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内固定后负重治疗无移位股骨颈骨折效果好_第1页
早期内固定后负重治疗无移位股骨颈骨折效果好_第2页
早期内固定后负重治疗无移位股骨颈骨折效果好_第3页
早期内固定后负重治疗无移位股骨颈骨折效果好_第4页
早期内固定后负重治疗无移位股骨颈骨折效果好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早期内固定后负重治疗无移位股骨颈骨折 效果好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股骨颈骨折的数量也在日渐增多,给社会 及经济带来巨大负担。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股骨颈的常用 治疗方法。年龄、骨折移位程度、受伤到手术治疗的时间等待因素 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一般认为对于年龄小于65岁的 Garden I 型和 II 型股骨颈骨折,可 以使用内固定治疗。但是对于无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其治疗方案仍 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内固定时候手术是治疗该类型骨折的最佳方式, 但也有人推荐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最终的治疗方案往往由手术医 生来决定。 文献报道股骨颈骨折术后1年的死亡率在20%至36%之间。从受伤到手 术治疗的时间间隔是否会影响患者的死亡率在目前也是一个具有争 议性的话题。McGuire 等人发现骨折后延迟入院以及手术日期超过 受伤2天以上则会明显增加患者死亡率,但是 Smektala 等人研究则 认为虽然及早手术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是对患者死亡率 却并无影响。 因此韩国的 Ji Wan Kim 医生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年龄大于 65岁的老年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并完全负重, 临床疗效优良,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 7 月的 Archives of Orthopaedic and Trauma Surgery 杂志上。 回顾性研究同一个医生在1999年至2011年期间手术治疗的无移位性 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标准:Garden I 型、II 型股骨颈骨折;年龄 大于65岁;多枚螺钉内固定治疗;随访时间超过1年。排除标准:病 理性骨折;多发创伤;高能量创伤;随访时间小于1年。 58例患者符合研究标准纳入研究,男性18例(31%) ,女性40例 (69%) ,平均年龄77.5岁(范围65岁至96岁) ,平均随访46.8个月 (范围12至151个月) ,骨折类型分别为 Garden I 型骨折28例,II 型骨折30例。按照美国麻醉协会 ASA 分级,66% 的患者为 2 级, 31% 的患者为 3 级。平均的 BMD T 评分为-3.0,其中71%的患者的 评分小于2.5 个标准差。 从受伤到手术的平均时间间隔为84小时(范围6小时至432小时) ,从 入院到手术的平均时间间隔为22小时(范围1小时至84小时) 。86%的 患者在入院48小时内进行了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46分钟(范 围20至95分钟) 。 表1 患者基本资料 手术方式为骨科牵引床患肢内收位牵引,透视引导下闭合3枚空心螺 钉倒三角形固定。根据患者健康情况,术后鼓励尽早站立行走,术 后第一天即给予下肢被动运动和轮椅下地负重,在术后第三天,有 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完全负重的站立,即患肢承担50%至100%的体 重。术后6周,受伤对侧扶拐完全负重站立行走,术后12周则去除拐 杖完全负重站立行走。 根据患者入院到手术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一 组为入院24小时内手术,两外一组为入院24小时以后手术。43例患 者在入院24小时内接受手术治疗,占74%,15例患者在入院24小时以 后进行手术。 4例患者需要输血,开始行走的平均时间为术后5.2天,平均住院时 间为14.7天。术后1年患者的死亡率为6.9%,4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 死亡(平均3.2个月) 。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9.3%,其中4例为股骨头坏死,1例为内固定断裂。出现并发症的患 者中,除去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存在轻度的髋部疼痛密切观察而未进 行二次手术治疗以外,其余4例患者均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二 次手术的发生率为7.4%(4/54) 。 该组患者受伤前的站立行走功能分别为:48例(88.9%)患者可以独 立行走,2例患者(3.7%)需要借助辅助工具行走,4例患者 (7.4%)需要借助室内学步车行走。内固定术后患者的行走情况则 为:35例(64.8%)患者可以独立行走,10例患者(18.5%)需要借 助辅助工具行走,5例患者(9.3%)需要借助室内学步车行走,4例 患者(7.4%)行走能力受限。72%的患者(39/54)术后恢复到受伤 前的行走能力水平。 对入院24小时内手术和24小时以后进行手术的两组患者进行比较, 则发现24小时内手术的患者死亡率为4.7%,而后者则为13.3%,但是 两者之间并没有统计学差异。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分别为7.0%和6.3%, 术后行走能力的恢复率分别为73.2%和66.7%,也没有统计学差异。 (表2、3) 表2 临床结果 表3 不同手术时间组患之间的临床结果比较 该组患者术后1年的死亡率为6.9%,远远低于既往文献报道的16%至 22%。作者认为调整患者身体情况及早手术是降低死亡率的一方面原 因,还有就是术后很早期的进行了运动锻炼,而早期运动锻炼和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