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4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限时集训 理(打包76套)新人教A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7242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43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27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创新
立异
设计
高考
数学
一轮
复习
温习
限时
集训
打包
76
新人
- 资源描述:
-
【创新设计】2014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限时集训 理(打包76套)新人教A版,创新,立异,设计,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温习,限时,集训,打包,76,新人
- 内容简介:
-
1 限时集训 (一 ) 集 合 (限时: 45 分钟 满分: 81 分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 1 (2012 辽宁高考 )已知全集 U 0,1,2,3,4,5,6,7,8,9,集合 A 0,1,3,5,8,集合 B 2,4,5,6,8,则 ( ( ) A 5,8 B 7,9 C 0,1,3 D 2,4,6 2已知 S (x, y)|y 1, x R, T (x, y)|x 1, y R,则 S T ( ) A空集 B 1 C (1,1) D (1,1) 3已知集合 A 1,3, m, B 1, m, A B A,则 m ( ) A 0 或 3 B 0 或 3 C 1 或 3 D 1 或 3 4设集合 A x|11, B x|a x 2, A B x|1 2, 20 时, B x|, B x|B x|12, 4 当 B x|1x2m,若 B 中只有一个整数, 则 32m4 32m2. 综上所述, m 的取值范围是 32 m 1 或 32m2. 1 限时集训 (七 )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限时: 45 分钟 满分: 81 分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 1 (2012 陕西高考 )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为 ( ) A y x 1 B y y 1x D y x|x| 2已知 f(x)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 ,且满足 f(x 4) f(x),则 f(8) ( ) A 0 B 1 C 2 D 3 3设偶函数 f(x)在 (0, ) 上为减函数,且 f(2) 0,则不等式 f x f 0的解集为 ( ) A ( 2,0) (2, ) B ( , 2) (0,2) C ( , 2) (2, ) D ( 2,0) (0,2) 4已知函数 f(x) 1 2 x, x0 ,2x 1, 1,3上的解集为 ( ) A (1,3) B ( 1,1) C ( 1,0) (1,3) D ( 1,0) (0,1)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 ,共 15 分 ) 7若函数 f(x) 3a b 是偶函数,定义域为 a 1,2a,则 a _, b _. 8若偶函数 y f(x)为 R 上的周期为 6 的周期函数,且满足 f(x) (x 1)(x a)(3 x3) ,则 f( 6)等于 _ 2 9 (2013 徐州模拟 )设函数 f(x)是定义在 R 上周期为 3 的奇函数,若 f(1)0,x x 12 0, 即 a 恒成立 又 , , 16. a 的取值范围是 ( , 16 12解: (1)由 f(x 2) f(x)得, f(x 4) f(x 2) 2 f(x 2) f(x), 所以 f(x)是以 4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所以 f() f( 4) f(4 ) (4 ) 4. (2)由 f(x)是 奇函数与 f(x 2) f(x),得 f(x 1) 2 f(x 1) f (x 1),即 f(1 x) f(1 x) 故知函数 y f(x)的图象关于直 线 x 1 对 称 又 0 x1 时, f(x) x,且 f(x)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则 1 x0 时 f(x) 4 x,则 f(x)的图象如图所示 当 4 x4 时,设 f(x)的图象与 , 则 S 4S 4 1221 4. (3)函数 f(x)的单调递 增区间为 4k 1,4k 1(k Z), 单调递减区间为 4k 1,4k 3(k Z) 1 限时集训 (七十 ) 算 法 初 步 (限时 : 45 分钟 满分: 81 分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 1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如果输入 x 5,则输出结果为 ( ) A 109 B 325 C 973 D 2 917 2.当 a 1, b 3 时,执行完如图的一段程序后 x 的值是 ( ) A 1 B 3 C 4 D 2 3 (2012 北京高考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S 的值为 ( ) A 2 B 4 C 8 D 16 4运行下面的程序时, 环语句的执行次数是 ( ) IF s 序框图如图 (2)所示 12解:由程序框图可知 S 11 11, 等差 数列,其公差为 d,则有 111d11 , 6 S 1111 111 1d 111. 由题意可知, k 5 时, S 511; k 10 时, S 1021, 1d 11511,1d11021,解得 1,d 2, 或 1,d 2 (舍去 ) 故 (n 1)d 2n 1(n N*) 1 限时集训 (七十一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限时: 40 分钟 满分: 50 分 ) 1.(满分 10 分 )如图,在 , 3 5,6, 求 长 2 (满分 10 分 )(2012 江阴模拟 )如图,在 , 上的高, 32, 6,求 长 3 (满分 10 分 )(2011 陕西高考 )如图, B D, 90 ,且 6, 4, 12,求 4 (满分 10 分 )(2012 盐城测试 )在 , 90 , M 和 及 延长线分别交于 D、 E, 连结 证: 5 (满分 10 分 )如图, , 90 , D, E, . 求证: 答 案 限时集训 (七十一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1解: 63510, 故 10 6 4. 2解:由 32, 6 知 F 6 32,解得 125 ,故325. 3解:由于 B D, 而得 得 2, 故 4 2. 2 4 证明: 90 , M 是 的中点, C, 又 E C 90 , 又 90 , E 又 5 证明 : 90 , 且 由射影定理得 又 分 且 由 得 即 1 限时集训 (七十三 ) 坐 标 系 (限时: 40 分钟 满分: 50 分 ) 1 (满分 10 分 )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4 22 ,求极点到直线的距离 2 (满分 10 分 )(2012 常州质检 )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 2 与直线 3 4 a 0 相切,求实数 a 的值 3 (满分 10 分 )(2012 江西高考改编 )曲线 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x 0,以原 点为极点, 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曲线 C 的极 坐标方程 4 (满分 10 分 )已知圆 M 的极坐标方程为 2 4 2 4 6 0,求 的最大值 5 (满分 10 分 )(2012 江苏高考 )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 C 经过 点 P 2, 4 ,圆心为直线 3 32 与极轴的交点,求圆 C 的极坐标方程 答 案 限时集训 (七十三 ) 坐 标 系 1解: 4 22 , 1,即直角坐标方程为 x y 1. 又极点的直角坐标为 (0,0), 极点到直线的距离 d |0 0 1|2 22 . 2解: 将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得圆的方程为 2x,即 (x 1)2 1,直线方程为 3x 4y a 0,又圆与直线相切,所以 |31 40 a|32 42 1,解得 a 2 或 a 8. 3解:将 2, x 代入 2x 0 得 2 2 0,整理得 2 . 4解:原方程化为 2 2 4 2 22 22 6 0, 即 2 4( ) 6 0. 故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4x 4y 6 0. 圆心为 M(2,2),半径为 2. 故 2 2 2 2 3 2. 3 32 中令 0,得 1,所以圆 C 的圆心坐标为 (1,0) 因为圆 C 经过点 P 2, 4 , 所以圆 C 的半径 2 2 12 21 2 1,于是圆 C 过极点,所以圆 2 . 1 限时集训 (七十二 )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限时: 40 分钟 满分: 50 分 ) 1.(满分 10 分 )如图, 在 , 90 ,以 直径的圆 C 于点 D,连结 延长交 延长线于点 E,圆 O 的切线 F. (1)证明: (2)若 8, 45,求 长 2 (满分 10 分 )如图,已知 圆 O 的切线, P 为切点, 的割 线,与圆 O 交于 B、 C 两点,圆 O 在 内部,点 M 是 中点 (1)证明 A、 P、 O、 M 四点共圆; (2)求 大小 3 (满分 10 分 )(2012 宿迁模拟 )如图, O 的直径,弦延长线相交于点 E, 直 延长线于点 : (1) (2)4 (满分 10 分 )(2012 辽宁高考 )如图, O 和 O 相交于A, B 两点,过 A 作两圆的切线分别交两圆于 C, D 两点,连结 O 于点 (1) (2)5 (满分 10 分 )如图, 接于 O,且 点 O 于点 P,交 延长线于点 D. (1)求证: (2)如果 60 , O 的半径为 1,且 P 为弧 中点,求 长 答 案 限时集训 (七十二 )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 1解: (1)证明:连结 90 ,由 切线,得 D, 90 , 90 , 90. (2) 45, 8 45, 32. 2解: (1)证明: 连结 因为 圆 O 相 切,所以 因为 M 是圆的弦 中点,所以 于是 180. 由圆心 O 在 内部,可知四边形 对角互补,所以 A、 P、 O、 M 四点共圆 (2)由 (1),得 A、 P、 O、 M 四点共圆, 所以 1),得 在 内部,可知 0 ,所以 90. 3证明: (1)连结 因为 圆的直径,所以 90 , 又 90 , 则 A、 D、 E、 F 四点共圆 (2)由 (1)知, 连结 然 B F 4证明: (1)由 O 相切于 A,得 理 所以 即 (2)由 O 相切于 A, 得 又 得 3 即 结合 (1)的结论, 5解: (1)证明:连结 又 即 (2) 60 且 等边三角形 60. P 为弧 中点 30. 90. O 的直径 2. 121. 在 , 3, 3. 1 限时集训 (七十五 ) 绝对值不等式 (限时: 40 分钟 满分: 50 分 ) 1 (满分 10 分 )(2013 青岛模拟 )若不等式 |2x 6| a 对于一切实数 x 均成立,求实数 a 的最大值 2 (满分 10 分 )(2012 江西高考 )在实数范围内, 求不等式 |2x 1| |2x 1|6 的解集 3 (满分 10 分 )若不等式 x 1x |a 2| 1 对于一切非零实数 x 均成立,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4 (满分 10 分 )解不等式 x |2x 1| 3. 5 (满分 10 分 )(2012 盐城模拟 )设函数 f(x) |2x 1| |x 4|. (1)解不等式 f(x)2; (2)求函数 y f(x)的 最小值 答 案 限时集训 (七十五 ) 绝对值不等式 1解 :令 f(x) |2x 6|,当 x3 时, f(x) 2x 6 (x 1)2 79 ; 当 不等 式可化为 2x 1 2x 16 ,解得 x 32,此时 122 得, x32, 得 x 3,故 x4. 故原不 等式的解集为 x (2)画出 f(x)的图象如图: 所以 f(x)m 92. 1 限时集训 (七十六 )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 (限时: 40 分钟 满分: 50 分 ) 1 (满分 10 分 )已知关于 x 的不等式 2x 2x a7 在 x (a, ) 上恒成立,求实数 2 (满分 10 分 )(2013 沈阳模拟 )已知 a b c 1, 求证: 13. 3 (满分 10 分 )(2012 南京模拟 )已知 x、 y、 z 均为正数,求证: 33 1x 1y 1z 14 (满分 10 分 )(2013 福建高考 )已知函数 f(x) m |x 2|, m R,且 f(x 2)0的解集为 1,1 (1)求 m 的值; (2)若 a, b, c R ,且 1a 12b 13c m, 求证: a 2b 3c9. 5 (满分 10 分 )求证: 1n 1 1n 2 13n 12(n2 , n N*) 答 案 限时集训 (七十六 )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 1解析: 2x 2x a 2(x a) 2x a 2a2 x a 2x a 2a 2a 47 , a 32. 2证明:法一: (a b c)2 (222( a b c)2 2( 3( a b c)2 1, 13. 法二: 13 2 a b 13(222222 13(a b)2 (b c)2 (a c)20 13. 法三: (12 12 12)( a b c)2 1, 即 3(1 , 13. 3证明: 由柯西不等式得 (12 12 12)1111x 1y 1 则 3 1111x 1y 1z,即 33 1x 1y 1z 1114解: (1)因为 f(x 2) m |x|, 所以 f(x 2)0 等价于 |x| m, 由 |x| m 有解,得 m0 ,且其解集为 x| m x m 又 f(x 2)0 的解集为 1,1, 故 m 1. (2)证明:由 (1)知 1a 12b 13c 1,又 a, b, c R ,由柯西不等式得 a 2b 3c (a2b 3c) 1a 12b 13c a 1a 2b12b 3c139. 5证明: (利用放缩法 ): n2 , 1n 1 1n 2 13n 13n 13n 13n 23 12. 即 1n 1 1n 2 13n 12 (n2 , n N*) 3 1 限时集训 (七十四 ) 参 数 方 程 (限时: 40 分钟 满分: 50 分 ) 1 (满分 10 分 )直线 x 2 t,y 1 t (t 为参数 )被圆 x 3 5 ,y 1 5 ( 为参数,求 0,2) 所截得的弦长 2 (满分 10 分 )(2012 福州模拟 )已知点 P(x, y)在曲线 1,且 ,求 x y 的最小值 3 (满分 10 分 )已知曲线 C 的参数方程为 x ,y 0,2) ,曲线 D 的极坐标方程为 4 2. (1)将曲线 C 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2)曲线 C 与曲线 D 有无公共点?试说明理由 4 (满分 10 分 )(2012 福建高考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 O 为极点, x 轴的正半轴为极 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直线 l 上两点 M, N 的极坐标分别为 (2,0), 2 33 , 2 ,圆 C 的参数方程为 x 2 2 ,y 3 2 ( 为参数 ) (1)设 P 为线段 中点,求直线 平面直角坐标方程; (2)判断直线 l 与圆 C 的位置关系 5 (满分 10 分 )(2012 新课标全国卷 )已知曲线 x 2 ,y 3 (为参数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顶点都在 A, B, C, D 依逆时针次序排列,点 A 的极坐标为2, 3 . (1)求点 A, B, C, D 的直角坐标; (2)设 P 为 答 案 限时集训 (七十四 ) 参 数 方 程 2 1解:把直线的参数方程和圆的参数方程分别化为普通方程为 x y 1 0 和 (x 3)2 (y 1)2 25,于是弦心距 d 3 22 ,弦长 l 2 25 92 82. 2解 :设 x t, y t(0 t2) , 则 x y t t t ), 因此,当 3, t ) 1 时, x y 取得最小值 3. 3解 : (1)由 x ,y 0,2) 得 y 1, x 1,1 (2)由 4 2得曲线 D 的普 通方程为 x y 2 0. x y 2 0,y 1, 得 x 3 0. 解得 x 1 132 1,1, 故曲线 C 与曲线 D 无公共点 4解: (1)由题意知, M, 2,0), 0, 2 33 ,又 P 为线段 而点 P 的平面直角坐标为 1, 33 ,故直 线 平面直角坐标方程为 y 33 x. (2)因为直线 l 上两点 M, N 的平面直角坐标分 别为 (2,0), 0, 2 33 , 所以直线 l 的平面直角坐标方程为 x 3y 2 0. 又圆 C 的圆心坐标为 (2, 3),半径 r 2, 圆心到直线 l 的距离 d |2 3 2|1 3 32r,故直线 l 与圆 C 相交 5解: (1)由已知可得 A 2 , 2 , B 2 3 2 , 2 3 2 , C 2 3 , 2 3 , 3 D 2 3 32 , 2 3 32 , 即 A(1, 3), B( 3, 1), C( 1, 3), D( 3, 1) (2)设 P(2 , 3 ), 令 S S 16 36 16 32 20 因为 0 1 ,所以 S 的取值范围是 32,52 1 限时集训 (三 )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 词 (限时: 45 分钟 满分: 81 分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 1 (2013 长沙模拟 )设 p、 q 是两个命题,则 “ 复合命题 p 或 q 为真, p 且 q 为假 ” 的充要条件是 ( ) A p、 q 中至少有一个为真 B p、 q 中至少有一个为假 C p、 q 中有且只有一个为真 D p 为真, q 为假 2下列四个命题中的真命题为 ( ) A Z,10 3 (2013 揭阳模拟 )已知命题 p: R, 54;命题 q: x R, x 1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命题 p q 是真命题 B命题 p 綈 q 是真命题 C命题綈 p q 是真命题 D命题綈 p 綈 q 是假命题 4已知命题 p: 0, 2 , 12,则綈 p 为 ( ) A x 0, 2 , x 12 B x 0, 2 , x 12 C 0, 2 , 12 D 0, 2 , 2 5已知命题 p:抛物线 y 2方程为 y 12;命题 q:若函数 f(x 1)为偶函数,则 f(x)关于 x 1 对称则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 2 A p q B p (綈 q) C (綈 p) (綈 q) D p q 6 (2013 南昌模拟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已知 p: 1x 10,则綈 p: 1x 10 B在 ,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是 a、 b、 c,则 ab 是 0, 则綈 p:对任 意的 x R, x 10 D存在实数 x R,使 x x 2 成立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 7命题 “ 对任何 x R, |x 2| |x 4|3” 的否定是 _ 8命题 p:若 a, b R,则 0 是 a 0 的充分条件,命题 q:函数 y x 3的定义域是 3, ) ,则 “ p q” 、 “ p q” 、 “ 綈 p” 中是真命题的有 _ 9若命题 “ x R, 20” 是真命题,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_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36 分 ) 10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真假 (1)q: x R, x 不是 5x 12 0 的根; (2)r:有 些素数是奇数; (3)s: R, |0. 11已知命题 p: x 1,2, a0 ,命题 q: R, 22 a 0,若 “ p且 q” 为真命题,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12已知命题 p:存在实数 m,使方程 1 0 有两个不等的负根;命题 q:存在实数 m,使方程 44(m 2)x 1 0 无实根若 “ p q” 为真, “ p q” 为假,求 m 的取值范围 答 案 限时集 训 (三 )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 量词与存在量词 1 C R, |2| |4|3 8 p q,綈 p 9. 8,0 10 解: (1)綈 q: R, x 12 0 的根,真命题 (2)綈 r:每一个素数都不是奇数,假命题 3 (3)綈 s: x R, |x|0 ,假命题 11解:由 “ p 且 q” 为真命题,则 p, q 都是真命题 p: a 在 1,2上恒成立,只需 a( x2)1, 所以命题 p: a1 ; q:设 f(x) 22 a,存在 R 使 f( 0, 只需 44(2 a)0 , 即 a 20 a1 或 a 2, 所以命题 q: a1 或 a 2. 由 a1 ,a1 或 a 2 得 a 1 或 a 2 故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a 1 或 a 2. 12解:存在实数 m,使方程 1 0 有两个不等的负根,则 40,m0, 解得 m2, 即 m2 时, p 真 存在实数 m,使方程 44(m 2)x 1 0 无实根, 则 16(m 2)2 16 16(4m 3)2,m1 或 m3 , 或 m2 ,1m3, 解得 m3 或 1m2. 1 限时集训 (三十 )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限时: 45 分钟 满分: 81分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 1数列 1, 23, 35, 47, 59, 的一个通项公 式 ) A. 1 B. 1 C. 3 D. 3 2已知数列 通项公式为 2n (n N*),则 “ 1” 是 “ 数列 递增数列 ”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数列 通项 90,则数列 的最大值是 ( ) A 3 10 B 19 D. 1060 4 (2013 银川模 拟 )设数列 足: 2, 1 1 1数列 前 n 项之积为 13的值 为 ( ) A 12 B 1 D 2 5已知数列 前 n 项和 9n,第 k 项满足 5,则 k ( ) A 9 B 8 C 7 D 6 6 (2012 福建高考 )数列 通项公式 其前 n 项和为 12等于 ( ) A 1 006 B 2 012 C 503 D 0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 2 7根据下图 5 个图形及相应点的 个数的变化规律,猜测第 n 个图中有 _个点 8数列 足 1 2 0 2 ,21 12 ,若 67,则 13 _. 9已知数列 足 1,且 1是函数 f(x) 2 _.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36 分 ) 10数列 , 1,对于所有的 n2 , n N*都有 前 n 项和 别求它们的通项公式 (1)23n; (2)2n 1. 12已知数列 足前 n 项和 1,数列 足 21,且前 n 项和为 1 (1)求数列 通项公式; (2)判断数列 增减性 答 案 限时集训 (三十 )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1 B n 1 0解: 4, 9, 解得 94. 同理 2516. 6116. 11 解 : (1)由题可知 , 当 n 1 时 , 21 2 31 5, 当 n2 时 , 1 (23n) 2(n 1)2 3(n 1) 4n 1. 当 n 1 时, 41 1 5 3 故 4n 1. (2)当 n 1 时, 2 1 3, 当 n2 时, 1 (2n 1) (2n 1 1) 2n 1. 当 n 1 时, 21 1 1 故 n ,2n 1 n 12解: (1)2, 1 2n 1(n2) , 故 1n n ,23 n(2) 1 2 1 1n 1 1n 2 12n 1, 1 12n 2 12n 3 1n 1 n 1n n n 0. 递减数 列 1 限时集训 (三十一 ) 等差数列及其前 n 项和 (限时: 45 分钟 满分: 81 分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 1已知 等差数列,且 4 8,则该数列的公差是 ( ) A 4 B 14 C 4 D 14 2已知等差数列 前 n 项和为 a,则 ) D 3 (2013 秦皇岛模拟 )设 前 n 项和,若 1,公差 d 2, 2 24,则 k ( ) A 8 B 7 C 6 D 5 4已知 等差数列, 105, 前 n 项和,则使得 n 是 ( ) A 21 B 20 C 19 D 18 5已知 前 n 项和,若 1, 4,则 ) D 4 6 (2013 玉溪模拟 )数列 首项为 3, 等差数列且 1 an(n N*)若 2, 12,则 ( ) A 0 B 3 C 8 D 11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 7等差数列 1,前 n 项和 44,则数列 前 n 项和 _. 8已知等差数列 , ,若 n1且 1 1 0, 1 38,则 _ 2 9 (2013 南京模拟 )已知等差数列 前 n 项和为 (1)3 2 012(1)1, (11 1)3 2 012( 11 1) 1,则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为 _ 11 2 011; 12 2 012; 110,前 n 项和为 45, 18. (1)求 数列 通项公式; (2)令 c(n N*),是否存在一个非零常数 c,使数列 为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 c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2已知 前 n 项和, 1 12 n 1 2(n2 , n 为正整数 ), 12. (1)令 2证数列 等差数列,并求数列 通项公式; (2)在 (1)的条件下,求 答 案 限时集训 (三十一 ) 等差数列及其前 n 项和 1 A . 10解: (1)由题意 知 15 3, 8, 所以 510d 5,5d 8, 解得 7. 所以 3, 7. (2)因为 15 0, 所以 (510d)(615d) 15 0, 即 29101 0. 故 (49d)2 8,所以 . 3 故 d 的取值范围为 d 2 2或 d2 2. 11解: (1)由题设,知 等差数 列,且公差 d0,则由 45,18, 得 d 2d 45,4d 18, 解得 1,d 4. 故 4n 3(n N*) (2)由 cn 4n2n c 2n n 12n c . c0 , 可令 c 12,得到 2n. 1 2(n 1) 2n 2(n N*), 数列 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即 存在一个非零常数 c 12,使数列 为等差数列 12解: (1)由 21 12 n 1 2,得 21 12 n 2,两式相减得 21 12n, 上式两边同乘以 2n 11 21,即 1 1,所以 1 1,故数列 等差数列, 且公差为 21,所以 1 (n 1)1 n,从而 ann 12 n. (2)由于 21 12 n 1 2,所以 21 2 12 n 1,即 2 12 n 1. 2 12 n 1 n 12 n,所以 2 12 n 1 n 12 n 2 (n 2) 12 n. 所以 1 2 (n 3) 12 n 1,且 1 n 12n 1 n 12,又因 为在 2 (n 2) 12 (n 2) 12 n 0,故 2, 即 12, 2 . 1 限时集训 (三十七 ) 二元一次不等式 (组 )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限时: 45 分钟 满分: 81 分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 1不等式组 x0 ,x 3y4 ,3x y4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等于 (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满足不等式组 |x| y|,|x|0,y2 ,则 ) A (0,2) B (0,2 C (2, ) D 2, ) 2 5 (2012 辽宁高考 )设变量 x, y 满足 x y10 ,0 x y20 ,0 y15 ,则 2x 3y 的最大值为 ( ) A 20 B 35 C 45 D 55 6 (2013 衡水模拟 )点 P(2, t)在不等式组 x y 40 ,x y 30 ,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则点 P(2, t)到直线 3x 4y 10 0 距离的最大值为 ( ) A 2 B 4 C 6 D 8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 7已知点 ( 3, 1)和点 (4, 6)在直线 3x 2y a 0 的两侧,则 a 的取值范围为_ 8 (2013 濮阳模拟 )已知点 A(2,0),点 P 的坐标 (x, y)满足 x 4y 30 ,3x 5y25 ,x 10 ,则| 为坐标原点 )的最大值是 _ 9某公司租赁甲、乙两种设备生产 A, B 两类产品,甲种设备每天能生产 A 类产品 5件和 B 类产品 10 件,乙种设备每天能生产 A 类产品 6 件和 B 类产品 20 件已知设备甲每天的租赁费为 200 元,设备乙每天的租赁费为 300 元,现该公司至少要生产 A 类产品 50 件, 40 件,所需租赁费最少为 _元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36 分 ) 10 (2013 合肥模拟 )画出不等式组 x y 50 ,x y0 ,x3表示的平面区域,并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 x, y 的取值范围; (2)平面区域内有多少个整点? 11设 x, y 满足约束条件 x y 50 ,x y0 ,x3 ,求 z (x 1)2 3 12 (2013 黄山模拟 )若 x, y 满足约束条件 x y1 ,x y 1,2x y2 ,(1)求目标函数 z 12x y 12的最值 (2)若目标函数 z 2y 仅在点 (1,0)处取得最小值,求 a 的取值范围 答 案 限时集训 (三十七 ) 二元一次不等式 (组 )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1 C ( 7,24) 00 10解: (1)不等式 x y 50 表示直线 x y 5 0 上及其右下方的点的集合, x y0表示直线 x y 0 上及其右上方的点的集合, x3 表示直 线 x 3 上及其左方的点的集合 所以,不等式组 x y 50 ,x y0 ,x3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 示 结合图中可行域得 x 52, 3 , y 3,8 (2)由图形及不等式组知 x y x 5, 52 x3 ,且 x Z, 当 x 3 时, 3 y8 ,有 12 个整点; 当 x 2 时, 2 y7 ,有 10 个整点; 当 x 1 时, 1 y6 ,有 8 个整点; 当 x 0 时, 0 y5 ,有 6 个整点; 当 x 1 时, 1 y4 ,有 4 个整点; 当 x 2 时, 2 y3 ,有 2 个整点; 平面区域内的整点共有 2 4 6 8 10 12 42(个 ) 4 11解:作出不等式组 x y 50 ,x y0 ,x3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 (x 1)2 x, y)到点 P( 1,0)的距离的平方,由图象 可知可行域内的点 ( 1,0)的距离最大 解方程组 x 3,x y 5 0, 得 A 点的坐标为 (3,8),代入 z (x 1)2 (3 1)2 82 80. 12解: (1)作出可行域如图,可求得 A(3,4), B(0,1), C(1,0) 平移初始直线 12x y 12 0,过 A(3,4)取最小值 2,过 C(1,0)取最大值 1. z 的最大值为 1,最小值为 2. (2)直线 2y z 仅在点 (1,0)处取得最小值,由图象可知 1 ,解得 4a2. 故所 求 a 的取值范围为 ( 4,2) 1 限时集训 (三十三 ) 数列求和 (限时: 45 分钟 满分: 81 分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 1已知 首项为 1 的等比数列, 前 n 项和,且 9数列 1和为 ( ) 5 2数列 112, 314, 518, 7116, , (2n 1) 12n, 的前 n 项和 ) A 1 12n B 2n 1 12n C 1 12n 1 D n 1 12n 3设 前 n 项和,若 30, 7,则 ) 12 38 ) n 12n 1 n 22n n 12n 1 n 22n 5已知数列 通项公式为 n N*), n 项和,则 122 013等于 ( ) A 1 005 B 1 006 C 2 011 D 2 012 6 (2013 锦州模拟 )设函数 f(x) 导函数 f( x) 2x 1,则数列 1f n (n N*)的前 n 项和是 ( ) 2 A. 1 2n 1 C. 1 1n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 7 (2012 江西 高考 )等比数列 前 n 项和为 比不为 1.若 1,且对任意的n N*都有 2 1 20,则 _. 8对于数列 定义数列 1 数列 “ 差数列 ” ,若 2, “ 差数列 ” 的通项公式为 2n,则数列 前 n 项和 _. 9数列 通项 n n N*),其前 n 项和为 13_. 三、解答题 (本大 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36分 ) 10 (2012 湖北高考 )已知等差数列 三项的和为 3,前三项的积为 8. (1)求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 (2)若 数列 |的前 n 项和 11.(2013 合肥模拟 )数列 前 n 项和记为 t,点 (1)在直线 y 3x1 上, n N*. (1)当实数 t 为何值时,数列 等比数列 (2)在 (1)的结论下,设 1, 前 n 项和,求 12已知数列 前 n 项和为 满足 n 2an(n N*) (1)证明:数列 1为等比数列,并求数列 通项公式; (2)若 (2n 1)2n 1,数列 前 n 项和为 n 22n 12 013 的n 的最小值 答 案 限时集训 (三十三 ) 数列求和 1 C 11 1 2. 9. 1 007 10解: (1)设等差数列 公差为 d,则 d, 2d, 由题意得 33d 3,a1 d 2d 8. 3 解得 2,d 3, 或 4,d 3. 所以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可得 2 3(n 1) 3n 5 或 4 3(n 1) 3n 7. 故 3n 5 或 3n 7. (2)当 3n 5 时, 1, 4, 2,不成等比数列; 当 3n 7 时, 1,2, 4,成等 比数列,满足条件 故 | |3n 7| 3n 7, n 1, 2,3n 7, n3. 记数列 |的前 n 项和为 当 n 1 时, | 4; 当 n 2 时, | | 5; 当 n3 时, | | | 5 (33 7) (34 7) (3n 7) 5 n n2 32112n 10.当 n 2 时,满足此式 综上可知, 4, n 1,32112n 10, n : (1) 点 (1)在直线 y 3x 1 上, 1 31, 31 1(n1,且 n N*) 1 3(1) 3 即 1 4n1. 又 31 31 3t 1, 当 t 1 时, 4列 等比数列 (2)在 (1)的结论下, 1 41 4n, 1 n. 4n 1 n, (40 1) (41 2) (4n 1 n) (1 4 42 4n 1) (1 2 3 n) 4n 13 n 12解: (1)证明:因为 n 2 2n, 所以 1 21 (n 1)(n2 , n N*) 两式相减化简,得 21 1. 4 所以 1 2(1 1)(n2 , n N*) 所以数列 1为等比数列 因为 n 2 n 1,得 1. 1 2,所以 1 2n, 即 2n 1. (2)因为 (2n 1)2n 1, 所以 (2n 1)2 n. 所以 32 52 2 72 3 (2n 1)2 n 1 (2n 1)2 n, 232 2 5 23 (2n 1)2 n (2n 1)2 n 1, ,得 32 2(22 23 2n) (2n 1)2 n 1 6 2 22 2n 11 2 (2n1)2 n 1 2 2n 2 (2n 1)2 n 1 2 (2n 1)2 n 1. 所以 2 (2n 1)2 n 1. 若 22n 12 013, 则 2 nn 1 22n 1 2 013, 即 2n 12 013. 由于 210 1 024,211 2 048, 所以 n 111 ,即 n10. 所以满足不等式 22n 12 013 的 n 的最小值是 10. 1 限时集训 (三十九 )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限时: 45 分钟 满分: 81 分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 1 (2013 合肥模拟 )正弦函数是奇函数, f(x) 1)是正弦函数,因此 f(x)1)是奇函数,以上推理 ( ) A结论正确 B大前提不正确 C小前提不正确 D全不正确 2 (2013 银川模拟 )当 x (0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