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化成为一种消费品_第1页
当文化成为一种消费品_第2页
当文化成为一种消费品_第3页
当文化成为一种消费品_第4页
当文化成为一种消费品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文化成为一种消费品对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状况的一次调 查 博宝艺术网 来源:浙江日报 2008-03-24 19:01:54 作者:本期调查执行:张亚鹏 调查指导:王小章 当文化从高贵的精神产品,成为普通大众日常生活消费的一部 分时,社会的文明进步实际上有了个最深切的窗口。同时,文化消 费健康与否,又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导向。 日前,我们对浙江省部分城乡居民进行了文化消费状况调查, 共发放有效问卷 200 份,回收率 100%。 饱暖之后要思文化 此次调查表明,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当人们富裕起来的时候, 进行文化消费,提高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绝大部分人的 选择。 在调查中,有 89%的人选择了“2000 年至今,年收入在不断增 长”,当被问及关于文化消费品的支出时, 65%的人认为自己“支出 显著增长”。而被调查的多数人对文化消费品的拥有量明显增长,从 电脑、MP3 、影碟机、快译通等间接文化消费品,到图书、报纸、 期刊直接文化消费品的订量,从教育投入到旅游支出,都有不同程 度的增加。而在关于人们闲暇时间的调查中,77%的人选择了和文 化消费有关的活动,其中,看电视、上网、看影碟、旅游成为人们 文化消费的热点。 从此次调查可以发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浙 江省居民消费演变先后经历了“粗放型消费” 阶段,“集约型消费” 阶段, 最后进入更加注重消费质量的“舒展型消费” 阶段。文化消费占人均 消费支出比重越来越大,浙江省文化消费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 城乡差别比较明显 这次调查发现,农村文化消费中,看电视、打麻将、打纸牌, 是闲暇时间最多的娱乐活动,占据调查数据的前三位。随着网络的 日渐普及,上网冲浪也成为青少年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 在农村,67% 的人把看电视作为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农村的青 少年有 42%的人把上网看成主要娱乐方式之一。虽然近几年农村在 各种传媒性的电器拥有量上明显增长,如电视、影碟机、电脑的拥 有量上出现快速增长趋势,但是与城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相比之下,城市的文化消费品类型众多,调查中,人们最日常 的文化消费包括各种公共体育休闲设施、电影院、报刊等,更多地 体现为多元化、层次化、自主化、个性化发展。 此次调查发现,虽然农村和城市在文化消费上仍有相当差异, 但是农村和城市文化消费亦有着趋同的趋势。 当问及“文化消费中,你最欣赏以下几种方式” 时,农村居民的 选择和城市居民有较大的相似性。农村中有 64%的人选择了旅游为 第一选项,城市中为 73%。在少年、青年年龄阶段,这种相似性更 为明显。 素质决定消费方式此次调查中,农村中的文化消费方式表现为 亲属之间、熟人之间组织的文化消费形式较多,调查中,74%的农 村居民选择闲暇时间与自己的亲属、朋友等进行娱乐互动,消费方 式比较简单,形式单一。如邻里之间打麻将,以及群众自发组织的 娱乐活动等。参与者大都彼此熟悉,多属于传统范围内的娱乐活动。 城市则处于各种思想、文明的交汇点。城市经济行为的发达使 自我意识更强。如城市中观看各种体育比赛,音乐会,在电影院看 电影等等,参与者彼此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与陌生人一起进行文化消 费。而且,在城市中,45%的人选择与同事一起进行文化消费。 文化产业的发展,既直接受制于经济,又依赖于有欣赏能力的文 化消费者。农村与城市消费者本身素质、生活背景的差异造成对文 化产品需求不同。如通过这次调查反映出,农村与城市相比,仍然 存在相当程度的封建迷信性文化消费,算命等等,而赌博在农村比 城市更加盛行。通过调查得知,农村中赌博现象大量存在,有 34% 的人经常参与赌博,87%的人曾经参与。应该说,这与农村文化基 础设施不足,文化消费的类型单一有一定关系。 偏重功利少见爱好 在本次调查中,娱乐型文化消费,教育型文化消费地位明显上 升,而严肃的相对宏观高雅、哲理性较强的精英文化消费则有被边 缘化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实主义、功利主义化的倾向。 如此次调查中,人均购买严肃性的图书期刊的数量明显少于娱 乐性期刊杂志,在人均占有量上,娱乐性书刊明显超过知识型书刊, 前者约为后者的三倍左右,而且不同阶层有明显的消费分层现象。 在我们的调查中,大部分的正规大型报刊,以及一些政治性报 刊图书除在专门的政府机关、事业机构征订量较大外,只有在文化 素质较高的群体,如各种教育机构的从业人员中数量较大,而普通 大众在工作之外,一般更关心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对自身之外的 公共事务比如国际国内大事等,关心程度则与文化素养相关,并出 现很大的差距。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在于百姓中逐渐出现的重商 倾向;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日渐增大,人们更加注重实 效和现实回报。所谓的“精英”文化如果仍然以一种俯视的角度对待 大众文化消费者,将变成自言自语,失去社会效益功能。 功利化的文化消费越来越热,比如带有教育功能的文化消费就 很让人们自愿掏钱。在本次调查中,90%以上的人认为获得教育是 为了改变自身或者后代的经济地位,有 68%的城市居民让子女参加 了至少一种特长班。调查中,有 23%的人承认,参加过的培训班名 不副实。这些情况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整个社会对知识、对人才 的重视,有利于积累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又导致文化的纯粹工具 化趋向。把生活目标过于物质化,会导致生活意义单一,对整个社 会价值观、社会道德水准将造成不利影响。 大众趣味避免庸俗化 还要注意到文化消费中的生产商刻意引导作用。过去,文化源 于思想。但是现在,文化消费产品的“生产商 ”不仅生产文化商品, 还介入了对文化消费引导的营造。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信号中,“生产 商”的大力推销对消费者的选择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所谓的 流行、时尚实际上由生产商人为制造,甚至生活方式、生活品位也 为生产商所操纵。比如在我们的调查中,问到诸如你看哪一本电影、 听哪场音乐会,是依据什么选择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是依据大众 媒体的介绍,而不是个人爱好。文化消费的商品化操作,一方面会 将文化消费最可能地大众化,同时也会带来单一化和庸俗化趋势。 在这次调查中,青少年有相当大的比例看过色情图书或者录像,有 58%的青少年承认 “至少看过一次色情书刊或者光盘 ”,而有 32%的 人认为这是“正常行为”。无疑,这种趋势不引导,会削弱文化的教 育功能。 外国文化顺势而入外国文化产品迅速占领我国文化消费市场, 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悄悄改变人们的社会价值观,使 我们不得不注意到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的危险性。调查数据显示, 当问及“ 你最欣赏以下哪个国家的文化产品 ”时,有 31%的青少年第 一选择是中国,依次分别是美国 28%,韩国 22%,日本 16%,西 欧 3%。 外国文化产品的大量输入,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