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九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观察_第1页
复方丹参滴九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观察_第2页
复方丹参滴九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观察_第3页
复方丹参滴九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观察_第4页
复方丹参滴九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观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成药2000,22(9):13-15 复方丹参滴九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秦培森 1, 范丽娟 1, 刘克英 1, 邢 燕 1, 赵淑凤 1, 朱继军 2 (1.日照市人民医院 山东 日照276800;2日照市东港区人民医院 山东 日照276800) 搞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CDDP)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的临 床疗效。方法:特12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 CDDP,每次10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地奥心血康,每次0.2g,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4 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05%,明显优于对照组77.50%(x 2=8.94,P0.05);治疗组在减少心 绞痛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对改善 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脂水平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CDDP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未引起不良反应。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胶痛 中图分类号:R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528(2000)09-0630-03d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高居首位。1998年5月1999年8月间,用复方丹参滴丸(CDDP)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4例,并 与地奥心血康治疗的40例对照观察,结果表明,CDDP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很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124例患者均符合1993年卫生部药政局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冠心 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1,并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 2。所有病例均为每周发 作2次以上的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排除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其它心脏 病、合并中度以上高血压血压2414kPa(1kPa7.5mmHg)心肺功能严重障碍、重度心 律失常、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及妊娠、哺乳期妇女。 124例患者为两院住院及门诊病人,住院与门诊患者比为3:2。所有病例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43岁78岁,平均6312岁;病程1年12年,平均 4.31.2年。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9岁76岁,平均6111岁;病程1 年15年,平均4.61.6年。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天津天使力联合制药公司生产的CDDP,每次10粒,每日3次; 对照组口服地奥心血康,每次0.2 g,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4周。2组患者治疗前均停服其 它心血管药物(包括扩血管药、抗血小扳药及降血脂等药物)1周;治疗期间发生心绞痛可服 硝酸甘油并做好用药剂量和次数的记录。 1.3 观察项目 131 详细记录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部位、程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率 及血压。 132 用药前后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以ST段下降导联数(NST)和ST段压低总和(ST)表 示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以心率(HR)、收缩压(SBP)2项乘积(RPP)代表心肌耗氧的程度即 心肌耗氧指数。 133 治疗前后抽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项目包括全血粘度、红细胞比容 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 脂蛋白(ApoAl、ApoB),同时做肝功能、肾功能、血、尿常规化验。 14 疗效标淮 1 1.4.1 心绞痛疗效: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以上或 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50%80%; 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不足50%;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 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增加。 1.4.2 心电图疗效:显效: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治疗 后回升1.5mm以上或主要导联T波倒置变浅达50%以上,或T波平坦转直立;无效:静息心电 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加重:静息心电图ST段较治疗前下降0.5mm,主要T波加深50%或 直立T波变为平坦,或平坦T波转为倒置。 15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 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心绞痛疗效 2.11 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的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显效率(%) 有效率(%) 治疗组 84 61 18 5 72.62 94.05 对照组 40 18 13 9 45.00 77.50 x值 w 8.94 7.41 P值 0.0005 0.01 21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的比较见表 2。 表 2 2 组患者治疗菌后小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的比较( s)x 组别 例数(n) 心绞痛发作频率(次/d) 心绞痛持续时间(min) 硝酸甘油用量(片/d) 治疗组 治疗前 84 2.021.34 10.522.64 1.871.06 治疗后 84 0.510.263,4) 2.331.092,4) 0.320.263,4) 对照组 治疗前 40 1.810.92 11.372.92 1.780.92 治疗后 40 1.250.641) 6.741.382) 1.230.74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1)P0.05, 2 P0.01, 3 P0.00l;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4 P0.01 22 心电图疗效 2.2.1 2 组患者治疗后心电疗效比较见表 3。 表 3 2 组患者治疗后心电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显效率(%) 有效率(%) 治疗组 84 38 16 30 45.23 64.29 对照组 40 9 12 19 22.50 52.50 X2值 5.95 1.57 P值 0.005 0.05 2.2.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ST、NST、HR、SBP、RPP 的比较见表 4。 2.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比较见表 5 2.4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比较见表 6 表 4 2 组患者治疗后ST,NST,HR,SBP 和 RPP 的比较( s)x 组别 例数(n) ST(min) NST(个) HR(次/ min) SBP(kPa) RPP 治疗组 治疗前 84 2.61.3 3.51.5 7914 163 1412210 治疗后 84 1.00.92,4) 2.11.32,4) 7711 155 13091811,3) 对照组 治疗前 40 2.51.2 3.31.5 7912 173 1448157 治疗后 40 1.91.01) 2.61.414) 769 164 1405145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1)P0.05, 2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3 P0.05, 4 P0.01 表 5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 s)x 全血比粘度组别 例数(n) 80s-1 20s-1 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聚集指数 治疗组 治疗前 84 6.021.85 7.323.36 0.510.05 9.532.46 治疗后 84 4.572.362,3) 4.961.822,3) 0.420.041,3) 7.351.672,4) 对照组 治疗前 40 6.251.75 6.382.98 0.520.04 9.262.58 治疗后 40 4.862.281) 6.141.69 0.480.03 8.422.26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1)P0.05, 2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3 P0.05, 4 P0.01 表 6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比较(( s)x 组别 例数 TC(mmol/L) TG(mmol/L) HDLC(mmol/ L) ApoA1(g/L ) ApoB(g/L) 治疗组 治疗前 84 6.560.72 2.320.67 0.780.32 1.250.16 1.570.48 治疗后 84 5.580.622,4) 1.910.352,4) 1.150.141, 3) 1.470.181 ,3 1.040.431,3) 对照组 治疗前 40 6.721.04 2.380.51 0.830.25 1.320.17 1.470.42 治疗后 40 6.481.231) 2.090.721) 1.010.18 1.430.151 ) 1.250.47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1)P0.05, 2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3 P0.05, 4 P0.01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 心痛”范畴,其病位在心,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现代 医学研究证明,血液粘滞度增高与冠心病发生有直接关系 3;与缺血性心电图ST段压低相关 4。本病西医治疗主要用硝酸酯类,虽可迅速缓解心绞痛,但可产生耐药性。中医多采用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方法治疗;CDDP是根据传统中医理论,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制成的新 型纯中药滴丸剂,能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肌耗氧量, 防治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表面活性及聚集作用;并且有显著的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损 伤,清除自由基及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0D)活力增加,降血脂和抗衰老作用。方中丹参活血 化瘀,行气止痛;冰片芳香开窍,引药入心通阳定痛。三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三七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 5,并能降低血 小板聚集 6。丹参可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元分泌与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有钙离子阻滞 作用,膜稳定工作用或刺激间质胶元酶(MMP)分泌 7;丹参有明显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通 过降低血液粘滞性使血流加速、降低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 8,9,提高纤溶酶 活性,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改善微循环 6 。 通过临床观察,认为CDDP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明显,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 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能改善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及降低心肌耗氧量,能明显改善 血液流变学指标,使TC、TG、ApoB下降,HDLC,APoAl上升。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 过程中CDDP未引起任何不良反应,认为此药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较为理想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1辑,1993,4145 2. Report of the Joint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Federation of Cardiology world Organization. Task force on standardization of clinical nomenclature and criteria for diagnosis of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J.Circulation,1979,59:507 3. Koeniy W. Association between plasma viscosity and pressureJ.Am J Hypertension,1991,4:529-530 4. Lake B, Dintefass L. Blood viscosity in the “ischaemic” exercise ECG J. Lancet,1975, 2: 1092 5. 苏 雅.三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