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寒山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寒山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寒山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寒山研究文献综述 淘宝定制 ID 搜:磐石文化传播公司 摘 要:查阅大量关于寒山子和寒山诗的文献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多方观点,发现:寒 山子和寒山诗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山身世考究、卒年月辨异、寒山诗影响等方面,其中寒 山诗语言、内容、风格方面研究成果比较多,寒生生活经历、寒山诗版本方面成果较少。寒 山子天台山行踪这方面还有较大的探索空间。 关键字:文献 寒山子 生卒年代 生活经历 寒山诗 寒山是唐代大历年间隐居在天台山的隐士,真实姓名已无从考证,是白话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现 有三百多首诗流传下来,合编成寒山子诗集 。国内外学者对寒山和寒山诗的褒贬有着较多的讨论。近 年学界对寒山和寒山诗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成两个方面。其一,文学界对寒山子身世 的考证。通过学者在各领域的仔细探究,最终“大历说”被世人认可。其二,对于寒山诗的语言、版本、 艺术手法、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寒山和寒山诗在文学界和宗教界的重 要意义。 一、寒山真实性研究 近五十年来,学术界对于这位隐姓埋名,远离世事,从未入仕的寒山子是否真实存在过的问题有着 激烈的争论。以大田悌藏为代表的大部分日本学者认为寒山是虚无的,寒山诗也是后人伪造的。大田悌 藏在寒山诗解说中提到:“但事实上亦可能仅为在此前后有禅僧道翘者,假名寒山拾得,赋诗述怀, 使时俗视彼等为狂士而已。 ”1 然而,经过我国、美国学者对寒山的多方面考证,日本学者的寒山虚无论是不正确的。宋嘉定赤 城县载:“寒石山,在县西北七十里。寒山子尝居之,今呼为寒岩。 ”2实际上, “寒岩”只是寒石山 的一部分,与“明岩”和“十里铁甲龙”共同组成寒山。 “两岩”相背而处,绕行近四公里。 3这里从地 理位置上证明寒山的存在,并且交代了“寒山”这个名字就是取自天台山的寒岩。 国清寺志还展示寒山“容貌枯悴,布襦零落,戴榆皮冠,穿大木屐” 4的癫狂形象。因此,对 于寒山一人是否真实存在的疑虑就此打消,日本学者的寒山虚无论也就不能成立。 二、寒山生卒年月辨异 寒山的生卒年月颇有争议,至今为止还没有定论。张天健认为寒山避世的主要原因是碰上了 756 年 的安禄山之乱,后来就剃度出家了,在国清寺与丰干、拾得有交往外,完全没有他与宦者名流交际的记 2 载,因此寒山的身世在这方面就是空白 5。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严振非认为寒山就是杨温 6, 台湾学者易中达认为寒山子的原名叫庞任运 7,当然,这两种分析都不够妥当。 连晓鸣和周琦对寒山生活的年代概括为:“贞观说” 、 “先天说”和“大历说” 8,这三种说法曾经 受到不同学者的支持。钱学烈先生在大量的文献资料中总结出的“大历说” 9是最符合寒山的实际情况, 而到目前为止“大历说”是受到绝大部分学者认可的一种说法。 三、寒山生活经历 相对于生卒年月的考证,寒山的生活经历还是比较明朗的,有足够的资料可以对此进行相应的证明。 钱学烈先生将寒山隐居前的生活分成了长安附近的五陵少年、屡试不第,入仕无门、漂泊流浪,归隐天 台三个部分 10。结合寒山诗对每个部分的生活有着很相对详细的描述,尤其是谈到寒山家庭中落,诗人 与当时众多知识分子一样参加了科考,因为屡次科考不第导致家里贫穷不堪,亲戚朋友不但不出手帮助 还冷嘲热讽,这让寒山十分伤心,悲愤无奈的寒山最终选择了离家出走,最终流浪到了浙江天台。这时 候的寒山大概是三十多岁,可以在寒山诗“个是何措大,时来省南院。年可三十余,曾经四五选。囊里 无青蚨,箧中有黄卷。行到食店前,不敢暂回面。 ” 11中推测出来。 罗时进先生认为寒山的生活年代在 726-826 年,一生可以分成三个时期,即三十岁前的生活、天台 农隐生活和寒岩山居期。 12他与钱学烈先生都对寒山三十多岁前的生活情况有着相似的概括,不同的是, 罗先生对寒山子的天台隐居生活分得更细致。但是,对寒山的隐居这段生活,还有较大的探究空间。 对于寒山来说,在屡次科考不中又苦闷无助的情况下,离家出走再隐居起来,十分的合情理,因此 被世人认可。关于寒山隐居前的行踪既可以作为寒山存在的证明,也道出了寒山隐居天台山的主要缘由。 四、寒山诗研究概况 胡适在其白话文学史中认为,王梵志、寒山、王绩是七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白话大诗人。寒山 虽生当盛唐,他的诗分明属于王梵志的一路。 13也就是说,胡适先生将寒山诗归类在了白话诗派。 (一)寒山诗版本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寒山诗就被翻译成日、美、英、荷、德比等多种文字,他的诗集或选译、注 本也像雨后春笋般的涌现 14。陈耀东先生是研究寒山诗版本的权威。他考察了历代文献典籍和公私文翰 书目,将寒山诗总结为三种较为真实可信的版本。以下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 15 版本名称 编录时间 卷数 集序 编次体例 诗数 附录 寒山自编本 793 年前 分体:五言、 七字、三字 600 首 3 徐灵府集本 825 年-843 年 3 徐序 300 首 曹山本寂注 本 901 年前 7 闾丘胤序 300 首 略录数篇并 拾得诗 (二)寒山诗语言 寒山诗是白话诗的典型代表,语言方面的特点就是十分接近口语。它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语言 面貌,对于了解唐代口语、中古和近代汉语、汉语发展史,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因此,近年来很 多学者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寒山诗。 钱学烈先生从复音词的构成、代词与量词、虚词、句式四个方面对寒山诗语法方面进行了探究,并 对其在汉语史中的地位进行了定位。 16 而钟明立先生在寒山诗用韵方面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寒山诗的用 韵可以分为 18 部,大多韵部即为一个韵摄,上、去常通压。 17 总的来说,寒山诗是后人研究汉语发展 史的重要材料。 (三)寒山诗内容与风格 寒山诗的内容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分类。钱学烈寒山子与寒山诗中将其诗歌分为:自叙诗、隐 逸诗、风俗诗、道家诗和佛家诗五类,并且分别对各类诗歌作了较为详尽的解释和说明。 18项楚寒山 诗校注前言中认为寒山诗“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世俗诗与宗教诗,不过,二者并不是 绝对地泾渭分明的。 ”19 寒山诗的艺术风格也是多样化的。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讽世劝俗,富有说教意味。项楚先生对寒山 诗的风格也有研究:寒山的化俗诗,多用白描和议论的手法,而以俚俗的语言出之。他的隐逸诗多为风 景的描写,力求创造禅的意境。不拘于格律,直抒胸臆,有俗有雅,后人称之为 “寒山体” 。 20 通过寒山子诗歌内容的探究,可以使我们看清当时社会的基本面貌,从而进一步认识其诗歌的价值。 了解寒山诗的风格,可以为白话诗的深入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四)寒山诗影响 寒山诗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首先,寒山诗在我国文学界和宗教界都有着重要 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和合文化” 、禅宗意蕴、亦儒亦道方面。王安石、朱熹、陆游等我国古代著名诗人 都喜欢寒山诗,他们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文学上都不同程度的受其影响。 19 其次,寒山诗不仅在国内影响较大,在日本、韩国、美国等国也颇有影响,其研究成果颇为丰富。 例如:金英镇先生从韩国禅家灯录、禅师与文人的诗歌创作等方面,探讨寒山诗再韩国的影响,总结了 寒山诗成为韩国佛教文学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的结论。 20 在日本寒山被公认为禅宗大诗人 21,寒山其 人其诗对日本的诗歌、绘画、宗教都有一定的影响。 22寒山诗及寒山的事迹的交流,促进了中日两国的 4 友好发展。 寒山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文化史和宗教史上都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寒山与寒山诗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各个方面,成果也颇丰。但如果仔细揣摩,就会发现 在所有研究成果中,对寒山在天台的实际生活情况没有详细确切的说明,对寒山与天台的关系或影响也 没有相应的阐述。因此,对寒山在天台这方面还有较大的探究空间。 参考文献: 1大田悌藏 曹潜译.寒山诗解说J.东南文化期刊,1990(06). 2陈耆卿.嘉定赤城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318. 3许尚枢.天台山名胜古迹M.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160. 4丁天魁.国清寺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29. 5张天健.略论寒山的生年辨异与身世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 67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J.东南文化刊,1994(2). 8连晓鸣 周琦.试论寒山子的生活年代J.东南文化刊,1994(02). 910钱学烈.寒山子与寒山诗研究探疑J.台州文化学刊,2009(3)(4). 111920项楚.寒山诗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314.5.14. 12罗时进.寒山生卒年考J.唐代文学研究刊,2002(00). 13胡适.白话文学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95. 1415陈耀东.寒山子诗结集新探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16钱学烈.寒山诗语法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刊,1983(03). 17钟明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