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理论与实践_第1页
旅游地理理论与实践_第2页
旅游地理理论与实践_第3页
旅游地理理论与实践_第4页
旅游地理理论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文地理学 第8讲 旅游地理理论与实践 冯 健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提 纲 什么是旅游和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旅游者 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旅游客源市场 旅游容量 旅游开发与保护 旅游规划 什么是旅游和旅游地理学? 旅游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 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其显著特点是要离开居住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地到一个目 的地进行活动,同时旅游目的地要提供各种旅游接待设施以满足需要(保继刚、 楚义芳,1993) 。 旅游和娱乐是人们闲暇时间内的旅行游览、观赏风物、交流文化、增长知识、 锻炼身体、度假疗养、消遣娱乐、探险猎奇、宗教朝觐、考察研究、购物留念、 品尝佳肴以及探亲访友等非定居性的暂时性的移居过程,也是一种以各种不同 方式分配空间和利用时间的社会现象。旅游仅指离家在外逗留至少一夜以上的 活动,娱乐包括离家不超过一昼夜的活动。娱乐属于广义的旅游(中国大百科 2 全书,1990)。 旅游的三大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对象(风景名胜和娱乐活动等) 和旅游媒介或旅游手段(旅游宣传、组织、运输和接待设施)。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的旅游行为与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 门学科。 旅游地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旅游起因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的地域分布 和移动规律,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保护和开发利用,旅游区(点)布局和 规划,旅游区划和旅游路线,旅游业发展对地域经济的影响等。 旅游地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始于20 世纪20 年代。 麦克默的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被认为是旅游地理第一篇论文。 1935年,英国地理学家布朗倡议地理学家把精力放在研究旅游业上。布朗、詹 姆斯、卡尔森等论述了局部地区自然资源、发展基础、聚落构成的差异对旅游 业发展的影响,测定了旅游形态及其经济价值,旅游设施的意义。 40年代,艾塞林、迪赛对游客流进行了分析。 50年代,哈恩从游客的性质、逗留时间、季节性变化方面划分了德国的旅游地 类型。 在此之前,旅游地理著作多是描述某些旅游胜地,或限于一般论述旅游的经济 意义,对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涉及甚少。 60年代以来,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和理论问题得到重视。 1965年,布鲁诺提出旅游地理学的5个研究课题:旅游的基本动力,旅游的环境 和空间,旅游对人们居住地的影响,旅游的运行,旅游区规划。 70年代,国际地理联合会和国际地理大会开始专门讨论旅游地理和娱乐地理。 罗宾逊出版旅游地理学。 科特利亚罗夫出版休憩与旅游地理(1978)。 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布里顿提出闲暇地理学的概念。 3 旅游者 旅游者的定义旅游者的定义 旅游者是暂时离开常住地,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以达到物质和精神享受的 人。 旅游者首先必须是旅行者; 旅游者外出旅行目的主要是游览, 即消磨闲暇时间; 不排除在非旅游的旅行活动中产生的旅游行为。 旅游者的条件旅游者的条件 社会条件:社会富裕和社会闲暇 意大利人工资的20-25%左右花费在旅游上; 8小时工作制;双休日;“五一”、“ 十一”长假;春节七天假期。 旅游消费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 人均GDP达到300 美元时,居民普遍产生国内旅游的动机; 2.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将产生跨国旅游动机; 3. 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将产生洲际旅游动机。 2003年北京人均GDP约3000美元,全国约1000 美元 个人条件:“钱” 和“闲” 旅游动机的确立旅游动机的确立 “钱” 和 “闲”是一个人成为旅游者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旅游动机属于旅游者的心理因素。包括:求知、探险、考察、娱乐消遣、 追新猎奇、宗教朝拜等。 总之, 只有在具备了旅游者的条件,并产生旅游动机时,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只有在具备了旅游者的条件,并产生旅游动机时,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 “旅游者旅游者 ”。 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的概念 4 指一切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及事物的总和。具有游览价值, 能给旅游业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资源的类型 分为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自然风景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指尚未开发利用的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及其景象的 地域组合。由地貌、水文、天气、动物、植物等要素巧妙结合所构成的千变万 化的景象和环境,通过人的感觉和感应,产生美感,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享受。 主要包括山光水色、奇石异洞(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风蚀地貌、熔岩地貌) 、流泉飞瀑、阳光海滩、旅游气候、生物资源等。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也是民族风貌和特色的集中反 映,可以提供知识、乐趣和享受。一个国家或地区独具特色的民族、历史、文 化艺术、物产和建筑等,都可以构成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可以被人们有意识地创造出来,如可以通过建造博物馆、游 乐园以及组织各种庆典纪念活动,来丰富旅游内容。 包括民族风情、历史古迹、文化艺术、城乡风光、旅游商品、风味佳肴等。 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评价 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之别。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比较复杂,一般根据不同类型旅游资源选择若干主要因子,通过抽样 或典型调查,逐项评分,然后加权平均计算综合指标。由旅游资源差异大,数 量分析分析还必须结合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主要包括5个方面。 从旅游资源的景象艺术特征进行度量。若具备“奇、绝、古、名”中的任一特征, 则艺术水平高。通过分析和评价景物的种类、数量、特点、格调及其组合,确 定其地位、价值和意义,从而划分为国家级、省际级、省区级、地方级4大类。 确定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物古迹的类型、年代、规模和保护状况及历 史文化意义是评价依据。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县级。 5 景象的地域组合、地理位置和进入的难易程度,是评价旅游资源的又一重要指 标。即使是名胜,若景点组合分散、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旅游价值大大降低。 旅游功能和环境容量对评价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旅游功能分为游览、观赏、 娱乐、消遣、度假、疗养、锻炼、考察研究等类型。环境容量可从“容人量”(单 位面积所容纳的人数)和“容时量”(旅游所需要的时间,体现景点的游程、内容、 景象和布局等)去度量。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对开发程序影响很大。开发利用条件指旅游景点的施 工量、投资、当地施工技术和物资供应状况等。一般而言,先选择最优的旅游 资源开发,再开发条件较差、位置偏僻的旅游资源。 旅游客源市场 客源市场分析客源市场分析包括对客源的地域结构、年龄结构、旅游形式和地理集中程度等 的分析 。 游客来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游客来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 G 为游客来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 Xi 为第i个客源地来客量; T为旅游地接待旅客的总量;n为客源地总数。 旅游客源地越少、越集中,G值越接近100;客源地越多、越分散, G值则越小。 对于旅游地而言,客源地越分散则越好,旅游经营越稳定(G越小越好)。 niTxG120 6 案例:江苏环太湖旅游带客源市场分析 其 它 29.9% 江 苏 39.2% 上 海 11.1% 安 徽 4.6% 浙 江 6.9% 山 东 4.9% 广 东 3.4% 图 江苏环太湖旅游带国内客源的地域构成 国内客源市场的分析结果:国内客源市场的分析结果:江苏环太湖旅游带的国内游客来源一半以上集中于 本省及上海、浙江邻近省份,共占据了国内游客总量的57.2%,加上周边的山东、 安徽等省份,其客源地在500km范围内的比例则超过了70%,而在距离 15002000km以外,游客接待量越来越少。 国际客源市场分析 表 1999年苏、锡二市接待外国旅游者情况(单位:人) 日本 韩国 马来西 亚 菲律宾 新加坡 泰国 加拿大 苏州 100615 38151 31214 761 15405 6528 2926 无锡 56045 2631 31538 609 8372 2868 1404 英国 法国 德国 俄罗斯 澳大利 亚 美国 总计 苏州 8815 14035 9179 272 6544 27631 313541 无锡 1818 1173 4991 258 3107 6652 133616 7 际客源市场分析结果际客源市场分析结果 港澳台胞及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客人占有很大 比例。其中苏州上述客人占了海外接待游客总量的74.4%,无锡更是高达 85.9%。 这些国家和地区均属于汉文化及泛汉文化影响区。可见,海外客源地的地域集 中现象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根源。 此外,经济发达的美、英、德、法、澳等也占有一定比例。 游客来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分析游客来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分析 表 1999年苏、锡二市接待海外旅游者情况(单位:万人) 苏 州 无 锡 亚 洲 19.27 10.21 北 美 洲 3.06 0.81 欧 洲 3.23 0.83 大 洋 洲 0.65 0.31 非洲及其他 5.15 1.22 华 侨 0.83 0.24 港 澳 台 14.95 8.71 总 计 47.13 22.31 游客来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分析结果游客来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分析结果 G苏 = 53.75% G锡 = 60.63% 指数总体较大,说明客源地比较集中,分散程度小,不利于旅游经营稳定发展。 无锡高于苏州。苏州离上海更近,它接收了更多上海转来的境外游客(即游客的 8 二次分配);当然苏州的知名度高于无锡也是一个原因。 旅游容量 旅游容量又称旅游承载力。包括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环境容量和社会心 理容量。 (日日 )空间容量空间容量 :旅游地每天可以接待的最大游客数量。 旅游区分区日空间容量为: Ci=XiZi /Yi (人 ) 其中:X i为游览空间面积,Y i为不影响游览质量情况下每个游客占用的面积, Zi为日周转率。 则旅游区日空间总容量: C=C i =X i Zi /Yi (日日 )设施容量设施容量 :旅游设施每天接待的最大游客数。 旅游区分区日设施容量 Ci=Xi*Yi (人) 其中,X i为旅游设施的座位数,Y i为日周转率。 旅游区设施总容量: C=C i=X iYi 生态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容量:旅游区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游客承载力。 生态容量测算需要考虑的因素 1)土壤密度、土壤组成、土壤温度、土壤冲蚀与径流。 2)植被:植被覆盖率、植被组成、植被年龄结构、稀有植物的灭绝、植被的 机械性损伤。 3)水:水中病原体的数目与种类、水中的养分及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污染 物。 4)野生动物:栖息地、种群组成、种群改变、旅游活动对种群活动的影响。 9 5)空气。 生态环境容量研究常用的3种方法 1) 经验法:根据旅游行动与环境影响已达平衡的系统,获取不同游客量压力情 况下的生态环境容量,所得数据用于测算相似地区环境容量。 2) 模拟实验:使用人工控制的破坏强度,观察其影响程度。根据实验结果测算 相似地区环境容量。 3) 长期监测:从旅游活动开始阶段作长期调查,分析使用强度逐年增加所引起 的改变。或在游客压力突增时,随时作短期调查。所得数据用于测算相似地区 的环境容量。 社会心理容量社会心理容量:人们正常心理承受水平(拥挤度)下旅游地最大容纳游客数量。 旅游容量的确定旅游容量的确定 对于一个旅游区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对 空间容量空间容量和 设施容量设施容量进行测算,对 生生 态环境容量态环境容量和 社会心理环境容量社会心理环境容量进行分析。有条件的话,也应对后两个环境容 量进行测算。 如果上述四个容量都有测算值的话,那么一个旅游区的 环境容量取决于以下三环境容量取决于以下三 者的最小值者的最小值: 1. 生态环境容量; 2. 社会心理容量; 3. 空间容量与设施容量之和。 旅游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对立对立 开发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保护往往会限制开发。 统一统一 10 开发可以为保护提供资金、物质基础与其他条件;保护有利于未来的进一步 开发。 开发与保护的主体开发与保护的主体 旅游开发的主体:政府、部门、企业; 旅游破坏的主体:开发商、当地居民、游客; 旅游保护的主体:开发商、国家、游客、旅游地居民 。 合理的开发(图略) 开发导致的破坏(图略) 旅游业迅猛发展对当地生态、生活环境和传统文化的破坏 开发强度超过旅游环境承受能力,新建设施、旅游产品设计与旅游地自然景观 不相融 不文明的旅游方式:游人对旅游资源的破坏 不恰当的经营方式:当地居民对旅游形象的破坏 不同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观 注重开发不注重保护 强调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认为可以先开发后保护。 为了保护不主张开发 既然旅游开发会导致破坏,主张保护资源不开发。 圆明园重建风波(图略)。 开发与保护并存 认为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可以处理得好。 11 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分类 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 总体规划 旅游区规划 控制性详规 项目开发规划 修建性详规 旅游线路规划 功能性专项规划 旅游地建设规划 旅游营销规划 旅游区保护规划 规划实例: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的界定旅游发展规划的界定 旅游发展规划按规划的范围和政府管理层次分为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区域旅 游业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业发展规。 旅游发展规划的期限旅游发展规划的期限 近期发展规划(3 5年) 中期发展规划(5 10年) 远期发展规划(10-20年) 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优 化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安排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促进旅游业持 续、健康、稳定发展。 旅游发展规划的内容旅游发展规划的内容 1. 全面分析规划区旅游业发展历史与现状、优势与制约因素,了解与此相关的规 划。 12 2. 分析规划区的客源市场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及其他结构,预测规划 期内客源市场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及其他结构。 3. 提出规划区的旅游主题形象和发展战略。 4. 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及其依据。 5. 明确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特色与主要内容。 6. 提出旅游发展重点项目,对其空间及时序作出安排。 7. 提出要素结构、空间布局及供给要素的原则和办法 8. 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保护开发利用的关系,提出合理的措施。 9. 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0. 对规划实施的总体投资分析,主要包括旅游设施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旅 游市场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投入与产出方面的分析。 旅游发展规划的成果旅游发展规划的成果 旅游规划文本 规划图表(区位分析图、旅游资源分析图、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图、旅游业 发展目标图、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图等) 附件(规划说明、基础资料) 大兴旅游区位图(略) 大兴旅游资源分布图(略) 大兴旅游生产力布局图(略) 大兴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略) 大兴旅游产品及线路图(略) 以下内容仅供课外参考: 旅游区规划 旅游区规划分类 旅游总体规划 13 旅游总体规划范围与期限 旅游区在开发、建设之前,原则上应当编制总体规划。小型旅游区可直接编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 旅游总体规划的任务 分析旅游区客源市场,确定旅游区的主题形象,划定旅游区的用地范围及空间 布局,安排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提出开发措施。 旅游总体规划内容 1. 对旅游区的客源市场的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与预测。 2. 界定旅游区范围,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 3. 确定旅游区的性质和主题形象。 4. 确定规划旅游区的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提出规划期内的旅游容量。 5. 规划旅游区的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和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规划旅游区 内部的其他道路系统的走向、断面和交叉形式。 6. 规划旅游区的景观系统和绿地系统的总体布局。 7. 规划旅游区其他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附属设施的总体布局。 8. 规划旅游区的防灾系统和安全系统的总体布局。 9. 研究并确定旅游区资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10. 规划旅游区的环境卫生系统布局,提出防止和治理污染的措施。 11. 提出旅游区近期建设规划,进行重点项目策划。 12. 提出总体规划的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以及规划、建设、运营中的管理意见。 13. 对旅游区开发建设进行总体投资分析。 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旅游区控制性详规的任务 14 以总体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区内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它规划管理要 求,为区内一切开发建设活动提供指导。 旅游区控制性详规的内容 1.详细划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 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