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李白与魏晋风度的关系_第1页
探寻李白与魏晋风度的关系_第2页
探寻李白与魏晋风度的关系_第3页
探寻李白与魏晋风度的关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寻李白与魏晋风度的关系 组员:黄泳颖(组长)王智 陈愈 周思丽 毕颖妍 朱熠辉 利嘉颖 翁晓琳 (一)时代背景比较: 魏晋: 1 曹魏时期,曹操父子本身喜爱文学,也喜欢录用文学修养高的文人, “内定武功, 外修文学” ,文人本身也想依附曹氏做一番事业。 2 司马氏和魏氏进行政权斗争之前,政治比较开明(虽然社会还是因战争而比较混乱) ,文人们都怀着高涨的政治热情。 3 道家思想盛行。 盛唐背景: 1盛唐诗人的豪情壮志。诗人们面对当时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大抵胸 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他们喜欢描写祖国壮丽的山河,边陲奇伟的风光、 紧张的战斗和自己的豪情壮志。他们追求“鲸鱼碧海” (杜甫 戏为六绝句语)的壮 阔诗境。这就形成了盛唐诗的雄壮风貌。 2对前代优秀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盛唐诗人竭力扫除南朝至初唐的浮靡诗风, 重视向汉魏古诗、乐府诗学习,注意发扬汉末建安时代明朗刚健的优良诗风。从诗歌本身 的继承关系说,盛唐诗的雄浑特征,得力于此。 3 儒道佛三家并存。 (二)李白个人经历: 1. 受道教熏陶。在蜀中住了二十年,少数民族热情奔放的性格对李白的性格形成有重要 影响。同时深受道教思想影响,在年轻时游历各种道教圣地,更曾向著名道士司马承 祯、胡紫阳、元丹丘等学习,受道教精神熏陶。道教注重今世的享受,不需要多少苦 行。 2. 饮酒、服药。李白出蜀后到江南各地游历,后来又到了安陆(今属湖北) 。居住在安陆 期间,好酒越来越厉害。这点与魏晋名士竹林七贤、陶渊明等都一样。信奉道教的李 白自然也服过丹药。很多诗人都因为醉酒服丹出现幻觉,把丰富的想象加入到诗歌创 作中。与阮籍、嵇康等正始文学的名士不一样的是,正始时期的世人饮酒大多是为了 逃避做官带来的杀身之祸,而李白则是因为自己的壮志难酬而饮酒浇愁,而且更多地 是把饮酒作为爱好。 3. 虽隐但渴望入世。李白曾担任唐玄宗的文学侍从的职务,但因有人嫉妒他才华而遭到 了谗言的攻击,李白最终没有获得升任。后来也一直没得到重用。安史之乱后,朝中 人分成了两派,唐肃宗和永王李璘的阵营。李白加入了永王李璘的阵营,但后来因永 王失败,李白被贬谪到夜郎。李白虽然富有才华,但因为性格问题没能在仕途上发挥 出他的才华。尽管他曾几次隐居山上,但却不是像陶渊明那种消极避世,而是为入世 做准备,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仕途的希望,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这种积极的入世 态度是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的。 4. 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下层百姓。李白在二进长安的期间,亲眼看到了官员的腐败与政 治的黑暗,自身也在安史之乱和被流放的期间看到了百姓生活的贫困艰辛,因此也创 作过一些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下层百姓的诗歌,如豫章行 ,但为数不多。建安七子 的王粲、陈琳等也曾创作过这类型的诗歌,李白也有发扬他们的精神的部分,但是未 及杜甫做的好,因为他未曾作为社会底层生活过。 (三)、李白诗歌特征 VS 魏晋诗歌特征 李白诗歌特征 【分析】李白在诗歌方面,是我国文学史中一个继往开来的人物。他的诗歌根据不同的思 想和感情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他自民歌学习,从中吸取了大量的营养,豪迈奔放的气 势,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大胆而贴切的考张,形象生动的比喻,具有十分浓重的民歌特色。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 。 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 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 【概括】 总体:浪漫+飘逸+雄奇 (1)强烈的主观抒情性,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与新奇的比喻。 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 怒哀乐;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 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 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 (2)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的语言风格。 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但其具有雄 奇风格的句子不少,但表达上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写得自然,好像是信笔挥洒,并不见得 十分用力,也看不出雕琢的痕迹。 3 (3)兼具儒、道和游侠色彩。 李白早年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说自己的政治理想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 其身。 ”可以看成是李白服膺儒家思想的证明;然而李白成长在蜀中,那一个道教氛围浓厚 的地方,他的少年时代就深受道教的影响。李白还充满任侠色彩,他在 26 岁的时候曾经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剑的佩戴是他任侠之风的标志之一。 综合李白的文学特征,分析其诗作中魏晋诗歌的痕迹 【分析】阮籍的忧愤,陶诗的真淳,大谢的“芙蓉出水” ,小谢的清发秀丽给李白多样的风 格增添了新的血液。 1、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与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的相似之处 如阮“东园桃与李” ,李“桃花开东园” ;阮“良辰在何许” ,李“良辰竞何许” ;阮“高鸟 摩天飞” ,李“吾观摩天飞” ;阮“忽忽肆荒淫” ,李“荒淫竟沦没” ;阮“岂若遗世物,登 明遂飘摇” ,李“永随长风去,天外恣飘扬”等。 2、李白山水诗对陶的山水田园诗风格的继承 严格来讲,陶渊明的诗作中,写田园的多,写山水的基本上没有,只有游斜川一首。 但是李白的山水诗还是从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吸取了不少营养。陶诗闲雅飘逸与李白的个性 也是相合的,所以李白继承陶诗冲淡平和的风格并能学得惟妙惟肖 3、李白山水诗对大小谢的山水诗意境和风格的继承 大小谢都是山水诗的巨擘。他们的诗风对李白的影响很大。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 雕饰” ,诗思清发,逸兴状飞的清丽风格,大多来自对大小谢的清新明丽的诗风继承。如: 李白的“梦得池塘生春草,使我常价登楼诗”就是对大谢“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登池上楼的继承引用。 (四)李白诗歌分析 夏日山中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短短的四句诗,给我们勾勒出一个放浪率性的真实李白。这首诗没有任何典故和比兴, 在当时简直就是一首“顺口溜”。诗中写到,在炎热的夏天,躲避到山中的李白仍然是酷 热难耐,他嫌手摇那柄白羽毛做的扇子摆脱不了暑热,而且太费事,索性把衣服脱光,裸 露在松树林子里,连头上扎系的方巾都解下来,挂在山石峭壁的树丫杈上,让头发披散着, 沐浴穿透枝叶洒落的清风。多么率性,多么放浪不羁的李白啊。多么真实,多么贴切的暑 热描述啊。诗 仅 四 句 , 描 写 的 场 景 也 不 大 , 但 却 真 实 、 贴 切 地 把 夏 日 的 山 中 和 山 中 的 夏 日 展 现 在 了 读 者 面 前 。 夏 日 的 清 风 吹 来 , 山 中 的 松 叶 沙 沙 作 响 , 诗 人 解 下 头 巾 , 挂 在 山 中 的 石 壁 上 , 多 么 凉 爽 宜 人 。 全 诗 写 出 了 作 者 旷 达 潇 洒 , 不 为 礼 法 所 拘 的 形 象 , 有 率 真 任 诞 的 魏 晋 风 度 。 将 进 酒 君 不 见 黄 河 之 水 天 上 来 , 奔 流 到 海 不 复 回 。 君 不 见 高 堂 明 镜 悲 白 发 , 朝 如 青 丝 暮 成 雪 。 人 生 得 意 须 尽 欢 , 莫 使 金 樽 空 对 月 。 天 生 我 材 必 有 用 , 千 金 散 尽 还 复 来 。 烹 羊 宰 牛 且 为 乐 , 会 须 一 饮 三 百 杯 。 岑 夫 子 , 丹 丘 生 , 将 进 酒 , 杯 莫 停 。 与 君 歌 一 曲 , 请 君 为 我 侧 耳 听 。 钟 鼓 馔 玉 不 足 贵 , 但 愿 长 醉 不 复 醒 。 古 来 圣 贤 皆 寂 寞 , 惟 有 饮 者 留 其 名 。 陈 王 昔 时 宴 平 乐 , 斗 酒 十 千 恣 欢 谑 。 主 人 何 为 言 少 钱 , 径 须 沽 取 对 君 酌 。 五 花 马 , 千 金 裘 , 呼 儿 将 出 换 美 酒 , 与 尔 同 销 万 古 愁 。 一、 1魏晋时代的诗和酒在历史上最为引人注目。纵酒狂歌是魏晋风度的主要特征之一, 魏晋许多名士都酷爱喝酒, 沉溺在酒精所营造的飘然境界中。他们借陶然大醉来逃避现实, 发泄忧愤, 是一种韬光养晦之策。李白内心深处继承了魏晋名士这一思想情怀,可谓中国文 化中饮酒最有名之人。李白超越魏晋创造盛唐诗歌高峰的贡献之一, 就是他的酒诗是带着 醉境狂幻出来的。醉的词汇, 醉的狂言, 醉的想像, 活化出了一个为醉什么都不顾的醉客 之心, 这是魏晋名士酒诗中的理性玄思所不能比拟的。 2李白的狂放表现在善于利用夸张来写酒诗, “会须一饮三百杯, 斗 酒 十 千 恣 欢 谑 , 与 尔 同 销 万 古 愁 ”是何等的气魄! 3李白趁醉将满腹真言和盘吐出。李白醉矣! 后面皆为“酒话” ,却是李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