥秘的钥匙。 作为 爱情婚姻悲剧的三个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分别代表三个类型。 薛宝钗温厚 贤淑,端庄稳重,罕言寡语,安分随时,善于处世,十分正统,家庭又是皇商,有地位, 应该说最符合当时做贤妻良母的条件。相比而言,林黛玉清高孤傲,多疑任性,说话尖 刻,悲观感伤,不通世事,家道又没落无势力,不符合做封建家族夫人的条件。但贾宝 玉竟然深爱的是林黛玉,而不是薛宝钗。第五回里“红楼梦曲”中的终身误曲唱道: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第三十六回也写到贾宝玉曾在 梦中喊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之所以 造成如此局面,其中有故。林、薛二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林黛玉有名士之风,有很强 的的自尊自爱之心,坚守高尚的情操,不肯屈服于周围的恶俗,纯真而有赤子之心。而 薛宝钗则缺少这类品质,只是封建礼教的忠实女儿。林黛玉的叛逆性格刚好与贾宝玉比 较吻合。贾宝玉爱恋林黛玉有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于是,薛宝钗的悲剧成了必然,尽管 她最终与贾宝玉有了形式上的婚姻;又由于社会环境的重压和爱情主人公的软弱,宝、 黛二人的爱情也难有结果,终成悲剧。第五回“红楼梦曲”中的枉凝眉曲唱道: 一 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 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 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有关的“判词”也说: 可叹停机德,堪 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不论是宝、薛,还是宝、林,都饮的是苦酒。曹 雪芹的思想深刻性正在于此。 不同于西厢记时代张生与崔莺莺“一见钟情”式的爱 情故事,也不同于牡丹亭时代杜丽娘与柳梦梅未谋面而生真情的爱情方式,红楼 梦中的宝、薛、林三位爱情主人公,却是长期共处,近距离碰撞与交流的。所以,贾 宝玉对悲剧的选择是完全自觉的和理智的,因而,悲剧也是更有深度更有艺术魅力的。 红楼梦写爱情,打破了“郎才女貌,夫荣妻贵”的大团圆俗套。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 迁) (三)四大家族与政治主题贾府衰败的历史命运 贾宝玉爱情婚姻悲剧发生 的具体生活环境贾府,是红楼梦所反映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突出代表。而 “四大家族”又是那个时代封建统治阶级状况的缩影。贾府及“四大家族”的由盛到衰, 揭示的是整个封建体制必然走向衰灭的本质规律。 四大家族“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 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第四回中门子对贾雨村所说之语)。各个家族又与 当时社会的上层统治者瓜葛甚多。贾家的元春还是皇帝的妃子。第四回所记当时民间流 传的俗谚护官符说: 贾不假, 白玉为堂金作马(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 分,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 史(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 东海 缺少白玉床, 龙王来请金陵王(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 在籍)。 丰年好大雪(薛), 珍珠如土金如铁(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 商,共八房分)。 足可见出四大家族的显赫地位,这使我们想到了作者曹雪芹家世的昔 日繁华景象。 然而,红楼梦并没有把笔墨重点放在抒写繁华方面。据专家考证,八 十回本红楼梦只写了贾家 15 年时光,前 6 年是序引性质,整写只有 9 年(周汝昌 红楼记历)。全书一开始便借古董商人冷子兴的口,说贾府“荣宁两门,也都萧疏 了,不比先时的光景。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 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 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 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第二回)这种布局和描写是有深意的。其中最值得 我们重视的是“更有一件大事”,即“儿孙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贾府及四大家族的 后继无人,才是作者着力描写的。衰败的根本缘由也正在于此。 红楼梦写了贾家水、 代、文、玉、草共 5 代人。 第一代是创业的一代。贾演、贾源二位先祖,跟从皇帝征战, 立下汗马功劳,获封宁国公、荣国公的爵位,“九死一生挣下这份家业”(见第七回焦 大语)。 第二代是守成的一代。贾代化、贾代善尚能守住家业。贾代善娶金陵世勋保龄 侯尚书令史家小姐为妻,即贾母。 第三代是拆墙的一代。宁国公贾代化死后,次子贾敬 袭封爵位(长子贾敷早夭),却是“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 “一心想作神仙”,“又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第二回冷子兴 语)。后来干脆把官爵让给了儿子贾珍,不管家事,任凭儿辈胡作非为。不久因吃丹而 死。“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见第五回有关秦可卿的“红楼梦曲”【好 事终】)。荣国公贾代善有二子:长子贾赦,袭封爵位;次子贾政,即贾宝玉之父。贾 赦无所作为,是个浪荡色鬼,威逼贾母丫鬟鸳鸯为妾,为霸占几把古扇而逼死石呆子, 最后因包揽官司而被免爵抄家,发往边关。贾政与贾敬、贾赦有别。他“自幼酷爱读书, 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后被额外赐了一个工部主事之职(后升员外郎,见第 二回)。在个人品性上,贾政无吃喝嫖赌之恶习,表面看是个正人君子,很有出息。但 是,他是个庸人、草包,无能之辈?才华,没有创造,做官清白但管理不善,任下人作 恶。所以,作者笔下的贾政形象,并不是贾家的希望。 第四代是垮掉的一代。早早袭爵 的宁国公的贾珍,是个大色鬼,成天不务正业,和女人鬼混,与儿媳关系不正当,与尤 氏姐妹作乐,还和儿子一起招集亲友中纨绔子弟,日夜饮酒聚赌,无所不至。贾琏是荣 国公的贾赦的儿子,虽然良心未灭(对石呆子事件存有恻隐之心),还有一定的办事能 力,是贾府男人里的干才。但他也是一个标准的浪荡公子,经常依财仗势,玩弄仆人之 妻,还不顾国孝家孝在身,偷娶尤二姐。至于贾政的儿子贾宝玉,“天下无能第一,古 今不肖无双”,而且叛逆无道,是个封建正统家族的败家子。显然,他也不是贾家的希 望。 第五代是烂掉的一代。以宁国公贾珍的儿子贾蓉为代表。贾蓉浪荡无行,与乃父沆 瀣一气,助桀为虐,经常帮助贾珍、贾琏、王熙凤(贾琏之妻)等人做坏事(如调戏母 辈尤氏姐妹,参与陷害贾瑞等等)。至于贾蔷等人就不用提了。 红楼梦里的女性大 多比男性有才能,如王熙凤、贾探春等人还有治理之才。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她们 无补大局。王熙凤的才华经常显露在损人利己、聚敛钱财方面。王夫人(贾政之妻)表 面宽厚仁慈,实际上昏聩残忍。邢夫人(贾赦之妻)无子,只知奉承丈夫以自保,贪婪 吝啬而又愚蠢。至于贾母,虽是贾府的最高权威,但心思全在享乐中,对家族后辈的恶 行,听之任之,并常常加以保护(如第四十四回中对贾琏的维护)。 “君子之泽,五世 而斩”,红楼梦用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揭示了这个道理。荣损与俱,四大家族的最 后败落的命运,除了统治者上层争斗的原因外,都有自毁河山、后继无人的问题(抄家 的借口多是家族内部犯下的恶行)。不可否认,作者是带着某种惋惜甚至痛苦的情绪来 描绘四大家族的命运的(正如巴尔扎克对旧时代的惋惜一样)。作者也写不出真正能够 挽救四大家族颓败趋势的先进力量。第五回中,借太虚幻境舞女之口,作者叹道: 【收 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 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 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 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但现实主义艺术描写的强大功能,却使得红 楼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贵族阶级乃至整个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本质规律。可 以说,红楼梦既是一曲哀悼旧制度灭亡的挽歌,又是一封对旧贵族之家的严厉的判 决书。 从政治主题的角度看,许多教科书、研究专著的表述仍可成立:红楼梦以封 建贵族青年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中心线索,通过对贾府及四大家族由兴盛到衰败的 发展历史的描写,深刻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十八世纪中叶)广阔的社会现实,集 中表现了封建社会种种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特征,从而 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四)色空观念与人生主题 “色空观念”是借 用佛教概念。“色”约当于现象世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切色法皆是空幻不实。因缘而生,缘起性空,故无固定不变之自性;世俗认识及面对 的对象,皆虚幻不实,本质是“空”。总之,世俗世界的一切,都是人们认识上的幻化 产物。有大悲痛者,往往产生这种虚无心态。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辨即认为红楼 梦主要宣扬的是“色空观念”。 贾宝玉确实看到了许多美好事物惨遭毁灭,亲身感受 到了人生的种种大苦痛。 红楼梦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许多性格鲜明、光彩照人的女性 形象,展示了她们的悲剧命运。其中,探春、妙玉、王熙凤、晴雯、惜春的形象颇有代 表性。 探春出身低贱,但有魄力,善于管理。第五十六回中,“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在大观园里搞“承包制”,显露出她非凡的才干。她还是贾府中的屈原,是个“独醒者” 的形象。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一片混乱之时,探春当头一棒说道: “你们别忙, 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 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 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说着,不觉流下泪来。 然而,探春的命运不济,正如第五回“判词”和“红楼梦曲” 所言: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分 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 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妙玉是大观 园拢翠庵带发修行的尼姑,原是苏州仕宦之家的女儿,因多病而出家。她的特点是高洁、 漂亮、有才华,是恶浊社会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但她的命运同样悲惨。第五回“判词” 和“红楼梦曲”点评道: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世 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妙玉对宝玉有感情,说明二人在思想上有共同点。我们从中可看到作者的影子。 王熙 凤是作者倾心描摹的人物,也是个性格多面的人物。她不识字,但是个女中豪杰,有干 练之才。协理宁国府,搞“责任制”,有管理才能。但她又有“弄权铁槛寺”、克扣丫 鬟月例钱放高利贷等罪恶行为。她是贾家府的顶梁柱,又是贾府的蛀虫。她最后的命运 是被休弃,流落狱神庙(高鹗写她病死)。第五回“判词”和“红楼梦曲”点评道: 凡 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聪明累】机 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 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 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晴雯身为奴婢,却聪明伶俐,且心 高气傲,是林黛玉的影子。从贾宝玉对她的喜爱中,可看出作者的褒赏态度。但她的命 运更是悲惨,身负“妖精”的罪名冤屈而死。第五回中“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上评论说: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 公子空牵念。 作者对这个人物是寄托颇深的。 惜春多才多艺,却早就看破红尘,目睹 家族变故,最后遁入空门。第五回“判词”和“红楼梦曲”言道: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 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 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 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 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 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这其中包蕴着作者对世事无常的万千感慨。 这些贾 宝玉身边人物的命运遭际,最能够破灭贾宝玉的理想天国。尤其在红楼梦的后半部 分,厄运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