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文综(6篇)_第1页
政法干警文综(6篇)_第2页
政法干警文综(6篇)_第3页
政法干警文综(6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综备考指导一(yifa)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表现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 (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二)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认识的功能正是在指导实践 的过程中实现的。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指导 主体采取正确的方法,自觉的按照客观规律改造世界,从而取得成功;相反,错误的认识 则对实践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甚至导致实践的失败。 文综备考指导二(yifa) 十八届四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 2014 年 10 月 20 日至 23 日在北 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 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提出,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 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 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 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 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全会强调, 党的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 证。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 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 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文综备考指导三(yifa) 宏观调控手段 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主要有经济计划、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其中, 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1.经济手段,指国家通过调节经济变量来影响微观经济行为,并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发 展目标的一切政策措施的总和。 2.法律手段,指政府运用经济法律规范调整经济的统称。法律手段对经济主体具有普 遍的约束性和严格的强制性,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明确的规定性,法律 手段主要包括:经济立法、经济执法、法律监督。 3.行政手段,它是指通过国家机关实施的,以行政方式来调控经济运行的方法。行政 手段包括行政命令、行政制度、行政规章和条例。 宏观经济调控的各种手段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又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在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文综备考指导四(yifa)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来记忆。即: 五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四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国内两次失败的自救运动:洋务 运动和戊戌变法;一次失败的革命 辛亥革命。 重 要 知 识 点 :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 1894-1895) : 北 洋 水 师 全 军 覆 没 ,战后中日双方于日本马关签订 马关条约。 马 关 条 约 : 1895年 4月 17日 在 日 本 马 关 签 订 , 主 要 内 容 : 承 认 朝 鲜 独 立 自 主 , 实 则 承 认 日 本 对 朝 鲜 的 控 制 ; 赔 偿 日 本 军 费 白 银 两 亿 两 ; 割 辽 东 半 岛 、 台 湾 岛 及 所 有 附 属 岛 屿 、 澎 湖 列 岛 给 日 本 ; 开 放 沙 市 、 重 庆 、 苏 州 、 杭 州 为 商 埠 等 。 马 关 条 约 是 继 南 京 条 约 之 后 最 严 重 的 不 平 等 条 约 , 大 大 加 深 了 中 国 半 殖 民 化 程 度 。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 在 19世 纪 末 , 帝 国 主 义 掀 起 了 瓜 分 中 国 的 狂 潮 , 激 起 了 义 和 团 反 帝 爱 国 运 动 。 1901年 9月 , 清 政 府 和 帝 国 主 义 签 订 了 丧 权 辱 国 的 辛 丑 条 约 。 辛 丑 条 约 : 1901年 9月 7日 , 清 政 府 与 11国 签 订 辛 丑 条 约 。 主 要 内 容 是 : 共 赔 款 4.5亿 两 , 以 关 税 、 盐 税 和 常 关 税 作 担 保 , 本 息 共 计 9.8亿 两 ; 划 定 北 京 东 交 民 巷 为 使 馆 界 , 允 许 各 国 驻 兵 保 护 , 不 准 中 国 人 在 界 内 居 住 ; 拆 除 大 沽 炮 台 和 北 京 至 海 通 3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道 的 各 泡 台 ; 永 远 禁 止 中 国 人 参 加 反 帝 活 动 , 惩 办 赞 助 义 和 团 的 大 臣 ; 将 总 理 衙 门 改 为 外 务 部 , 列 六 部 之 上 。 至 此 , 中 国 完 全 沦 为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 清 政 府 完 全 成 为 西 方 列 强 统 治 中 国 的 工 具 。 洋 务 运 动 : 又 称 自 强 运 动 , 是 指 1861年 到 1894年 , 清 政 府 的 洋 务 派 在 全 国 各 地 掀 起 的 “师 夷 长 技 以 自 强 ”的 改 良 运 动 。 洋 务 派 提 倡 “中 学 为 体 , 西 学 为 用 ”, 以 “自 强 ”、 “求 富 ”为 口 号 , 兴 办 了 一 批 军 事 工 业 和 民 用 工 业 。 百日维新: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 资产阶级政治改良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 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 戌六君子)被杀害,变法失败。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 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文综备考指导五(yiofa) 洋流 1.按冷暖性质分类: 海流按其水温低于或高于所流经的海域的水温,可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 暖流:水温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 寒流,亦称凉流,冷流:本身水温比周围水温低。表层海流的水平流速从几厘米/秒 到 300 厘米/秒,深处的水平流速则在 10 厘米/ 秒以下。铅直流速很小,从几厘米 /天到几十 厘米/ 时。海流以流去的方向作为流向,恰和风向的定义相反。 2.按成因分类: 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风海流: 亦称吹送流,漂流: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 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世界大洋表层的海 洋系统,按其成因来说,大多属于风海流。 密度流: 在密度差异作用下引起。不同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不同会使海水密度产生差异,从 而引起海水水位的差异,在海水密度不同的两个海域之间便产生了海面的倾斜,造成海水 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密度流。 补偿流: 因为海水挤压或分散引起。当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时,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来补充,这 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补偿流既可以水平流动,也可以垂直流动,垂直补偿流又可以 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 综上所述,产生洋流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和海水密度差异。实际发生的洋流总是多种因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文综备考指导六 我国地理与产业 我国甘蔗分布的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