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朝为何没能进入近代社会的思考_第1页
关于明朝为何没能进入近代社会的思考_第2页
关于明朝为何没能进入近代社会的思考_第3页
关于明朝为何没能进入近代社会的思考_第4页
关于明朝为何没能进入近代社会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明朝为何没能进入近代社会的思考 以潜规则官僚体系的角度 姓名 张雄杰 学号 40816062 论 文 摘 要 中国明朝与同时的欧洲,在社会状况上有诸多相识。如资本主 义萌芽刚刚产生,封建统治达到顶峰,阶级矛盾继续激化等等。但 是欧洲却在此时迎来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通过“解放人”使得欧 洲摆脱了宗教神权,科学和人性收到重视,从而极大的推进了欧洲 进入近代社会的历程。但是,中国明朝仍然沿着封建社会的发展轨 迹,向前前进,直到崩溃。我国目前处于民族复兴的阶段,借助历 史的眼光来剖析现今改革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 意义。本文,将明确近代社会定义,以潜规则的官僚体系为切入点, 考察这种官僚体系对于社会结构的影响,对“明朝为何没有进入近 代社会”这个问题展开思考。 关 键 词 近代社会 文官集团 潜规则 社会结构 目 录 引言 1 一、关于近代社会的基本理论 1 (一)近代社会的定义 1 (二)封建社会的近代化 1 (三)民族国家的产生 2 二、明朝未能进入近代社会的原因 3 (一)明朝的官僚体制 3 (二)明朝的社会结构 6 三、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1 引言 关于明朝为何没能进入近代社会这一问题,学界多有评论。在 明朝错失进入近代社会的机遇时,欧洲却抢先一步,以西葡为先导, 跨入近代社会,实现了大国崛起。目前,对于谋求民族复兴的中国 来说,探讨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何明朝在经济 更为发达,封建社会发展更为成熟的情况下,仍然裹足不前呢?是 哪些因素了,决定了明朝不可能迈入近代社会的大门呢?本文将对 这些问题加以思考和分析。 一、关于近代社会的基本理论 (一)近代社会的定义 近代社会是指资本主义化的社会。近代社会具有以下几点性质: (1) 政治上的法治化和民主化。 (2) 思想上的人性化和科学化。 (3) 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商业化。 其中,近代社会的核心是经济工业化与政治民主化。 (二)封建社会的近代化 近代社会是由封建社会转变而来,是封建社会近代化的结果。 2 从过程上来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 必然途径。 封建社会的近代化,即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 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 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这场社会变革的动力,是由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发展而提供的。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落后的矛盾,使得新兴阶级必然会以 革命的方式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就必然会产生这样一场社会 变革。因此,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壮大,是社会近代化即进入近代社 会的必要前提。 (三)民族国家的产生 民族国家是指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 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进入近代 社会是民族国家产生的必有前提。 世界历史上,欧洲在步入近代社会的同时,国家形式也演变为 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对于主权和领 土极为重视。因此,在一定程度来说,近代的大国崛起就是民族国 家的建立以及崛起的过程。由于本文主要讨论近代社会,因此就不 着重讨论民族国家。读者只需了解,民族国家是以近代社会为前提 即可。 3 二、明朝未能进入近代社会的原因 (一)明朝的官僚体制 1.成熟的封建文官集团 明朝的官僚体制的主要构成即为文官集团。明初,洪武帝废除 宰相,相权与君权合二为一,封建皇权达到顶峰。洪武后,由于皇 帝没有如此巨大的精力处置政务,永乐帝时期设立内阁,参与朝政。 至明宣宗,内阁拥有了“票拟”权,即大臣草拟对各种奏章的处理 意见,并将这些意见附于奏章之上,送给皇帝御览。 1同时,皇帝为 了限制内阁的“票拟”权,由将“批红”权,授予司礼监。 “批红” 权即有皇帝或皇帝指定之人 2用红笔批示奏章的权利。 至此,加上继承前朝的官僚体系,明朝的成熟庞大的文官集团 就大致形成了:内阁为中央最高决策机构,六部为日常行政机构, 都察院及六科行检察权。 这一文官集团权利极大,在历史上,甚至曾经多次超越君权, 成为国家的主宰。但是这个集团,拥有的特性,却注定将阻碍明朝 进入近代社会。 (1) 在庞大的文官集团中, “一项政策能否实施,实施后 或成或败,全靠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 忧,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 ”3黄仁 1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143. 2 一般是由司礼监秉笔太监负责批红 4 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的这段论述,颇为精辟的 道出了明朝文官集团的低效性。由于明朝文官集团利 益错综复杂,后期党争不断,皇帝为了制衡权利而设 置的弹劾机制也极大的束缚了这一集团的正常运作。 因此,在帝国内,一项政策的实施,通常要等待许久, 或是依赖当权者的青睐。例如在抗击倭寇的战争中, 当权的严嵩对抗倭没有丝毫兴趣,只因胡宗宪是其私 人,而大加支持。这样的一个决策集团,就必然不能 实现决策的高效化,缺乏效率的同时,由于往往缺乏 一个最终定夺者,效果也丧失了。 (2) 明朝的文官,特别是内阁大臣,大多出自地主之家。 因此,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是其必然选择。又由于中 国传统的地域观念以及“重农轻商”的理念,这个庞 大集团往往对沿海出现的资产阶级萌芽以及商业采取 打击政策。这必然会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就阻碍 了社会近代化。 (3) 这个集团的决策依据是道德,而非法律。这使得这个 庞大集团在处事上没有依据,在执法上没有约束。官 僚们天天仁义道德,背后却是贪污受贿,将民间的财 富积累于政府。由于缺少法律的监管,逐渐形成了一 张巨大的利益网,民间的财富被源源不断的输入文官 3 美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M. 北京:中华书局,2007:47. 5 集团。民间的力量更加弱小,封建政府的权利愈来愈 强大,民间缺少革命的资本,也就必然不能进入近代 社会。这也是阻碍社会近代化最重要的一项,下面将 对其具体说明。 2.潜规则体系 吴思先生在血酬定律中提出了“潜规则体系”这一概念, 即官僚代理人扩张自身特殊利益的形式,体现为税外加税、费外加 费、层层加码的一套潜规则体系,一套通过自身的膨胀而架空了统 治集团对被统治集团正式承诺的体系。 1 潜规则源于官僚拥有着决定百姓生死的权利,而唯一能制衡这 种权利的皇权却往往疏于监管, 2从而官僚可以通过这种不明说的规 则攫取利益。 在明朝的道德取代法律的前提下,潜规则体系将堂而皇之的取 代正式规则,官员们处于自己的私心,在没有监管或是监管不到位 的情况下,大肆的从民间抽取利益。明朝的庞大文官集团,各级监 督者就成为了徇私卖法的受益者,一层层的加码收取利益,大量的 民间财富被抽取进入一个“毫无生产能力的暴力集团” 。这样,刚刚 萌发的资本主义幼苗和艰难发展的商业,在资本被抽走后,步履艰 难。再加上封闭的小农经济仍然是这个帝国的主体,整个民间没有 1 吴思.血酬定律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274. 2 吴思先生认为这是由于帝王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与帝国利益的最大化并不完全 一致造成的。 6 力量和决心来反抗。 “抽水机”日复一日的运作着,也就掐断了明朝进入近代社会的 希望。 (二)明朝的社会结构 1.明朝的农民 (1)潜规则体系对农民的影响 明朝的社会,就是由数百万个农村说构成的。在农村中,数以 万计的农民,不能读书识字。他们只能被动的接受领导,完成给帝 国赋税劳动的义务。他们在正式规则中,享有平等,但是在道德替 代法律,而形成的潜规则中,他们却是被鱼肉的对象。 明朝的农民出了科举,没有途径与官方联系。而自给自足的封 建经济,使得他们很少与外界交流。因此,在明朝,农民呈现出一 片散沙的局面,他们没有力量去反抗潜规则体系,因此只能选择退 避忍让。 这样的局面,在明初人口较少,土地充裕时,还能运转良好。 但是进入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人口膨胀时,就陷入了危局。 大量的农民失地,失地的农民一些沦为佃户、流民、强盗等,一些 又进入了官僚集团,这样更加加重了对农民的掠夺。这样帝国的潜 规则体系不能正常运作,财政收支出现巨大差额,帝国必然会选择 对本就微弱的工商业加以劫掠。社会的动荡加上工商业的凋零,社 会近代化在明朝中后期就完全中断了。 7 (2)失地农民的选择 当帝国发展到中后期,大量农民在土地兼并中失地后,他们对 于自己生路的选择往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步入近代社会。例如, 英国的“羊吃人“运动,产生的大量农民,为工商业提供了大量的 劳动力,极大促进了英国社会的近代化。 但是在我们这个庞大帝国内部,道德替代法律,军队和衙役的 职责并不是保障国民的安全,而是防止国民造反以及从国民身上抽 取利益。当农民失地后,税收的减少,使得潜规则体系变本加厉的 吮吸着工商业的财富,进入工商业谋取生计显然不太可能。此时, 无从生计农民发现劫掠他人,良民变匪的成本极低,利润丰厚,因 此他们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土匪中的一员,将手伸向了还保有一些土 地的农民和工商小贩。此时,帝国中除了一个强大的潜规则体系在 抽取民间财富,另外一个因为失去土地而产生的民间暴力掠夺集团 也就产生了。 当这两个掠夺集团,分食着越来越小的蛋糕,就必然产生更多 的失地农民以及导致工商业的彻底崩溃。当掠夺集团发现利益不足 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时,明末的农民起义也就自然而然的爆发。社会 陷入了彻底的动荡,社会近代化彻底的被打断了。 2.明朝的民营工商业者 在明朝,工商业逐渐分化为官营工商业和民营工商业。官营工 商业以暴力为基础,垄断了矿产山林等资源,用来满足统治集团的 8 需要。于此同时,民营工商业在沿海地区有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出 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但是帝国的权利过大,有利可图的领域一定会被它霸占和垄断。 1由于官营工商业在行政管理的效率递减,注定了经营不善。因此帝 国通过暴力强制将成本摊派到了民营工商业业者上。这种摊派和垄 断,就必然侵占民营工商业的发展空间,消弱了他们的发展能力。 明朝的名营工商业者,在发现这一问题后,选择了巴结帝国的 官员,希望通过支付一定的金钱来购买到一种“保护” 。但是,潜规 则的层层体系,愈来愈大的利益需求,使得民营工商业者很快发现 他们不能满足这种“权利寻租“。而到了帝国的财政出现危机,社 会动荡之时,民营工商业者,又成为了加税的对象。名营工商业, 在层层的掠夺下,丧失了发展的空间。 由于明朝中央的暴力能力十分强大,民营工商业者没有能力反 抗,于是,愈来愈多的名营工商业者为了避免被劫掠破产,选择了 进入官僚集团。而这样的一种选择,就如同失地农民进入官僚集团 一样,使得明朝的社会愈来愈动荡,剩余的民营工商业者被掠夺的 愈来愈多,名营工商业者,在明末时基本消失殆尽。而民营工商业 的发展被阻断,就必然反过来影响到失地人口的接纳,经济结构和 劳动力结构无法发生转变,民营工商业者在政治上没有丝毫权利等, 明朝也就必然无法进入近代社会。 1吴思.血酬定律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280. 9 3.明朝的儒家集团 儒家集团即士阶层,是一个意识形态的执政团体。这个阶层, 有已经进入了文官集团的官员,也有在就“江湖“之中的读书人。 有进入潜规则体系的劫掠者,也有死死抱住伦理道德的卫道者。但 是在这个集团中,无论何种身份,他们都力量薄弱。他们中许多人, 已经发现了明帝国的弊端,但是他们无力改变。同时这个集团固有 的“重农抑商”的意识,也使得由他们主导的社会文化,不利于工 商业的发展。 明朝中期,儒家集团中理学已经不占据统治地位,由王阳明所 创的“心学”开始在这个集团中崭露头角。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思想解放的学派,开始在社会和文官集团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 用。但是,在明朝,政府对民间的愚化,使得百姓不可能享受到思 想解放。而儒家集团,更多的将心学用于权谋之中,也使得这一学 说渐渐丧失其思想解放的作用。反倒是后来的日本,充分学习“心 学” ,先于中国进入近代社会。 三、总结 与欧洲具有诸多相似的明朝,最终由于这样一些原因,未能进 入近代社会,而是在封建社会中继续前行,直到王朝崩溃,满清入 关,中国也彻底失去了自己进入近代社会的希望。本文从官僚体系 和社会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个问题的原因。其中官僚体系是这其 10 中的根源。经过千百年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