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本科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学ppt课件_第1页
影像本科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学ppt课件_第2页
影像本科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学ppt课件_第3页
影像本科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学ppt课件_第4页
影像本科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学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学 Diagnostic imageology of osteoarticular system (影像诊疗专用) 总论、创伤、缺血性坏死 1 第一章 骨关节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 常规 X线检查 一、透视( fluoroscopy):复位、异物定位及取出、介 入导向。 二、摄片( radiography ):最常用。一般应摄正侧位 ,根据需要摄斜位、切线位、轴位等。应包括软组织和 邻近关节。 第二节 特殊检查(特殊摄影) 特殊摄影包括体层摄影、立体摄影、放大摄影、干 板摄影和软组织摄影(钼靶摄影)等。由于 CT和 MRI的 应用,目前在临床应用不多,只有软组织摄影( soft tissue radiography)常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 2 普通 X线检查:膝关节正侧位(正常) 3 X 线特殊摄影 钼靶软 X线摄影: 乳腺癌 4 第三节 特殊造影 一、脉管造影( vasography):包括动脉、静脉和淋巴 管造影。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动脉造影和静脉造影。 (一)四肢动脉造影( extremity arteriography) 1、适应证:( 1)骨与软组织肿瘤。( 2)闭塞性动脉 疾病。( 3)其它血管疾病如动脉瘤等。( 4)术后疗效 观察。( 5)其它如骨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等。 2、禁忌证:与其它部位动脉造影同。 (二)四肢静脉造影( extremity venography) 1、适应证:( 1)寻找静脉阻塞部位和原因。( 2)了 解静脉曲张范围及贯通情况。 2、禁忌证:碘过敏,急性栓塞性静脉炎。 5 造 影 检 查 动脉造影(良性骨巨细胞瘤) 6 造 影 检 查 静脉造影:上腔静脉阻塞 7 二、关节造影( arthrography) (一)适应证: 1、常用于外伤。 2、观察关节囊和关节盂的结构 、形态等。 (二)禁忌证:( 1)关节局部急性感染。( 2)碘过敏(气造影 除外)。( 3)新鲜关节内骨折。 三、脊髓造影( myelography) (一)适应证: 1、椎管内阻塞性病变。 2、椎间盘脱出和黄韧带 肥厚。 3、血管畸形。 4、外伤性截瘫。 (二)禁忌证:椎管内出血,局部炎症,碘过敏。 四、其它:窦道及瘘管造影,硬膜外造影。 五、 X线检查的作用和限制 (一)作用:观察全面,多数能定位、定性、定量,空间分辨力 高,简便、价廉、应用广。 (二)限制:对早期病变、深在病变、软组织病变观察不理想。 8 造 影 检 查 关节造影:左膝外侧盘状半月板 9 造 影 检 查 脊髓造影:腰椎管狭窄症 10 第四节 现代影像学检查 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减除血管造影无用的信息。 二、放射性核素扫描( radionuclide scanning, RNS): 应用 99mTC( 99m锝)作广泛骨扫描,可早期发现骨肿瘤 ,但特异性较差。发射 CT(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 ECT)是能更好地显示某一层面空间信息 的仪器,从而提高了诊断准确性。 三、计算机体层摄影( computed tomography, CT):主 要应用于显示复杂部位、深在部位和软组织的病变。 四、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MRI): 除具 CT优点外,尚能三维成像,无辐射,能提供病理 组织性质和更好地显示软组织变化。 五、 选用原则 :在平片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选用它法。 1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骨肉瘤 12 放射性核素扫描:肺癌腰 2转移 13 计算机体层成像( CT): 早期骨肉瘤 14 磁共振成像( MRI): 骨肉瘤 T1WI T2WI 15 第二章 骨关节正常解剖生理 第一节 骨骼的发育 一、骨化( ossification) (一)膜内骨化:颅面骨。 (二)软骨内骨化:躯干及四肢骨,有原发和继发骨化中心。 (三)混合骨化:锁骨和下颌骨。 二、生长( skeletal growth) (一)纵径:软骨化骨完成。 (二)横径:膜性化骨完成。 三、成型( skeletal forming):骨初型完成后,根据生理需要改 建而成。 第二节 骨的解剖和生理 一、骨的解剖 16 (一)骨的结构( skeletal structure) 1、骨密质和骨松质。 2、骨膜和骨内膜。 3、骨髓腔。 4、骨的营养血管。 (二)骨的组织( skeletal tissue) 1、层板骨:全身骨骼均是层板骨。骨密质有哈氏系统 ,骨松质则无,骨松质骨板排列呈片状、针状,互连 成网。 2、非层板骨又称编织骨:见于一岁以内婴儿和病理成 骨。粗细不一的骨小梁呈毛毡样。 3、骨髓:含结缔组织、血管、神经、造血及生骨成份 。 (三)骨的成份( skeletal composition) 1、有机成份:( 1)骨基质又称骨样组织(胶原纤维 和粘多糖)。( 2)骨细胞(成骨、破骨和骨细胞)。 2、无机成分:钙、磷等。 17 骨的结构与发育 骨血供 软骨内骨化 骨的组成 18 第三章 骨关节正常 X线解剖及变异 第一节 四肢骨关节 X线解剖及变异 一、成人正常管状骨 X线解剖 (一)骨干( diaphysis) 1、骨膜。 2、骨皮质(营养动脉孔)。 3、骨松质(骨小梁、骨 髓间隙)。 4、骨髓腔。 5、正常解剖变异(致密骨岛、软骨岛 、发育障碍线、骨骺线遗迹)。 (二)骨端( bony end) 二、关节的 X线解剖 (一)关节间隙( joint space):关节骨端之间的空隙。它包括 解剖的关节软骨,关节内纤维软骨,关节腔及关节液。 (二)关节面( joint surface):骨端边缘光滑锐利的骨密质。 (三)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 articular capsule and peripheral soft tissue):在脂肪和疏松结缔组织衬托下可见韧带及关节囊 。 19 成人长管状骨正常 X线表现 20 成人膝关节正常 X线表现 21 三、儿童骨关节的 X线解剖特点 (一)骨干:骨皮质较成人薄,随年龄增大而加厚 。 (二)干骺端( metaphysis):骨干两端较粗大部分 。末端横行薄层致密带,称先期(临时)钙化带。 (三)骨骺( epiphysis):胎儿和儿童时期多为软骨 ,出生后、随年龄增长各骨骺逐渐骨化,骨化部分 称二次骨化中心(骨化核)。 (四)骨骺板( epiphyseal plate):又称骨骺盘或骨 骺线。是干骺端和二次骨化中心之间的软骨,呈透 明的带状或线状。 (五)关节间隙:两个二次骨化中心之间的透明区 域,儿童因骺软骨未完全骨化故较宽。 22 小儿长管骨 正常 X线表现 23 不同年龄的关节正常 X线表现 24 (六)骨龄( bone age):骨骺内骨化中心出现和与干骺端 融合的时间称骨龄。根据骨龄可推测被检者的年龄。一般将 各部位骨骼骨龄制成表称骨龄表。它可用于法医学和内分泌 骨病诊断。 (七)子骨和副骨( sesamoid and accessory ossicle):子骨 位于肌腱内,常出现于手足小关节附近;副骨是未融合的骨 化中心,常位于腕和跖跗骨部位。子、副骨均为边缘光滑、 结构清晰,常对称出现。勿误认为骨折片。 第二节 躯干骨的正常 X线解剖及变异 一、脊柱:由脊椎、椎间盘和椎旁软组织组成。其曲度为颈 、腰前突,胸、骶尾后突。 (一)脊椎( vertebra): 1、脊椎有 33个。每个脊椎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弓又由两 个椎弓根和椎板组成,根、板之间为峡部,椎弓附有横突、 上下关节突各 2个和棘突 1个,关节突之间构成椎间小关节。 25 2、 X线表现 ( 1)椎体:正侧位均呈长方形,内为骨松质,外为骨 密质,上下缘称终板。结构清晰、密度均匀。 ( 2)椎弓:正位呈蝴蝶形,侧位似海马样,斜位酷似 小狗,狗脖子为椎弓峡部。 (二)椎间隙( intervertebral space) 1、椎间隙代表椎间盘,盘的中心为髓核,四周绕以纤 维软骨(纤维环),上下面边缘盖有透明软骨。 2、 X线表现:椎间隙是两椎体之间的半透明间隙。 (三)椎旁软组织( parvertebral soft tissue) 1、椎旁软组织包括关节囊、韧带或(和)肌肉等。 2、 X线表现:与周围软组织密度相似,故不能区分。 26 二、常见解剖变异 (一)脊椎裂:系两椎弓未融合,常见于 腰 4、 5,骶 1、 2。 (二)骶椎腰化或腰椎骶化:骶椎腰化一 般指第一骶椎从骶骨分离而出,形似腰椎 。腰椎骶化一般指第五腰椎与骶骨完全或 部分融合,似骶椎。 (三)椎体融合:指两个以上椎体融为一 体,融合椎高度与邻近未融合椎体和椎间 隙的高度总和相等。 27 骨 龄 7岁 19岁 28 四肢长骨正常变异:子骨及副骨 29 正常脊椎 X线表现 正 位 侧 位 斜 位 30 脊椎正常变异 骶 椎 裂 胸腰椎裂 31 脊椎正常变异 (腰 5骶化 ) 32 第四章 骨关节病变基本影像学表现 第一节 骨骼及软组织病变征象 一、骨质疏松( osteoprosis) (一)病理:单位体积内骨质数量的病理性减少。 (二)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和皮质条纹征, 骨小梁变细和消失,骨髓腔增宽和小梁间隙变大,骨干变细 ,易发生病理骨折。 (三)临床意义: 1、全身性疾病如内分泌和代谢障碍,成 骨不全,营养不良等。 2、局部疾病如炎症,外伤和肿瘤引 起废用等。 二、骨减少( osteopenia) (一)病理:单位体积内骨质数量的生理性减少。 (二) X线表现:与骨质疏松近似,但发生病理骨折少 (三)临床意义:老年人 33 骨骼及软组织病变征象 骨质疏松(肩关节结核) 骨减少(老年性) 34 三、骨质软化( osteomalacia) (一)病理:单位体积内骨无机物减少 (二) X线表现: 1、与骨质疏松相似,但结构模糊不清。 2 、骨变形如肢体变弯,脊椎上下缘凹陷,骨盆三角形,漏斗 胸等。 3、假性骨折。 (三)临床意义:维生素 D缺乏症,肾性骨病等。 四、骨质破坏( destruction of bone) (一)病理:骨的有机和无机物被溶解吸收形成骨缺损,边 缘光滑硬化或模糊不清。 (二) X线表现: 1、活动性或进行性骨破坏(边缘模糊)。 2、压迫性骨缺损(骨表面缺损,边光滑硬化)。 3、神经营 养障碍性骨缺损(骨端严重破碎,症状轻) 4、代偿性骨缺 损(边光滑,硬化和膨胀)。 (三)临床意义:炎症,肿瘤,肉芽肿和麻风病等 。 35 骨骼及软组织病变征象 骨 质 软 化 36 骨骼及软组织病变征象骨质破坏(周围型尤文肉瘤) 37 五、骨质硬化( osteosclerosis) (一)病理:单位体积内骨质数量增多。 (二) X线表现:与骨质疏松相反。 (三)临床意义: 1、全身性疾病如石骨症,氟中毒和 肾病。 2、局限性疾病如外伤,炎症,成骨性肿瘤等。 六、骨坏死( necrosis of bone) (一)病理:骨组织血供中断而死亡,坏死骨又称死骨 。 (二) X线表现: 1、早期(坏死骨密度相对增高,周围 因骨疏松变低)。 2、进展期:(坏死骨压缩、碎裂, 坏死骨表面成骨,周围有肉芽、脓液等而呈骨破坏)。 3、晚期(增生、变形和肥大)。 (三)临床意义:外伤,炎症,梗塞等。 38 骨骼及软组织病变征象 骨质增生硬化(骨髓炎) 骨质坏死(股骨头缺血坏死 ) 39 七、 骨膜增生( periosteal proliferation) (一)病理:骨膜受病理条件刺激而钙、骨化。又 名骨膜反应。 (二) X线表现:骨皮质外有平行性、分层状、花边 样、放射状或三角形钙化或骨化。三角形骨膜增生 又称 Codman三角、袖口征或帽檐征。 (三)临床意义:外伤、炎症、出血、肿瘤等。 八、骨骼变形( changes of skeletal shape) (一)病理:骨塑形异常或骨轴线、轮廓的异常。 (二) X线表现: 1、骨端大、骨干细为塑形过度。 2 、骨干粗为塑形不足。 3、肢体弯曲等为骨轴线异常 。 4、骨轮廓不规则称轮廓异常。 (三)临床意义:外伤后畸形,维生素 D缺乏,骨纤 维异常增殖症等。 40 骨骼及软组织基本病变征象:骨膜增生 坏血病 嗜酸肉芽肿 骨肉瘤 41 骨骼及软组织病变征象: 骨骼变形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42 九、软骨钙化( cartilaginous calcification) (一)病理:软骨发生生理性或病理性钙化。 (二) X线表现: 1、喉、肋等软骨出现斑点、条状致 密影为生理性钙化。 2、骨或软组织的瘤软骨出现点、 弧、环、团、条状致密影为病理性钙化。 (三)临床意义:常见于良、恶性性软骨类肿瘤等。 十、软组织改变( soft tissue changes) (一)软组织肿胀:因炎症、水肿、出血和脓肿引起 。 X线呈密度厚度增加、层次不清、皮下脂肪出现网、 条影。 (二)软组织肿块:良、恶性肿瘤引起。 X线示边界清 晰或模糊的局限软组织密度增高影,脂肪瘤则密度低 。 (三)其它尚有软组织钙化、积气、瘘管和溃疡等。 43 骨骼及软组织病变征象 软骨钙化(内生软骨瘤) 软组织肿胀(早期骨髓炎 ) 44 第二节 关节病变征象 一、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 swelling of periarticular soft tissue) (一)病理: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水肿、出血或炎症 而肿胀。 (二) X线表现: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增厚,密度加大 和层次不清。常伴有关节间隙增宽。 (三)临床意义:关节外伤、炎症和出血等。 二、 关节间隙异常( abnormality of interarticular space ) (一)病理:各种关节病变引起关节腔积液、软骨破 坏所致。 (二) X线表现:关节间隙增宽、狭窄或不均,常伴关 节囊及周围软组织肿胀。 (三)临床意义:外伤、炎症、肿瘤等。 45 关节病变征象: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化脓性关节炎)、关节间隙异常(退行性骨关节病) 46 三、 关节软骨下骨吸收( bone absorption below articular cartilage) (一)病理:关节软骨下方骨性关节面中断或消失 。 (二) X线表现:骨性关节面模糊、断裂或消失。 (三)临床意义:炎性病变、退行性骨关节病、营 养代谢障碍和肿瘤等。 四、骨性关节面下骨吸收( bone absorption below osteoarticular surface) (一)病理:骨性关节面完整但其下骨小梁减少, 变纤细。 (二) X线表现:骨性关节面下有横行透亮线或带 。 (三)临床意义:缺血性坏死等。 47 关节病变征象 关节软骨下骨吸收(结核) 骨性关节面下骨吸收(缺血坏死 ) 48 五、 骨性关节面下囊状像( cystic shadows below osteoarticular surface) (一)病理:滑液或血管翳、肉芽组织破坏关节软骨及骨性 关节面伸入骨端松质而成。 (二) X线表现:骨性关节面局限性消失伴邻近骨质囊状破坏 区,单发或多发,边缘常有硬化缘。 (三)临床意义: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等。 六、 关节边缘性骨破坏( bony destruction of articular edge) (一)病理:滑膜或韧带的血管翳、肉芽组织侵入关节边缘 部,局部骨质消失。 (二) X线表现:骨性关节面的非负重部分(边缘部)出现骨 缺损,边缘常硬化,单发或上下关节面对称破坏。 (三)临床意义: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 滑膜型关节结核等。 49 关节病变征象 骨性关节面下囊状像(退变) 关节边缘性骨破坏(痛风 ) 50 七、 骨性关节面增厚硬化( hypertrophy and sclerosis of osteoarticular surface) (一)病理:关节软骨下骨板或(及)关节软骨钙化带增厚 。 (二) X线表现:骨性关节面致密,凹凸不平,常有关节间 隙宽窄不均。 (三)临床意义:生理性见于运动员。病理性常见于退行性 骨关节病,氟中毒,放射性损伤等。 八、 关节边缘部骨赘生( hyperplasia of articular edge) (一)病理:系关节盂唇软骨骨化或滑膜软骨化生骨化所致 。常伴有关节软骨退变。 (二) X线表现:骨性关节面的边缘部形成骨刺、骨唇或骨 桥。常伴关节间隙狭窄及关节面硬化。 (三)临床意义:退行性骨关节病等。 51 关节病变征象 骨性关节面增厚硬化(大骨节病) 52 关节病变征象 关节边缘部骨赘生(退行性骨关节病 ) 53 九、关节软骨钙化( calcification of articular cartilage ) (一)病理:关节软骨、半月板、关节盘或耻骨联合 的软骨退变、坏死或肥大而发生钙化。 (二) X线表现:关节软骨出现点、线、片或分层状钙 化(密度增高),常伴关节间隙改变。 (三)临床意义:生理性退变、外伤、软骨炎等。 十、 关节强直( ankylosis of joint) (一)病理:关节面之间有骨或纤维组织连接而僵直 。 (二) X线表现: 1、纤维性强直表现为关节间隙严重 狭窄,并有僵直。 2、骨性强直表现为关节间隙部分或 完全消失,并有骨纹理连接关节两骨端,关节僵直。 (三)临床意义:类风湿、结核、化脓性、痛风等关 节炎。 54 关节病变征象:关节强直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椎炎 55 十一、关节内游离体( loose body in joint) (一)病理:关节内软骨块或骨块脱离入关节腔内。 (二) X线表现:骨性或钙化软骨性游离体在关节内显 示为高密度碎块影。软骨性游离体则需造影才能显示 ,表现为充盈缺损区。 (三)临床意义:外伤、滑膜性骨软骨瘤病等。 十二、关节内气体( air in joint) (一)病理:关节产气菌感染或空气直接进入关节或 关节内压力降低,致气体集于关节腔内。 (二) X线表现:关节腔内有低密度影。 (三)临床意义:外伤、产气菌感染或关节异常牵拉 等。 56 关节病变征象:关节内游离体 剥脱性骨软骨炎 57 复 习 题 1、骨关节系统的影像检查原则是什么? X线摄 影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阐述正常儿童、成人长骨,关节和脊椎 X线 表现。 3、何谓骨龄、子骨、副骨、脊椎裂和腰椎骶化 ? 4、骨及软组织的基本病变有哪些?阐述常见骨 基本病变的病理、 X线表现和临床意义。 5、关节的基本病变有哪些?阐述常见的关节基 本病变病理、 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 58 第五章 骨与关节创伤 第一节 骨折( fracture) 骨完整性和连续性折裂或粉碎。 一、 创伤性骨折 (一)原因: 1、直接暴力如摔倒、火器伤等。 2、间接 暴力如外力传达和肌肉强力收缩等。 (二)临床:痛、肿、畸形、功能障碍和骨擦音等。 (三)放射学表现 1、基本 X线表现: 骨折线(透明线、致密线、骨皮 质及骨纹理扭曲、骨骺分离)。 骨碎片。 骨变形。 软组织肿胀。 2、骨折线的形态:有横形、纵形、粉碎形等,颅骨骨 折尚可出现凹陷形、切线形、线形等。 59 3、骨折解剖 ( 1)骨折移位:纵、横、成角和旋转移位。 ( 2)对位对线:骨折断端接触程度称对位。骨折断段 纵轴线是否呈一直线称对线。 ( 3)几种 X线表现的意义: 断端皮质厚度不一,髓 腔宽窄不一,骨干粗细不一,均提示有旋转移位。 骨折线达关节面,应估计有无关节囊损伤和游离体等 。 根据骨折部位判断有无骨缺血坏死。 4、骨折复位: ( 1)解剖复位:对位对线好的复位。 ( 2)功能复位:对线好、对位稍差的复位。 60 骨关节外伤:骨折基本 X线表现(骨折线) 透明折线 致 密 折 线 61 骨折基本 X线表现:骨折线 骨皮质扭曲 骨骺分离 62 骨折基本 X线表现 骨碎片 骨变形 软组织肿胀 63 骨 折 形 态 斜 形 粉 碎 形 64 骨 折 移 位 纵、横移位 成角、旋转移位 65 骨折对位对线 对线不良(柯里骨折) 腰 1压缩骨折 66 骨 折 复 位 对位对线不良 解 剖 复 位 67 二、疲劳骨折 (一)临床: 1、连续、多次、反复、轻微损伤而致之 骨折。 2、好发于战士(行军、负重),运动员(跳、 跑等),舞蹈演员(跳)和其它劳动者(风镐工、铲 土工等)。 (二) X线表现: 1、好发于跖趾骨、胫腓骨、肋骨等 。 2、骨折线多呈横行,边光滑,完全或不完全,皮质 增厚,髓腔硬化,骨膜增生。 三、病理性骨折 (一)临床:由于骨骼因全身性疾病或局部性疾病如 炎症、肿瘤等而变脆弱,轻微外伤即可造成骨折。临 床表现既有原来骨病表现,又有骨折表现。 (二) X线表现: 1、原来的骨疾病。 2、骨折表现。 3 、良性骨病骨折可产生骨痂而愈合;恶性则相反。 68 双侧跟骨疲劳骨折 69 病 理 性 骨 折 食指内生软骨瘤伴骨折 70 四、 火器伤骨折特点 (一)好发于战士,头部和上肢。 (二) X线表现:多发性骨折多,粉碎性骨折多,常有 异物存留,易合并感染,愈合缓慢。 第二节 关节脱位( dislocation of joint) 关节骨端正常对位关系完全或部分消失,称脱位。 原因有先天性、病理性和创伤性。 一、 创伤性关节脱位 (一)临床: 1、发病:约占骨关节创伤 7%,好发于活 动范围大的大关节如肩、肘、髋、足等。主要症状有痛 、肿、畸形和功能障碍 。 71 (二)放射学表现 1、组成关节诸骨骨端正常对位关系部分或完全丧失, 并伴有关节间隙异常。依脱位程度分完全性或部分性脱 位。 2、脱位常伴有撕脱骨折。 3、脱位依方向分为前、后脱位。 4、脱位也可伴骨软骨缺血性坏死或退行性骨关节病。 二、病理性关节脱位 (一)临床:原发疾病(关节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基础上出现脱位征象。 (二) X线表现: 1、原发病表现。 2、脱位表现。 72 创伤性关节脱位 肘关节后脱位 肩关节脱位伴骨折 73 病理性脱位 先天性脱位 夏科关节 左侧髋关节先天脱位 74 第三节 软骨损伤 (Cartilaginous trauma) 一、临床:儿童骨关节损伤有二个特点,一是易 发生青枝骨折,二是易发生骨骺分离。成人关节 软骨也易发生损伤,所以必须对软骨损伤引起足 够重视。 二、 X线表现: (一)骨骺分离:骨折线通过骺板软骨和干骺端 边缘,所以分离骨化核常伴三角形骨折片。 (二)骨骺骨折:骨折线经过骨化核、骺板软骨 和干骺端,所以折裂骨化核移位并伴有干骺端骨 折。 75 (三)骺软骨骨折:骨折线通过骨骺软骨、骺 板软骨和干骺端,所以分离的骨化核常伴有干 骺端板状骨片或只见板状骨片移位。 (四)关节软骨损伤:常见于运动创伤并引起 软骨退变,所以 X线表现为退行性骨关节病。 (五)骨软骨损伤:长期慢性软骨和骨损伤, 可出现骨性关节面模糊、中断、消失、骨质增 生和游离体等。 76 软 骨 损 伤 骨骺骨折 骨骺分离 77 软 骨 损 伤 骨 骺 骨 折 骺软骨骨折 78 软 骨 损 伤 关节软骨损伤 骨 软 骨 损 伤 79 第四节 骨折愈合 (healing of fracture) 一、愈合方式: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二、骨干骨折愈合: (一)骨折初期: 1、炎性期(折后 1周内软组织肿胀)。 2、软 骨痂期(折后 23周,折端模糊、软骨痂形成)。 (二)骨痂出现期:折端周围出现骨膜增生(外骨痂)和折端 顶部斑片致密影(骨痂托)。 (三)骨痂连接期:骨痂托和外骨痂扩大,连接两折端,形成 骨痂桥。 (四)骨痂成熟期:折端为骨痂连接,变得致密光滑,无骨纹 理。 (五)骨痂塑形期:皮质连接,髓腔沟通,骨纹逐渐显示。 80 长骨骨折愈合 81 三、松质骨骨折愈合 (一)临床:长骨端、脊椎、骨盆、不规则骨 和关节内骨折,愈合时主要依赖内骨痂。 (二)放射学表现: 1、早期:骨折 23周后,折端变模糊。 2、带状骨痂:骨折 34周后,折端出现薄层带 状密度增高影。 3、愈合期:骨折 23月后,两带状骨痂连接融 合,以后改建,骨痂吸收,骨纹沟通而愈合。 82 松质骨骨折愈合 83 第五节 骨折后遗症 ( complications of fracture) 一、骨折不愈合 (一)骨折半年以上,骨折端仍肿痛,折端异常活动。 (二)放射学表现: 1、折端无骨痂。 2、折端封闭硬化,变细 或杵臼形成。 3、折端骨缺损。 二、骨缺血坏死 (一)好发于关节内骨折和脱位如股骨颈骨折等。 (二)放射学表现:同总论 “骨质坏死 ”。 三、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 (一)骨折、脱位致关节软骨坏死,继发骨质增生硬化。 (二)放射学表现:关节间隙不均匀狭窄,关节面模糊、中断 、消失或骨关节面增生硬化,边缘骨赘形成。 84 骨 折 后 遗 症 骨折不愈合 骨折伴缺血坏死 85 骨折后遗症: 骨折伴骨性关节炎 86 第六节 异物定位 ( localization of foreign body) 异物定位只限于对高密度(比软组织密度高)异物定位。定 位的任务是明确异物的性质,确定异物在体内的准确位置,估计 异物与邻近重要脏器的关系,帮助确定摘取异物的方法和途径。 常用的异物定位方法如下。 (一)正侧位异物定位法:在透视或摄影时进行,定位时先测定 高度( X),再测定内外深度( Y),前后深度( Z),三线交点 即为异物所在位置。 (二)插针法定位:在透视下转动病人,使异物居于距体表的最 近位置,局部麻醉后,将注射针向着异物刺入,直至与异物接触 。再转动病人,针尖与异物不能分离,说明针尖处确为异物处, 便可沿针切开取出异物。若用此法未能取出异物时,在透视下用 血管钳自切口插入,指向异物,设法钳住异物,然后将其摘除。 也可在针尖触及异物时,立即注入美兰,手术时沿染有美兰的针 道进入,即可顺利摘除异物。 87 异物定位: 正侧位照片法 88 第七节 椎间盘损伤 (intervertebral dice trauma ) 一、颈椎退变与颈椎病 (一)病理:由于椎间盘及椎间小关节软骨退变 、坏死、继发骨质增生,椎管内和椎旁韧带肥厚 、退变、钙化则形成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若进 一步引起临床症状则为颈椎病。 (二)临床: 1、发病:常见于 40岁以上,多脊 椎受累。 2、依临床症状不同分为 神经根型。 椎动脉型。 脊髓型。 交感神经型。 混合 型。 89 (三)放射学表现 1、顺列变直、后突或(和)侧突。侧位正常前曲 度为 1217mm。 2、钩椎关节面硬化、边缘骨刺及关节间隙变窄。 3、椎体骨赘、骨唇或骨桥形成,后缘更有意义。 4、椎间隙狭窄。 5、椎体裂隙征是椎体周边与增生钩突重叠所致。 6、椎间小关节退变。 7、颈椎椎 体滑移或失稳。 8、项韧带钙化。 9、脊髓造影有硬膜囊压迹。 90 颈椎退行性变与颈椎病 91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病理: 1、腰间盘膨出。 2、腰间盘突出、骨膜下 破裂。 3、腰间盘突出向椎管内破裂。 (二)临床: 1、发病(好发于腰 45和腰 5骶 1,常为 单发)。 2、主要症状为腰腿痛。 (三)放射学表现 1、平片:( 1)顺列变化。( 2)椎间隙变化:单一窄 ,正位不等宽,侧位等宽或后宽。( 3)椎体后下角后 翘(骨刺形成)。( 4)游离骨块。( 5)椎体边缘骨质 增生。( 6)脊柱不稳。 2、脊髓造影:( 1)正位硬膜囊出现一侧或双侧压迹或 缺损。侧位前缘出现压迹或缺损。( 2)压迹 34mm为 突出, 2mm为膨出。 92 腰椎间盘突出平片 X线表现 93 腰椎间盘突出 (腰 5 骶 1) 脊髓造影表现 94 第八节 骨软骨缺血坏死 (osteochondral ischemic necrosis) 一、概述: (一)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大多认为骨软骨缺血而坏 死。因此,本病又称骨软骨无菌性坏死,骨软骨炎。 (二)病理:骨软骨缺血 骨组织各种细胞迅速坏死 坏死周围充血、肉芽组织和微血管进入坏死区 坏死组 织被运走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