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史编写方法的新尝试 字数:3061 来源:西江月中旬 2013 年 1 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 要】文章主要从文学史观、研究视野、叙述策略三个方面对陈思和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给予分析与评价,因它鲜明的个性化书写,而被称为 文学史写作方式的一种新尝试。 【关键词】文学史观;研究视野;叙述策略 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是响应 20 世 纪 80 年代末文学界提出的“重写文学史”口号而编写的,是“重写文学史”的 一个延续和实践的成果。自 1998 年 9 月出版以来,因其向传统文学史观挑战而 展现的特立独行的写作方式而备受关注,可谓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虽然在 教程之后,文学史家继续打破常规、大胆探索尝试文学史的书写,并出现 了许多新成果,如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7-2000、程光炜等 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黄万华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等,但都没能达 到或超越教程给人的冲击力度,它们或者是增添了新内容,或者是改变了 书写形式,但换汤不换药,大都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性质。因此,教程 虽已过去十几年,时至今日它的学术锋芒依然不容忽视,它仍是显示“重写文 学史”实绩的经典之作,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陈思和先生秉持“改变 文学史观、审美与历史并存”的理念而大胆尝试编写的体现“个人研究成果和 研究风格”的教程,在文学史观念、研究视野、叙述策略等方面体现了重 大突破。 首先,编者提出了新的文学史观,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正如陈思和自己 所说:“教程虽是一本集体编写的教材,但参加编写的都是对我的一些文 学理论探讨比较理解的青年学者,因此也可以说,这本文学史里面确实渗透着 我个人的文学史观念的探索。” 1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是打破传统文学史的流行写法,选择以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观念,突出对具体 作品的把握与解读。全书二十二章,没有专章叙述文学运动,而是在每一章的 第一节对本章所要涉及的文学史背景或文学运动史料做简单介绍,对本章内容 做整体概括,其余三节分别就一部作品展开,对其做具体而精微的解读和阐释。 这些作品大都是去政治的,即审美的,如第一章选取的两篇文章,巴金的散文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沈从文的手迹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是被曾 经文学史忽略的,它们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诚表达,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处 境,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二是区别于传统文学史单纯编年式的呈现式书写, 带有问题意识及个人鉴赏性,体现了鲜明的“主体性”。与其他文学史著作相 比,教程更像是一部体现个人研究成果和研究风格的学术专著。“多层面、 潜在写作、民间文化形态、战争文化心理、共名与无名”这五个概念多次出现 在著作中,构成了陈思和先生的文学史理论的全部内涵。尤其是“民间”视角 的引入的,更能体现作者的学术前沿性,如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李准的 李双双、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等等,陈思和都站在民间的立场上,对其 做新的解读与阐释,实现了文本分析的多元化,增强了作品的立体感。三是 教程从知识分子视角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表现出了强烈的知识分子人文 关怀意识。博兰兑斯说:“一切文学史都应是作家的心灵史。”陈思和作为当 代有个人立场与价值的知识分子、学者,他坚持对作家命运、人格的观照, 教程就是他最好的注解。教程俨然是一部知识分子的精神史,在这部 著作中,作者感同身受,以一种同情、激愤的情怀再现了建国后知识分子生存 的艰难,表达了他们的精神诉求;怀着一颗崇敬之心书写了知识分子不屈的灵 魂,展现了他们特定时代独特的人格魅力。 其次,拓宽了研究视野,一些新的研究对象第一次进入文学史的书写,丰 富了当代文学史的内涵。一是 1949-1976 年间,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被公开发表 的作品,陈思和称其为“潜在写作”。他认为这些作品“真实地表达了他们对 时代的感受和思考的声音。这些文字比当时公开发表的作品更加真实和美丽, 因此在今天看来也更加具有文学史的价值。” 2在这一原则下,胡风、牛汉、 曾卓等七月派的诗,沈从文的书信,张中晓、丰子恺的散文,以及“文革”时 期黄翔、食指的诗,赵振开的小书,等等,都大规模进入了文学史的视野,丰 富了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创作,也显示了一个特定时代多层次的精神现象。二是 书中还加入了现代流行元素电影与摇滚音乐。在日益商业化、市场化的今 天,文学的范畴扩大化了,不仅仅局限于纯文学写作,网络作品早已进入了文 学的范畴,而陈思和又创造性地发掘出影视与音乐的文学性,把它们成功引入 文学史的书写。对于电影,既有单独书写,如黄土地,发现了它的文化反 思意识,也有与文学作品的对比书写,如大红灯笼高高挂李双双小传, 通过对比,在感官认识的基础上完成对作品的深层理解。对于音乐,作者选的 是中国摇滚教父崔健的歌一无所有,通过分析作者自编自唱的歌词,完成 对作者人格及心灵的解读。三是第一次将少数民族文学引入汉语文学史的书写, 可贵的是作者对少数民族文学的书写没有脱轨,仍然是在“民间文化”的轨道 上,达到了文学史整体上的融合。但是,对于它的书写作者只在五六十年代有 所涉及,而在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异常繁荣的阶段却又让它缺席了,这在一定 程度上还是没能把少数民族文学完美地融合在汉语文学中,这是其不足之处。 最后,在叙事策略上,具有探索性。一是叙述方式上作者打破了传统文学 史按体裁划分章节的做法,没有专章专节来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而是 将各种题材加以整合、贯通在同一思潮中,使读者能够立体地把握文学创作思 潮和现象。比如第十五章对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介绍,作者选取的三篇作品, 分别是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双桅船、高行健的戏剧绝对信号、残雪 的小说山上的小屋。二是作者力图建构一种大时段的文学史,探寻文学发 展的内在联系,追求文学史的整体感。如把“当代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续 接起来,更好地完成对当代文学的认识;把“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 时期文学”完美地整合呈现在当代文学史的书写中。三是叙述语言上,教程 开创了文学史的趣味书写。作为一本教科书,它没有像传统文学史书写那样刻 板、生硬,语言苦涩无味、晦涩难懂,除了文学史资料的整合堆积,就是各类 文学术语的拼接,有些句子不读上几遍是不能搞明白的。它的语言是情感化的, 读起来有血有肉、鲜活生动;是大众化的,通俗易懂,还颇有画面感,读起来 有声有色,很有趣味性。无论是对传统文学作品的“民间”解读,还是对新增 加的电影、摇滚歌词的鉴赏,都让人感受到新意,冲击了读者的视野。 教程作为一部“个性化”书写的文学史,是文学史编写方法的新尝试, 它否定建构宏大、终极性的东西,追求文本解读的开放性、当代性,力求达到 读者与编者的交流。它否定一元的文学史写作视角,追求多元整合的视角,实 现对时代精神的多层面理解及对文学现象的立体把握。可以说,教程为研 究当代文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以后的文学史书写提供了可参考的范式,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作为教科书的文学史著作,教程肯定不是完美 无缺的,也会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抗病育种技术进展-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发行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3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 花钟(新学习单)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3二年级数学上册 六 表内除法 5问题解决第15课时 问题解决的练习说课稿 西师大版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六章 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3.4 力的合成与分解(第2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6 《芣苢》《插秧歌》(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说课稿与知识梳理(统编版必修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课 第1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说课稿2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反洗钱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
- 全科医师考试题全科医师考试题(78)(附全部答案)
- 医院纪检干部培训课件
- 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行业白皮书方案2025年市场前景展望
- 化妆品安全管理培训资料课件
- 药品监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党校中青班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通信安全生产考题及参考答案
- 租赁储罐管理办法
- 《Access数据库》课程标准
- 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岗位评估管理暂行办法
- 4s店市场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