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联网审计比较_第1页
国内外联网审计比较_第2页
国内外联网审计比较_第3页
国内外联网审计比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据采集与审计 课 程 论 文 国内外联网审计比较 【摘要】国内外联网审计存在着许多共同点与不同点。其中共同点主要体现在突出特征, 联网方式,审计内容和联网审计的具体做法等方面;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发展程度,法律 依据,审计类型,基础平台等方面。 【关键词】信息系统;法律依据;审计平台;数据审计;财务审计 Abstract:Online auditing has many common points and different points in our country and other countries. One common poin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prominent feature, networking mode, auditing content and specific practices of online auditing etc. The main differences of online auditing is development level, legal basis, types of audit, basic platform etc. Key words: Information system; Legal basis; Audit platform; Data audit; Financial audit.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审计工作由传统的手 工审计转向计算机审计进而转向网上审计。目前审计机关已经开始实现对具备条件的被 审计单位在网络互连环境下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人员一般把这种审计方式称为联网审计。 国内外联网审计存在着许多共同点。首先,国内外联网审计的突出特征相同。目前, 审计署对中央部门的联网审计,是在审计署部门审计局与被审计的部门预算单位进行网 络连接的基础上,运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进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并通过该系统与办公 自动化系统的连接实现网络化的审计管理;地方审计机关的联网审计,多数是通过与集 中会计核算、集中资金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结算中心等数据大、集中的信息系统在网络 连接基础上进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传统的现场审计相比,在联网审计中,审计机关 的审计手段、对象、方式和技术有所不同,但是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审计的性质没有 发生变化。联网审计有四项突出特征:一是实现适时审计。二是实现远程审计。三是实 现更高效率地数据采集和分析。四是信息系统成为新的、必须开展的、并且处于首要地 位的审计内容。 其次,国内外联网审计的联网方式、审计内容和部门预算执行联网审计的具体做法 相同。联网审计的特征和目标决定了联网审计的具体联网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与集 中会计核算、集中资金管理的数据大、集中的信息系统进行联网,可以称为大联网;二 是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联网,可以称为点对点联网,如审计署经济执法审计局与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联网。国内外部门预算执行联网审计都应明确一些问题,如有 选择地确定被审计单位;正式发出审计通知书或专项审计调查通知书;审计工作过程要 依法进行等等。 国宝内外联网审计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点。首先,在计算机联网审计方面,国外特别 是欧洲、北美洲等发达国家,他们普遍在计算机联网审计方面起步较早、联网审计经验 丰富。 在德国,联邦审计院与财政部的联网系统已经运行了十年,该系统同样是实时 提取数据,完成信息共享。只是这个系统对审计法院内部直接访问财政部系统的人员有 权限要求。 在挪威,审计部门在对方财务系统里安装一个定期发送数据信息的软件, 审计端安装有一个中央接收器,信息经过加密处理后,通过互联网传送到接收器上,审 计人员将接收器里边的数据传送到数据捕获系统,再从数据捕获系统传送到审计内网。 该套系统并不是实时发送信息。 但是对于我国来说,由于整体网络建设起步较晚,网 络环境、特别是广域网接入环境不太成熟,对审计部门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审计工作造成 了困难。直到九十年代,我国还在进行非网络环境的计算机审计工作。 其次,国内外联网审计的法律依据也不同。在法律保障方面:国外的宪法或者财政 法对需要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有明确规定,除特别加以说明的信息不允许公开以外, 不说明的信息都可以公开。在法律环境方面:公民对法律的认识以及执法守法意识非常 好,对法律条款的理解和认识比较透彻。尽管我国近年来完善了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 但是我们在法律环境上还有所欠缺,公民的守法意识不强,而且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不透 彻。 我国联网审计的主要法律依据为审计法以及审计法实施条例 。为了将高 新技术运用于审计工作之中,更有效地对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2001 年 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进一 步明确了审计机关的联网审计权,是目前审计机关开展联网审计的直接依据。开展联网 审计试点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一些规范性文件。例如湖北省老河口市关于对会计集中 核算单位开展审计监督有关问题的意见 ,佛山市南海区政府关于开展计算机审计工 作的通知等等。由于国内外最高审计机关在工作内容、组织结构和工作手法上仍然存 在很大的不同,国外联网审计的法律依据也和国内存在着不同。例如美国的审计报告主 要是依据是预算和会计法案 、 1993 政府绩效成果法案 、 1994 政府管理改革法案 、 政府公司控制法案中的相关规定来开展审计工作并向国会提交审计报告;英国的 审计报告主要是依据是政府资源和会计法 、 国家审计法 、 国库和审计部门法修正 案 、 国库和审计部门法等法律;澳大利亚的审计报告主要依据是1997 审计长法 案 。 第三,在数据审计和系统审计方面,国内外联网审计也存在不同。联网审计的特征 和目标决定了联网审计的审计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电子化的财政财务数据的 审计,二是对处理财政财务数据的信息系统的审计。决定联网审计内容重点的因素包括: 政府管理信息化程度,政治经济发展大局,政府审计类型。我国由于以财务审计为主, 因此联网审计以数据审计为主。 从世界范围来看,欧美发达国家、英联邦国家等以效 益审计为主的国家都以系统审计为主,如美国、英国、印度等。北欧的挪威等国家还把 系统审计发展到政府部门网站信息的真实性评价。以效益审计为主的国家,审计机关对 系统进行审查,既可以评价系统本身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也可以通过测试程序 最大程度地评价系统处理数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只要在审查过程中注意通过 对处理程序的评价、判断、修正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也可以达到数据审计的最终目的。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部门预算执行联网审计应当根据网络环境、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 状况等具体审计环境,认真选择具体做法。具体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联网部门管理的 资金量和所属单位数量。二是年度审计计划。三是被审计部门的信息化管理状况。 第四,政府提供网络基础平台的平台不同。 在政府为联网审计提供网络基础平台 和技术保障方面,国内与国外存在着较大差距。 在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包括审计部 门在内的政府机构享用国家财政拨款、政府专门机构负责搭建的统一网络平台,并且所 有的网络维护和运营工作也由政府来承担。 以德国为例,德国原来的首都在波恩,后 来由于东西德合并,首都迁到柏林。考虑到部分联邦机构还设在波恩,包括联邦审计院 也在波恩,德国政府特别建立 IVBB 系统,IVBB 是德国联邦政府机构信息网络平台的简 称,该系统使所有联邦机构都可以通过网络相连。 这与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在中国, 政府有打算为国家各个部委提供网络基础设施,但还在落实当中,致使不仅先期启动的 海关、税务、银行等部门自行组建网络系统,目前本应纳入政府统一网络平台的部门也 有可能因此而自行组建网络系统。 尽管我国网络技术与国外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在联网审计方面也具有自己的优势。 首先,我国在利用计算机开展审计监督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上比国外要好。由于中国处 于经济腾飞的重要时期,经济活动非常活跃,导致我国经济信息量比国外多,涉及的审 计内容比国外复杂,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现行阶段的客观情况所在。国外近年来对中国 的金融审计非常有兴趣,对我国利用数据仓库等技术进行计算机审计工作的探索表示称 赞。 其次,联网审计起点高、发展快。虽然我国在联网审计上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借 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发展模式,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再次,我国在审计信息化 方面的科研成果显著。国家审计署在计算机联网方面下一步的工作更多的是侧重在工程 研究层面上,他们已经将工程中的核心技术在国家申请立项,利用国家的高新技术成果, 比如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等技术,为联网审计提供支持。 总而言之,联网审计是当代审计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推动财政财务收支相关数据 和业务处理日益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形势下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在新形势下有 效配置审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