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威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李正双_第1页
数说威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李正双_第2页
数说威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李正双_第3页
数说威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李正双_第4页
数说威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李正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说威宁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威宁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信息 威宁自治县地处黔西北高原,是贵州省的西大门,全 县总面积 6298 平方公里,辖 35 个乡镇 610 个行政村,总 人口 140.32 万人。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人口最 多、唯一由三个少数民族自治的县,也是国家新阶段扶贫 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地理、自然 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威宁县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广大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粪土乱堆、禽畜乱跑、 污水乱泼等现象较为突出,曾被外界称之为世界“脏乱差” 中心,沦为盗采、计生、卖血怪圈。 时过境迁,如今的威宁,凭着“艰苦奋斗,敢闯敢拼, 开拓创新”的精神,实现了“两年提速发展,五年大见成 效”;创造了“威宁速度,提速发展,跨越赶超”;形成 了“凝心聚力、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勇于争先”的威宁 精神。凭着这种精神,全县上下以“富在农家增收入,学 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精神爽,美在农家展新貌”为抓 手,以美丽乡村“两个硬化”为切入点,怀感恩之心、立 奋斗之志、举发展之旗、聚团结之力,践行着“四在农 家美丽乡村”同步小康建设。 随着国家对威宁扶贫攻坚力度不断增大,威宁县牢牢 把握机遇,加大“四抓四促四确保”工作力度,以“五加 二、白加黑”的实干、苦干精神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四在 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之梦。 一抓结构调整,促农民增收,确保富在农家增收入。 一是本着致富先治贫的思想,开展“农危改解实困”创 建活动,圆群众“安居工程”之梦。按照“最困难群众、 最危险房屋”优先原则,五年来,投入中央、省、市、县 补助资金 79251.6 万元,改造农村危房 83666 户,带动群 众投资近 41833 万元,解决近 33 万人住房困难问题,实现 农村危房改造“整县推进” ,为困难群众致富增收彻底解决 住房安全问题;二是将农业作为民生之本,工业作为富民 之基,科技作为致富之路,把“三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 的位置,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走“高产、 高效、优质、低碳、生态、安全之路,探索“农业稳县, 工业富县,科技兴县”新途径,开辟“富在农家增收入” 新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五年来, 农业年均总产值达到 43.1 亿元以上;粮食年均总产量达 54.8 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加 1000 元。 二抓提素工程,促科技兴农,确保学在农家长智慧。 一是开展“新农村暖人心”创建活动,改善农村环境, 圆群众“居室美”之梦。五年以来,共投入资金 78100 余 万元,新建、改造“黔西北民居” (小康房)10.9 万户,带 动群众投资 21.9 万元,有效改善 43 万人居住环境,群众 告别破廊倒壁、东倒西歪的土墙房、茅草房,住上坡屋面、 小青瓦、白灰墙、穿斗枋、矮墙群、雕花窗的“黔西北民 - 3 - 居” 。二是按照“打基础、调结构、提素质、惠民生、控人 口、保生态”具体要求,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组 织农民学典型、学经验,做到人手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实 现“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村”的目标。五年来共 选派群众代表到其他县市参观学习 8000 余人次,组织县内 互相交流 30 余次,组织劳动力技术培训 15000 余人次。共 建农村文化活动室 18300 平方米,配套农村实用技术丛书 91500 册(套) ,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培训 100 余次, 积极引导农民学科技、学文化、学政策、学法律、学市场 经济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转变农民群众学 科学、用科学,依靠科学致富的思想观念。 三抓文明建设,促全面发展,确保乐在农家精神爽。 以“乐在农家爽精神”为创建目标,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 化生活。以实施“文明村寨” 、 “信用村镇” 、 “六比一评” 创建活动为契机,建设村级娱乐场地 35 处(所) ,培养乡 土艺术家 70 余名,形成众多懂艺术、重健康、讲信用的新 型农民;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2131”放 映工程,保证村庄广播运行正常,每天早晚广播播报一次, 为群众传递信息;实现农村数字电视用户达 50000 户,农 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契约用户达 60000 户,信息村建设 安装宽带 30000 户,在全县掀起开展农民科技文化体育活 动的高潮,组织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艺 术“撮泰吉”、体育竞技项目赛马、赛车、中长跑等;帮 助村级建全文体演出队,定期开展文体演出活动,利用农 民“体育健身”工程,指导开展多样性自娱自乐体育活动, 打造原生态民族、民俗、民间等多元素融为一体的文艺体 育特色,实现村级“村村有场所、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 出、节日有晚会” 。切实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改变广大 群众精神面貌。 四抓资源整合,促示范引领,确保美在农家展新貌。 一是以美丽乡村“院坝硬化连户路硬化”为切入点,圆 环境美化、亮化之梦。通过采取“一事一议”办法,整合 “三江源、扶贫、 双改 、煤调等项目资金 8099 万元,实 施“两个硬化”工程 10 万户,受益群众 40 余万人,硬化 院坝 208.8 万平方米,硬化连户路 6282.24 公里;二是以 “打造精品示范带动”为抓手,践行“四在农家美丽 乡村”建设梦。按照“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 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贫困优先、典型示范, 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围绕致富田园、生态庭园、 特色庄园、文化乐园、和谐家园“五园新村”36 项创建目 标,整合农、林、牧、渔等项目资金 54000 余万元,打造 精品示范 36 个,涉及农户 15276 户,惠及群众 6 万余人; 按照“生活更加宽裕、环境更加优美、镇容更加整洁、保 障更加健全、精神更加丰富、社会更加和谐、政治更加民 - 5 - 主”的基本要求,围绕民居环境整治、社会事业发展、精 神文明建设、创建平安和谐、基层民主建设、产业增收致 富、创业带动就业、生态环境优化“八大工程”建设目标, 打造二宜一满意(宜居、宜就业、群众满意) “幸福小镇” 7 个;坚持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 同行的原则,以“同心”为主线,围绕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打造“同心新村”精品示范 2 个;围绕村容美、庭院美、 居室美、仪表美、心灵美为主要建设内容,实施净化、绿 化、美化、科学化、经济化建设,引导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