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安全宜疏不宜堵_第1页
学生安全宜疏不宜堵_第2页
学生安全宜疏不宜堵_第3页
学生安全宜疏不宜堵_第4页
学生安全宜疏不宜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安全宜疏不宜堵 教师:张 陶 学校:杨庄初级中学 2010 年 4 月 22 日 1 【内容提要】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安全宜疏不宜堵。 先从大禹治水反思现学生安全教育的两种不同做法,一种是堵,一 种是疏。从两种做法的不同结果,说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利用生 活实例分析堵与疏的本质不同;其次,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权衡了 堵的弊端和疏的好处;最后,简单说明了现安全教育的问题所在。 【关键词】 安全教育 堵与疏 自我保护 责任 2 学生安全宜疏不宜堵 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在正确与错误,是与非中体验,思 考,成长。作为一个教育着的责任就是及时的帮助他们明辨是非, 弃恶扬善。作为一个班主任,在他们的生活道路上告诉他们“由此前 进” 或“此路不通”,“ 是” 则要“ 疏 ”,“非” 则“要堵”。 随着社会 的进步,文明的提高,教育也提倡对学生的尊重,生命对于每一个 学生只有一次,学生的安全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为了 学生的安全,我们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凡是有危险的都是“非”, 都必须禁止,必须“堵”。 但我们发现“堵”的同时,安全并没有 减少,反而有泛滥的趋势,回忆自己的孩童时代,想想自己当班主 任十年的点点滴滴,关于学生的安全教育,我认为宜疏不宜堵。 一、反思大禹治水 相传四五千年前,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灾害。为了解除水患, 部落联盟会议推举了鲧去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治水九年劳民伤 财,对洪水依然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被处死在羽山。部落联盟 会议又推举了鲧的儿子禹。他是一个精明能干、大公无私的人。大 禹请来过去治水的长辈总结过去失败的原因,并且经过实地考察, 制定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 面,用“疏导 ”的办法根治水患。大禹亲自率领二十七万治水群众, 全面进行疏导洪水的劳动。在他的领导下,人们经过十三年的艰苦 劳动,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伏伏帖帖地流 入大海。 3 近几年,学生安全事故如洪水一样,时有发生,一次次惨痛的 教训,让我们对学生的安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我们现在很多 地方还和鲧一样,用堵的方法想治住这安全的洪水:春季万物复苏, 是一个踏青的好时机,但我们怕学生摔落山崖,告诫学生不允许出 游,必须呆在家里完成作业;夏季是学生溺水事故易发期,为防止 发生溺水事故,我们锁着校门不让学生出去,利用一切可以强调的 时间,告诫学生不准去游泳;秋季是一个锻炼的季节,以前我们每 年都在户外举行一次越野赛,那是多么让人怀念的事呀!只因为怕 学生发生交通事故,一切户外的活动都取消了,可惜呀!冬季是一 个寒冷的季节,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热毯和电暖器,可一次学生的 触电事故,让我们便告诫学生不允许使用电热毯,不准使用大功率 用电器。我们为了学生的安全,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远离危险, 可是学生安全事故的洪水仍然横行无忌。这就是治标不治本的原因, 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责任人是学生本身,而家长、媒体、社 会乃至地方法规却把一切责任归咎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责任,好像是 他们伤害了学生,正是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学校安全教育的扭曲! 面对如此舆论、如此的责任,安全教育只能从上到下,如临大敌当 前,发布道道禁令,一一推卸责任,运用堵的艺术,将无法承担的 安全责任推给学生自己,正是这种扭曲的思想行为导致这场洪水的 泛滥。 让我们学古人大禹的做法,一方面:继续健全安全制度和明确 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动员一切力量,用“ 疏导” 的办法根治学生安 4 全事故的水患。大禹亲自率领二十七万治水群众,经过十三年的艰 苦劳动,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伏伏帖帖地 流入大海。我们也应率领家长、学校、社会共同肩负起治水的责任, 经过长期的努力,疏通条条河道,让学生安全事故的洪水不在横行 无忌。 二、生活中的堵与疏 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好好的广场草坪被那些为了抄近路的行人 踩得一塌糊涂,所以也就有了林立的提示牌,有的温馨,有的直白, 甚至有些是近乎粗鲁的咒骂,其实无非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为 了教化这些为了一己方便而践踏社会公德的行人,不要再继续让这 些柔嫩的小草遭到蹂躏。不过,有一次在内地某城发现这个地方更 多的是采取了一种截然相反的做法。把那些被人们践踏的地方铺设 成数条风格各异的石子小路,给平淡无奇的绿色穿插上了精心设计 的优美的曲线,远远望去很有一番味道,虽然依旧是那片草坪,并 没有增加多少曲径通幽的修饰。相应的,草坪的中央多了三三两两 的行人,但更多的是少了对草坪的无情践踏。堵,只能形式上制止 事件的发生,可是平静的下面仍暗潮涌动;疏,可以从本质上改变 事件,让一切事向预期的方向、好的方向发展。 三、安全教育堵的弊端 1、堵让危险更隐秘。面对安全问题,有些教师常常对着孩子们 进行着喋喋不休的说教,激动处也会晃晃我们的拳头,以示师长的 5 权威,让教师们更加心焦的是我们的好话并没有“令行禁止” 的积极 效果,反而换来孩子们厌倦的神情和逆反的形为。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让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精神 充沛,对世界充满了渴望和好奇心,然后有人告诫你,春天不准去 郊游,夏天不准去河边,秋天不准去爬山,冬天不准用电热毯;到 校时不能带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下课时不需追逐撵打,放学后 必须赶快回家,节假日好好呆在家里学习;更有甚着不准学生随意 玩体育器械,不准学生做剧烈运动等等,理由是这些行为隐藏着不 安全。你会听吗?你会照做吗?在大人的威逼下,这样的堵只能让 学生在做这些危险行为时更隐秘一些,不让所谓的大人知道,反而 容易造成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堵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 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 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堵的方式, 限制了学生发展,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李镇西老师曾说:“教 育学生不能象泥塑一样,随着我们的意愿随意去塑造他们,应该象 根雕一样,根据他们个性喜好,利用一切机会帮助他们完善他们的 品行。 ”“堵”是无法培养出德智体健全的高素质人才。 3、堵让学生的生活失去色彩。学生也是一个就有意识的个体,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理想。可是一味的禁 止,限制他们的出行,限制他们的空间,只能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枯 燥无味,思想变得浮躁,好动的性格受到了压抑。学习本省是一件 6 单调的事,需要丰富的课外活动调节他们压抑的心理,而为了安全 牺牲了学生们仅有的快乐,他们是不会接受一个没有快乐、没有自 由、没有生机的生活空间的,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厌学心理。 四、安全教育疏的意义 疏就是耐心开导,循循善诱,疏是一个教育者面对各具个性的 对象和复杂的环境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它的意义就在于提高学生 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疏导的过程中关键是捕捉时机, 启发诱导,情景交融,点化心灵。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妨多学学 “疏” 的技巧,尽量减少甚至舍弃“ 堵”的力度,不管事情做什么工作, 不管事情有多复杂,问题有多难办,只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设身 处地为对方想一想,坚持以人为本,在务实的基础上探求科学的方 法和合理的手段,就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1、疏利于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任何 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安全更是如此。 在教育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各种精神,就必须开展各种 活动,甚至具有一定危险的活动,如果为了安全禁止一切活动,那 何为教育?这时就要学会疏的艺术。如:溺水事故!游泳是一件危 险的事吗?如果是,那为什么把游泳设为国际运动比赛的项目呢? 如果不是,那每年溺水死亡的学生又从何而说?防止学生溺水的最 好办法,不是禁止学生去游泳,而是带领学生去游泳。教会学生正 确选择适合游泳的环境,教会学生掌握各种游泳的技巧,教会学生 7 在水中如何救助溺水的朋友(有多少乐于助人的英雄在救助落水者 的时候,自己不幸溺水死亡的,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如何正确救助 他人,以至于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教会学生及时应对游泳中 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这样的疏,才可以避免学生的溺水,才可以 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同时保护他人远离危险。 2、疏利于尊重学生的权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的 友谊,更好进行安全教育。最近,班里发生的一件事的处理过程中, 深受启示。在课间里,我发现同学间的打闹现象较严重,也比较普 遍,在室外的同学追逐、撕扯现象随处可见,很容易发生不安全的 事故。如果按照以前的惯例,我会立即凭借班主任的权威,发号施 令,禁止这种行为。可能要制定多少条不准,并附加上犯规后的惩 罚办法等,但这次我没有用这种“堵”的方法。而是先做了一翻调 查和研究。十六、七岁的少年,正是精力旺盛、好动的年龄,课间 的十分钟正是他们发泄旺盛精力的时机,而没有有益的活动可做, 就出现了普遍打闹的现象了。做为一名班主任,如果不了解其中的 缘由,只是一味地用“堵截”方法,这就如同叠高堤坝来阻挡不断 上涨的水一样。应该修一条水渠,将水疏导到需要的地方去。从而 变不利为有利,这才是最好的方法。第二天早晨,我在每个桌上放 了一个毽子,在班级墙上挂上了跳绳,羽毛球拍等。当天的课间, 打闹现象一下子减少了许多,第二天中午打闹现象就完全消失了。 学生感觉我很关心他们,为他们带来了快乐的课间十分钟,从而更 加尊重我了。 8 3、疏利于丰富学生的健康生活,建立宽松、民主的氛围,促进 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最终培养的是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不是一个活着的人。堵的方法是为了 个别学生的安全,牺牲所有学生的幸福生活。该给学生开展的活动 不能因为安全而禁止,该给学生的自由不能因为安全而剥夺,该给 学生的空间不能因为安全而压缩,那是一个作为人的学生应该具有 的。学会正确的疏,面对安全问题,另辟蹊径,把属于他们的运动、 社会、自然还给他们,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五、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