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1]_第1页
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1]_第2页
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1]_第3页
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1]_第4页
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群体事件缘何而起 发布: 2013-7-22 10:33 | 编辑: xufanghui |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13 年 7 月 22 日讯,最近发 生的湖南临武瓜农邓正加死亡事件引 发“围观”,三次上 访 的冀中星在机场航站楼引爆自制炸药等事件,都在提示我们,走群众路 线不应是口头语,不 能走过场。“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这是近日由中 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出版的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一 书中,引述的邓小平同志的话 。书中精选了 25 个损害群众利益典型的案例,用反面典型案例 开展警示教育。中央纪委案件 审理室和有关省区市纪委分 别对案件实事进行了核实。今天, 本报摘登其中的部分案例和剖析,希望能引起各方的启示与思考。 瓮安县公安局大楼前停放的被烧毁警车 一起自杀事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贵州省“瓮安事件”的经过及启示 2008 年 6 月 22 日,瓮安县三中初二女生李某某在县城西门河跳河身亡。当地公安机 关对死者进行尸检后作出溺水死亡的结论。但死者家属认为死者有被奸杀的嫌疑,坚持将 尸体停放在事发地大堰桥头的玉米地边,不予安葬并不断上访。6 月 26 日,黔南州公安局 法医再次对死者进行尸检,鉴定系溺水死亡,但家属对此结论仍然不服。与此同时,瓮安 县城谣言四起,许多群众对李某某的死因和公安机关执法的公正性产生怀疑。 6 月 28 日,县公安局向死者家属送达了尸体处理催办通知书,限死者家属必须于 当天下午 5 时前把尸体抬走处理。为防止公安局强制处理,死者亲属、同学和当地群众约 300 余人从停尸地点出发,进城“喊冤”,为李某某的死因 “讨说法”。当日正值周六, 街上人较多,部分群众尾随队伍前行,人越来越多。游行队伍抵达县政府时,已达上千人 规模,但县政府没有人出来接待。游行人员在砸坏县政府公示牌后,又转到距县政府 100 米左右的公安局大楼聚集。 当日下午 4 时 30 分,游行人群开始向警方投掷矿泉水瓶和泥块,一些人开始打砸警 车,并焚烧停靠在公安局门口的警车。随后又有人冲进附近的县政府、县财政局、县委办 公楼打砸。 当晚 8 时至 11 时,公安局办公楼、县政府办公楼、财政局办公楼、县委办公楼相继 被点燃。整个打砸抢烧事件持续近 7 小时。6 月 29 日凌晨 3 时许,聚集的近万名群众散去 ,事态暂时平息。30 日,县城基本恢复正常秩序。 不愿直面群众需求,不想倾听民生疾苦,是严重的渎职 “与民争利民则怨,让利于民民乃安” 全面反思“瓮安事件”,不能仅停留在如何应对和处理这类突发事件上,更应从加强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这个根本问题上进行深入思考。 “瓮安”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中的必然。当地经济在较快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 些社会矛盾。但当地政府在较长时间内没有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有关领导干部对群众利益 漠然置之,对群众需求“打太极”、“踢皮球”,甚至还随意动用警力压制群众,致使长 期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 近些年来,一些严重的干群冲突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与当地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及 时将矛盾妥善处理有关。不愿直面群众需求,不想倾听民生疾苦,一味装聋作哑、敷衍了 事、推诿扯皮,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甚至是严重的渎职行为。 “瓮安事件”虽已过去,但深刻的教训我们不能忘记。 党员干部必须真正站在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立场上,注重正确处理“ 发展、民主、稳定”的关系,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偏离,执政为民固根基”,始终把 为民谋利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最高工作原则;要充分认识“与民争利民则怨,让利于民民 乃安”,始终注意解决群众的利益诉求;要深刻理解“心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 ”,始终注意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 漠视群众正当利益和合理诉求的后果 广东省“乌坎事件”的经过及启示 乌坎村村委会重新选举的投票现场 2011 年 9 月,乌坎村 400 多名村民因土地、财务、选举问题对村干部不满,到陆丰市 政府上访,下午和第二天,一些村民发生打砸行为。11 月 21 日,400 多名村民打出标语再 次上访。当天下午及第二天发生几次数百人在村内聚集活动。11 月 24 日,村民薛某、张 某、洪某、庄某等,被警方以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和妨碍公务罪拘捕。11 月 27 日,村民 设置路障阻止警方进入,而警方则封锁该村,双方形成对峙局面,由此引发了国内外舆论 聚焦的“乌坎事件”。12 月 11 日,被羁押在汕尾市看守所的薛某突然死亡,围绕死因与 尸体处置,矛盾进一步激化。 12 月 21 日,广东省委领导同志带领工作组进驻乌坎村,做了深入细致有效的工作。 乌坎村民的过激行为和情绪逐渐缓和平息。 2011 年 12 月 28 日起,广东省委工作组在乌坎村先后召开群众通报会,承诺解决土地 问题的时间表,对乌坎村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作出整体无效的认定,并尽快组织村委会 重新选举。汕尾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由政府出面协调、赔偿征地者损失,收回 404 亩 事件所涉用地,通过征求规划部门和村民意见后再进行新的开发,并充分保障村民的利益 。乌坎村临时代表理事会数十名代表同意取消原定的上访游行活动,撤掉村内的横幅标语 ,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012 年 3 月 4 日,乌坎村进行投票选举,村民们用自己手中的选票选出了新的领导班 子。 力戒与群众对立的立场、情绪、思维和方法 经过广东省委的努力,“乌坎事件”最终在 2012 年 3 月得到初步解决,但其中付出 的沉重代价却发人深省。“乌坎事件”的发生和处理过程,反映了新时期基层党委、政府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两种不同方法:一种是强硬对立,激化矛盾;一种是尊重民意,化解 矛盾。 “乌坎事件”的发生,是在党群干群关系产生裂缝的情况下,因为矛盾处理不当而引 起的。广东省委工作组正确对待民意诉求,主动沟通,积极化解了矛盾。这次矛盾化解的 过程告诉我们,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做到四个“力戒”: 第一是力戒与群众对立的立场,要调查民情,准确判断矛盾。工作组认为村民行为虽 然缺乏理性,但主要诉求合理。这一符合实际的定性,使整个事件峰回路转。 第二是力戒与群众对立的情绪,要理解民意,迅速缓解矛盾。工作组一进村就公布“ 以最大决心、最大诚意、最大努力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这一真诚表态让一度情绪激烈的 村民趋于平和。这种对危机的柔性处置为事件平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是力戒与群众对立的思维,要顺应民意,善于转化矛盾。工作组理性温和的态度 得到了村民理性配合,终于形成党群干群良性互动局面,恢复了社会秩序。 第四是力戒与群众对立的方法,要尊重民愿,切实解决矛盾。工作组与村民代表主动 沟通,积极协调,民主协商,逐步解决群众诉求中突出的土地、换届选举等难题,掌握了 缓解、化解矛盾的主动权。 专家点评 国防大学教授 公方彬 重新审视权从哪儿来 群众路线教育首先要考虑解决一个价值观问题,就是让党员干部们重新认识为谁执政 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不可能把类似(瓮安)的事件解决好。这些事件表面上看是沟 通解释不好,本质上还是对群众诉求和利益的漠视。 因为部分领导干部现在对权力的来源认识不到位。党员干部们不能总认为手中的权力 是组织或者某一个领导给的,实际上,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 这里还有一个时代的变化:当年我们党从反对派手中夺取了政权,解放了人民,当然 地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所以群众有一种感恩的心理;而现在,人们则是纳税人的心态。 革命结束之后,党进入了执政阶段,就要按照执政的规则和伦理来看问题,我们的领导干 部能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 如果这个价值观的问题不解决,某些官员总处在一个和人民对立的状态,他看问题的 时候,就总会觉得群众“要价”高了-他觉得我能满足你什么,想满足你什么,是我的决 定;但实际上,这是你应该做的。 群众路线教育实际上就是在重新规范党员干部的价值坐标,去审视我们党的权力从哪 儿来?党员干部的权力从哪儿来?在这个基础上去校正我们的行为。 离群众最近的人,产生的影响最直接 群众路线教育重点是围绕党的领导干部来的,因为领导干部掌握更大的公权力,影响 的范围更大,所以重心在这里是必要的。从中央的八项规定就可以看出来,是先由上而下 ,上行下效,这一点很重要。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群众路线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强调对权力的认识不以 官职的大小来区分。权力和官位相重合,但有区别。在一些贪腐案件中,普通的办事人员 也可以上千万地捞钱,他甚至不是“官员”。离群众最近的人,产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比如最近 T3 航站楼爆炸案中被报道曾经殴打嫌疑人的基层治安员。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基层办事员本身也是群众。中国从传统上来说是个等级制度的 社会,有些人的毛病就是只要我比你高一点,我就产生一种优越感,要充分地利用我所掌 握的任何一点点权力。 而群众路线教育就是要解决思想方法的问题,强调对权力的认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 程,不是简单能解决的。 姚桓(北京市委党校教授,党史党建部主任):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次专 项、集中的教育活动,特点在于把落实正面教育和解决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强调把握“为 民、务实、清廉”这三项基本内容,同时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 风”这四项作风问题。活动要想取得长久的效果,就必须进一步健全制度,建立起配套、 系统化的群众工作新机制,其中,首要就是完善群众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 最近发生在首都机场的爆炸案,无疑是一个违法行为,但同时也应当引起我们更深层 次的反思。现在,民意表达渠道还不是完全畅通,如果不能理性、合法地表达,那么个别 人在法律意识淡薄或者极为冲动的情况下,就有可能采用非理性的激烈手段。 当前,社会处在转型期,社会矛盾的确比较尖锐,这就要求我们提高群众工作本领, 为群众表达利益诉求提供制度平台,如果有了良好畅通的渠道,同时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 ,这样的事情就可能不会发生。 山西襄汾溃坝事故并非天灾 贪腐 利益是主要因素 2013 年 7 月 22 日讯,2007 年 9 月,新塔 矿业有限公司擅自在停用的 980 沟尾矿库筑 坝放矿。2008 年年初以来,该坝脚多次出现渗水现象,新塔矿业有限公司采取措施阻止尾矿 水外渗,但收效甚微,库内水 边线直逼坝前。 襄汾溃坝事故发生后,挖掘机在坝底搜寻。 当地村民发现渗漏后,认为存在溃坝危险,立即向乡党委、政府作了报告,省、市、 县三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也多次在检查中发现尾矿库存在重大安全隐 患。然而,当时当地的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并没有真正落实监管责任。 2008 年 9 月 8 日 7 时 58 分许,尾矿库左岸的坝顶下方约 10 米处,坝坡出现向外拱动 现象,伴随着连续的几声巨响,数十秒内坝体绝大部分溃塌,库内约 19 万立方米尾砂浆体 汹涌而下,吞没了下游的宿舍区、集贸市场和办公楼等设施,涉及范围约 35 公顷,最远影 响距离约 2.5 公里。 9 月 8 日上午 8 时许,襄汾县陶寺乡党委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上报了襄汾县政府。 上午 9 时许,时任襄汾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学俊接到报告到达现场。当时,现场已惨不忍 睹,昔日美好的家园和众多老百姓都被淹没在泥浆之内。李学俊明知当时没有降暴雨,事 故原因尚不清楚,但仍指示县政府工作人员向临汾市委、市政府报告,称“因暴雨发生泥 石流,致使新塔矿废弃尾矿库坝被冲垮,造成 1 死 1 伤”。 上午 11 时许,时任襄汾县委书记亢海银到达事故现场。陶寺乡党委书记向他介绍, 溃坝泥浆下面有好几十个人,李学俊已向市里报了“因暴雨发生泥石流,造成 1 死 1 伤” 的情况。亢海银听了以后,微微点头,未予纠正。随后,县委宣传部长将一篇新闻稿报给 亢海银,描述的事故情况也是“因暴雨发生泥石流”,亢海银看后同意以此对外发布新闻 。 下午 4 时许,亢海银在明知现场已发现 33 具尸体的情况下,为不使国务院成立调查 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决定按“死亡 26 人,受伤 22 人”上报,李学俊等人表示同意。 事故发生后,新华社记者到事故现场采访。提起这场惨剧,人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当地群众还说:“这座尾矿库的安全隐患,连一个普通村民 都能看得出来,但他们就是置之不理。” 他们为什么对人命关天的大事置之不理?随着调查的深入,隐藏在事故背后的严重腐 败问题逐渐显现:当地一些领导干部或滥用职权,或收受贿赂,使公权力沦为不法商人的 保护伞。例如,山西省运城市公安局原局长段波任临汾市公安局副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便 利和执法权力影响,为新塔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佩亮等人购买红星煤矿阶梯井经营权提 供帮助,并为该矿非法生产经营提供支持保护,收受张佩亮贿赂 2000 万元。 “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这样评价襄汾县“98”溃坝事故,可以说最准确、最 有说服力。显而易见,是少数领导干部思想作风上的“溃坝”,导致了新塔矿业有限公司 尾矿库的溃坝,也使得人们对个别地方政府的信任发生了“溃坝”。“这座尾矿库的安全 隐患,连一个普通村民都能看得出来,但他们就是置之不理”,老百姓这番话,不止是受 到责任追究的人,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认真思考。 “98”溃坝事故后,人们问出了许多个“为什么”。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其一 ,因为干部腐败。当地多名干部收受肇事者新塔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佩亮的贿赂,最多 的达 2000 万元。有这些手握重权的贪官保护,安监部门的整改令张佩亮自然就“不听”, 老百姓找起来论理他就能有恃无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