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初试卷_第1页
八年级语文期初试卷_第2页
八年级语文期初试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期初试卷 命题人:黄礼红 审核人:韩雪泉 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 24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 A、蹒跚(pn) 愧怍( zu ) 吊唁(yn) 罄竹难书(qn) B、嶙峋(xn) 两栖(x ) 老妪(y ) 风雪载途(zi) C、荒谬(mi ) 仄歪(z ) 阻遏(y) 毛骨悚然(sn) D、尴尬(n) 潮汐( x) 绮丽(q) 在劫难逃(ji) 2、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 分) A、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学好外语,2008 年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 B我生长在戏剧之家,豫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C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 D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 10%。 4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2 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 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 , 。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哎呀,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 “我十分满意”! C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 D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 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6.古诗词名句默写。 (每空 1 分,共 10 分) (1) 陋室铭中写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 。 (2) 望岳中写泰山神奇秀美和巍峨高大形象的句子是_, 。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作者描写了边塞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4)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巧借梦境来抒发强烈的爱国热情的诗句是: , 。 (5) “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默写出表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名句(课内外均可) 。 , 。 7.语文综合性学习 (4 分) (1)亲近名著。 (2 分) 经典小说的不朽,有时就在于成功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阅读小说,就是 阅读人物。请从朝花夕拾骆驼 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部小说中任意选取一个人物形象,仿 照以下句式,写出你的阅读感受。 (3 分) 例句:阅读武松,从他的“景阳冈打虎”中,读出了他的英勇无畏。 仿句: (2)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能获得什么启示。(2 分) 材料: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 饿慌了的老鼠掉进 了一个半满的米缸,在 经过最初的警惕之 后,它就一通饱吃,吃完了倒头就睡,不知不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 跳出来算了,但一想到这么多 这么好的白米,嘴里便直 发痒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 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跳出米缸去了。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被主人乱棒打死,就是活活饿死在缸中。 获得的启示: 二、现代文阅读(23 分) (一) 如何给地球降温(龙学峰 )(10 分) (1)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 100 年,全球气温将升高 156,海平面将升高 1545 厘 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 的生活。如何给地球降温?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2)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 特勒去死以前曹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 球降温。按照他的计算,向空中抛洒 100 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 1 ,从而起到降温作 用。特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1991 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纳图博火 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 04lC,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特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 13 千米 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这种主张 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特勒还与人合 作研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 5 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 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3)除了特勒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物 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有一个同特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 (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 2000 公里的半透明镜子。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不但能减 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改变滤光镜的倾斜度,以增加或减少透过它的太阳辐射 量。但谁来支付超过 1000 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还有 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紫外线具有清理太空的功效 )。 (4)有科学家从加强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的角度,探索给地球降温:将数以十亿计的白色聚 苯乙烯高尔夫球投向海洋;将地球上的所有房屋的房顶都涂成白色。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了一 项更具有诗意的方案:将数千平方公里的阴云“染白”。通过向阴云喷一些微粒,使微小的雨滴数 至少增加 10。这样,由于光学作用,层积云就会被照亮变白,就会反射更多的太阳光。 (5)还有人提出用深埋二氧化碳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和欧盟已拨巨款来研究在海洋和地层中 埋藏二氧化碳的办法。从理论上讲,海洋和地层可以贮藏人类在几千年间生产的二氧化碳。研究 人员要验证的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是否会干扰海底生物的生存,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海 水后,会使海水酸化。 8文中第(1)段运用列数据和举例子的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 分) 答: 9科学家特勒为了给地球降温,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3 分) 答: 10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设想给地球降温的离奇计划是什么?被采用了吗? 为什么?(3 分) 答: 11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想 出一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2 分) 答: (二) 一个母亲创造的奇迹 (13 分) (1)德国二战结束后,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他的妻子因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与谩骂,吊死在自 家的窗外。 (2)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个可怜的女人。窗户微开,她两岁的孩子正伸出 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呼吸默然地观望。 (3)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 孩子。而她的丈夫曾经因为帮助犹太人而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街坊邻居没人理解她,甚 至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把孩子送到孤儿院或者干脆把孩子扔掉。 (4)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心存芥蒂, 甚至以离家出走相威胁。可是,艾娜始终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你是 多么漂亮啊,你是一个小天使。 ” (5)渐渐地,孩子长大了,邻居们的行动已不那么偏激了,但是还有人常叫他小“纳粹” 。同龄 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情古怪,常常以搞恶作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 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6)半个月后,几乎发疯的艾娜费尽周折,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 前时,艾娜紧紧地护着孩子,乞求邻居们说:“给他点儿爱吧,他也会是一个可爱的小天使的。 ” (7)孩子就在那个时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充斥着幼小的心灵。艾娜告诉他, 最好的补偿就是爱,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8)从此,他痛改前非,认真做人。在别人的诋毁与侮辱面前,他不再针锋相对;在别人有困难 时,他又总是不计前嫌,乐于助人,并友善地与人相处,礼貌待人多年来一直有一个坚定的 信念在支撑着他:一个不相干的女人给了自己一份母亲的爱,我有什么理由不去爱别人! (9)中学快毕业那年,别的同伴都陆陆续续收到了一些礼物。哪怕是一支钢笔或是一辆单车,可 他什么也没有。他的母亲艾娜依旧日夜操劳,他开始有一丝失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对是错。 (10)终于,毕业典礼如期举行。校长念到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就走上台,那一刻是多么神圣 和骄傲!作为一个“纳粹”的儿子,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已是不易,他多想自豪地对世界大喊 我毕业了!但是这种感觉转瞬即逝不会有谁关注我的成功的! (11) “雅克里”他听到校长念他的名字了,于是移动着沉重的脚步,沮丧地向台上走去, “雅克里,祝贺你正式毕业。 ”这时,雅克里听到台下掌声如潮,他回过头,看见自己的母亲艾娜 和许许多多的邻居不知什么时候站在台下,正粲然地冲着他微笑。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 观看他的毕业典礼,这在该校可是史无前例的。 (12) “我收到了这一生中最好的礼物”雅克里在台上激动得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13)这是发生在德国的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样的年代,一个纳粹战犯的儿子受到如此的礼 遇的确罕见。如果说这算得上一个奇迹的话,那么,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位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 12本文的叙述顺序是 ,体现这种顺序的标志性词语有(依次答出四处即可) (3 分) 13雅克里被邻居送往教养院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4 分) 14第12段中雅克里激动地说:“我收到了这一生中最好的礼物” ,你认为“最好的礼物” 的含义是什么?(2 分) 答: 15根据3 4段画线句子,请你揣摩一下:当时艾娜心里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认为她会 这样想?(4 分) : 三、文言文阅读。 (共 15 分) 阅读三峡 ,完成 914 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 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1)不见曦月(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2) 属引凄异 ( ) (4)或王命急宣 (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8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 ”8 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 (2 分) 19从全文看,第 4 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 分) 答: 任座直言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 ,克之 ;以封其子击 。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 “仁君。 ”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 次 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 任座之言直,臣是 以知之。 ”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注: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中山:中山国。克之:攻占它(指中山国) 。击:魏击, 魏文侯之子,即魏武侯。趋:指快走。这里是任座见主子盛怒,只得惶恐走出。 向者:先前, 刚才。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2 分) (1)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 ( ) (2)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 ) 21.翻译句子。 (2 分) 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 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22.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 分) 文 侯 怒 任 座 趋 出 次 问 翟 璜 对 曰 仁 君 。 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