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预测题_第1页
历史高考预测题_第2页
历史高考预测题_第3页
历史高考预测题_第4页
历史高考预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 分)政治制度的创新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和源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因此,要了 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 及其历史。 材料二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 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美国百科全书 认为, “没有哪一位总统的施政纲领能比新政对国内局势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 材料三 1924 年孙中山先生在五权宪法一文中为中国政治构架设计如下示意图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早已为世人所公认”的政治制度有哪些?(2 分)并分析其积 极影响。(2 分) (2)据材料二,说明美国历史上在政治、经济领域里出现的两次大的制度创新分别是 什么?(2 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政治架构所体现的主要特点。(3 分)并 对这一政治架构进行简要评价。(3 分) 2(18 分)粱启超先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遍游欧洲各国,写下欧游心影录 , 记录了他在欧洲的所观、所思,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深有启迪。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过激派政府,居然成立。居然过了两年。不管将来结局如何,假定万 一推翻,他那精神毕竟不能磨 灭。从前多数人嘲笑的空理想,却已 结结实实成为一种制 度。将来历史价值,最少也不在法国大革命之下。影响自然是及於别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价值。(4 分) 材料二 第二件也因为正在做正义人道的外交梦。以为这次和会。真是要把全世 界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根本改造,立个永久和平的基础。想拿私人资格将我们的冤苦,向 世界舆论伸诉伸诉。也算尽江一二分国民 责任。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 (2)材料中“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指什么?(2 分)这次“外交失望”给中国带来的 历史影响有哪些?(4 分) 材料三 我中英两国,向来都以保守著名。但我们中国人所保守的,和英国正相反。 中国人最喜欢换招牌。抄几条 宪法,算立 宪。改一个年号,便算共和。至於政治社会的内 容,连骨带肉,都是前清那个旧躯壳。英国人内部是不断的新陈代谢,实际上时时刻刻在 那里革命。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期识,评述梁启超的观点。(8 分)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 第十条 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 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 产资料的贫苦 农民所有。 试卷第 2 页,总 4 页 第三十条 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 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 利。 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 年) 材料二 为了获 得足够的粮食、棉花、油料等产品,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和加工企业 的原料供应,就要对农副产品 实行贸易垄断即统购派购的制度。为了确保在低价统派购 的条件下农民仍然能把资源投入到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农产品生产中,就要求作出一种 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使国家能 够以行政力量直接控制农业 的生产。按照 这种逻辑,实行 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之后, (1953 年)农业集体化运动随之开始并不断加速 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 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材料三 土地等基本生 产资料公有制是长期不变的,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 是长期不变的。包干到户这种形式,在一些生产队实行以后,经营方式起了变化,基 本上变为分户经营,社员承包的土地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让,不准荒 废,否 则,集体有权收回前几年国家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并对收购政策作了一些必 要的调整,农民从中得到很大好 处。 要教育农民顾全大局,保证按规定质量完成农副 产品交售任务,支援工业、城市和出口,力争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 中共中央 1982 年 1 月 1 日转发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 要 材料四 每一次土地制度的变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产生着直接而深远的 影响。 胡元坤著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研 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期我国 农村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变 化。 (2 分) (2)材料一、三反映的土地政策有何异同?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对农业有什么调整? (8 分) (3)依据上述材料中农村土地制度的三次 变迁, 结合所学知 识,论证材料四的观点。 (9 分) (要求:观点理解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 字左右。 ) 4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本封建社会,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各种救 国梦应运而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如是 则西洋之民,其尊且贵也,过于王侯将相,而我中国之民,其卑且贱,皆 奴产子也。设有战斗之事,彼其民为公产公利自为斗也,而中国则奴为其主斗耳。夫驱奴 虏以斗贵人,固何所往而不败 ? 选自 严复 辟韩(1895 年) (1 )材料一中严复认为“ 西洋之民”和“中国之民”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他所倡导的政治 思想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4 分) 材料二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 乐享幸福然而试 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 贫者极多社会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 贫富不均 闻得有人说,民生主 义 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 说去,不必管他 孙中山 三民主 义与中国 (2 )据材料二,概述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 么?(4 分) 材料三 第二件也因 为正在做正 义人道的外交梦。以为这次和会。真是要把全世界不合 理的国际关系根本改造,立个永久和平的基础。想拿私人 资 格将我们的冤苦,向世界舆 论伸诉伸诉。也算尽江一二分国民 责任。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 (3)材料中“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指什么?(2 分)这次“外交失望”给中国带来的 历史影响有哪些?(4 分) 材料四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 试卷第 3 页,总 4 页 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4)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什么时期,为什么?(4 分) 5人类文明的进程总体呈现出由地域性向全球性方向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 自汉代以来,通过区域内部贸易交流、构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古代东亚经济 圈。到 19 世纪八九十年代,古老的东亚经济圈走向解体。据统计,1830 年中国 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约 29.8%,尚可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但 50 年后,下 降到只占世界总额的 12.5%。这与蒸蒸日上的欧洲形成鲜明对照。 摘编自对东亚经济圈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 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 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 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它不仅改变了英国面貌,也改变了世界面貌。 如下图。 英国工业革命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亚经济圈形成和解体的原因。 (6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 , (3 分)并结合所学 知识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4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英国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本国和世界面貌 的。 (6 分) 6一般认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的变化,同时也是世界化的过程。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大批技 术发明者、新机器的制造者。这与英吉利民族特有的经验主义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 材料二 “我们将看到,尽管产业革命开始在英国(而且就是在那里,也只是一部 分地区),那并不是由于英国人的大智大勇、善于创新和经营有道,相反却是印度、中 试卷第 4 页,总 4 页 国和新大陆殖民地等全球发展的结果。换言之,产业革命是全球各种力量的历史产物。 ” 中国在 15 世纪初决定放弃它在印度洋上的海上主导地位。新大陆及其银矿资 源的发现,该地带急需英国的制造品,特别是棉纺织品以解决非洲奴隶的穿衣问 题。 美罗伯特B马克斯现代世界的起源 材料三 “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但是用今天的话说, 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 。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四 “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 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 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产业革命发生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体西用”论被“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 原因。从现代化角度分析“中体西用”论对社会实践的影响。 (3)结合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史实,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4)“欲求超胜,必须会通” ,这是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中西文化观。他认为只有走中 西会通的道路,中国科学和文化才能走在世界前列。那么,你对中国现代化之路有何 认识?请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传统、西学与现代化”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 100 字左右。 试卷第 5 页,总 2 页 参考答案 1 (1)制度:君主立宪制度、议会制度、责任内阁制度、两党制度。 (任答两点) 影响:保证英国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 奠定政治基础;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文明建设影响深远。 (任答两点) (2)制度创新:1787 年宪法确立的联邦共和制;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3)特点:体现了主权在民;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五权分立; 评价:设计借鉴了近代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继承了中国古代制度中的某些内容,把 西方的政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利于推进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有利于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 2 (1)价值: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给各国无产阶级和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4 分) (2)外交失望: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 分) 影响: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4 分) (3)观点:梁启超认为,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尝试浮于表面,而近代英国民主政治却不断改 革深化。 (2 分) 评述: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 2000 多年的封建帝制,但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 从此进入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也可答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而英国则不同,英国从 1689 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以来,逐渐的形成的责任内阁制,两党制,通过 议会改革,议会民主权不断扩大,民主政治不断的发展与成熟。 (6 分) 3 (1)变化: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或国家所有。 (2 分) (2)相同:都有土地使用权。 (2 分) 不同:土地所有权不同(或材料一:农民土地私有;材料三:土地公有) 。 (2 分) 调整:分户经营;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4 分) (3) (9 分) 影响变迁 国民经济 农业、农村 农民土地所有制。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集体所有制(公有制) 。 有利于国家工业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或分户经营、大包 干、包产到户) 。 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4 (1)区别:西方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人民居于奴隶的地位。 (2 分) 作用:维新思想极大冲击了封建旧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 发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4 分) (2)原因: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不均的现象。 (2 分) 内容:平均地权。 (2 分) (3)外交失望: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 分) 影响: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4 分) (4)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1 分) 原因:解放战胜时期推翻了国名党反动派的统治,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 (3 试卷第 6 页,总 2 页 分) 5 (1)形成原因:古代中国经济文化领先,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东亚国家区域内部贸易活 跃。解体原因: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欧美,近代西方 工业文明的冲击等。 (2)内在动力:王权强化,积极对外扩张;对黄金的渴求;热衷传播天主教。影响:打 破世界各大洲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使世界联系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强了各地区 的经济和文化交往,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对本国:纺织工业和煤、铁等重工业发展迅速;推动了铁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