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说:“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 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 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人与自然究竟应该怎样相处呢?请你以此为触发点,写一篇文章。 注意: (1)文体不限。 (2)题目自拟。 (3)除诗歌以外,不少于 800 字。 话题分析 面对这个话题,许多人可能立即会想到环保问题,于是一开篇就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环保问题。 诚然,环保是人类要与自然处理好关系的关键环节,但也不是说这个题目只有这样一种写法。从题目来 看,题目是一个并列式的题目,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许多样:自然对人类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如人类进 化、仿生学、人类生存等;人类的发展对自然的影响,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三峡工程、无土培植等。 只要写作者开阔思路,就会发现这个题目之中的天地还是很广阔的。写这个题目值得担心的还是宽泛、 空洞问题,许多人提起这个话题总喜欢空发议论,写不具体。 不必拘泥于议论文一种表达形式。写动物故事、科幻小说乃至寓言、童话,都会翻出新意。 佳作示范 吉林 于天远 “人定胜天” “制天命而用之”是战国末期荀子提出的,号召人们增强征服自然的信心。许多年来, 这句话一直被视为一种唯物主义的气壮山河的至理名言:在它的激励下,人们大规模地开 始了征服自然 的斗争。但是,就在人类以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向自然界发起进攻,并日益取得成就的同时,一场生态失 衡和环境污染的悲剧开始了。 在人类的干预下,2000 年前曾与荀子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 110 种哺乳动物、139 种鸟类现已荡然无 存,其中三分之一是近 50 年灭绝的。可见,人口的急剧膨胀,是以大批生物物种灭绝为代价的。科学家 估计,目前全世界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有 406 种,鸟类 593 种,爬行动物 209 种,鱼类 242 种,其他低 等动物不计其数。到 20 世纪末,估计仅仅是估计:全球现有生物的五分之一将可能永远告别我们的 世界! 我们当然不能归咎于荀子。2000 年前,荀子的脑海里萦绕着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动人故事,于是 颇有气魄地喊出“人定胜天” 。但当他极目四望,只见到人类尚未进入封建社会的原始耕作,又怎能想像 人类真正把“制天命而用之”极度发挥时,大自然所遭受的破坏程度呢?他始料未及的事太多了:环境 污染的日益严重,土壤的流失和沙化,绿色植被的减少,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的破坏我们不应归咎 于荀子,我们又该归咎于谁呢? 还是将忏悔的十字架戴在“人类”的胸前吧! 上述现象,仅是人类无限制攫取大自然能量所造成的一部分后果罢了。现代工业社会每个成员所耗 费的能量比 300 年前的人要高出上百倍。而国家经济部门发展生产,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 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意味着人类耗费自然资源的速度的加快。 如果继续固守“人定胜天”的法则,速度快到了不给自然资源更新的喘息之机,那么地球将难以负荷了。 例如一亩土地今年产粮 1000 斤,如果不输入新的能量,而年复一年地种下去,产量必然递减。25 厘米厚 的表土层,只需几十年的耕作,就会被侵蚀得不能继续耕作。美国农业开始实行“休耕” ,正是为了避免 这一后果。 人类的目光开始转向生物技术了。但是,技术不应当毁坏生物圈的组织原则。过去,人们正是过高 地估计了技术的作用,把这种估计和唯意志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对自然的“征服论” 。 “人定胜天”本 来已不适应现代生产的发展状况,结果在震天价响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下,山河饮泣, 大地呻吟。其实,恩格斯早就预言了这种可怕的结局:“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 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 请注意,我们是在一艘飘荡于无限空间的“飞船”上,这艘飞船目前已是千疮百孔。如果我们五十 多亿乘客都“义愤填膺”地抡起“征服自然”的板斧,愚蠢地“向地球开战” ,我们这艘飞船还能安全航 行吗?如果人人竞相盲目地去“胜天” ,我们会不会遭到灭顶之灾?设想一下:因为要征服自然,我们失 去了新鲜的空气、明朗的清晨、恬静的湖泊和绿色的山峦,失去了云雀的欢歌、孔雀的彩屏、皎洁的月 光和两岸的猿声那么最后,是我们征服了自然,还是自然剥夺了人类的生存权利?皮之不存,毛将 焉附,人类将何去何从? 所以,在我们尚未开辟出新的生存空间、掌握新能源技术之前,请先来维护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唯 一的地球吧! 人终不能胜天,但人可以用天。只有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进行生产,人类才能把不完美的东西改 造得更完美。正如大禹治水,不是用人工的堤坝去“堵”泛滥的洪水,而是选择适当的方法去“导”百 川以归海。倒是道教的“天人合一”似乎才应该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恰当的写照。 简评 “人定胜天”本意在于对整个人类创造能力的肯定,指人类凭借万物之灵的智慧与力量,是能够掌 握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从而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走过了头,如果人类一意孤行,在 “战胜”自然的道路上不断飞跃的话,那人类就会失去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本文没有苛求于荀子,但 作者以翔实的数据,把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锐减的巨危大害触目惊心地摆在了读者面前。 “人 类每前进一步,自然界便退却一步。然而,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 ”这“巨大的代 价”启迪我们: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时候了吧! 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孩对着一座空旷的小山尖叫“蠢材” ,小山毫不客气地回敬“蠢材” 。而当 他对小山呼唤“我爱你”时,小山也告诉他“我爱你” 。 的确,世上许多事情都是如此,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同时善待他人即是善待自己。 可是,看着人类是怎样“善”待他们唯一的生存地地球的呢?人们从地球身上无情残酷地榨取 着利益,森林消失了,空气混浊了再看看地球给我们的“回声”吧。地球将让我们生存在一个灰蒙 蒙的、肮脏的环境中,来作为对人类的报复。 早在人类刚刚进化到世界上时,人类和自然保持着友好的相安无事的合作关系。取之不尽的食物, 饮之不尽的清水,呼吸不完的清新空气,自然报以人类最友好的微笑。 随着人类发展的车轮加速滚动,人类开始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有能力并且有权利去征服自然。加 之金钱,这一最为诱人的利饵,人们把一双双的脏手指向自然。鸟语花香的森林被夷为了荒芜沙漠;珍 奇活泼的野生动物成了人们嘴边的燕窝、猴脑。随之,自然开始报复:一群群的老鼠冲向城镇,撕咬着 婴儿的脚趾;一群群的白蚁卷入非洲的农庄,留下的只是一具具农夫的白骨。何等让人痛心的“回声” 啊! 随着大工业的加速迅起,大量污气废气的排放,人们不得不每天呼吸着灰尘,已无健康可言。而森 林的消失,导致了水土流失,气温升高。1998 年夏,洪水无情地肆虐在中华大地,摧毁了无数人的家, 不仅仅是中国,南美、非洲、世界各个角落都深受“厄尔尼诺”之苦! 珍爱地球就是善待自己,保护环境已是时不我待的了。 地球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当我们的朋友被我们亲手摧残得满目疮痍时,这是什么感受?当我们不得 不戴口罩上班,喝一口经过千百遍过滤的水,这是什么感受?当一个孩子指着爸爸说“爸爸的头顶像荒 芜的沙漠” 、指着妈妈说“妈妈的头发像乌黑的小河”时,这又是什么感受?人类和地球息息相关,我们 有必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爱护自己的生命那样去爱护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青。 ”如果每个人都从身边做起,还地球健康,那么当耳边残忍的 回声消逝时,回荡在人间的一定是与自然共同谱写的美丽乐章! 简评 文以意为主,意当存高远。意,就是文章的思想内容。本文作者视野开阔,关心人生,关注地球, 由“回声”现象引申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发展历史的高度,指出人类若将进步建立在破坏自然的 基础上,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提出了人类应“善”待自然的命题。围绕这一命题,作者由今及古, 又由古及今,目光由中国到非洲、南美、世界各地,内容丰富而取舍精当,过渡自然而文笔流畅。高远 之间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人定胜天” “制天命而用之”是战国末期荀子提出的,号召人们增强征服自然的信心。许多年来,这 句话一直被视为一种唯物主义的气壮山河的至理名言:在它的激励下,人们大规模地开 始了征服自然的斗争。但是,就在人类以巨大 的力量和智慧向自然界发起进攻,并日益取得成就的同时,一场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悲剧开始了。 在人类的干预下,2000 年前曾与荀子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 110 种哺乳动物、139 种鸟类现已荡然无 存,其中三分之一是近 50 年灭绝的。可见,人口的急剧膨胀,是以大批生物物种灭绝为代价的。科学家 估计,目前全世界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有 406 种,鸟类 593 种,爬行动物 209 种,鱼类 242 种,其他低 等动物不计其数。到 20 世纪末,估计仅仅是估计:全球现有生物的五分之一将可能永远告别我们的 世界! 我们当然不能归咎于荀子。2000 年前,荀子的脑海里萦绕着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动人故事,于是 颇有气魄地喊出“人定胜天” 。但当他极目四望,只见到人类尚未进入封建社会的原始耕作,又怎能想像 人类真正把“制天命而用之”极度发挥时,大自然所遭受的破坏程度呢?他始料未及的事太多了:环境 污染的日益严重,土壤的流失和沙化,绿色植被的减少,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的破坏我们不应归咎 于荀子,我们又该归咎于谁呢? 还是将忏悔的十字架戴在“人类”的胸前吧! 上述现象,仅是人类无限制攫取大自然能量所造成的一部分后果罢了。现代工业社会每个成员所耗 费的能量比 300 年前的人要高出上百倍。而国家经济部门发展生产,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 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意味着人类耗费自然资源的速度的加快。 如果继续固守“人定胜天”的法则,速度快到了不给自然资源更新的喘息之机,那么地球将难以负荷了。 例如一亩土地今年产粮 1000 斤,如果不输入新的能量,而年复一年地种下去,产量必然递减。25 厘米厚 的表土层,只需几十年的耕作,就会被侵蚀得不能继续耕作。美国农业开始实行“休耕” ,正是为了避免 这一后果。 人类的目光开始转向生物技术了。但是,技术不应当毁坏生物圈的组织原则。过去,人们正是过高 地估计了技术的作用,把这种估计和唯意志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对自然的“征服论” 。 “人定胜天”本 来已不适应现代生产的发展状况,结果在震天价响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下,山河饮泣, 大地呻吟。其实,恩格斯早就预言了这种可怕的结局:“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 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 请注意,我们是在一艘飘荡于无限空间的“飞船”上,这艘飞船目前已是千疮百孔。如果我们五十 多亿乘客都“义愤填膺”地抡起“征服自然”的板斧,愚蠢地“向地球开战” ,我们这艘飞船还能安全航 行吗?如果人人竞相盲目地去“胜天” ,我们会不会遭到灭顶之灾?设想一下:因为要征服自然,我们失 去了新鲜的空气、明朗的清晨、恬静的湖泊和绿色的山峦,失去了云雀的欢歌、孔雀的彩屏、皎洁的月 光和两岸的猿声那么最后,是我们征服了自然,还是自然剥夺了人类的生存权利?皮之不存,毛将 焉附,人类将何去何从? 所以,在我们尚未开辟出新的生存空间、掌握新能源技术之前,请先来维护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唯 一的地球吧! 人终不能胜天,但人可以用天。只有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进行生产,人类才能把不完美的东西改 造得更完美。正如大禹治水,不是用人工的堤坝去“堵”泛滥的洪水,而是选择适当的方法去“导”百 川以归海。倒是道教的“天人合一”似乎才应该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恰当的写照。 简评 “人定胜天”本意在于对整个人类创造能力的肯定,指人类凭借万物之灵的智慧与力量,是能够掌 握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从而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走过了头,如果人类一意孤行,在 “战胜”自然的道路上不断飞跃的话,那人类就会失去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本文没有苛求于荀子,但 作者以翔实的数据,把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锐减的巨危大害触目惊心地摆在了读者面前。 “人 类每前进一步,自然界便退却一步。然而,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 ”这“巨大的代 价”启迪我们: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时候了吧! 【名言警句】 1、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水源,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 (公益广告) 2、 “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 ”-卢梭 【运用思路】 地球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人。地球只有一个,请爱护我们赖以生存 的家园。 【精彩素材 1】 环境污染使人类自食苦果 环境污染也使人类自食了苦果,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前人是怎样受到自然的惩罚的,这就是 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1、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 年 12 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排放的工业有害气体和粉尘对人 体造成重大影响,一周内近 60 人死亡,市民中得心脏病、肺病死亡率增高,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2、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洛杉矶的大量汽车废气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生光化学 烟雾,造成许多人的眼睛红肿、咽炎、呼吸道疾病恶化及思维紊乱。 3、美国多诺拉事件:1984 年 10 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的二氧化硫及其氧化物,与大气粉 尘结合,使大气严重污染,5911 造成人暴病。 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 年 12 月,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引起的煤烟性烟雾,导致 4 天时间内 4000 多人死亡,两个月后又有 8000 多人死亡。 5、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 年至 1968 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们食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湾 中的鱼虾,造成近万人中枢神经疾病 ,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 283 人中有 60 余人死亡。 6、日本四日市废气事件:1961 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 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骤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形成了一种突出的环境问题。 7、日本富山的痛痛病事件:1955 年至 1977 年,生活在日本富山的人们,因为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 食用了含镉的大米,以及其他含镉的食物引起痛痛病,就诊患者 258 人,其中死亡者达 207 人。 8、日本的爱知粮油事件:1963 年 3 月,在日本的爱知县一带,由于对生产米糠油的管理不善,造成 多氯联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人们 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油之后,造成 13000 多人中毒,数十万只鸡死亡 的严重污染事件。 【素材点拨】 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都是人类自食其果,如果还不能从中汲取惨痛的教训,将来世界的情形将 不堪设想。人们将使人类陷入更尴尬的境地。 【适用话题】 “ “环境” , “环保” , “代价” , “绿色的呼唤” , “前事不忘 ,后世之师” 。 【精彩素材 2】 地球一天的污染账 地球上城市居民约有 70%(15 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 每天至少有 800 人因此过早死亡。 每天有 1.5 万人死于饮用污染的水,其中大部分是儿童。 工业、各种喷雾罐、冰箱、空调机等每天把 1500 多吨氯氟烃排入大气层 每天进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为 5600 万吨, “温室效应”与此有关。 每天有 5.5 万公顷森林被毁,161 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 每天有 14 万辆新汽车驶上公路,各国 400 多座核电站产生 26 吨核废料, 还有 1.2 万桶石油泻入海 洋。 【素材点拨】 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人类的命运可想而知。 【适用话题】 “生存” , “为了人类” , “拯救地球” , “还地球以绿色” ,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 【精彩素材 3】 保护臭氧层 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多次召开会议,要求 各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里昂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资的 排放,并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1985 年,由 20 多个国家发起并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 1987 年,50 个国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资的蒙特利尔协定书 。在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签 署 10 周年之际,150 多个国家参加的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国际会议决定,敦促发达国家停止使用氟里昂。 【素材点拨】 保护臭氧层,事关全人类的生死存亡。任何一个国家都责无旁贷,每个公民也应自觉提高环保意识。 【适用话题】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 “责任” , “合作” 。 【精彩素材 4】 为保护青蛙停奥运工程 澳大利亚为了 2000 年悉尼奥运会兴建奥林匹克公园时,曾因一群濒临绝种的青蛙,而让工程停了数 星期,以修改工程设计,保护这数以百计的青蛙,有关方面本来设想把青蛙迁到别处,后经慎重研究决 定还是保留青蛙的栖息地,用布将这块地围起来保护青蛙,并安排了新的设计配合,这样花在保护措施 上的费用达到 40 万澳元。在澳大利亚,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会受到国家法令的处罚,违法者得坐牢 2 年,或罚款 10 万澳元。 【素材点拨】 每一种动物都 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有它与生俱来的权利。 【适用话题】 “生命” , “珍惜动物的生命” ,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 【精彩素材 5】 古老的环保故事 有这样一则古老的故事:古时候,在我国江南某地有一个小官吏。一天,他接到一个出差的任务,是 到当时的京城去送文件。他骑着一匹马匆匆上了路,傍晚,他歇宿在一个旅馆里。旅馆里有一口水井, 井水冬暖夏凉,还有一丝淡淡的甘甜。小官吏喝着井水,感到旅途的辛劳减轻了不少。这口井为南来北 往的人增添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但这个小官吏是个自私自利的人,第二天早上他离开旅馆时,顺手便把 马吃剩下的残草败根倒在了水井里。过了一个月左右,小官吏从京城办完事回来,又来到这家旅馆。他 赶到这里时,天已完全黑了,经过一天的长途奔波,小官吏感到又累又渴,他便从水井里打水上来喝。 由于天黑看不清水桶里的水,小官吏又渴得够呛,喝起水来如同牛饮一样,结果喝进去一根草秆。草秆 卡在小官吏的喉咙里,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出,不一会儿,小官吏就一命呜呼了。而这草秆正是他前 次来的时候,倒在水井里的。古人为了吸取小官吏的教训,便告诫后人说:“千年井,不反唾。 ”这就是 告诫人们不要弄脏水源的意思。原来,我国古人早就懂得了保护水资源、爱护自然环境的道理。 【素材点拨】 古人尚且懂得爱护自然环境的道理,今人更应如此。破坏环境的后果,必然如那位自私自利的小官 吏一样。 【适用话题】 “环保” , “教训” , “保护环境,功在千秋” 。 “人与自然”类话题作文导写 小 引 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并从 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的产物要排放到自然中。曾经有人喊出了“征服自 然“的口号,但得到的却往往是抚不平的创伤。善待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这才是 我们今天真正要做的。 导写示例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早在战国时代,思想家荀子就提出了“人定胜天“的说法,意思是人类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力量,足以战胜 自然。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为此沾沾自喜,骄傲自豪。 其实,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是“自然“之子,难道非得一个“战胜“一个不可吗?能不能和谐相处呢 请以“对人定胜天的再认识“为话题,就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 提 示 既然是“再认识“,就要打破思维定式,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文时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发读者 深思,比如:人在战胜自然的道路上是否走过了头?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是否还应对 “人定胜天“的 观念与 “壮举“大唱赞歌? 写本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笔,也可以在小处落墨;可以回顾过去,可以关注今天,还可以预示未来。如果写 议论文,要条理清楚,说理充分而有力度;如果写记叙文,要从言行中体现一种意识,一种思索;如果写 想像作文,可以从外星人或某种动物的视角审视人类的行为,呼吁切实保护地球这个人类惟一的家园 例文 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 愚 茶 20 世纪人类最爱说的就是 “征服自然“,还爱说“展示了人类的力量“。征服自然,怎么叫做征服了呢?爬 上山去踹两脚,这就是征服了吗?十几个人准备了一年半载,满负物资装备,还得有人为他们准备好一个 又一个前站营地,惴惴不安地躲避着暴风和雪崩,侥幸爬到了山顶插上旗子就可以说征服高山乃至征服 自然了吗? 意大利有个女探险家独自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走出沙漠之后,她面对沙漠跪下来静默良久。当有记 者问她为什么时,她极为真诚地说:“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谢塔克拉玛干允许我通过。“ 同样,登山是可以的,但登山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是你征服了高山,而应感谢高山允许你攀登。 其实反过来想想,那么多的人不遗余力地去爬高山,那么执著那么强烈地要登顶,当他们怀有“壮志“的 一瞬间,是不是已经被山的魅力征服了呢? 至于通过登山来展示人类的力量,则大可不必。我们的“力量“大自然早已经领教过了:几百年长成的大树, 人只用 3 分钟就能让它倒下;几万年才长成的一片热带雨林,人可以几天之内将其变成一片赤土;大自然 花几百万年才生成的物种,人可以用几十年就让它消失。山,可以炸平;湖,可以填满;海洋,可以当作 自家后院的垃圾场;天,都可以戳个窟窿还有什么我们办不到的? 老子说过:“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用力量征服别人仅证明自己孔武有力,靠自知之明和自律战胜自己才 是真正的强者。 从古猿到现代人的进化过程中,我们一直都是在使用自己的智慧而不是力气。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继 续用智慧消除自身的贪婪、自大和狂妄的 “征服欲“,做个真正有力量的强者呢? 什么是真正的力量,我联想到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一个片断:辛德勒问纳粹军官为什么我们要杀掉这 么多无辜的人,军官回答,因为我们有权力。辛德勒说不对,这不叫权力。军官很惊讶,追问什么是真 正的权力。辛德勒告诉他,有一个小偷犯了偷窃罪,被带到国王面前,国王本可以处死他,但国王对他 说,我赦免你。这才是权力! 一棵参天古树,本可以用来做家具,但人没有伐倒它;一只珍稀野生动物,可能被投进汤锅,但人保住了 它;一片平静的湖水,人没有让轮船隆隆驶过;一座圣洁的高山,人们放弃登顶,而停下来欣赏她神秘且 宁静的美丽,并把她的圣洁和神秘代代相传。这,才叫做力量。 (摘自课外美文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1 月第 1 版) 简 评 好文章不仅给人以美感,更能给人以启迪和教益。本文在“人与自然“方面的独到见解是:“我们为什么不 能继续用智慧消除自身的贪婪、自大和狂妄的。征服欲,做个真正有力量的强者呢?“告诉人们,热爱自 然,保护自然,才能真正显示人类的力量。 题目二 阅读下边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被爱因斯坦称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认 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 果摆脱偏见,放弃对其他生命的敌视,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 才是真正的人。 请以“敬畏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 提 示 史怀泽倡导的“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其内涵就是爱护生命,这里的“生命“既包括人的生命,也包括自 然界中的一切生命。“敬畏生命“教育的使命就在于激活人对自身、对他人、对其他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 情。本题以写议论文为宜,可围绕作文主旨组织材料,充分;论证,切忌简单罗列事例,缺少独到的思想 见解,和透彻的分析。当然,本题也可以写成哲理感悟类的散文,以叙为主,进而进行精警动人的议沦。 例文 野性的生命 田 雷 电视节目动物世界深深地吸引着我,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看电视。喜欢它,并不是因为难得见到那 些凶猛的大型野生动物,而是因为那在莽原旷野中驰骋天地间的自由与剽悍,那捍卫生命的勇猛搏斗和 艰辛觅食的生命意志,那生命与我同在的独立、自尊和自信。 曾经见过一幅照片,并深深地为之振奋。那是雪地里一双狼的眼睛,坚定、深遂、英气逼人、慑人心魄。 它积聚着强悍的力量,蓄势待发,随时准备发起攻击或者反攻击,捍卫生命的存在和尊严。 还见过一幅荒漠上奔腾的两匹斑马的照片,那飞扬的尘土更突出了它们高昂着头仰天嘶鸣的奔放气势;其 雄浑与豪迈,在铅灰色的沉沉乌云的映衬下,越发激荡人心,如同风尘古道上一首回肠荡气的战歌。 而这里是海拔 5000 多米的高寒缺氧地带,任何动物都可能因缺氧而亡,生命的存在极其艰难。但是它们 依然凭借着对生存的强烈渴望和不屈的意志,远距离地迁徙寻找水源和草场,在充满危险的环境中顽强 地生活着,构成了茫茫草原上跳动的生命旋律,成为美丽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欣赏,是有的。毕竟在城市中,生活在钢筋水泥构筑成的空间里,需要面对和应付工作中的压力以及人 与人之间的竞争,极其难得有机会见到野生动物,尤其是大型野生动物;更不要说亲眼目睹其在山林间、 草原上、旷野中自由地纵横驰骋了。 但更多的是,常常被这种野性的激情感染着,渴望如它们一样生机勃勃,激扬奔放。玲听它们强劲的生 命节拍和旋律,心灵深处就会荡 起强烈的回应和信念,那是人类原始时期就与生俱来的对生命的真诚信仰。 正是由于自然界其他万物(尤其是野生动物)的存在,人类在这个世界中才不致孤独。野生动物不仅仅是 人类的朋友,更是世界中与人类平等的生命,有个性,有灵魂,更有张扬的激情 为生命的尊严和追求奋 斗拼搏酌激情。 自由、自信、奔放、激昂,生命本该如此。如果没有了野生动物,已经被文明越来越远地隔绝了自然的 我们,又该从何欣赏生命的激扬,领悟生命的真评呢? 对自然而言,每一个生灵都是平等的、自由的,生命是充满激情的。自然界充满了残酷的竞争:有骄傲的 胜利,有惨烈的失败,更有无情的死亡;有甘甜,更有艰辛和苦难,但是无论如何,不能也不会没有生命 的激情。 自然竞争是残酷的、野性的,然而整个自然界是和谐的、完善的。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个分子,向往野 性,回归自然是人类内心深处埋藏着的本性。 约束自己,善待生灵,敬重生命,保护自然。地球上不能只剩下人类自己,地球也不只为人类而存在。 (摘自广西环保) 简 评 描写与议论有机结合,先形象地展示野生动物激扬奔放的“野性的激情“,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然后阐发 独到的见解 “野生动物不仅仅是人类的朋友,更是世界中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地球上不能只剩 下人类自己,地球也不只为人类而存在。“观点新颖而有见地,行文热情奔放,有气势。 题目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科学家发现,极地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强烈的紫外线可能击毙所有生命。 2.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化学合成物质的世界。你看,“吃“化学添加剂,“穿“化学纤维,“用“合成塑料; “化学“与“合成“充斥着世界:化学农药、化学食品、合成肥料、合成树脂 ;而电视、汽车这类工业文 明的产物调直就是一堆“化铲与“合成“。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官员说:“如果达尔文生活在今天的话,他的工作可能会集中于物种讣告,而 不是物种的起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球己经伤痕累累,我们是轻轻地抚平其创伤,还是在创口上再撒上一把盐,这是一 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请以“人类科技环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 提 示 对于未来世界,人类充满憧憬和希望,然而,严重的环保问题己迫在眉睫,话题材料就展现了多幅触目 惊心的画面,为人类的未来敲响了警钟。作文时要辩证地分析人类、科技、环境三者的关系,调动知识 积累,充分发挥联想,组织材料。“人类“的内涵极其丰富,包含人类自身、人类文明、人类生存等等, 另外,“科技“、 “环境“也都是大概念,所以一定要选好角度 (比如从“水与文明“,“人类与鸟兽“,“人 类、科技与森林“,“人类、科技与海洋“等方面切人),把“大关系“化为“小关系“。 例文一 你的欲望 我的悲怆 张 捷 不能用枪,要用棍棒,因为枪弹会损坏小海豹雪自的皮毛。杀戮让小海豹头开脑裂,有的在剥皮时还在 痛苦地挣扎蠕动。前来保护自己孩子的成年海豹也难逃乱棍。纯洁安静的冰面上一片凄厉的叫声,鲜血 染红了方圆十几里的自色世界。 六七十年代,每年春天,这幕惨剧都会在加拿大东海岸上演,只为满足欧洲对海豹皮的需求。 如今,被加拿大政府允许的商业捕杀再度如火如荼,这次遭殃的是雄海豹。1997 年有 40 万头海豹被杀。 “一位中国环保人士在加拿大听当地人说,这一轮猎杀海豹,是为了给东方人,特别是给中国人补肾。 他无法否认。国内,一位因在电视剧中出演潘金莲成名的女星,正每天在电视广告中涝叨:“人人都为礼 品愁,我送北极海狗油(海狗就是海豹)。“ 他们可能不会想到,为了私利,中国渤海湾的斑海豹已经濒临灭绝了,加拿大海豹接着遭殃。 从远古的漫长岁月中一起走来,虽人类一直在利用动物,但并未给它们带来灭顶之灾。工业革命后,征 服自然的工具不再是手、斧头,而是机械、科技,人类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如此有力,心存畏惧的生存挣 扎,终于演化为肆无忌惮的欲望释放。 不只如此,几乎每个让人类激情迸发的单词,背后都有一曲动物的哀歌: 爱情。每年中国都有几百万只相思鸟被送到日本,供少男少女表达浪漫爱情。为了让一只鸟成为笼中物, 捕捉过程中会使 20 只鸟死于非命。 美食。毛里求斯的渡渡鸟被当作“活罐奸吃绝了;中国海口市正时兴用野生鸟类熬粥,一家美食城赫然打 出灯箱广告: “鸟的王朝,粥的世界。“ 时尚。“沙托什“可以从指环中穿过的戒指披肩,用藏羚羊绒织就,贵逾黄金。 健康。熊胆汁清肝明目,且除痔疮。虎骨、麝香等各种以动物为原料的药酒,效果显著;而中国东北虎, 目前仅余 7 只左右(野生)。 利润。全球每年的野生动物黑市交易额都在 100 亿美元以上吗军火、毒品并驾齐驱。 许多野生物种甚至还没有被人类认知,就已永远消逝了。在地质时代,鸟类平均 300 年灭绝一种,兽类 是 8000 年。如今,植物灭绝的速度是每小时一种,动物是每天一种,而且还在以加速的趋势进行着。 “一切动物皆平等“,这种观点对多数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来说不那么容易接受。可即使只为人类自身 着想,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对其他生命无节制的杀戮行为是一种不妙的事。 (摘自兰州晚报2000 年 1 月 17 揖,略有改动) 简 评本文深刻地指出了人类的贪欲给动物世界 造成的悲剧性后果。的确,动物被戕害意味着生 态被 破坏,而生态的破坏则意味着人类不再拥有和谐宁静的家园。文章以事实说话,具有很强 的警示力量。 例文二 人,真的很聪明吗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徐宗琳 人类从远古的荒原走来,一直走到高楼林立的城市;人类从蒙昧落后的部落走来,一直走到文明开化的现 代社会,不愧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 近百年来,人类的聪明才智更是发挥到了极致:蒸汽机、电、核能、生命密码 DNA然而,仅凭这些, 就可以断言人类是最聪明的吗? 仰望天空,候鸟凄厉的叫声,带来远方战火依然的消息;俯视大海,海面漂浮着海兽的尸体;驰骋高原, 再也见不到藏羚羊奔跑的矫健身姿;进入密林,再也听不见猛虎的长啸这一切是谁造的孽?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许多人受功利的驱使,不惜以先进的科研成果为害人类。近代的战争多数已非单 纯为了正义,更多的是为了物欲和私利,这充分暴露出人性贪婪、自私和暴戾的一面。部分人为了征服 对手,研制出贫铀弹、细菌弹等杀人武器,丝毫不顾对环境的破坏,导致大量无辜者患自血病和癌症。 这不仅仅是愚蠢,更是道德的沦丧,是犯罪。 还有,由于人类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致使环境恶化,生物种类大幅减少。300 亿年前地球上约有 25 亿个物种,现在仅存 1 亿个左右。这已经灭绝的 24 亿个物种当中,60%是在本世纪灭绝的。从 1600 年起, 动物的灭 绝进入了加速度时期。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现在仅存的 1 亿个物种中,鸟类每两年灭绝五种,兽 类每一年就灭绝五种,而今后,植物将每小时灭绝 4 种,动物每天灭绝壬种。我不禁想问,仅有的这些 物种在地球上还能支撑多久?大海雀、渡渡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整体护理评估
- 《谁的本领大》白板课件
- 《诫子书》及其课件
- 护理查房技巧与方法
- 《诗经·采薇》节选教学课件
- 数独游戏课程
- 虚拟语气表格讲解
- 生产跟单技巧的培训
- 事业单位审计课件
- 《舍不得这棵树》课件
- 第二十四届上海市青少年计算机创新应用竞赛 python校内选拔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册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传染病防治法》综合培训试题(附答案)
- 储能电站项目实施方案
- 墙布工厂工程定制方案(3篇)
- 2025年工勤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鲜的牛肉采购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室内亲子游乐场行业市场评估分析及投资发展盈利预测报告
- 运动员医疗保障体系-洞察及研究
- 特产专卖店创业经营计划书
- 2025年度垃圾处理设施第三方监理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