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有限公司 1/8 化验室管理制度 文件名称 文件编码 适用范围 拟 定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1 化验室人员岗位职责 1.1 化验室主任岗位职责: 1.1.1 负责化验室的全面工作。 1.1.2 负责公司所有原料、过程产品及最终产成品的检验并发送报告工作。 1.1.3 负责标准溶液、滴定液的配置标定工作。 1.1.4 负责实验室数据准确性的控制工作。 1.1.5 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1.1.6 负责组织领导化验室员工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1.1.7 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工作。 1.1.8 负责实验室药品器皿及其他物品的申请购买工作。 1.1.9 负责化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1.1.10 负责保留样品的保存工作。 1.1.11 负责有毒试剂药品的管理、使用工作。 1.1.12 负责贵重物品(白金坩埚)的保管工作。 1.1.13 负责领导化验室人员做好杜绝浪费、降低成本的工作。 1.1.14 负责实验室的资料管理工作。 1.1.15 负责实验室方法更新、技能加强工作。 1.1.16 负责实验室的精神文明建设、鼓励化验室员工要爱岗敬业的思想工作。 1.1.17 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2 化验员岗位职责: 1.2.1 负责按规定的方法和规定时间内对样品进行所需的检验工作。 1.2.2 负责对检验结果的记录工作(包括纸质版及电子版) 。 1.2.3 负责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数据出现异常要“三查” (查仪器、查试剂、 查方法步骤) 。 1.2.4 负责对所使用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1.2.5 负责保持和清扫所在区域的环境卫生工作。 1.2.6 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3 制样员岗位职责 1.3.1 负责按规定的方法和规定时间内对样品进行制备工作。 1.3.2 负责对备样的保留和废料的处理工作。 1.3.3 负责对所使用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1.2.4 负责保持和清扫所在区域的环境卫生工作。 XXXXXX有限公司 2/8 1.2.5 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2 化验室卫生管理制度 2.1 门窗、玻璃清洁,无灰尘。 2.2 不存在卫生死角,墙面无蜘蛛网。地面无杂物、积水、垃圾。 2.3 电器开关插座无灰尘、设备表面整洁,仪器表面无油渍。 2.4 物品摆放做到定置管理、整齐划一,用完后及时摆放归位。 2.5 实验台保持整洁,实验结束后应清理干净,药品、样品勿摆放在试验台上。 2.6 严禁长明灯、长流水现象。 2.7 水池保持清洁,无堵塞现象。 2.8 药品试剂、试剂瓶标签完整,对外放置,方便取用。试剂瓶按高低顺序依 次摆放。 2.9 及时清理过期或无用物品、材料和样品。 3 化验室工作流程管理制度 3.1 取样 3.1.1 原料和不定型制品取样(依据 GB/T17617-1998) (1)所有原料入厂,由质量管理员对原料进行外观检查,观察是否有受潮、杂 质等现象,并与以往合格原料进行对比,判定无异常后进行取样化验。 (2)取样最小份样量 材料最大粒度(mm) 最小份样量( Kg) 100 100 50 20 10 3 1 30 15 5 2 0.5 0.2 0.05 (3)取样最少份数 批量 m(t) 原生料 再生料/不定型产品 m1 1m5 5 m10 10m50 50 m100 4 4 4 6 8 12 16 20 4 6 8 12 16 24 32 40 XXXXXX有限公司 3/8 100m500 500 m1000 m1000 (4)份样采取点应分散于整个检验批,将整个检验批分割成同所取份样数一样 多的间隔,取某一个份样时,可在该间隔内随机取样。无论袋装还是散装都要 按照分层次、层面上交错或方阵排列方式分布取样点,见图 1 示例。 图 1 (5)所有的份样合在一起,混合均匀后组成大样,当大样量过多的超出检验所 需要的量时,可将料平铺成圆形,分成四等份,取相对的两份混匀,然后再四 等分,直至达到需要的重量,见图 2 示例。 图 2 四分法 (6)取样人将样品送至化验室,按质量标准要求的项目登记,并在样品袋上做 好相应标记 3.1.2 定型制品取样(依据 GB/T 10325-2012) (1)由质检员在制品出窑时,根据生产日期、班次、订单号、质量号、砖型分 别进行随机取样,样品不得有影响理化质量特性的外观缺陷。 (2)抽样检验方案 检验项目 抽样数量 测试次数 化学分析 1 显气孔率 2 体积密度 2 常温耐压强度 1 2 (3)若检验结果不能判定产品的质量,则需再抽取 2 个样品,最终以 3 个样品 检验结果的平均值判定检验批产品质量。 3.2 制样 3.2.1 定型耐火制品式样制备方法(依据 GB/T7321-2004) (1)应在耐火制品使用的关键部位制取式样。 (2)式样的制取部位应避开样本外观有裂纹、溶洞等缺陷部位。 (3)气孔、体密所用式样,应制成棱柱体,体积为 50cm3200cm3,试样的最 长尺寸与最短尺寸之比不能超过 2:1,每个样品制取 2 个试样。 (4)常温耐压所用式样,应为边长 50mm2mm 的立方体,由受压面切取,以 保证试验时加压方向与成型加压方向一致,每个样品制取 2 个试样。 XXXXXX有限公司 4/8 (5)化学分析所用的粉状式样,应在每块制品上均匀地制取相同数量的小块, 并除去表皮后再粉碎研磨至规定粒度。 (6)所有制备好的式样应在 105110烘 2 小时,而后冷却至室温。 3.2.2 材料化学检验式样制备方法(依据 GB/T6900-2004) (1)将实验室样品破碎至 6.7mm 以下,按四分法缩分至约 100g。 (2)将缩分后的样品研磨(约 3 分钟)成粒度小于 200 目的式样,研磨检验式 样前应磨一部分余料,以对磨粉器皿彻底清洗。 (3)所有式样分析前应在 105110烘 2 小时,而后冷却至室温。 3.3 检验 3.3.1 化验室检验过程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3.3.2 化学检验引用标准: 原料/产品类别 标准编号 镁质原料 (菱镁石、电熔镁砂、高纯镁砂等) GB/T 5069-2007 铝质原料 (刚玉、矾土等) GB/T 6900-2006 硅质原料 (石英砂等) GB/T 6901-2008 铬质原料 (铬矿等) GB/T 5070-2007 碳素原料 (石墨、沥青等) GB/T 3521-2008 碳化硅 GB/T 3045-2003 酚醛树脂 GB/T 1303-2009 砖制品 GB/T 5069-2007 3.3.3 物理检验引用标准: 检验项目 标准编号 粒度分析 GB/T 2007.7 颗粒体密 GB/T 2999-2002 水分 GB/T 3007-2006 体密、气孔 GB/T 2997-2000 常温耐压 GB/T-5072-2008 3.3.4 标准详情见附件。 3.4 留样 3.4.1 原料留样由质量管理员负责保管,每批原料留样量一般不少于 200g;样品 按品种分类存放于指定位置,保存 1 年,并做好留样记录。 3.4.2 制备好的样品由化验员负责保管,留样量至少可供一次化学全分析使用; 样品按时间顺序存放,保存 15 天,并极力避免样品变质。 XXXXXX有限公司 5/8 3.5 检验记录及报告 3.5.1 检验过程中化验员应随时记录检验数据,记录应至少保存 3 年。 3.5.2 当日全部检验项目完成后,化验员需及时将检验结果录入电子版台账。 3.5.3 检验报告采用规定表格,要求字迹清晰、数据准确、内容完整,不得随意 涂改,由化验室主任复核无误后方可发放。 3.5.4 化验报告的发放: 样品类型 采购部 制砖生产 散料生产 质保部 总经理 东和生产 制砖原料 散料原料 制砖成品 散料成品 东和矿石 4 化验室质量控制制度 4.1 校验制度 4.1.1 发现数据异常,可抽取样品送到其他检验机构进行外检。 4.1.2 化验室主任对实验室间的比对结果进行分析,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系统 偏差和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1.3 对于可以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检验的样品,化验室应定期抽取一定数量 样品进行方法间比对。 4.1.4 检验人员对方法之间的比对结果进行分析,以及时发现不同方法对样品检 验造成的系统偏差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2 试剂质量的控制 4.2.1 化验室所使用的试剂纯度不低于操作标准中所要求的级别。 4.2.2 每一批新试剂在使用前,化验室应安排专人进行相关试验,对试剂的质量 进行确认,确认各项指标能满足检验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4.2.3 正在使用的试剂应存储在温湿度、光线强度等条件在允许范围的环境位置, 且标识清晰。 4.3 仪器、量具的量值溯源 4.3.1 化验室应定期国家检验机构对所使用的仪器和量器具进行校准,经确认后 方可使用。对不符合要求的仪器和器皿进行更新。 4.3.2 化验员员在每次使用仪器、量器具时发现异常时立即停止使用将情况向上 级反映,并做好记录,不得使用不在校准期的仪器、量器具。 4.4 基准物质、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管理 4.4.1 化验室使用的所有标准物质均应为具备资质的厂家所提供,具有标准证书、 生产许可证和资质证书,能满足对其量值朔源等方面的要求。 4.4.2 标准溶液应按照相关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标准溶液配制方法进行配制。 XXXXXX有限公司 6/8 4.4.3 化验员应定期对已经投入使用的标准溶液进行核查,并粘贴新的标签。 4.4.4 化验员不得使用不在有效期内或不符合要求的标准溶液。 4.5 检验环境控制 4.5.1 一切检验活动都应在规定的检验环境中进行,化验室应设置与操作间有效 隔离的滴定室、天平室和仪器室,对于高精度的分析天平,化验室应通过使用 独立地基和增加密封窗、密闭门、密闭罩等的办法来避免由于各种震动等因素 对其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4.6 检验过程的控制 4.6.1 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专业技术标准进行操作,正确使用仪器、器皿, 按检验标准规定加入试剂药品量,严格控制反应时间、温度、溶液 PH 值等关 键因素,检查组成员及技术人员应对关键程序进行检控。 4.6.2 在样品受到损害或污染时立即将情况上报,在操作失误、检验数据异常时 须立即对相应样品进行重新检验。 4.6.3 质保部部长和化验室主任负责每天对本部门和各岗位相关人员的工作情况 实施检督、督促与考核。 4.6.4 质保部定期对操作规程中不适宜的地方进行修订,及时将新的操作规程传 授给化验员。 5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5.1 化验人员安全守则 5.1.1 检验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杜绝一切违章操作,发现异常情 况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报告。 5.1.2 工作时应穿白大褂,长头发要扎起来带上帽子,不能光着脚或穿拖鞋及穿 高跟鞋进入实验室。进行有危险性工作时要佩戴防护工具,如防护眼镜、防护 手套等。 5.1.3 化验员应具有安全用电、防火防爆灭火、预防中毒及中毒救治等基本安全 常识。 5.1.4 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食、喝茶水。不能用实验器皿盛放食物。不能用化验室 电炉加热食物。 5.1.5 禁止在化验室内吸烟。 5.2 化学试剂的储存、使用安全 5.2.1 所用药品都应有标签。严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物品。 5.2.2 禁止用嘴、鼻直接接触试剂。使用易挥发、腐蚀性强、有毒物质,必须带 防护手套,并在通风橱内进行,中途不许离岗。 5.2.3 在进行加热、加压、蒸馏等操作时,操作人员不得随意离开现场,若因故 须暂时离开,必须委托他人照看或关闭电源。 5.2.4 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之前,先将试剂瓶放在自来水流中冷却几分钟。开启 时瓶口不要对人,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5.2.5 不得使用没有绝缘层的坩埚钳,绝缘层脱落后须及时缠好;不得用湿手拿 XXXXXX有限公司 7/8 坩埚钳接触电炉、水浴锅等电器物。 5.3 用水、用电、用气安全管理 5.3.1 操作电器时,手必须干燥。一切电源裸露部分都应配制绝缘装置,电开关 应有绝缘匣。 5.3.2 实验室停止供气、水及电时,应立即关闭各气源、水源及电源开关,以防 止恢复供给时,由于开关未关而发生事故。离开化验室前应检查门窗、水电、 氧气等阀门,确保全部关闭。 5.3.3 严禁有长流水,长明灯现象出现。要保证人走灯关水停。 5.3.4 严禁使用湿布擦拭正在通电的设备、电门、插座、电线等,严禁洒水在电 器设备上和线路上。 5.3.5 易爆易燃物品附近和仓库禁止烟火。 5.4 设备安全管理 5.4.1 电压必须与电气设备的额定工作电压相符,电源、电线需与设备功率匹配, 要使用专用插座。精密仪器需要有稳压。化验室电源要和生产车间用电量大的 设备电源分开。 5.4.2 设备绝缘良好,确保安全。 5.4.3 电器设备很脏、灰尘很多、潮湿,易发生漏电,应经常打扫。 5.4.4 要时常检查电线、开关、灯头、插头和一切电器用具是否完整,有无漏电、 潮湿、霉烂等情况。稍有毛病应马上修理,决不能迁就使用。 5.4.5 所用仪器的使用人员必须经培训,才能上岗操作,使用人必须熟练掌握操 作程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5.4.6 压力容器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压力容器的检验由国家相关质监机构 进行。 5.4.7 压力容器应装有安全阀,并每年送往当地质监部门进行校验,如超出使用 范围应及时更换,避免失灵造成事故。 5.4.8 使用压力容器时应定期清洗,并保持容器的清洁卫生。 5.4.9 玻璃器具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避免使用有裂痕的仪器。特别用于减压、 加压或加热操作的场合,更要认真进行检查。 5.4.10 烧杯、烧瓶及试管之类仪器,因其壁薄,机械强度很低,用于加热时, 必须小心操作。 5.4.11 高温炉上不得放纸张、手套及其它可燃物,更不得在其上烘烤衣物。 5.4.12 工作时应先开通风再开电热板,电热板冷却之前不得在该通风橱内使用 易燃有机物。 5.5 急救与事故处理 5.5.1 实验室失火时,要保持沉着,不要惊慌,根据火势大小及时采取诸如关闭 电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