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 1937:血光之中的不屈瞬间 2014 年 2 月 27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 12 月 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 祭日。1937 年 12 月 13 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实施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这段史实是全民族共 同的惨痛记忆。而沉痛悼念和追思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铭记,就在屠城的血光之中,不屈的瞬间也 不断闪现。本文根据最新发现历史图片之中的记录,结合史料叙述几段凝结于光影之中的不屈瞬间。 金陵兵工厂:日军少将毙命于此 在 1937 年 12 月进攻南京的日军部队序列里,有一个野战重炮兵第六旅团。在日军进攻南京的 过程中,该旅团以猛烈的火力掩护日军步兵的进攻,破坏了南京多段城墙,使得日军得以攻入城内。 旅团下辖有第 13、14 两个联队。第 13 联队的联队长桥本欣五郎大佐,是日军中一个“著名”的人 物,率部参加了占领南京和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二战结束时,他是以预备役大佐的身份被列为 甲级战犯,成为了 28 名日本甲级战犯名单里唯一没有将官军衔的军官。1948 年 11 月 12 日,他被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了无期徒刑。 而和桥本欣五郎一起执行攻击南京任务的“同僚” 野战重炮兵第 14 联队长井手龙男大佐 (图 1),却好像没有什么“名气”,这缘于他在占领南京后似乎立即“销声匿迹”了。 图 1:井手龙男(作者供图) 井手龙男担任联队长的野战重炮兵第 14 联队是配属给在南京大屠杀之中犯下滔天罪行的两个师 团的:该联队下辖的第一大队配属了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的谷寿夫担任师团长的日军第 6 师团作战, 第二大队配属日军第 114 师团作战。 而井手龙男后来更是亲自带队进攻南京城南的中华门。这是南京城墙上最坚固的城门。日军战 史资料记述:“野炮队在主干道及两侧构筑了炮兵阵地,向城门猛烈炮击在 75 毫米口径野炮的 轰击下,城门竟然纹丝不动,时至傍晚,中华门仍未被轰开。野炮不行,就必须依靠野战重炮的支 援。井手大佐指挥的野战重炮兵联队主力在雨花台阵地上构筑了炮兵阵地,一部跟随乡土部队向中 华门挺进”。 南京沦陷后,为攻占南京立下赫赫功劳的井手龙男率部驻扎在中华门城墙附近的金陵兵工厂。 他部下驻扎的这一带,在 12 月 13 日南京大屠杀开始时一度是日军暴行的“重灾区”,日军在此曾 多次屠杀被俘中国军人和南京市民。在 1946 年“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初步统计有姓名留下的日军暴 行受害者时,就有有姓名记录的中国军民在金陵兵工厂一带惨遭屠戮的记载。如 1937 年 12 月 14 日 南京市民王文家、王留柱二人于“金陵兵工厂附近的河边”遭到日军的枪杀。这里也留有遇难同胞 丛葬的记录,例如,市民芮芳缘等人的证词记录:“在兵工厂宿舍二楼三楼上,掩埋国军兵士尸体 约 2000 余具”,雨花台同善堂掩埋组组长刘德才的证词也记载在兵工厂掩埋“300 人”。金陵兵工 厂的后山还有遇难同胞的“万人坑”,主持对南京大屠杀战犯谷寿夫的审判的“审判战犯军事法庭” 审判长石美瑜记录,1947 年 1 月 31 日下午 2 时“前往中华门外兵工厂后山”,发现尸骨“计三处, 约千余具”。 在这片浸透了同胞的鲜血的土地上,中国军民的不屈抗争随即也让驻扎的日军付出了代价。 1937 年 12 月 14 日,南京大屠杀开始的第二天,日方内部档案有这样的记录:“(十二月)十四日午 后四时,(井手龙男)在野口少尉以及佐佐木锻工长等人随同下,视察部队的集结情况,在步行至兵 工厂西侧位置的学校校门北方大约十米处之时,于第五、第六中队的炮车之间的位置,遭到了发射 位置不明确的敌方迫击炮弹攻击”。 这一发来自继续抵抗的中国军队的炮弹,首先击毙了井手龙男身边三名士兵:木下次朗市、金 床勇夫、丹田好一。“另有九名不同程度受轻重伤者”。而井手龙男浑身多处也遭弹片击中,次日 上午毙命。他随即被晋升为陆军少将”。他是目前有证据可以明确证实的,中国军民在南京城的不 屈反抗之中击毙的唯一一个日军将领。 正在宣扬“胜利”的日军遭此打击,无法自圆其说,在新闻报道里宣称井手龙男是在进攻南京 城墙时,在雨花台进行炮兵观测时战死的。这样的虚伪报道,也从侧面显示了这次奇袭给日军的心 理打击。 狮子山炮台:最后沦陷的土地 就在井手龙男被击毙的这一天,南京的土地上还有一片没有沦陷的区域,就在城市西北边边江 岸的狮子山上。 这座山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七年(1374 年)在阅江楼记里赐名的:“远观近视,实体狻猊之 状,故赐名曰狮子山”。得名五百年后的清同治十三年(1874 年),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看重此山 对于江防的军事意义,下令在狮子山山顶设置炮台。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甲午海战的次年,在 海战失利、有海无防的阴影下,为了进一步巩固内陆江防,代理两江总督的张之洞在南京成立江宁 要塞。当年七月,南京重修具有现代化特征的“金陵狮子山炮台”。 狮子山在南京江岸低矮平缓的群山里突兀而出,明代古诗称其为“江上诸峰万马腾,忽惊狮蹲 势崚嶒”。 依托山势建成的要塞于是成为江防最重要的炮台。早在 1911 年辛亥革命光复南京时, 即有评论称“此山炮台可以遥制江面及下关口岸,实为全城最要之地”。1937 年 12 月的抗日战争 南京保卫战时,日军的进攻路线多避开了狮子山炮台的炮击范围,也不敢正面与之抗衡。 中国军队撤退后,战斗报告江宁要塞区 26 年 12 月 9 日起至 26 年 12 月 13 日止间作战经过概 要记录狮子山炮台战斗到 12 月 13 日沦陷当天:“狮台于(十二日)午后九时向水西门、上新河一 带之敌射击,掩护友军撤退至十三日午前三时,毁炮撤退”。 但是,新发现的历史档案记录显示这一战报并不确实(应该与仓促撤退时记录散失有关),英勇 的事迹被这一战报长期埋没了。实际上,就在南京沦陷时,美国的新闻记者采访日军官方的记录显 示,狮子山炮台其实战斗到了整个保卫战的最后一刻(约为 12 月 14 日),日军官方为此一度承认并 未完全占领南京。 美国波士顿环球晚报1937 年 12 月 15 日第 13 版发出了这样的报道:“日本陆军发言人在 此间谈到日军对南京地区尚未完全占领,因为中国军队在狮子山要塞的大炮并未沉寂,西面山上的 炮群仍在开火”。 这并不是历史记录里的孤证,12 月 16 日的纽约时报也报道了这一战况:“在这座城市的 西北角,狮子山要塞仍在中国军队的手上。那里的大炮依然在向日军开火”。纽约时报的报道 还称:“这位(日军)发言人继续着他的滑稽评述:我们当然不能说南京已经百分之百平静下来。 完全恢复平静可能还需要 23 天的时间”。 战斗到了最后一刻的狮子山炮台,给日本侵略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此,日军为吹嘘攻占南 京的“战绩”而发行的明信片里,曾专门收录了狮子山炮台的照片(图 2)。照片上可以看见沦陷后, 守军的大炮最后还保留在阵地上,于是“毁炮撤退”的记录不成立,炮台确实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图 2:日方明信片里沦陷后的狮子山炮台(作者供图) 也许是这样的抵抗让日军心有余悸,南京沦陷期间炮台被彻底拆毁,“片瓦无存”。 值得纪念的是,在狮子山炮台继续坚守城陷之后的最后土地时,南京城内还有更多的地方也保 持着对于残暴日军的抵抗。笔者从近期发现的日方历史照片里,找到了一张日军匍匐着向继续抵抗 的中国士兵进攻的照片。图片远处建筑前的中国士兵身影,是南京沦陷后还在抗击的战士们目前仅 见的图片记录(图 3)。 图 3:远处人影是坚持抵抗的中国士兵(作者供图) 下关长江江面:步枪攻击日军驱逐舰 1937 年 12 月初,日军对于南京的进攻是水陆并进的。在海军已几乎损失殆尽的背景下,中国 军队几乎未能对于日军舰艇进行有效打击。然而,在城市沦陷、屠杀开始之时,来自水面的火力, 向日军又射出了复仇的子弹。 12 月 13 日,日军“海风”号驱逐舰(图 4)驶至南京段长江的天河口江面,辅助陆军主力攻破南 京城。这艘驱逐舰 1937 年 8 月被编入 “第 11 战队第 24 驱逐队”来到中国沿海,12 月中旬进入长 江流域参加进攻南京的战役。南京沦陷这一天,该舰当时从江面上疯狂炮击,切断守卫战中被打散 中国军队撤向后方的最后出路。当“海风”号驶入南京港口时没有受到来自中国海军的任何还击, 如入无人之境。南京城被日军攻占后,“海风”号即大摇大摆开进南京下关一带港口停泊。日军南 京第二碇泊场司令部骑兵军曹梶谷健郎,1937 年 12 月 15 日的日记:“海风号驱逐舰首先驶入 港口,随后的七艘舰只也驶了进来”。 图 4:“海风”号驱逐舰(作者供图) 12 月 16 日,南京沦陷后的第四天,当天凌晨 3 时 25 分开始,“海风”号右舷往江对岸的浦口 方向,有一艘载着 3 名中国士兵小木筏在悄悄划出。南京保卫战时,长江岸边囤积有一些木材。很 多打散了的士兵都是用绑腿扎成木筏,渡江到浦口撤出危城的。在南京沦陷多日之后,日军实际已 放松戒备,不再严密封锁江面。这只木筏朝前一步划过江心,即可从血雨腥风之中成功逃脱了。 但是,这艘木筏上的军人却划着木筏冲向了日军的驱逐舰。他们没有选择过江脱险,而是用手 中的步枪向“海风”号猛烈射击起来。 “海风”号驱逐舰于 1935 年 5 月 4 日在舞鹤海军工厂开工建设,1937 年 5 月 31 日完全竣工。 舰长 111 米,舰宽 9.9 米,排水量 1685 吨;拥有 127 毫米口径炮五门,另有 40 毫米口径机关炮 2 门。对于木筏来说,舰长一百多米的“海风”号,无疑是庞然大物。然而,不屈的中国士兵毅然发 动了这次实力悬殊的作战。 经过了约五分钟激烈的交战,木筏上的三名中国士兵全部牺牲。但这次决死的袭击取得了战果, 日舰“海风”号上的一名水兵被中国军人射出的一发子弹击中。这发复仇子弹从其眉心打入,贯穿 整个头部,随即倒在甲板上毙命。据日军的内部记录,被击毙的日军士兵名叫杉本宗五郎(图 5), 其于 1915 年 7 月份出生,1933 年在日本海军服役,后入海军水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碳交易市场融资-洞察及研究
- 导管癌预后评估-洞察及研究
- 跨企业协同预警平台构建-洞察及研究
- 驾校合同范本2025
- 小区农业技术服务外包合同
- 支付行为异常检测-第1篇-洞察及研究
- 光动力学模拟-洞察及研究
- 市政广场舞台搭建合同书范文
- 土地流转合同到期协议书
- 小阳台改造租房合同范本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山西临汾市洪洞县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58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学前教育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1.1 空间和时间(教学课件)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 桡骨茎突腱鞘炎的护理查房
- 抖音完整种草链路
- 涉台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公司荣誉宣传管理办法
- 镇2025年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 配电抢修培训课件
- 《中国动态血压监测基层应用指南(2024年)》解读 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