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_第1页
国内外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_第2页
国内外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_第3页
国内外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_第4页
国内外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骏卡 OI8D 【摘 要】 在我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和新课程改革持续推 进的背景下,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仍将是教育技术学研 究的重要领域。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技术支持教 师专业发展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的检索,从文章数量、研究主 题和研究方法三个层面进行了内容分析,并对国内外的研究 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尝试提出了国内外在信息技术促 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 一点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分析法; 研究现状;问题分析 引 言 目前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世界范 围内教育改革的趋势。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深化,信息 技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信息技术支持教师 专业发展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并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技术领 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为了更清晰地探明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文章尝试对 2002-2011 年国内外期刊论文数据库中有关技术 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 试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界定 当前,国内关于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尚未有统 一规范的表述。焦建利等在分析教师专业发展概念、技术与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对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 进行了界定:认为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以技术,尤 其是以信息技术为环境、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促使作 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 不断完善的系统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其目标在于帮助 教师适应信息化教学,促进教师发展,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 量。1在概念的界定基础上我们认为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 展的外延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 改善,具体包括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师远程教育、教师信 息化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1. 研究样本的选择 国外文章选择的研究样本为学术论文,以数据库的地位 和权威性为参考,最终确定的外文数据库包括 Elsevier 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Wiley Inter Science 和 EBSCO 等四家国外知名数据库。因此,首先以国 外文章这四个外文数据库为研究范畴,时间跨度为 2002 年 1 月至 2011 年 12 月,分别以检索项“Article titles”和 检索词“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teacher training” 、 “teacher education” 、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等检 索方式进行检索;然后在结果中筛选出与技术相关的文章, 其中技术类的关键词包括网络、在线论坛、Moodle 平台、电 子书、多媒体、交互电视等;最后剔除无关样本,共获得有 效样本文章 115 篇。 国内文章的选择是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样本来源进 行检索,检索词包括“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 “技术支持 教师专业化” 、 “技术支持教师教育” 、 “技术支持教师培训” 、 “教育技术能力” 、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等;时间是 2002- 2011;匹配方式是模糊,剔除会议报道等无关样本,共获得 有效文章样本 204 篇。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开展研究。内 容分析法就是对明显的传播内容作客观而有系统地量化并加 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2这种研究方法被大量用于分析 文本材料,预测某一领域的发展趋势。文献分析法是按照研 究课题的需要,对教育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进而探索 教育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章结合这两种研究方法开展本 主题的分析研究工作,在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辅以文献分析, 力求研究的结果更加真实全面。本研究的数据统计、分析和 图表的生成均使用 Microsoft EXCEL2007 软件。 3. 研究类目与分析单元 国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主要从文章数量、研究主题和研究 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关于研究主题的分析类目主要以 焦建利对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分类为参考。在此基 础上,根据研究文献的研究内容,对其进行归类、合并,并 请两位专家对分析类目进行了评判,最终将研究主题的分析 类目分为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媒体技术和 工具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心理 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研究、混合式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 中的应用研究和教师信息与传播技术(ICT)能力研究等六 个维度。 对国内研究现状的梳理主要从文章数量、研究主题和研 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研究主题分析单元的划分过 程与国外一样,通过对样本文章研究内容的分析和归类,最 终将研究主题分为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教育研究、教师教育技 术能力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Web2.0 工具支 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反思研究以 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等六个方面。 三、国内外技术支持教师 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分析 1. 国外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分析 (1)文章数量分析 (2)研究主题分析 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教师专 业发展模式研究、在线讨论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在线 学习社区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网站支持学科教师专业发展 研究、虚拟网络教室面对面培训研究、远程教师培训中的影 响因素研究以及教师在线学习专业发展课程的效果研究等。 例如,Kathleen Roskos 等依据“人是如何学习的”设计了 三个在线教师专业发展模块,每个模块的学习框架都包含知 识类型、认知需求层次、交互层次以及感官细节等内容,并 且模块内容强调陈述性知识(事实和概念)和低层次的认知 需求(记忆和理解)6。Catalin-Cosmin Glava 和 Adina-Elena Glava 将在线学习平台 BSCW(Basic Smart, Cooperate Worldwide)作为虚拟教室来为职前 教师进行培训,这种方式为职前教师提高学习技能、改善个 人协作能力和学习任务设计能力提供了锻炼的机遇。7此 外,Ditte Lockhorst 等对远程教师培训中的影响因素进行 了相关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环境对培训结果并没有 产生显著性的影响,而任务教学(预先设计的结构、个人角 色和任务自身的驱动力)和小组活动过程对教师在线协作学 习都有着明显的影响。8 媒体技术和工具在教师 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及移动技术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电子书 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Web2.0 工具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研究、电子档案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和交互式电视在教 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例如,Franklin Teresa 等通过 一个案例研究介绍了如何将 PDA 技术与普通高校中的教师教 育项目相整合。9同样,P. Sepp?l?和 H. Alam?ki 通过 一个移动学习项目介绍了如何将移动设备应用到教师培训中。 10由于在职教师受工作时间所限不能参加面对面的培训项 目,因此,电子书成为一种在不同培训项目中整合多种培训 课程的重要工具。如 Laura Monica Gorghiu 等介绍了信 息与传播技术(ICT)与教师培训整合的一个项目欧洲 在职教师未来培训的一种方式(FISTE) ,项目中的课程内容 和网络指导通过电子书中的桌面创作软件呈现给教师。11 此外,Leonard A. Annetta 和 James Minogue 对交互式 电视(ITV)对其在不同教龄下初中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 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开始的五年内,交 互式电视作为一种工具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对 于有 5-20 年教龄的教师,利用交互式电视开展培训的效果 随着教龄的增长呈现出了稳定的递减趋势;且 20 年以上教 龄的教师,其培训效果要好于 16-20 年教龄的教师。12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心理研究 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除了需要信息技术和工具的支持之 外,还需要教师本身在培训项目上有学习活动的参与和情感 认知上的投入。有关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心理研究主要有: 教师培训中技术工具对教师的认知和动机影响研究、教师的 情感态度研究、教师心理需求研究和教师接受程度的研究等。 例如,Steffen Schaal 围绕数字概念图工具对职前科学教 师的认知和动机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常使用 可视化的数字概念图工具能够增加教师的自信程度,使之更 容易接受培训的主题内容,同时能够帮助教师掌握足够多领 域内的知识结构。13Fezile Ozdamli 等对中学教师基于 协作学习培训中的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教师期望 学到关于如何制作视频、博客应用、展示个人研究、基于网 络的教育实践和 wiki 在课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14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研究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评价研究主要包括教师信息与传 播技术能力评价量表的开发、教师教育中的形成性评价、教 师培训中的政策性评价、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参与者指导评价、 电子档案袋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评价和智能代理技术评价等。 例如,Brian J.Richards 在持续一年的培训项目课程中, 对教师进行了一项诊断性的语言测试。这项测试主要探索教 师在学习外语时所面临的语言方面的困难,并对学生显性和 隐性的语法知识进行了评估。15而 Martin Valcke 等针 对信息与传播技术(ICT)教师培训开展了一项政策性评价 研究,研究问题包括教师培训内容与形式的有效性和学校政 策与 ICT 教师培训的关系两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学校有 关 ICT 方面的政策并不健全,对教师培训的关注程度不深, 学校的政策与在职教师培训的实际需求出现偏差。这项研究 及其评价结果为学校政策的调整提供了一定的依据。16 混合式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混合式学习已被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和中小学 教育中。而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混合式学习同样得到了广泛 的关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 Myint Swe Khine 和 Atputhasamy Lourdusamy,在教师教育中通过结 合面对面教学、多媒体 CD-ROM 和在线讨论等混合方式进行 了模块教学。结果发现:这种混合式学习方式得到了受培训 教师的认可,并且当满足面对面培训时采用基于活动的指导、 呈现的 CD-ROM 材料具有真实性并且与情境相关以及实施多 元评价以鼓励在线参与三种情况时,会产生最佳的培训效果。 17而 Bopelo Boitshwarelo 通过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案 例研究探索了混合式学习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三 方面的建议:一是学校应该为教师在工作场所中的学习提供 支持,并管理好 ICT 资源以方便教师使用;二是政府应该支 持个人和机构接触使用 ICT;三是培训者应该采用混合方法 来开展优质的 ICT 教育实践。18 教师信息与传播技术(ICT)能力研究 几十年来,世界各个国家的学校一直在寻找不同的方式 来帮助教师将信息与传播技术(ICT)整合到他们的教学策 略中。19教师 ICT 素养的提升已成为信息化社会教师教育 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Jong Hye Kim 等在教师培训项目中设计了教师 ICT 素养内容,包括信 息社会、信息设备、信息处理和信息操作等四个部分。在教 师培训课程中每一部分内容被分为两组进行调查研究,研究 结果表明:信息处理被认为是教师 ICT 素养中最重要的部分, 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应该整合到教师 ICT 素养培训 的课程中。20此外,Michail Kalogiannakis 对希腊全国 范围内的 ICT 培训项目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为受培训教师 提出了建议:一方面,为了跟上信息技术的步伐,教师需要 广泛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应用到教育实践中; 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了解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任务,以 便使 ICT 资源与学习能够有效地整合,而不是作为一个附加 的工具和资源。21 (3)研究方法分析 (2)研究主题分析 从图 5 中可以看出有关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教育研究比较 多。与国外研究相比,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已经成 为了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热点。此外,有关教师教 育技术能力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也是研究者 关注较多的研究主题。从国内有关技术支持教师专业的研究 现状来看,其研究主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教育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继 续教育研究、虚拟学习社区和学习共同体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研究、教师远程培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农远工程教师 培训研究和远程教师教育的绩效评估研究。例如,程思岳从 创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努力构建网络时代教师终身 学习新体系的角度,论述了教师继续教育的混合性教学组织、 教师继续教育混合型学习的实施以及教师继续教育混合型学 习的过程性综合评价,从而探索出一条大规模、高质量开展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途径。22随着网络化学习的推广 和终身学习的深入人心,虚拟学习社区正逐步成为广大教师 提升专业水平的理想平台,在这个平台下的教师可以拥有共 同的目标,共享信息资源、开展协作与对话。马秀峰等论述 了教师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专业发展形式以及虚拟学习社区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23此外,闫寒冰将绩效评估引入 远程教育,考察了教师教育与远程教育中的绩效评估,并从 两者整合的视角探讨了远程教育绩效评估的设计原则、实施 原则与管理办法。24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 究、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研究、教 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活动设计研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 价研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式研究、教师教育技术能 力培养研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研究等。例如,何 克抗教授对制定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重 要意义作了分析,并对该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过程、标准的体 系结构与基本内容以及标准的贯彻与实施等问题作了具体地 阐述。25丁卫泽等以南通大学为研究样本,对教师的教育 技术意识与态度、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和教师的教育 技术应用与评价进行调查,最后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了思考及建议。26 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谢海波在分析教师专业 发展内涵和专业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的网络工具、资 源、服务及环境的研究和探索,总结出包括自主学习、交流 协商、专题讨论、协作研究和评价反思等五种适合教师专业 发展的模式,并在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和实效性的 策略。27在信息化教育的实施和发展过程中,多元丰富的 信息化教学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方式。例 如,杜玉霞提出了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 主要模式,包括以校本培训为主的长期发展模式、以县为主 的区域资源整合培训模式、以网络研修为主的开放发展模式 和以自主研修为主的个性发展模式,并探讨了这些模式的特 点和应用方法。28 Web2.0 工具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Web2.0 工具的应用对促 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借助 Web2.0 工具能更好 地支持教师的知识建构、社会协商和实践参与,促进教师多 元智能的发展。在当前已有的文献研究中,支持教师专业发 展的 Web2.0 工具主要有 Blog、Wiki、Moodle 和 Sakai 平台。 例如,阳燚等人从教育 Blog 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出发, 对 Blog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提出了利用 Blog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新思路。29刘 峰等对利用 Moodle 平台开展教师培训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 研究,并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和青海省西城 区教育局联合启动的“青海省西城区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项 目”中基于 Moodle 平台实施的教师培训为例,对培训实施 中的关键点进行了解析。30另外,Wiki 作为一种社会性软 件,因其对结构化知识的积累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 者的关注并逐步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来,例如,高燕等针对 现阶段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 Wiki 支持下的教育技术培训模型,并将其应用到高校远程支 持系统的“交流中心”模块中。31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反思研究 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反思研究包括信息时 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和方法、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 的趋势、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的反思、现代教育技术视角下的 教师专业发展和信息技术支持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等。 例如,汪颖在分析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系统的外部保障系统和 内部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宏观层面上增强外部保障 系统的理解与研究、中观层面开放学校管理、微观层面以提 升教师能力为核心的优化方案是保证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系统 生态持续平衡发展的措施。32张进良等从农村教师专业发 展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出发,分析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教 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提出了信息技术可以从环境建设、观念 更新、培训革新、促进反思和深化研究等方面促进农村教师 专业发展的思路。33 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自 2004 年 12 月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我国中小学教师第 一个专业能力标准之后,有关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各 类培训拉开了序幕,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同 时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钟晓 燕等通过质性研究对重庆市北碚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 行了调查,分析了作为当前促进西部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发展 有效途径之一的教师培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 构了针对西部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的基本框架;34同样,谢 超以海南远程教师培训为个案,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新课程 远程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资源建设和实施条件两个 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35 (3)研究方法分析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可以发现,从文章数量及 趋势变化上来看,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是国内外关注的 一个共同主题并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从研究主题上 来看,网络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媒体技术与 Web2.0 工 具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两个研究趋向。 而在国内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这主要 是由于教育部在 2004 年 12 月下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 能力标准(试行) ,并在 2005 年 5 月启动了“全国教师教 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 ,有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 在全国得到了大规模推广,并一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话 题。在评价研究上,相对于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相关的研究 还处于理论层面,尚未在实践中深入展开。此外,由于根植 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在研究主题上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研究取 向,如国外注重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研究,而国内 倾向于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等。从研究方法 上来看,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混合研究法是国内外共 同采用的研究方法,但由于各国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这些 研究方法在主导研究范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前所述, 研究方法并不好坏之分,我们应当深入详细地研究各种研究 方法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以及可能的各种研究方法之间的 关系等,以便更好地为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需要选 择研究方法时提供依据。37 五、国内外研究存在的 问题 1. 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1)技术支持高校教师与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与 突破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现代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迫切 需要社会成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多方面的适应 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机构的高校,承担着为社会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重任,其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 将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成败。因此,如何借助信息技术促 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国内有关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 中小学教师层面上,对信息技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 究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中主要围绕着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 力培训模型、现状和策略等方面展开,而对网络技术、新兴 媒体技术和 Web2.0 工具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校教师 专业发展却研究不多。此外,职前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 军,探索其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同样具有重要的意 义。而高师院校作为职前教师培育的重要基地和摇篮,进一 步加强对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已迫在眉睫,探索有 效地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与方法也势在必行。 (2)相关评价研究的缺失与不足 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逐步完善离不开评价的支持和参与。 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是为了确保教师专业发展能够实 现预期目的而进行有计划的活动。相对于国外评价研究的发 展,国内关于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研究仍处于初级 阶段,主要是围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价开展了相 关理论层面的研究。而国外文章从评价量表的开发、培训项 目的评估、多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