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部分资料_第1页
心脏病部分资料_第2页
心脏病部分资料_第3页
心脏病部分资料_第4页
心脏病部分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房性早博: 很多人去医院检查都患了房性早搏,那么什么是房性早搏呢?房性早搏 (atrialprematurebeats)简称房早,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关于 什么是房性早搏,也有这样的解释,早搏是因为心脏内某一部分的兴奋性 过高而引起,若心房内有一处兴奋性过高而产生的早搏,便称为房性早搏。 以上就是关于房性早搏的定义。 房性早搏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心脏“停跳”感,期前收缩次数过 多时自觉“心跳很乱” ,可有胸闷、心前区不适、头昏、乏力、摸脉有间歇 等。也有无症状者。可能因期前收缩持续时间较久,患者已适应。此外, 期前收缩的症状与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密切关系,不少患者的很多症状是由 于对期前收缩不正确的理解和恐惧、焦虑等情绪所致。 引起房性早搏的原因有很多,有一些健康人的心脏也可能发生房性早 搏,而在病态心脏更易发生。房性早搏是很常见的,任何人在一生中都难 免不发生。一般来说,年龄愈小愈罕见,年龄愈大愈多见。房性早搏的最 高发生率介于 5070 岁之间。5%左右的健康人可发生过早搏动。发生了 早搏,可使心搏出量减少。但是,每分钟少于 6 次的早搏,对身体健康几 乎无影响(生理性) 。健康人发生房性早搏往往有一些人为的诱因,如情绪 激动、饱餐、过劳、上呼吸道感染、胆道系统的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 作用等。 房性早搏一般无需治疗。当有明显症状或因房性早搏触发室上性心动过 速时,应给予治疗。吸烟、饮酒与咖啡均可诱发房性早搏,应劝导病人戒 除或减量。房性早搏的治疗药物包括镇静药、 阻滞剂等。 早搏是因为心脏内某一部分的兴奋性过高而引起,若心房内有一处兴奋 性过高而产生的早搏,便称为房性早搏。引起早搏的原因有很多,有一些 健康人的心脏也可能发生早搏,而在病态心脏更易发生。早搏是很常见的, 任何人在一生中都难免不发生。一般来说,年龄愈小愈罕见,年龄愈大愈 多见。其最高发生率介于 5070 岁之间。5%左右的健康人可发生过早搏 动。发生了早搏,可使心搏出量减少。但是,每分钟少于 6 次的早搏,对 身体健康几乎无影响(生理性) 。健康人发生早搏往往有一些人为的诱因, 如情绪激动、饱餐、过劳、上呼吸道感染、胆道系统的疾病、电解质紊乱、 药物作用等。 频发房性早搏,见于二尖瓣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冠心病,尤其是多 源性的,可能是心房颤动的前奏。只有找到引起房性早搏的病因才能对症 治疗。 频发房性早搏的病人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 ,合理选用下列药物治疗。 维拉帕米 (异搏定 ):适用于心率偏快、血压偏高、心功能良好的频发房 性早搏病人。口服每次 1 片 (40 毫克 ),每日 3 次 ,或服缓释片 ,每次半片 - 1 片 (120- 240 毫克 ),每日 1 次。服药期间要注意心率和血压 ,如心率每 分钟慢于 5 5 次者则停用。 美托洛尔 (倍他乐克 ):适用于交感神经张力亢进、血压偏高、心率偏快 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 ,且心功能良好者。口服每次 12. 5 毫克 (每片 50 毫 克 ),每日两次。服药期间可致心跳减慢。 普罗帕酮 (心律平 ):适用于心率偏快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口服每次 3 片 (每片 50 毫克 ),每日 3 次 ,有效后改为每次两片 ,每日 3 次维持。可有 口干、唇舌麻木、头痛、眩晕、眼闪光、嗜睡、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 反应。用量较大时 ,极个别病人会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早期妊娠、哺乳 期妇女及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长期服用可致心功能减退。 胺碘酮 :适用于心率偏快、心功能较差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口服每次 1 片 (0. 2 克 ),每日 3 次 , 1 周后改为每次 1 片 ,每日两次 ,以后再改为每 次 1 片 ,每日 1 次维持。最后可以每次半片 ,每日 1 次维持。可有心动过 缓、心电图 q -t 间期明显延长、口干、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便 秘、失眠、多梦、头昏、头痛、眼眶痛、角膜微小沉淀 ,偶尔会影响视力。 少数病人可有甲状腺功能紊乱、肺泡炎、肺纤维化、肝肾功能暂时性损害 等不良反应。对肝肾功能不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对碘过敏者或心 率慢于每分钟 55 次者禁用。 地高辛加异搏定 :适用于较难治、心跳较快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口服 地高辛每次半片(0. 125 毫克 ),每日 1 次。合用异搏定每次 1 片 (40 毫克 ),每 日 3 次 ,或口服缓释异搏定片、每次半片 - 1 片 (120- 240 毫克 ),每日 1 次。服药期间如心率每分钟小于 55 次者则停用。 早博应该注意什么: 1、早博是过早搏动式期外收缩的简称。有良性早博和病理性早博之分, 心脏病病人常可有早博。临床上极大部分是良性早博,故早博本身并非严 重疾病,病员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注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3、不吸烟,不饮酒,少饮浓茶,伙食不过饱,少吃刺激性食物。 4、活动后早博不增多的慢性病人仍应适当参加文体活动。 5、伴有严重心脏病或有明显症状者须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这类药物 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切忌自行选购。 6、有消化系统疾病或其他疾病导致的早博应当积极治疗原发病。 ST-T 改变: 心电图上 ST-T 改变只是非特异性心肌复极异常的共同表现,在作出心 肌缺血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诊断之前必须结合临床资料及表现进 行鉴别诊断。 上面这段话是诊断学心电图章节的原话,意思就是心电图 ST-T 改变常见的是这两种问题,但不足以作出诊断。 除冠心病之外, 其他疾病如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心包炎,脑血管意外(尤其是颅内 出血)等均可以出现此类 ST-T 改变。低钾,高钾等电解质紊乱,药物(洋 地黄,奎尼丁等)影响以及自主神经调节障碍也可以引起非特异 ST-T 改变。 此外,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症等可引起继发性心 ST-T 改变。 上面列了这么多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就是让你了解一下的心电图 上 ST-T 改变全部有可能的情况,鉴于你没有临床表现,体检又没有问题, 所以应该没有大碍。 平时要注意控制血脂,如减少胆固醇和饱和脂肪 酸(即非鱼类的动物脂肪都可以归为此类)的摄入,摄入不饱和脂肪酸 (鱼类)进行取代,原理是高脂饮食高血脂症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 冠心病。 控制吸烟,原理同上。 注意休息,合理锻炼,选择较轻 强度的锻炼种类,如散步,骑自行车,慢跑等,有益身心健康。可以改善 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增强心肺功能,可以降低心脏疾病的发病率。 放松心情,对这个问题不要太在意,因为目前看来并无大碍,这样做只是 防患于未然,但是要注意心电图上 ST-T 改变常常提示一些无症状的病变 (心肌缺血等) ,所以切不可掉以轻心要关爱自己的身体,要做更详细的检 查和心电图随访,监测好自己的健康状况。 历经了百年的岁月沧桑,心电图这种简便的诊断仪器终于走进了我国广 大的城乡,它那起伏变幻的波形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中 ST-T 改变尤 为牵动人心。 “ST-T 改变,这可是心肌缺血的信号啊!” “医生,我究竟是不 是冠心病?”不少人忧心忡忡,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 ST-T 改变是冠心病吗 一位二十多岁的农村小伙子,因心悸、乏力就诊,心电图诊断为: 室性早搏并 ST-T 改变。一位老中医诊脉后说他“脉结代,属气血不和” , 并提醒他:ST-T 改变一般提示“心肌缺血” ,不是好兆头。小伙子吃了一 些中药也没有什么起色。看他精神不振,又听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议论,ST- T 改变这个题目引起小伙子全家人的高度关注。小伙子终于走进了中心城 市大医院的心内科。经过全面的检查,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 。 一位 48 岁的中年妇女,某厂职员,较肥胖,因气短、胸痛两年, 失眠一年就诊。她父亲八年前死于心肌梗死,婆母也患冠心病多年,于三 年前猝死。长期的生活经历留给她一鳞半爪的冠心病知识,认为自己也有 了冠心病。逐渐感觉到气短、心悸和胸痛( 左乳头下明显) 。一年前心电图发 现有 ST-T 改变,医生嘱她进一步检查,排除冠心病。从此,她处于紧张和 焦虑之中,症状加重,严重失眠。到专家门诊就诊时,她拿出了精心保管 的心电图让专家过目,专家看后一语道破玄机。原来所谓的 ST 段改变是发 生在窦性心动过速时的上斜型压低,而 T 波不过是偶见的轻度低平,这在 健康人的生理情况下,如呼吸、进食、体位改变等都有可能引起,是不能 作为诊断依据的。最终这名妇女的冠心病被否定了,她被诊断为“心脏神 经官能症” 。 如何面对 ST-T 改变 ST-T 改变的诊断价值是不容置疑的,在有经验的医生手里,当它 与病史、临床和其他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它是诊断心 绞痛乃至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正因如此,人们对 ST-T 改变几乎是“谈虎 色变” 。但 ST-T 改变毕竟不具有诊断的特异性,因为,影响 ST-T 改变的疾 病与因素是纷繁复杂而又诡异多变的,就像一个迷宫,由此而产生的误诊 或“冤假错案”也不胜枚举。因此,面对 ST-T 改变,人们应当学会冷静地 思考。 引起 ST-T 改变的并不仅是冠心病,ST-T 改变也不是心血管病家庭 的“专利” 。高血压、左室肥厚、二尖瓣脱垂、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 心肌炎、心肌病等固然是常见原因,但是,许多情况也可以引起 ST-T 改变。 例如: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外伤)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电解质紊乱( 血钾过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心理的压抑与焦虑; 药物的影响( 洋地黄、奎尼丁、吐根碱)。此外,检查技术上的原因也会导致 ST-T 改变,如常见的心电基线不稳、上下漂移,以及呼吸、进餐、体位改 变的影响。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一种急性心肌缺血,其 ST-T 改变是由于冠脉供 血减少和心脏需氧增加引起的供需失衡所致,时间通常为 15 分钟,一旦 恢复平衡,ST-T 改变也随之消失。因此,如果患者在登楼时、急速行走时、 负重时、情绪剧烈波动时(请注意动词后都加了“时”字) 出现胸闷、胸部紧 缩感、压迫感,而心电图检查又发现典型的 ST-T 改变,并随着活动或诱因 的结束而消失的话,理所当然应考虑为心绞痛。 有的患者,每次心电图检查都是 ST-T 改变,24 小时动态心电图表 现为“持续性 ST-T 改变” ,这种病例既往多被诊断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 不足”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此类患者冠脉造影大多正常,持续性 ST-T 改 变的真正原因多属心肌病变,如原发性心肌病、高血压心肌病、缺血性心 肌病等。已有学者提出,动态心电图显示的“持续性 ST-T 改变”超过 30 分钟,即可排除心肌缺血的诊断。 在健康人当中也可能出现 ST-T 改变。据研究,有 ST 段改变的健康 人约为 10%30%,有 T 波改变的约为 10%20%,尤以女性多见。 T 波改变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不容忽视,特别是深达 2 毫米以上 的倒置 T 波。但在心绞痛患者中,80%以上的 T 波改变均伴有 ST 段改变, 故 ST-T 改变应作综合评价,单纯 T 波改变如低平、双向,诊断价值不大。 总之,当你仅仅由于 ST-T 改变而被诊断为“冠心病”或“心肌缺 血”时,首先应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以避免可能的误诊带来精神压力, 当然也不应贻误治疗的大好时机。 杨医生,您好!潜水看了您 N 多文章,学到不少知识。深深感佩您的文笔 和为人。今特上来冒个泡,请教几个问题: 我妈妈今年 55 岁,身高 1.60 米,体重 64 公斤。高血压病史 10 年,血压 高的时候测量为上压 150,下压 105。现每天一粒波依定(5mg/粒),倍他 乐克早晚各一粒(25mg/粒)。持续服药后平时血压为上压 135,下压 80 左 右。今冬以来感觉有早搏,做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1. 窦性心律;2. 偶发房性早搏;3. 室性早搏(室早总数 338 次),偶见室早二联律; 4. ST-T 改变:心律增快后通道 1(CM5)ST 压低0.1mv, T 波低平 1/10R。心超显示:左室松弛性下降。 最近体检:甘油三脂 2.13,血清总胆固醇 5.49,LDL 胆固醇 3.08,血小板 计数 346,平均血小板体积 7.4。 求教: 1血压控制和服药量是否理想? 2门诊医生处方每晚增服肠溶阿司匹林 3 粒,是否有必要? 3血小板高是否易形成血栓? 期待您的回复 杨医生: 1 血压控制达标(140/90mmHg); 2.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