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校园文化特色  全面实施开放教育_第1页
打造校园文化特色  全面实施开放教育_第2页
打造校园文化特色  全面实施开放教育_第3页
打造校园文化特色  全面实施开放教育_第4页
打造校园文化特色  全面实施开放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全面实施开放教育 西大街小学“校园文化建 设特色校” 工作汇报 内容摘要 一、以开放教育为本,为校园文化建设确立方向 二、创建校园环境, 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提升文化内涵,让学校成为充满吸引力的地方 1、确立行之有效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2、图文并貌地宣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3、用良好的文化教育去影响全体学生 4、体育锻炼、 卫生工作长抓不懈 5、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6、唱“西大校歌”,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7、社会实践活动延续校园文化教育 8、科技环保教育已发挥“长效效应” 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系教育网络 学校办学理念 让学校成为充满吸引力的地方 学校办学目标 学生快乐、家长满意、教师成长、社会认可 校园文化主题 绿色人文科技 校园文化特色“快乐二十分,师生同成长” “传承历史,放眼世界”社会实践活动 科技环保小发明 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全面实施开放教育 西大街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校” 工作汇报 西大街小学创建于1928年,原名“后善学堂” ,为私立学校;1956 年由市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公办学校,更名为西大街小学,至今已有 80年办学历史。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获 得良好的社会声誉。2003年,区教育局实施“ 调整学校布局,扩张优质 资源”的战略,学校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机遇:当年春季,学校整体搬迁 至鹦鹉花园;秋季,又与原腰路堤小学、鹦鹉洲小学合并成“ 一校两区” 的新西大街小学。 学 校 占 地 面 积 19654m2(一 区 7054m2,二 区 12600m2),生 均 8.06m2;建 筑 面 积 12583m2(一 区 5530m2,二 区 7053m2),生 均 5.16m2;运 动 场 地 面 积 4395m2(一 区 2028m2,二 区 2367m2),生 均 1.80m2。校 园 绿 化 率 100%。学 校 有 专 用 活 动 室 29个 (一 区 14个 ,二 区 15个 )。全 校 现 有 51个 教 学 班 (一 区 25个 ,二 区 26个 ),在 册 学 生 2300 余 人 ;在 职 教 职 工 153人 (一 区 57人 ,二 区 96人 ),自 聘 教 师 2人 。 步入21世纪,学校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以规范化建设 为保证,以教育科研为动力,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创学校特色 为活力,努力探索出一条自主发展的新路,得到社会的赞誉和上级的 表彰,学校先后被授予“ 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学校” ,“全国写字教育 实验基地学校”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湖 北省绿色学校” 、“湖北省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湖北省校本培训示 范学校”、“ 湖北省教改名校” 、“湖北省模型特色学校”、“武汉市综合办 学水平先进学校”、 “武 汉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 “武汉市素 质教育先进学校”、 “武 汉市“ 三化一高”先进 学校“、“武汉市德育“ 六有” 实体建设先进学校“、 “武汉市青少年教育先进集体”、“ 武汉市电教示 范学校”、“ 武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 、“武汉市教育科研实验 基地” 、“武汉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武汉市校 务公开先进单位”、“汉 阳区首届“名学校 ”。 一所学校,要办出质量,创出特色,打造品牌,既要树立先进的办 学理念,又要营造良好的“ 开放式”校园文化环境,让校园成为花园、 书院、乐园,才能真正“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 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 展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以开放教育为本,为校园文化建设确立方向 校园制度文化是维系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从搬进新校的第 一天起,学校就把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工作放到了第一位,先后 成立了校长室、教导处、年级组三级校园文化管理机构,制定了“ 以学 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 校园文化策略,确 立了“ 让学校成 为对师 生充满吸引力的地方 ”的办学理念,实现“让每 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功” 的校园文化畅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 态度与技能方面的和谐发展;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 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 的可持续发展。 以教师发展为本,提升教师的职业理想,使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 促进者,终 身学习的楷模,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教育实践的研究者,并 以此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以学校发展为本,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立足于学校本身资源的重 组, 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 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促使学校全面走向开放性、民主性和 一体化。 我们的校园文化主题: 绿色人文科技 绿色优雅的育人环境,宽松和谐的校园,健康向上的心境, 让学校成为对师生充满吸引力的地方 人文人性化的管理, “传承历史,放眼世界 ”社会实践活动,让 “学生快乐,家长满意,教师成长,社会认可 ”的文化氛围 科技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四网合一的网络化管理,科技活动 的普及与提高,学生活动中的科技含量 我们的校园文化特色:“快乐二十分,师生同成长” “传承历史,放眼世界”社会实践活动 科技环保小发明 二、创建校园环境, 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自 2003 年以来,学校先后投入 200 余万用于校园环境建设,目 的是建设花园式校园。 如:二校区的塑胶操场投入 120 万,为 1000 多学生提供一流的体 育运动场地。一校区的足球场投入近 30 万,既满足了一校区学生体 育运动场地,又为学校足球队训练提供优质足球场地。就是在这小小 的足球训练场里,我们先后为国家少年女子足球队及省、市少年足球 队输送了多名优秀的少年足球队员。我们的体育健儿也多次在市、区 体育运动会上获得优异成绩。今年,在汉阳区田径运动会上,我校又 获得团体总分第二的好成绩。 也就是在这运动场上,我校师生的“阳光一小时活动” 、“阳光长跑 活动” 、特色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等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又如:学校先后投入近 50 余万,在两个校区建起了近 2000 平米 的花园,为 全校师生提供了幽静的休闲场地。花园里四季如春,雪松、 广玉兰、香樟等常年吐绿,杜鹃花、桃李、虞美人等季季花香。学生课 间或在花园里赏花扑蝶,或在树丛中观察小昆虫的生活,或三三两两 在小石桌上看图书,或躺在茵茵草地上惬意地晒太阳。 还如:学校先后投入近 10 万打造校园走廊及班级文化,还修建了 独具特色的科技长廊。教室门前温馨的教师心语,搭起师生间对话的 桥梁;随处可见的名人名言,给学生送去一句又一句鼓励的话语;“说 普通话,写 规范字” 、“慢步轻声” 、“上下楼梯 请靠右行”等提示语时刻 告诫学生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室专用展板前,学生会经常伫 立观察自己又多得了几颗五星或几面红旗。 还如:学校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建起了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 劳技室、科技室、科技 馆、科技制作室(磨床、车床等)、音乐室、舞蹈 室、科学实验 室、陶吧、多功能 报告厅等,为 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 学习活动提供了场所。 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校园里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三、提升校园文化内涵,让学校成为充满吸引力的地方 除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外,我们在提升校园文化内涵上做足了 文章。 1、确立行之有效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我们的办学理念:让学校成为充满吸引力的地方; 我们的办学目标:学生快乐 家长满意 教师成长 社会认可 学生培养目标:激发浓厚的兴趣 培养良好的习惯 引导正确的思维 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我们的校风:善于学习 勤于思考 勇于实践 敢于创新 我们的学风:文明乐学 创新健美 我们的教风:爱生乐教 敬业高效 班班有班风,一班一特色。教室前国旗高悬,教室后校风、班风醒 目,楼上楼下学生校服穿戴整齐,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校园里处 处充满生机。 2、图文并貌地宣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用感性的宣传促进学生理性的认识,是我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 引导的方法之一。如:在宣传“小学生行为二十条” 时,我们让学生扮 演成其中的“ 角色” 进行宣 传,再用照相机将其中 镜头拍摄下来,最后 做成大型喷绘,用图文并貌的形式挂在院墙上,让学生在学习他人或 展现自我的前提下,自觉规范行为举止,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学校教师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中,礼仪训练课程在师生的共同 研讨中,逐步加深学生对校园礼仪和社会礼仪的理解。 3、用良好的文化教育去影响全体学生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与习惯,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首先应打造优 秀的教师队伍。几年来,学校坚持开展具有“ 西大特色”的校本教研活 动,常年聘 请多位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化指导,聆听专家指导,近距 离与专家对话交流,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培训是长久的福利 ”,西大街小学的教师长期以来一直拥有着学 校给大家带来的这份文化享受。每年,学校都会派出大量的教师到全 国各地听课、学习、培训、参 观,这些外出教 师带回来的大量新信息, 不断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学校还购回把信送给加西亚、细 节决定成败、 全国小学名师教学评点等名著供教师阅读,不断提 升教师文化内涵。同时,学校还定期组织教师观看电影,提高教师生 活品位,丰富教师文化生活,不断陶冶教师情操。让每一个教师每一 天都是好心情。 西大教育信息是我校自办校园信息报。自 2008 年元月 1 日起, 每月报道最新校园信息,开办专题论坛,传播校园文化。其内容均来 自各科室及一线教师。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 仅仅是教给学生丰厚的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 趣和习惯。 教师在备、教、改、导的 过程中,时时不忘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力求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努力做到指导有方,指导得法,指 导有效,力求用自己独到的教学方法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轻负担 的学生课业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乐学、善学。文明的举止,亲切的 语言,端庄的仪表, 标 准的普通话, 优雅的课 堂教学深深地感染的孩 子们, 让每一个学生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 升旗仪式上,学生在声情并茂的“国旗下的讲话” 中,感受着热爱 祖国的教育; 班队会中,学生加深了“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的认识;学校先后 聘请汉阳区消防中队、汉阳区交管大队、汉阳区体卫艺站的战士和专 家到学校给学生讲解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心理健康及生 理卫生等知识。 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学会了解更多的生活和社会知识;老师用 更多校内、外发生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 学校教师还自主开发了口语交际、儿童中国古诗诵读、形 体训练等校本课程,这些课程在课改三级课程教学中,给学生增添 了更多的学习兴趣。 一年一度的“读书节” ,更是孩子们展示个人与集体朗读才能的 “喜庆佳节”。 师生以书为 友,在充满书香气息的校园里尽情享受校园 文化的熏陶。 4、体育锻炼、 卫生工作长抓不懈 体育活动是学校文化教育的重点,他关系着每一个学生的健康。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按上级下达的事业计划,开齐开足各年级体育课, 并规范全体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 学校除坚持组织师生做广播操外,还自己创编了“千人莲湘操” (鹦鹉花园校区)和“千人太极功夫扇 ” (江景园校区),并已形成西大 体育教育的特色。 学校体育组除完成正常的体育教学外,还负责落实“阳光一小时 活动” ,保证全体学生在校有足够的体育锻炼 或体育活动时间。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田径运 动会” 和一次“亲子趣味运动会”。每到 这个时候,学校都会邀请家长代表到学校,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参加赛 跑、拔河、跳绳、穿越障碍等运 动。家长的参与和支持,让学校特色体 育运动更具光彩。 学校还定期举办跳绳、拔河、踢毽子、 滚铁环和广播操比赛,多形 式地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 学校保健室坚持组织全校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确保校园环 境的干净与整洁。同时,保健教师利用卫生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常规卫 生教育,每到换季前夕,出品专刊告知学生季节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从源头上杜绝各种疾病在校园内的发生。 学校还定期对食堂卫生进行检查,建立处理卫生防疫突发事件工 作预案和应急处理机制,督促食堂工作人员切实把好食品进货关,抓 好灭鼠、灭蝇 、灭蚊等工作,做好 “病从口入 ”的卫生防疫。 5、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快乐二十分,师生同成长”活动在经历了近六年的实验、摸索、 总结、提高后,逐渐形成学校校园文化的品牌,深深地被学生、教师、 家长、社会 认可。 家长报2008 年 11 月 24 日第一版大幅宣传了我校“快乐二十 分钟” 活动,标题是:“特色二十分钟”浓缩 的素质教育 社会媒体给我们的评价是:快乐二十分,班班齐发展;快乐二十分, 师生共进步;快乐二十分,开放教育的“试金石 ”。 几年来,我校坚持每天拿出二十分钟时间(每天下午 2:00 2:20),开展以班级为单位,以各班学生和班主任及配班教师共同参 与的主题探究式“特色二十分, 师生同成长”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促进 校本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使“特色二十分,师 生同成长”活动成为校本 课程开发的重要载体,为我校校本课程文本建设提供了大量素材,取 得了较大的成功。其特色活动已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 部分,并被市、区教育局及家长、社会、各界同仁、专家的认可。相关 成果资料被“ 十五” 教育部重点 课题结题评审专 家誉为“最原汁原味” 的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 今年,我校根据市教育局新的作息时间,将“ 特色二十分”活动时 间调整至每天中午 13:5014:10,调整后的时间依然是二十分钟。 具有西大特色的活动已先后被许多学校学习和借鉴。开放课程已 形成特色化的校本文化。我们做到了“四个开放 ”,即: (1)主题选择的开放。 我校“特色二十分,师生同成长”活动之所以越来越具特色,是我 们坚持了“主 题选择的开放 ”,即:把主 题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交给 教师。在他们的共同参与下,产生最受师生欢迎的活动主题。这样的 选择既利于活动的深入开展,又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由班主任、配班教师及所在班级的学生共同商议,根据学 生爱好、需求,结合教 师特点、特 长,选择活 动内容,确立活动主题, 上报学校教科室审核: 学校教科室根据各班上报主题,进行认真的考察,对全校活动内 容和主题进行比较与权衡,作出批复或调整意见,并反馈到年级、班 级。 各班在接到学校批复后,即正式启动活动研究。 如果接到的是学校下发的调整意见,教科室主任会同该班班主任、 配班教师及所在班级的学生重新商议,最后确定新的活动主题。 这样做的目的是: 尊重学生意见(让学生自主选择其喜爱的活动内容); 结合师生特长(活动内容尽可能与学生爱好及教师特长相吻合); 体现办学特色(最重要的还是要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 (2)活动时空的开放。 给师生一块相对稳定的时空,是落实活动的前提与保障。 学校提供的固定时空是:每天下午 13:5014:10(20 分钟)。此时 间段的主要任务是: 学生活动信息的综合与反馈; 教师引导与指导,使学生活动更规范、更顺畅; 学生成果资料的整理。 学校提供的非固定时空是:放学后、节假日、 “双休”等。此时间段 的主要任务是: 收集活动所需的信息与资料; 在社会实践中参与、体验活动的全过程; 争取家长与社会对活动的更多理解与支持。 (3)活动对象的开放。 我校“特色二十分,师生同成长”活动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并能长 期按我们的设想可持续向前发展,活动对象的开放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首先,特色活动面向全体学生。 根据资料统计,几年来,该活动学生的参与面年年都是 100%。我 们的宗旨是: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 其次,特色活动面向全体教师。 统计资料同时表明,几年来,教师参与活动的面同样是 100%。我 们的宗旨是:让每一个教师健康成长,让每一个教师体验成功。 同时,特色活动面向全体家长。 根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大量的家长都参与了活动。他们虽然 很少在学校提供的固定时空中出现,但他们却在学校提供的非固定时 空中为活动的有效开展,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无私的援助。他们在活 动中也感受到了快乐。 除了每天 20 分钟的特色活动时间外,每个星期四下午 15:50 17:10,是全校性的艺术培训时间。学校所有的场馆及功能室面向 全体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 (本活动为走班制)。如:在科技馆里做科学实验;在磨床上做模型;在 陶吧学陶艺;在劳技室学金工、做缝纫;在音乐室里学声乐等等。 学校活动的开展也深深吸引了家长,他们不仅仅是关注,更多的 是参与。如:四年级(1)班一个学生的爷爷,自告奋勇承担该班学生的 艺术培训,教孩子学吹葫芦丝,教学效果极好。 (楚天都市报作过图 片报道) (4)活动管理的开放。 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是落实活动计划、提高活动质量的前提与 保障。在活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做到班级、年级、学校三级管理: 班级管理:活动的基础单位是班级,所以,班级管理是多级管理 中的基础管理机构,主要任务是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保障活动的顺 利进行。班主任、配班教 师在活动中负责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辅导,并 组织学生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类、 总结 、成果归档等工作。 年级管理:活动的中层单位是年级,所以,年级管理是多级管理 中的中层管理机构,主要任务是加强年级组活动过程的管理,保障年 级组活动按计划顺利进行。同时,组织学生观摩其他班级活动,并从 中吸取可借鉴的经验。 学校管理;活动的高级单位是学校,所以,学校管理是多级管理 中的高级管理机构,主要任务是加强对年级组、班级活动的宏观管理, 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并提供技术性辅导。 组织 全校性活动成果评比、 展示,并做好评价及成果推广工作。 形成强有力的三级管理体系,确保了校园文化活动按质、按量完 成。 “快乐二十分,师生同成长”活动丰富了学生文化生活,体现了师 生文化价值, 实践了创新文化教育,创建了特色校园文化。 6、唱“西大校歌”,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掀起学唱“西大街小学校歌” 的热潮, 为的是激发学生热情,增强 学校凝聚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深爱自己的学校。西大街小学校歌太 阳从这里升起以欢快优美的旋律扣响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文明守信, 严 格自律。探究科学,快 乐 学 习 。知 识 的海洋里我 们 扬 帆,心灵的港湾里我 们 启航,童年的脚印里 长 出希望,温暖的阳光 下播种理想 ” 走进西大街小学的校园,随时可以感受校歌在你耳畔回响; 走近每一个孩子,你都会细细聆听他们在自由地歌唱; 西大街小学校歌太阳从这里升起无时不刻地对全校师生 产生着深深的文化影响。 学校合唱队常年坚持声乐训练,并在各种大赛中获奖。 在刚刚结束的汉阳区校园文艺比赛中,我校学生表演的舞蹈献 给老师的歌获得一等奖。 学校每年坚持开展的“校园文化艺术节” 上,每一个年 级、每一个 班级都能献上最精彩的节目。 7、社会实践活动延续校园文化教育 “传承历史,放眼世界”社会实践活动是我校校园文化的亮点。形 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延续着校园文化教育。 学校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时间,与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武 汉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武汉市青少年宫等单位联合开展了“疾风三 十一” 、“嗨拔赛” 、“我有一双勤巧手”、“走进 社区” 、“走进乡村” 、“走 进军营”等社会 实践活 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假期文化生活, 为学生 增添了美好的童年记忆。 (1)“走进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社会实践活动 2007 年暑期,我校开展的“走进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 社 会实践活动, 让孩子们在游览的同时,体验了从未知道的乡村生活。 长期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孩子,被乡村美丽的景色迷住了,一切都 觉得那么新鲜。大家参观了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走村串巷了解农民 生活,下地学习耕田犁地,逆流而上探寻村民生活用水源头。孩子们 在历史的长河中徜徉,尽情享受着浓郁人文的熏陶。几天下来,虽然 大家的脸晒黑了,身上多了一些蚊虫叮咬的小疙瘩,但随身携带的画 匣子里,记录 了些许乡村美景,交谈中总能感受到他们因收获而流露 出的喜悦。 今年的毕业生在“留给 母校的话” 中这样写道:感 谢学校带我们走 进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那段美好的时光。 (2)“走进军营”社会实践活动 2008 年暑期,我校开展的“我的军旅生活学生夏令营” ,霏霏细雨 中,在孝感某部队拉开序幕。走出校园,走 进军营,让学生亲身体验部 队生活。三天的军旅生活中,几百名小营员和那里的解放军教官同吃 同住同欢乐,度过了几天难忘的军营生活,亲身感受了与校园文化的 不一样的部队文化。 烈日下,艰苦的军训磨练了学生的品德意志;风雨中,“ 拉练” 急行军让学生体验了战士平时军训的艰辛;营房中,学叠衣被让学生 感受了战士生活的严谨;装甲车里,学生体会了军人的威严与伟大。 军号响了,整队进餐;衣服脏了,自己搓洗。在教官的悉心照料与 严格训练下,小营员们起早贪黑,摸爬滚打,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孩 子们虽然脸晒黑了,但却显得更加健康。 这样难得的生活,使学生与战士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在 分手时出现了难舍难分的动人场面。 (3)“手拉手”社会实践活动 2008 年 3 月 1112 日,我校与东西湖石榴红小学开展了“手 拉手社会实践活动”。走出高楼林立的都市,踏 进充满泥土芬芳的校 园,两校联谊 活动在孩子们的欢歌笑语中举行。茵茵草地上的拔河, 互赠“ 联系卡 ”时的交谈 ,让两校孩子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手拉手 走进农业科技生产大棚,使城里的孩子认识了许多蔬菜;肩并肩开展 拓展活动, 让孩子们面对困难不再胆怯。滩涂上“ 沙地寻宝”,河坡上 放飞纸鸢,扯一把青草喂小羊,牵一牵水牛尝尝放牧的滋味。明媚的 阳光下,孩子们尽情地玩耍。依依杨柳下,孩子们无拘无束地交谈,这 个春天,孩子们又多了些许朋友。 这个活动让学生又了解到了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 (4)“疾风三十一”体育文化活动 与湖北电视台联合开展的“疾风三十一” 活动 ,让学生学会了用集 体的智慧去战胜对手。 三十个孩子将脚互相捆绑在一起,排成横排,像一个人一样向前 冲,这个难 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需要孩子们有团结一致、精诚合 作的精神,有心灵相通、默契配合的智慧,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斗 志,才能战胜对手。我们的学生做到了,在冲破一道道难关后,取得了 武汉市第二名的好成绩。 数千人欢聚在西大街小学,十多台摄象机密布操场,三千万的电 视转播车停在校园现场直播,一起见证了这场体育盛会。 胜利的取得更进一步证明学校体育文化对参赛队员的影响,对全 校学生集体参与该活动的影响。 (5)“嗨拔赛”群体文化活动 2007 年 10 月,我校与武汉电视台百姓连线联合举办了一场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